假如世上有人願意掏錢買擒龍術,那麼,就肯定會有人大言不慚地教別人擒龍術,儘管他自己也從來沒見過龍。
教別人成功,可能嗎?
小時候看小品《賣拐》,覺得好笑是好笑,就是太過誇張了,人怎麼可能那麼傻,被人如此容易地忽悠了。
等到經歷些許世事,才知道,小品並不是很虛。很多人,並不大願意動腦袋。很多大忽悠的手法,並非有多麼高明,只要人認真過一下腦,就會發現出問題。
教別人成功學,他自己成功了嗎?他自己那麼懂得成功之學,為何不自己創辦個世界五百強企業,為何還要靠賣嘴皮子餬口。這麼多年過去了,誰是通過學習成功學而成功的,他們的徒弟中,有誰創辦了世界五百強企業。
他說:我不想成為億萬富翁,我不想演講,不想開勞斯萊斯;只是因為我的學生想,是別人需要,所以我就要先做到。
這段話,讓我想起呂不韋與秦始皇他爹的那段有趣的對話。
呂不韋覺得做生意來錢太慢,當他遇見在趙國當人質的秦國公子異人時,眼前一亮,大呼「奇貨可居」。他跟異人說:我要光大你的門戶!異人雖然在秦趙兩國混得都不怎麼樣——秦國像忘了他一樣,由於兩國關係緊張趙國也不把他當盤菜,他連專車都快沒了,吃穿用也捉襟見肘,但再怎麼說異人也是一國之公子,架子總還是有的,他哪能看得起一個二道販子。異人對呂不韋說:你還是先光大你自己的門戶吧!很明顯,異人想:你自己還沒發達,就想讓我發達,這不是胡扯嗎?呂不韋說:我的門戶靠光大你的門戶而光大。
那些教成功學的,大多是通過賺取別人的學費來發家致富的。這樣的狀態,本身就很荒謬。
《騰訊評論 · 今日話題》曾做過一期專題《 揭密成功學大師》,該專題指出:「據陳安之說,他『27歲(即1994年)就成了億萬富翁』。然而,事實是,成立於2001年的這家初始資金10萬元的公司,卻成為了陳安之人生真正輝煌的起點。而網絡上兩家『陳安之官方網站』也分別成立於2004年和2009年。」
一位叫畫圖狗的網友說的特別幽默,他說:「說來慚愧,剛培訓完就像自己被洗腦了一樣,感覺,天地之大,唯我獨尊。分分鐘出任CEO,迎娶白富美的感覺!就像中了魔怔一樣。最後大概過了一個多月吧,才恢復正常。到現在媳婦還拿我當年剛培訓完回來天天跟他講的那一套大道理空話來笑話我。」
魯迅在《導師》一文中言:
要前進的青年們大抵想尋求一個導師。然而我敢說:他們將永遠尋不到。尋不到倒是運氣;自知的謝不敏,自許的果真識路麼?凡自以為識路者,總過了「而立」之年,灰色可掬了,老態可掬了,圓穩而已,自己卻誤以為識路。假如真識路,自己就早進向他的目標,何至於還在做導師。說佛法的和尚,賣仙藥的道士,將來都與白骨是「一丘之貉」,人們現在卻向他聽生西的大法,求上升的真傳,豈不可笑!
「假如真識路,自己就早進向他的目標,何至於還在做導師。」這話,簡直就是一語道破天機。
比如寫書法好的,早就去當書法家了,何必還在辦班教學生。
口才真正好的,早就應該參加主持人大賽了,何必辦班靠收學費過日子。
魯迅痛快地寫道:「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師呢?不如尋朋友,聯合起來,同向著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們所多的是生力,遇見深林,可以闢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問什麼荊棘塞途的老路,尋什麼烏煙瘴氣的鳥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