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洗髮水品牌業績不佳,市場遭外資「瓜分」,真實原因為何?

2020-12-22 爾東商業觀察

文:小郭

洗髮水是我們生活中的日用品之一。而許多我們熟悉的國產洗髮水品牌,如拉芳、霸王這樣的品牌經常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在此之前,這些國產品牌一直受到大眾的歡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寶潔等大型集團紛紛湧現,海外品牌也紛紛進入。國產品牌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破壞,面臨業績下滑,不再輝煌,是否有機會扭轉這一趨勢?

隨著9月的到來,從國內洗髮水的表現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的營收數據。今年上半年,國內洗髮水企業的表現很差。首先,拉芳的收入只有4億元,低於去年同期;除營業虧損460萬元外,淨虧損達到530萬元。此外,許多知名洗髮水品牌已經消失,包括蒂花之秀,該公司甚至試圖收購遊戲公司來"自救"。

中國的洗髮水怎麼了?

在一些超市的洗髮水貨架上,我們看到一些品牌的洗髮水,其中很多只是同一品牌的不同系列(大多數是海外品牌)。不僅如此,細心的人會發現,很多國產洗髮水品牌已經被海外品牌所取代,如樸柔等海外品牌"在最顯眼的位置"。一些國產品牌,比如蜂王洗髮水,總是放在不顯眼的地方,大多是在底層貨架上。一些超市貨架上甚至找不到國產品牌的洗髮水。據超市負責人說,蒂花之秀和其他品牌的洗髮水賣得不好。消費者更願意選擇寶潔系列產品。考慮到銷量,自然不進貨或直接少進貨。

疫情期間,與國外同類洗髮水產品相比,國內洗髮水產品的網上銷售情況並不理想。截至9月2日,拉芳的在線旗艦店銷售了25900件商品,而蒂花之秀的在線旗艦店僅銷售了2300件。寶潔旗下的飄柔、沙宣洗髮水等產品銷量高達10萬。

由於寶潔和聯合利華根深蒂固,許多品牌被誤認為是國產產品。如果你問飄柔和海飛絲是不是國產品牌,很多人可能會說是,這增加了國產洗髮水的難度。雖然在2019年,有多達4000個洗髮水品牌在中國市場上,真正的"常客",佔據市場主導地位的品牌,如飄柔、潘婷、海飛絲、沙宣,其中很難看到國內品牌的存在。

為什麼國內洗髮水品牌低迷?

據分析,我國主要消費群體已基本實現迭代。1995年後一代人的主要消費群體是"土著人"。他們的消費態度更加個性化,注重體驗和理性消費,黏性最高,渠道偏好強烈。對新一代消費者的刻畫主要集中在個性化、流行款式、新品、折扣等標籤上。隨著網絡零售業務的不斷崛起,拉芳、霸王等國產品牌給人的印象明顯落後。

同時,它也給人們一種利用年長家庭成員的感覺。這也與品牌沒有與時俱進有關。我們會發現,與國外知名清潔護理產品相比,國內品牌的宣傳力度也"較弱",品牌營銷模式有待改進。很多中小型日化企業和品牌經理一直認為,要創新產品理念,花錢聘請代言人,砸電視廣告,可以開拓市場,但他們忽視了產品創新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不能完善產品本身。

當然,市場的飽和也在降低國產品牌的吸引力,而品牌壁壘已成為制約國產品牌發展的主要因素。日本資生堂一直瞄準中國高端市場。漢高旗下的施華蔻也在中國贏得了粉絲,而歐萊雅則降價以獲得寶潔的優質產品。國產品牌在高端市場幾乎沒有優勢。在洗髮水市場完全飽和的情況下,要想重新進入洗髮水市場,需要雄厚的綜合條件,如資金支持、產品質量好、品牌個性化、銷售渠道完善等,但具備這種實力的國內企業屈指可數。

事實上,據用戶調查,國產洗髮水的使用體驗並不比國外品牌差。不少常年脫髮的消費者反映,使用"霸王"後,頭髮變得比以前硬了,有人說頭皮屑是洋品牌洗的;但中國洗髮水市場的主力軍還是外資企業,包括寶潔、聯合利華,其次是歐萊雅、資生堂等國際品牌。未來,洗髮水市場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國內洗髮水品牌也將面臨更加殘酷的圍攻。

綜上所述,國產洗髮水要在眾多海外品牌中脫穎而出,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除了急需打破消費者的"老土"印象外,國內洗髮水產品也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有專家表示,國產洗髮水應該"逆風而上",長此以往,儘量注重功能,而作為消費者,我們也應該儘可能支持這些國產品牌。你覺得這個怎麼樣?

本文由爾東商業觀察原創出品,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爾東商業觀察。

相關焦點

  • 國產洗髮水因名字被當外資,一年賣出15億,成國內業界第一品牌
    寶潔和聯合利華,因其旗下洗髮水品牌眾多,產類齊全,覆蓋面廣,所以它們在國內洗髮水市場的佔有率極高,巔峰時期達到七成以上。也就是說每賣出十瓶洗髮水,有七瓶都是外資品牌。在這種情況下,國產洗髮水發展艱難。
  • 國產洗髮水為何失寵?拉芳霸王等業績低迷,賣不動了嗎?
    悲哀的是,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中國洗髮水市場,外國的洗髮水品牌逐漸佔了上風,擁有了70%以上的市場份額,雖說原因讓人特別地無能為力!但還是想問一下,你用的洗髮水,是國產的嗎?雖說國產洗髮水品牌在21世紀初期迎來了百花爭豔的市場格局,可惜好景不長,國產洗髮水品牌繁榮之後,受到了外資洗髮品牌的強勢攻擊。在寶潔、聯合利華等巨頭重奪優勢的時候,國產品牌就開始面臨巨大的困難。
  • 國產洗髮水品牌崛起,一年賣出15億
    但是事實上卻不是,而且自從1988年在廣州成立的寶潔出來後,外資企業洗髮水品牌已經成為主流,嚴重擠壓了傳統國產洗髮水品牌的市場,就 目前來說這些傳統的國產洗髮水品牌在市場的佔比較低,而其實是2013新成立的一家沒什麼名氣的企業,它是廣州阿道夫個人護理用品有限公司。
  • 中國巧克力市場已被洋品牌瓜分 國產巧克力難覓
    記者近日走訪南京多個超市發現,國產品牌的巧克力難覓蹤影,貨架上幾乎全是好時、費列羅、德芙、雀巢和瑞士蓮這樣的洋品牌。1月初,中糧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國食品對外宣布,2015年12月31日,將旗下金帝食品公司以6.11億元人民幣出售給中糧地產。與此同時,雀巢帶著擁有80多年歷史的奇巧巧克力進入中國市場。這一進一出,也是國內巧克力市場的真實寫照——國產品牌節節敗退,進口品牌幾乎壟斷了整個市場。
  • 國產洗髮水品牌舉步維艱 專家:做「中國特色」
    「從向原料公司的採購量看就很清楚,某些國產洗髮水品牌的進貨量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上海引騰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日化行業顧問陸堅說。  據原兩面針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資深化妝品市場專家吳志剛透露,拉芳等幾個大的國產洗髮水品牌在高峰時期的銷售額都有約10億元的規模,拉芳還曾超過10億元,但現在都滑落至5億元以下。
  • 你用的洗髮水,是國產的嗎?國產洗髮水之「殤」!
    悲哀的是,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中國洗髮水市場,外國的洗髮水品牌逐漸佔了上風,擁有了70%以上的市場份額,雖說原因讓人特別地無能為力!但還是想問一下,你用的洗髮水,是國產的嗎?雖說國產洗髮水品牌在21世紀初期迎來了百花爭豔的市場格局,可惜好景不長,國產洗髮水品牌繁榮之後,受到了外資洗髮品牌的強勢攻擊。在寶潔、聯合利華等巨頭重奪優勢的時候,國產品牌就開始面臨巨大的困難。
  • 中國第一洗髮水品牌:一年賣出15億,海飛絲、飄柔都不是它的對手
    原因很簡單,因為利潤太小,產品太多,競爭激烈,想要賺取巨額的利潤,不成為行業的佼佼者是很難做到的。所以做的人很少。但是千萬不要小看符合薄利多銷的特點的行業。比如日化用品。日化用品這個行業,利潤基本都不太高,除了化妝品外,其他的產品,比如香皂,洗髮水,沐浴露等產品帶來的利潤都特別低。但是卻有一家企業在日化用品做得很厲害。
  • 被輕視的國產洗髮水品牌!一年賣出15個億,比海飛絲、潘婷都厲害
    我們日常生活中都離不開洗髮水、牙膏這些日常護理用品。而在我國的洗護市場當中,一直都很難看到國貨的身影。就拿牙膏來說,大家熟悉的佳潔士、高露潔等品牌其實都不是國產的,反倒是近幾年異軍突起的黑人是國貨,還起了個很像外國品牌的洋名字。
  • 國產牙膏「逐漸消失」?兩大外資「霸佔」市場,它終於奪回第一
    就是曾經我們熟知的國產品牌,為何到了現在越加難看見了?不少人不禁發出疑問,難道是競爭不過外資品牌嗎? 要知道,兩面針和田七都曾是,我國國民品牌的驕傲。在牙膏行業中,它們也曾有過屬於自己的輝煌。為何國產牙膏品牌,會在激烈的競爭中逐一「落敗」呢? 兩大外資牙膏品牌,佔領市場? 我們熟知的國產牙膏品牌,逐漸退出市場後,那麼又是誰搶佔了市場呢?答案就是高露潔和佳潔士,這兩個外資品牌。
  • 國產洗髮水「第一」品牌誕生:一年賣出15億,成功擊敗飄柔、潘婷
    但是很多人或許都沒有注意過自己洗髮水是國產還是國外品牌。相信很多人日常用得最多、最熟悉的品牌應該就是海飛絲、潘婷、飄柔、沙宣等品牌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些品牌其實都並不是國產,並且還都是出自一個公司就是美國的寶潔公司。據數據顯示,目前美國寶潔和英國的聯合利華集團已經佔據了我國日化市場70%的份額,因此也不難看出,我國的日化市場可以說完全被外國品牌「佔領」了。
  • 國產洗髮水頭牌:一年狂賣15億,超過潘婷、海飛絲榮登第一
    後來,蜂花以及飄柔、潘婷、海飛絲等品牌的洗髮水陸續出現在我國的洗髮水市場中,到了90年代末時,市面上的洗髮水品牌已經越來越多,可謂是「百花齊放」。而在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國的洗髮水生產廠商已經有超過2000個,洗髮水品牌更是突破4000個。
  • 中國又一行業被國外品牌「壟斷」,國產品牌還有「希望」嗎?
    其中僅寶潔、聯合利華兩家旗下的洗髮水品牌,就佔據了中國市場近70%的份額,再算上其他外資品牌,可以說外資的洗髮水品牌直接在我國的洗髮領域佔據著壟斷地位。而此時的中國有多少洗髮水品牌呢?基本上國內叫得出名的國產洗髮水品牌均誕生於廣東,在八十年代,廣東的洗髮水在國內一度佔據了80%以上的市場,不過自從1988年廣州寶潔成立以來,外資洗髮水品牌就逐漸成了主流,1989年飄柔進入中國,1991年海飛絲進入中國,1997年沙宣進入中國,面對以寶潔公司為代表的跨國日化巨頭,中國本土洗髮水市場節節敗退一一到2008年,僅寶潔公司就佔據了國內洗髮水市場份額的50%以上。
  • 以為是「洋貨」的中國洗髮水品牌,打敗海飛絲、飄柔,名字很迷惑
    自從開放市場之後,國外的日用品巨頭紛紛進入中國市場,給老百姓帶來了很多好用的商品。不過令人惋惜的是,日用品這個市場幾乎絕大多數的份額都落到了國外巨頭的手上。以寶潔和聯合利華為首的外國巨頭佔據著7成的市場份額,所以我們平常用到的很多洗髮水品牌幾乎都出自這兩家企業。寶潔來自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日化巨頭,旗下的洗髮水品牌擁有海飛絲、飄柔、潘婷、沙宣等等。
  • 國產最好的洗髮水品牌有哪些?
    解決這種煩惱最簡單的方式應該就是洗髮水了。那麼國產最好的洗髮水品牌有哪些?要想能夠省去嘗試更多洗髮水的前提下選擇出適合自己的洗髮水,那我們必須先做功課。我們先來看看脫髮的幾種類型。類型一,油脂分泌過多,油膩膩型。這種類型脫髮在脫髮大軍中佔比非常高。
  • 外資牙膏品牌狼奔虎突,外資佔比近6成,國產牙膏如何實現突圍?
    文 | 華商韜略 吳蘇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國人的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但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品牌,你以為它是國產,其實已經是外資。比如啤酒領域,重慶啤酒、烏蘇啤酒等都被國際巨頭嘉士伯收入囊中,而每天都要用的牙膏,也是外資的「主陣地」。
  • 超越飄柔、潘婷等品牌,它勇奪洗髮水行業第一,卻總被誤認成外資
    當然了,除了線上促銷打折力度較大之外,很多線下的超市裡,已經不能滿足部分消費者的需求了,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個品牌,但是大家的消費方向,早已發生了轉變。就拿生活必需品洗髮水來說,從前沒有洗髮水的時候,我們也只是用皂角來解決問題,但是自從各種各樣的洗髮水品牌誕生以來,大家的選項多了以後,品牌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但是很多你認為的「國貨」,其實早已成了外資。
  • 外資大品牌業績全線下降,國產大品牌有升有降,風險在於內鬥
    來源:消費日曝第四季度外資品牌全線下降,增速最高的跨境購業務今年都遭遇疫情重創,下降最大。中國品牌劇烈分化,唯有巨頭保持高增長,其他主要品牌增幅下降明顯。2020年,即將過去,對於內外資品牌來說,始料不及的疫情衝擊了全年業績。
  • 什麼牌子的洗髮水好?最新中國洗髮水品牌口碑排行榜
    中國統計信息服務中心(CSISC)9日發布2013《中國洗髮水品牌口碑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洗髮水品牌接受了民意好口碑的公平監測和比較研究。以下是2013《中國洗髮水品牌口碑研究報告》摘要。2013中國洗髮水品牌口碑指數總榜單根據數據分析,從2013年洗髮水行業網絡口碑總體上來看,監測的市場上較為活躍的22個洗髮水品牌中,進口品牌有15個,且總指數成績均較為靠前。
  • 國產洗衣機遭遇外資低價圍剿 市場即將全面失守
    個別品牌幾乎每月都有特價機。特價機對消費者的心理暗示作用很大,使他們覺得洋品牌不再是高不可攀。  佔據市場一改傲慢  在以往國內洗衣機市場,國產品牌和外資品牌在競爭上呈現出一道涇渭分明的分水嶺:由於追求市場份額,國產洗衣機往往圍著低端產品打轉轉;而為追求利潤,外資洗衣機則牢牢盤踞高端市場,傲慢得對中低端市場不屑一顧。
  • 又一國產洗髮水「崛起」,「打敗」海飛絲、飄柔,深受消費者喜愛
    就拿家家戶戶所需的洗髮水為例,以前提起洗髮水品牌,大多數人馬上都會第一時間想到海飛絲、飄柔、潘婷等品牌,畢竟電視廣告、超市的洗髮水,這些品牌佔了半壁江山。雖然提起品牌大家都能如數家珍,隨隨便便就能念出幾個來,但卻很少有人去關注和判斷這些品牌屬於外資還是國產,就說大寶sod蜜和中華牙膏吧!一聽這產品名稱,誰都會以為是國產品牌,誰又會想到早就歸屬於外資了呢?市場現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