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著迷的letterpress(凸版活字印刷)

2021-02-19 大名陶記

題外話:今天本想在網上查閱一些關於活字印刷術的資料尋找設計茶壺的靈感,無意間看到這篇文章和精美的凸版活字印刷紙張,想記住這個美麗的詞彙letterpress,所以在這裡分享給大家。以下是轉載自網絡的文章內容和網上自己搜集的一些圖片:

中國曾經是活字印刷術的大國,但是凸版活字印刷這個在國外越來越普遍的印刷概念在國內了解的人卻已經少之又少,原因很多:漢字不適合活字印刷;電腦與膠版印刷的普及;人們追求速度與激情。letterpress曾經在1980年代後幾乎完全離開人們的視線。

「可以觸碰的文字」,這種印痕帶給人承諾與誓言鐫刻的感受,letterpress在國外大量用於名片與婚禮邀請等非常珍貴與鄭重的場合與物件上,讓人可以瞬間從數字時代回到手工的費時費力又費心的年代,它的確可以在觸碰中徵服每一個人,製造紙與觸覺的奇妙體驗。

letterpress就是凸活版印製,是歷史最久的印刷工藝。從前的活字印刷就是letterpress, 由於在中文世界裡由於漢字不是很適合活字印刷,所以自從電腦與膠版印刷大行其道之後,凸版活字印刷就漸漸的銷聲匿跡了。而在國外LetterPress已經超越了原來的傳統印刷領域,變成了小眾的帶有明顯設計風格的手工藝製作方式,當一行文字和精美的曲線在松實的紙張上留下深深的色彩鮮豔清新的印痕的時候,LetterPress似乎可以徵服每一個觸碰過它的人。


letterpress的基本工藝是凸版印刷,就是把圖案製成凸起的印版,讓凸起的圖案蘸到彩色油墨,通過壓力將圖案深深地壓進紙張表面,形成顏色漂亮,印痕清晰的圖案。常見的印刷紙品大部分是膠版印刷,沒有壓痕。在後期工藝中,壓凹和起凸工藝有壓痕卻沒有色彩;而燙金工藝由於燙金材料的的限制,顏色少、工業感強,很難避免生硬的感覺。在自由的色彩、清晰的壓痕、優雅的紙張質感,在這些表現力上,letterpress都很出色,這是其他工藝無法完美兼顧的。重要的是,她的美好常讓那些見過她的人印象深刻。


--

品位紫砂,品味生活


掃一掃,關注我們大名陶記微信公眾平臺


信息來源:

微信公眾帳號=> damingtaoji大名陶記歡迎各位壺友關注訂閱。

官方網站=> www.dmtao.cn 更多紫砂藝術分享

歡迎提供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我們一起交流。您有什麼問題也可以發送給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回復您:

聯繫方式:

微信:CLY8877 QQ:341750855

收藏熱線:13901538877

聯繫地址:

藝術館 :江蘇省宜興市丁蜀鎮中國陶都陶瓷城別墅區D4-423、425#

工作室 :江蘇省宜興市丁蜀鎮紫砂工藝一廠4#樓207室

相關焦點

  • 活字印刷術現在還有人用嗎?
    說到活字印刷術大家肯定不陌生,作為古老的四大發明之一活字印刷術有著悠久的歷史,那麼大家一定很好奇這種近千年的技術現在還有人使用嗎?下面就跟隨印刷貓一起了解下吧!活字印刷術字模現代是高科技數碼時代,我們的印刷機也是數位化的,印刷效率能達到每小時上萬張了!這更是古老的活字印刷術不可比擬的。
  • 活字印刷在臺灣:臺灣漢字活字印刷之發展脈絡
    之後,上海美華書院的主任姜別利(William Gamble),不僅利用電鍍方式複製香港的漢字活字,也自行開發新的漢字活字,並制定號數,奠定了漢字活字的基礎。之後姜別利退休返美前,應日本活字印刷的先驅本木昌造之邀,至長崎傳授漢字活字印刷技術,開啟了日本的西式活字印刷時代。
  • 鉛活字印刷術創始人:在歐洲最先印刷的書,是最漂亮的書籍之一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發明鉛活字版的人——約翰·古登堡。在近代史上的傑出人物中,幾乎沒有人能比約翰·谷登堡更為模糊不清的了。不過儘管他的風貌模糊不清,他的事業卻不如此。他的作品是處於其他許多人從事此業的頂峰。他將別人沒有整理成功的經驗結合成為整體,他自己也做過各種各樣的試驗。
  • 從唐傳承千年的凸版印刷:雕版印刷、活字印刷
    但是後來有了泥活字,就是雕母模,母模是陰字就是向下凹的,而活字是凸出來。然後再將泥活字燒制,後來有金屬活字就要用銅母模了。找不到合適的圖,用現代的圖來代表一下吧。這是很耗時間,當然會根據筆畫或者讀音來進行排列存儲,對於熟練的人來說,他們會閉上眼就能找到相關的字,當年在印刷廠親歷過。03、蘸墨將排版好的活字印刷版上墨。上墨也是熟能生巧的,要也勤加練習,上墨要均勻,也要經過一下時間的練習的。
  • 熱詞解析:「活字印刷」英語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熱詞解析:「活字印刷」英語怎麼說 2010-09-26 11:07 來源:滬江英語 作者:
  • 從木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歐洲和中國古代的差距在哪裡?
    木版印刷術可以使人以準確的方式翻印文獻的手寫文字和圖像,因而於10世紀期間蔚然成風。它可能在中華文明的所有地區(中國、日本、朝鮮、越南),都保持了一種優勢地位,一直到活字印刷術的產生,以及19世紀在西方發明的機械印刷術人華為止O然而,活字的發明在中國要比歐洲早得多,東亞國家可能在使用木雕版的同時,也使用了活字印刷術。
  • 數位化浪潮下的活字印刷瀕臨消亡
    活版印刷技術採用金屬版和木版印刷,受到數位化浪潮的衝擊,瀕臨消亡,近年來,由於懷舊情懷和文化歷史意義,活版印刷技術得到了更新。儘管傳統活字工人稀少,但製造新型活字越來越困難,仍然有一群熱愛並投資於世界的藝術工匠。
  • 時代在更新,古老的文化正在慢慢退出,關於客家人自己的活字印刷
    大家好,關於活字印刷數,這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但每個地方都有關於自己的活字印刷技術以及起源歷史故事,那麼大家今天就和作者一起看看關於寧化客家人自己的活字印刷起源故事吧!以前作者本人其實也接觸過活字印刷的人,是不是非常厲害呢,想當初那個時候還小也就七八歲的時候,自己村裡就有老先生會刻這樣的字,提供給一些老舊的印刷廠,也就是現在我們說的文案打版,文字模板。那個時候作者剛剛學會了認字,也剛剛上了小學一年級,對於文字也是在一個饑渴的探索中。
  • 一起離奇盜竊案,牽出了一套古老的活字印刷鋪
    這套「活字印刷鋪」大約為清光緒年間所制,繁體漢字非常規範,印刷工具也很齊全。活字印刷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世界上第一個發明活字印刷術的是宋代的畢昇。木活字印刷術約在清朝康乾時期傳入縉雲,距今已有近三百年歷史。清代、民國乃至解放前後,流傳在縉雲民間的印刷術主要是木雕版與木活字印刷。縉雲目前已發現的兩套完整的清代木刻活字實物,一套收藏在縣博物館,還有一套留在民間。
  • 四大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卻敗給了雕版印刷術,其印刷量只有2%
    這些超大型的書,由於需求量不大,手抄要比活字省時多。剩下47%的書籍應該是雕版印刷的,它主要用來印製那些書籍呢?宋代的雕版印刷術也發展了頂峰,中國的古籍裡宋版書籍的收藏價值是最高的。在技術層面上,活字印刷術就遠不如雕版精緻、美觀,被邊緣化是自然而然的事兒。如果我們要來印製儒生參加科舉都要用的四書五經,使用哪種方法是最合適的呢?
  • 臺灣活字印刷歷史:記述逐漸失傳的美麗工藝(圖)
    30多年,近年還偶爾擔任少數活字印刷書籍的檢字工作。(圖自臺灣《中國時報》)   中新網3月4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現代計算機印刷便利又快速,很難想像在活字印刷的年代,燒燙的鉛字得先在電、火、水的交錯中製成,然後交到補字員手中,放進成排的字架,再由檢字師傅根據手稿明快地挑出整班鉛字,送達排版師傅排成活字版,最後上到印刷機。
  • 在活字印刷體驗館 體驗印刷手作的樂趣
    近日,180多個孩子聚集在長江日報印務工業園的活字體驗館裡,其笑晏晏、寂靜無聲,只聽見鉛字放進木盒的聲音,他們都來自武漢市第二聾啞學校,孩子們將所需的鉛字一個個揀出來,按順序排好,刷上油墨,覆上新聞紙。經過2個多小時的操作,一首首《詩經》裡的篇目就印到了紙上,做成了一份份獨一無二的小報紙。
  • 體驗活字印刷 傳承紙上千年之旅
    ……7月24日下午,宿遷市宿豫新華書店時空印記活字印刷體驗館內,來自全市的10位熱愛讀書的孩子和他們的家長一起參加活字印刷體驗課程。孩子們體驗印刷的現場「我們這堂課程從文字的演變入手,到書本的印刷,最後講到活字印刷術。」
  • 傳承國學文化 體驗活字印刷——市圖書館開展少兒讀者活字印刷體驗活動
    為豐富少兒讀者暑期文化生活,增強他們對傳統文化知識的理解及感悟,近日,白銀市圖書館與超星集團聯合舉辦「追溯活字印刷,感悟非遺魅力」少兒體驗活動,共有25組家庭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現場,超星集團的指導老師通過播放視頻短片「活字印刷的起源
  • 活字印刷走進美國中文學校課堂 學生學習興致高
    中國僑網10月14日電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導,近日,美中實驗學校洛城校區的老師在經過一番精心的準備後,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體驗式中文課堂,將原本停留在課本裡的「活字印刷術」,鮮活地呈現在了同學們眼前。
  • 活字印刷術是雕版印刷的升級版,那它的優勢有哪些呢?
    但它仍然費時費力,印刷一頁書就要雕刻一塊版,雕印一部書,其製版工藝仍很費時,在總結前人和當時雕版印刷術經驗的基礎上,畢昇創造了膠泥活字印刷術,實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項重大的革命。畢昇的發明,在著名的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中,留下了最可靠的記載。
  • 西式活字印刷是如何取代傳統木刻的?中國其實沒有銅活字印刷術?
    馬禮遜在澳門住宅成立了「馬家英式印刷所」,鑄造中文活字,印刷基督教小冊子和介紹知識、新聞的期刊。他開創了中文活字印刷的嘗試,同時也為後來者奠定了傳教和印刷事業的基礎。為了滿足西方的商業利益,早先來華的傳教士必須印刷介紹中國語文字典和風土人情的圖書,以方便接近熟識政府官員和有地位的人。
  • 體驗活字印刷 青少年變身「小畢昇」
    日前,在南京莫愁湖街道水西門社區「傳統技藝活字印刷」少兒傳統文化主題活動上,一名五六歲的小朋友拿著自己剛完成的作品,高興得手舞足蹈,「第一次嘗試活字印刷,我要帶回去給爺爺奶奶看」。當天,社區組織13名青少年來到南京科舉博物館,一堂別開生面的傳統文化課正在這裡上演。
  • 活字印刷The adv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woodblock printing
    在這裡的展板上我們可以看到,在印刷術發明之前,我國已經出現了兩種原始的複製技術,捺印和拓印技術。捺印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簡單說就是蓋章。拓印起源於南北朝時期,它是把石頭上的文字,通過捶打的方式轉印到紙上。
  • 圖說文博丨中國四大發明—活字印刷綻放新活力
    第十三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活字印刷閃亮登場便引來參觀者的關注。畢昇活字體驗館位於2號展館,負責人朱壽淼用十幾年的時間,從新喚醒這一古老的技藝。畢昇活字體驗館在文博會上主要展示的是上墨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