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茶館》原著作者老舍簡介

2020-12-20 搜狐網

  舒慶春,字舍予,中國現代小說家、文學家、戲劇家。老舍的一生,總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發表了大量影響後人的文學作品,獲得「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老舍一生寫了約計800餘萬字的作品.1924年夏應聘到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當中文講師。在英期間開始文學創作。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說月報》雜誌連載,立刻震動文壇。以後陸續發表了長篇小說《趙子曰》和《二馬》。奠定了老舍作為新文學開拓者之一的地位。1930年老舍.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二馬》《貓城記》,中篇小說《我這一輩子》,短篇小說集《月牙兒》《趕集》《櫻海集》《東海巴山集》《蛤藻集》《火車集》《貧血集》,劇本《龍鬚溝》《茶館》《西望長安》。另有《老舍劇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詩選》《老舍文藝評論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長篇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於市民生活,為中國現代文學開拓了重要的題材領域。他所描寫的自然風光、世態人情、習俗時尚,運用的群眾口語,都呈現出濃鬱的「京味」。優秀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寫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說構思精緻,取材較為寬廣,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斷魂槍》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譯成20餘種文字出版,以具有獨特的幽默風格和濃鬱的民族色彩,以及從內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賞而贏得了廣大的讀者。其中有大量被選入教育課本。

  書 集

  《老張的哲學》(長篇小說)1928,商務印書館

  《趙子曰》(長篇小說)1928,商務印書館

  《櫻海集》(短篇小說集)1929,人間

  《二馬》(長篇小說)1931,商務

  《文學概論講義》(理論)1931,齊魯大學文學院

  《貓城記》(長篇小說)1933,現代

  《離婚》(長篇小說)1933,良友

  《小坡的生日》(長篇小說)1934,生活

  《老舍幽默詩文集》1934,當代

  《趕集》(短篇小說集)1934,良友

  《蛤藻集》(短篇小說集)1936,開明

  《老牛破車》(創作經驗)1937,人間

  《三團一》(曲藝集)1938,重慶獨立出版公司

  《駱駝祥子》(長篇小說)1939,人間;修改本,1955,人文

  《火車集》(短篇小說集)1939,上雜

  《殘霧》(話劇)1940,商務

  《文博士》(長篇小說,又名《選民》)1940,香港作者書社

  《張自忠》(話劇)1941,華中圖書公司

  《大地龍蛇》(話劇)1941,國民圖書出版社

  《劍北篇》(詩集)1942,文藝獎金管理委員會出版部

  《歸去來兮》(話劇)1943,作家書屋

  《國家至上》(話劇)與宋之的合著,1943,南方印書館

  《誰先到了重慶》(話劇)1943,重慶聯友出版社

  《桃李春風》(話劇,又名《金聲玉報》)與趙清閣合著,l943,中西書局

  《貧血集》(短篇小說集)1944.文聿出版社

  《火葬》(長篇小說)1944,晨光

  《惶惑》(長篇小說,又名《四世同堂》第1部)1944,良友

  《偷生》(長篇小說,又名《四世同堂》第2部)1946,晨光

  《東海巴山集》(短篇小說集)1946,新豐出版社

  《微神集》(短篇小說集)1947,晨光

  《月牙集》(短篇小說集)1948,晨光

  《方珍珠》(話劇)1950,晨光

  《龍鬚溝》(話劇)1951,大眾

  《老舍選集》1951,開明

  《春華秋實》(話劇)1953,人文

  《老舍短篇小說》1956,人文

  《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

  《茶館》(話劇)1958,戲劇

  《上任》(短篇小說)1958,作家

  《四世同堂》(長篇小說,又名《惶惑》《偷生》《饑荒》三部曲)上下冊,1959,百花;1—3部,四川人民出版社

  《正紅旗下》(長篇小說),人文

  《老舍小說集外集》1982,北京

  《老舍文藝評論集》1982,安徽人民

  《老舍選集》(1—4卷)1982,四川人民

  《老舍戲劇全集》(1一4卷)1982,戲劇

  《老舍新詩》1983,花山

  《四世同堂補篇》(長篇小說)1983,百花

  《老舍散文》1984 百花

  《母雞》 《我的母親》 《養花》 《我們家的貓》 《濟南的冬天》 《林海》《草原》《四世同堂——開學的日子》《斷魂槍》《茶館》一共六十多本小說

(責任編輯:宋宋)

相關焦點

  • 為中國茶館經營培養輸送人才 老舍茶館企業管理商學院啟動儀式隆重...
    百位嘉賓蒞臨,老舍茶館企業管理商學院正式啟動12月15日下午,老舍茶館企業管理商學院啟動儀式在北京老舍茶館前門店藝苑廳隆重舉行。隨後,作為老舍茶館企業管理商學院名譽院長,王慶、白文祥及道略文旅產業研究院院長毛修炳分別接受了尹智君頒發的聘書,王越亦為老舍茶館企業管理商學院顧問們頒發了聘書。
  • 倡導國學文化生活 老舍茶館成立企業管理商學院
    12月15日下午,老舍茶館企業管理商學院啟動儀式在北京老舍茶館前門店舉行。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長、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慶,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兼首都博物館黨委書記白傑,中國旅遊協會婦女旅遊委員會代會長唐兵,北京市茶業協會會長、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副會長白文祥,北京市老舍研究會法人兼常務副理事長曹憶南等來自茶業界、文化界和新聞界的專家學者、企業負責人等近百位嘉賓共同見證老舍茶館企業管理商學院盛大啟動。
  • 「39級臺階」壘起新《茶館》
    此番儘管主創人員表示遵循的是在忠於原著靈魂基礎上有收有放的原則,但將一出三幕話劇拉長成39集的電視連續劇,既要豐富劇情和人物性格,又要與已成經典的原著渾然天成,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就目前已經播出的劇集來看,門前多出了39級臺階的新茶館,是否還保留著老舍筆下的原汁原味,仍然是一個巨大的問號。是王利發還是白景琦擴容的第一步,是增加角色,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 讀讀這些曾被搬上舞臺的老舍作品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更好地服務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建設,老舍主動改換身份,從一名優秀的小說家轉變為劇作家,而後十六年間,輪流給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中國青年藝術劇院、中國少年兒童劇院、中國實驗話劇院、中國京劇院、北京曲劇團等單位寫作了三十多部劇本。 在老舍的劇作中,流傳最廣的當屬《茶館》。
  • 這裡是北京一座特色老茶館,以老舍名字命名,環境古香古色
    北京老舍茶館是以老舍先生命名的茶館,它建於1988年,古香古色、京味十足。(圖片來自 IC photo)老舍茶館建成以來,接待過很多的中外名人,所以也是非常有名的一個地方了。(圖片來自 IC photo)在老舍茶館,不僅可以舒服的品嘗到特色茶,也可以感受到非常地道的老北京味。(圖片來自 IC photo)老舍茶館可謂是傳統茶館的佼佼者,它在很多的方面都繼承和保留了老北京的韻味。(圖片來自 IC photo)老舍茶館有著古樸的環境,特色的風格透露出一種典雅的高貴氣質。
  • 四川話《茶館》如何保留老舍味道?導演解讀變與不變
    四川話《茶館》如何保留老舍的味道?  「在這之前,有一個不正常的現象,就是《茶館》只有北京人藝演過,我們今天終於打破這個不正常的慣例。」11月30日晚,當李六乙導演的四川人藝版《茶館》在北京首場落幕時,曾演過300多場「秦二爺」的藍天野這樣說。
  • 老舍茶館兔年展兔爺 "新式"兔爺最大特點是微笑
    老舍茶館擺放的「新式」兔爺 楊易鋒攝    又近年根,春節的氣氛仿佛一夜之間就在我們周圍瀰漫開來。而在這濃濃的年味裡,最濃的一味元素就是「兔」。頭戴瓜皮帽身穿大褂跑堂的邊高聲叫座邊掀起棉簾,一踏入位於北京前門西大街的老舍茶館的大門,與以往不同的是眼前竟然出現了一尊巨大的兔爺宮燈。「好威武啊,我以為可愛的兔爺都是小玩具呢,沒想到還可以做成這麼大的。」小鄒是一家都市報的記者,他是看了中新社《老舍茶館展出巨型兔爺宮燈》的報導趕來拍照的。    像小鄒一樣的記者有很多,此時都在圍著兔爺拍照。
  • 老舍茶館龍井茶感官品質實測與明示等級不符
    其中,老舍茶館前門店銷售的一級龍井茶的感官品質低於一級。據悉,市消協在北京的超市、茶莊、茶城、茶專櫃及天貓商城、我買網、買茶網和蘇寧易購等網購渠道隨機購買45個樣品,其中21個樣品標稱西湖龍井茶,24個樣品標稱龍井茶。購買價格折合每500克從126.7元到5366.7元不等。
  • 茶館真的只是喝茶的地方嗎?真正的茶館究竟是怎樣?老舍給你答案
    現代社會已經很難看見茶館了,許多人對茶館的了解可能是僅僅是從字面上了解。所謂茶館,就是喝茶之館,是人們喝茶的一個地方。還有的人是從影視劇中了解茶館,茶館是江湖俠客匯聚之地,在茶館中可以得到許多江湖消息,也會有說書人在茶館中說書,引人們入館喝茶。
  • 老舍的一本名著,結尾被翻譯擅改後暢銷美國,老舍說:文筆不錯
    正巧此時,老舍的名著《駱駝祥子》,被譯成《黃包車夫》在美出版,掀起了閱讀狂潮,榮獲1945年全美最暢銷的小說之一。順理成章的,1946年,美國正式邀請老舍赴美訪問,並以非常高的規格接待了他。原因有三點:首先,要感謝這本書的美國譯者伊萬·金,雖然老舍非常「恨」他。他的譯筆極其傳神地將原著中北京方言的質樸、土味,代入到英文中,保留了非常純粹非常鮮明的中國風格。為什麼說老舍恨他呢?
  • 最有影響力文化人物網絡評選— 老舍簡介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於北京。父親是一名滿族的護軍,陣亡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親也是旗人,靠替人家洗衣裳做活計維持一家人的生活,過著清苦日子。這些組品成為最早出現的新文學長篇創作成果的一部分,尊定了老舍作為新文學開拓者之一的地位。  1930年老舍途徑新加坡回國,先後在齊魯大學和山東大學任教授。這個時期創作了《貓城記》、《離婚》、《駱駝祥子》等長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等中篇小說,《微神》等短篇小說。《駱駝祥子》是一部描寫一位人力車夫3次買車3次丟車的長篇作品。作者通過車夫祥子的悲慘命運深刻批判了舊社會的罪惡。
  • 影評14—《茶館》
    我最近一定是太膨脹了,居然都敢寫《茶館》了。有一些小說或電影,他們是如此出名,以致於它們的名字及內容概要會出現在歷史書上、語文書上,甚至政治書上。對大多數人來說,也就這樣了,他們的餘生會一直保留著這些教科書強加給他們的刻板印象。
  • 老舍《四世同堂》終於大結局,遺失章節在美國找到英文版
    趙武平在美國「偶然間碰到」原稿「我與老舍《四世同堂》未刪節全譯本的緣分要追溯到20年前。」上海譯文出版社副社長趙武平在接受本報採訪時坦言,自己並不是研究老舍的專家,但對老舍的文學作品很感興趣。20年前,他在寫作有關美國作家賽珍珠的文章時,對資料中有關老舍的一些內容產生了興趣。
  • 2018年戲劇舞臺素人當主角 VR進劇場五部《茶館》連連看
    在經典的懷裡撒個嬌以往說到《茶館》,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京腔京韻、北京人藝,于是之、鄭榕、藍天野或是梁冠華、馮遠徵、濮存昕、楊立新,而在今年,有了更多新的聯想。從2017年底李六乙導演的川版《茶館》上演,到王翀的《茶館2.0》,再到校園戲劇《新茶館》和孟京輝的朋克版《茶館》,以及北京人藝版《茶館》,一年多的時間裡五部截然不同的《茶館》陸續上演,打破了人藝經典一枝獨秀的局面,成為一個值得研究的現象。經典改編最重要的是和當代的對話。
  • 濮存昕觀川味《茶館》:一定要把四川的風格亮出來
    濮存昕觀川味《茶館》:一定要把四川的風格亮出來 濮存昕指導川味《茶館》排練。  作為北京人藝資深演員,濮存昕曾在該院創排的《茶館》中飾演常四爺一角。在他看來,如果說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符號、文化經典,《茶館》毫無疑問是上世紀至今中國話劇的扛鼎之作。此次四川人藝以四川方言重新打造該劇,令他印象深刻。「看到川版《茶館》由咱們四川本鄉本土的演員演繹出來,真是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大家所展現出來的面貌非常好,要堅信這樣的樣式和風格,展示出四川人的風採。」
  • 英語翻譯:老舍的《養花》
    英語翻譯:老舍的《養花》作者簡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花雖多,但無奇花異草。珍貴的花草不易養活,看著一棵好花生病欲死是件難過的事。我不願時時落淚。北京的氣候,對養花來說,不算很好。冬天冷,春天多風,夏天不是乾旱就是大雨傾盆,秋天最好,可是忽然會鬧霜凍,在這種氣候裡,想把南方的花養活,我還沒有那麼大的本事。因此,我只養些好種易活、自己會奮鬥的花草。
  • 傅光明:老舍的語言與幽默
    從1958年《茶館》停演一直到1979年《茶館》復演,于是之那一代「人藝」的天才藝術家們,以那樣的方式來闡述《茶館》,同時也闡述老舍。經歷過一段特殊歲月的于是之,來演王掌柜自殺的時候,我的分析,他大概是把自己對於老舍之死的認識,在王掌柜身上釋放和詮釋了出來。他不僅僅是在演老舍筆下的王掌柜的死,他甚至在演老舍之死。這至少是我在看《茶館》的時候,體味到的一點。不知道朋友們能不能體味到。
  • 老舍:趵突泉的欣賞
    趵突泉的欣賞作者:老舍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濟南的三大名勝。現在單講趵突泉。在西門外的橋上,便看見一溪活水,清淺,鮮潔,由南向北地流著。【作者簡介】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因為老捨生於陰曆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捨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滿族正紅旗人。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
  • 老舍誕辰120周年:不該被忘卻的老舍之死
    《老舍之死口述實錄》,作者: 傅光明 鄭實,版本: 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5月積極、配合,是老舍十幾年來對歷次政治運動的一貫態度。因為生病住院,他對紅衛兵還並不了解,對將要發生的事沒有什麼心理準備。
  • 60年後,我們為什麼仍然愛《茶館》?
    「古今中外劇作中罕見的第一幕」  時代造就了《茶館》。  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並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之後,老舍萌生寫一部劇本歌頌社會主義民主的想法,1956年8月完成了初稿《一家代表》,其中第一幕就是清末民初的一家大茶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