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線上教育老師內心獨白:我為什麼不願意教「窮人家」的學生?背後原因發人深省!

2021-02-20 學習巧樂

所謂的「窮人家」並不是單純的物質財富少,家裡窮。

我們還沒有一個真正窮人的概念,現在我們都能吃飽飯那都不叫窮人!

只不過一山還望一山高,看著別人有錢罷了!

這裡的「窮人家」更是精神上的貧瘠,是不重視進取,不給後代一個發展的鋪墊,得過且過那種。

作為一個從教多年的在線專業提分老師,我見過的家長無數,一些自稱自己家裡窮的人家,不一定真的窮,難道窮得連飯都吃不起了嗎?

是不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那種?如果是那樣,你可能會算窮吧。

但即使那樣,或者說大多數情況是我們的「窮」恐怕不是金錢上的窮,反而是精神上的貧乏,是不思進取,這才是真正的「窮」!

我不願意報這些「窮人家」的課,不是我嫌貧愛富,我對他們有沒有錢,自身並不感興趣,我只看他們對待教育的態度。

去年暑假班的時候,一位媽媽跟我來信。前前後後溝通有近3個月,她都在反覆考慮自己要不要給孩子報班的問題。

她孩子小學四年級,學習成績不是很好,屬於那種學習沒有方法,學習一團糟的那種。

在微信上聯繫到我,要求試聽公益課。我就把三天公益課的名額給她報了,孩子三天也都守在屏幕前聽完了。

接著這位媽媽就給我發來微信,說孩子很喜歡,老師講的方法很好。

接著她便向我問了很多問題,比如她孩子自律性不夠,學習驕傲自大,習慣不好。

最後她告訴我她是一位單親媽媽,各方面不容易,希望我可以多幫助她。

我於是就多了一份小心。告訴她孩子的心態方面,主要是學習的知識內容不多,還要多學習才是,「學然後知不足」,自然就不會自大了。

媽媽看到以後感覺很受觸動,覺得很有道理,就說,好,那我給孩子看看。

我看自己的引導還是很奏效,於是接著說到,孩子的學習問題主要是學習方法上的,我們要讓孩子學得多,學得好,就要「授之以漁」。

接著我幫她分析孩子問題存在的根源。

孩子為什麼學不好呢?為什麼存在傲慢牴觸情緒呢?為什麼會缺乏自律呢?一切的根源就是不懂得該如何學習。

我們的教學是方法課程,是以方法為綱,只有孩子掌握好了方法,一切學習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這位媽媽也是極度認同,對我倍加欽佩,但在交流中我似乎感覺到,她還沒有進一步深入考慮的意思。

或是不願,或是不去想。她或許只是想繼續這樣維持下去,時不時可以找我幫忙解決孩子的學習問題。

於是我接著說道:「解決孩子所有問題的根本還是學習方法上的問題,公益課只是一個我們方法的集中展示,真正要解決問題,還需要更深入的學習。」

說到這裡,這位媽媽就開始猶豫了,她還在考慮,還在擔憂,憑我多年的教育諮詢經驗,我也斷定她還在考慮。

可是一個月過去了,我就問她,家長考慮得怎麼樣了呢?她的回答是,孩子學習吃緊,怕沒時間,老師。

我遇到太多這樣的「窮人家」的家長了,他們都覺得孩子的問題分析得很對,也覺得我們的方案能夠解決掉孩子的問題,但是一遇到真正要報課,真正去解決問題的時候,就都退縮了。

從經濟上的術語來講就是,他們不敢嘗試因而不去嘗試的機會成本實際上遠遠大於他們去嘗試的機會成本。

什麼都不做的「鴕鳥政策」「休克療法」讓他們白白喪失掉了很多次可以改變孩子命運的機會!

這就是「窮人家」思維的致命弱點。

那麼「窮人家」父母的思維是什麼?

是能夠意識到問題,不管這種意識是或多或少的,但從未為此做出實際改變。

他們知道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不好,他們知道孩子的學習方法有問題,他們知道孩子的學習態度不對,他們知道或者隱隱約約知道,他們需要改變。

然而這只是一瞬的觸動,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僅此而已。

兩個月、三個月,時間就這樣溜走了。

上面提到的這位單親媽媽的孩子,學習依然不好,但是她對孩子糟糕的成績依然手足無措的樣子。

今天語文閱讀題全錯,就來問我閱讀題有什麼辦法;明天英語作文寫不好,就問我有沒有作文的解決之道;後天又不想學了.

於是我耐心地給她講解,並且說到我現在做的都很淺層,只是幫她分析問題,提出大致解決方案,徹底解決孩子學習問題是根本不可能的,還需要孩子自己系統用心學習。

但是每當我一提出根本解決學習問題的系統方案時,她就開始「沉默」了。從教多年,看到這樣的家長真有些「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從這位媽媽的回覆中,我很清晰地看到她是在避重就輕,給我說她的種種「特殊情況」,說自己是單親媽媽,獨立撫養小孩不容易,她怕孩子學不好,浪費錢,又怕孩子沒時間,又怕方法不管用.

總之是各種怕,跟之前的話也是自相矛盾,就這樣我跟她,或者是她跟我「糾纏」了3個月,又想報又不敢報,反反覆覆。

最後終於把我的耐心也磨沒了,我知道一切最終都是無果的。

我最近在看李笑來著的《把時間當作朋友》,書裡提到的一段話讓我聯想到了這次不愉快的經歷,我頓時感觸良深:

當有機會學習一項技能的時候,人們常常會問:「學這東西有什麼用?」其實,在尚未學習之前,對提問者來說,答案只能是「不知道」。

但是最後卻得出了兩個截然相反的結論:

一種是「因為不知道有什麼用而決定學習的人」,我們稱為

另一種是「因為不知道那種東西有什麼用而拒絕學習的人」,我們稱為

甲因為自己不懂,所以就自顧自地去學了,反正技多不壓身,多學一個總是好的,自然也就能享受這項新的技能給他帶來的好處。

乙也因為自己不懂,自然不會對這項新技能給他帶來什麼好處有任何新的體驗和感受,因為不去學嘛,因此也憑經驗說:「不學也沒什麼。」

但是某一天,當乙真正要用到這項技能的時候,就後悔起來,「為什麼當初不學呢?」

甲和乙是我們生活中的兩類人,而乙又常常是多餘甲的。

很有趣的是,甲和乙作出截然想法決定的理由竟然是一模一樣——「學這東西不知道有什麼用」!

但是他們得出的結論和選擇的行動竟然大相逕庭,證明了邏輯的無能為力。

我們「窮人家」的家庭缺的是什麼?不是缺多少錢?我們並不窮?根本也沒資格說自己窮!

真的窮得連5000不到的學費都掏不出了嗎?不可能的!

窮的是意識,窮的是對教育的急迫,窮的是「溫水煮青蛙」的固化思維。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是很不情願給這樣的「窮人家」的小孩報班的,因為太麻煩了。

不是說他們不需要,或者更為確切地說,他們真的比誰都需要,因為教育無知的代價和成本真的是太大了,尤其是對他們而言!

可結果呢?

結果卻是你明明幫他們看到了他們孩子教育上的問題,找到了學習狀況改變的方法,最後他們卻遲疑了,變得裹足不前起來,白白浪費了大好時機。

我不是說自己對那些猶豫不決感到厭煩,不是不耐煩家長的詳細詢問,更不是害怕家長的質疑擔憂。

我都會去站在家長的角度去考慮他們的需要,真正解決掉他們的問題,真正要讓孩子見效果,才是我的初衷,而不是以賣課報單為目的。

我是來解決問題的,問題是有很多那種明明可以解決的問題,家長也明白,但就是不去解決,這是我特別不願意看到的!

還是那句話,「自知者明」,我們有多少人能夠跳出自我的局限呢?

這種固化思維是沿襲下來的一種「基因」,是一種比貧窮還要可怕千萬倍的存在,不解決這個問題,一切的改變也就恰然而止了。

這就是「窮人家」之所最缺。

我為什麼不願意「窮人家」孩子來報我們的課,不願意教「窮人家」的學生,其原因就在於此。

因為我無法保證一個連教育都不太重視的家庭,他們的孩子能夠在學習道路上走得更遠.

我無法保證。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我是專注於英語、語文提分的專家老師,專注於高效學習法的學習教育專家!

我的學習法讓數以萬計的學子從中受益,打開他們認知世界的大門,享受學習的樂趣,提升學習信心,獲得高分成績,就從踏實的每一天點滴積累開始。

文章作者簡介:滕老師,牛學霸教育資深輔導老師,以細緻深入的解析,專業清晰的解答,深刻的教育教學法,幫助孩子打破學習瓶頸,快速提升學習水平。

個人微信號:滕老師(ID:duxue76)。

歡 迎 點 擊 「在 看」 , 或 者 轉 發 朋 友關於孩子記憶力難,想快速提分等學習問題,通通可以找我!微信號:duxue76 (長按複製)

相關焦點

  • 一位老師的自白:我為何不願意教「窮人家」的小孩?
    俗話說:「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金錢的多少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成就,有人出身顯赫,家財萬貫,卻不學無術,花天酒地。也有人家境貧寒,家徒四壁,卻也寒窗苦讀,奮發圖強。而有一位教師卻說:「我不願意教『窮人家』的小孩」。
  • 我為什麼不願教「窮人家」的小孩?
    現在是懶得搭理這種人,願意學就學,不願意就趕緊退費走人。現在的我特別不願意給「窮人家」的小孩上課,我知道說到這要挨罵了,肯定有人說我嫌貧愛富,呵呵,那就接著看吧,看完再罵我。01初三再來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晚了小姑娘的父母經濟上不是特別寬裕,學歷也不高,所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我也理解他們的心情。父母因為學習不好打她,就跟她不願意好好學習似的。我知道她有多努力,多用心,我心疼這個孩子,私下裡會給她找其他科的複習資料。
  • 一位老師的自白:「為什麼我不願教窮人家的小孩」背後原因扎心了
    一、「我不願意教窮人家的小孩」前些天,約了位老師朋友喝茶,期間聊了孩子的學習問題,感觸頗深。朋友讀書的時候學習成績就非常好,大學畢業後也順利成為了一所重點中學的老師。在近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朋友見識過學習能力一流的學霸們,也見過多次作業還出錯的「學渣」們,當然勤勤懇懇步步耕耘的學生更是不少。但在朋友看來,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壞和父母關聯極為密切。用朋友的話說:「所謂家庭階級不同,父母教出的孩子也不同,我最不喜歡的就是和窮人家的父母打交道,因為這類家長追求的結果,你永遠都達不到。」
  • 窮人家的孩子為什麼不要當老師,原因非常現實
    我是一位窮人家的孩子,當上了老師,我非常想改變命運,可是我無能為力,原因是在教師這個行業,無論你多麼努力,多麼積極向上,工資也不會很高。窮人家的孩子想改變命運我建議儘量不要做老師,因為你肯定想累點苦點不要緊,只要能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就可以了。可是現實是無論你怎麼拼命,都不會有何特別大的成效。
  • 訓詁學泰鬥陸宗達,覺得老師黃侃「最狠」?背後原因發人深省!
    但是,在1926年的時候,還在北京大學國文系學習的陸宗達,他拜的所謂的高師,時為國學大師的黃侃,不但沒有教過他一天學問,而且,用陸宗達的原話來說就是:「你是我見過的最狠的老師」。這是為什麼呢?其背後的原因發人深省。當年,陸宗達拜名噪一時的國學大師黃侃為師,目的是為了從名師,更加深入的學習文字、聲韻、訓詁等傳統語言文字學方面的知識。
  • 為什麼窮人不喜歡教育,反而喜歡生孩子?
    這也是窮人為什麼砸鍋賣鐵都要娶媳婦生孩子,因為他們清楚,我這輩子就是這樣了,所以我賭自己的孩子,生更多的孩子,將來能改變我們的命運!這個孩子改變不了,那個孩子一定改變,所以生更多的孩子,改變命運的機會概率更大,至於孩子有沒有壓力,他是否幸福,他們是否快樂,是否覺得活一次很值得,從來就不考慮,我把他生下來,我就是功德無量,他就要無條件服從我!
  • 一位教師的自白:我不願教「窮人家」的小孩
    但因為我平時溝通比較到位,所以家長說話沒有太難為人,對於這種家長,我其實早就沒什麼可說的了。沒錯,我是國內一個大型課外補習機構的物理老師。從教多年,看到這種家長,我最開始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還比較憤然,願意和他們講道理。現在是懶得搭理這種人,願意學就學,不願意就趕緊退費走人。
  •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教育部門出手了,老師懲戒學生合法
    想當年,我們對於老師的話說一不二,該做什麼就做什麼,該怎麼學就怎麼學。在我們心中,老師是除了父母之外,最威嚴、也最值得信賴的人。可如今,孩子對學習不上心,對老師不尊重,對學校不留戀,越來越難教了。可為什麼現在孩子這麼難教呢?那是因為背後有家長撐腰,有恃無恐。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師不願意過教師節?背後原因讓人唏噓
    ,老師不想過,學生不願意過,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其實教師節很多老師越來越不想過,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教師節已經在逐漸失去相應的味道,每年教師節,各種各樣的緋聞奇葩事也是撲面而來,比如說很多家長或者學生,都會在這一天想著應該送老師什麼樣的禮物,一邊老師日後給自己進行孩子或者自身進行關照,送東西還要有講究,不能太貴重,也不能太隨意,禮物要拿的出手,也不能太奢華,另外還要看到別人送了什麼東西,不能太丟了面子,讓老師難堪。
  • 山西小學生千字記錄內心獨白 官方:涉事老師已辭職
    原標題:山西小學生千字記錄內心獨白 官方:涉事老師為代教且已辭職  中新網太原8月10日電 (範麗芳)近日,一篇記錄小學生內心獨白的文章《老師我想對您說》在網絡平臺傳播,此後,該文章被證實是山西呂梁離市區城內小學一名四年級學生所寫。
  • 為什麼很多師範畢業,從事教育行業的老師都不願意教語文?
    為什麼很多師範畢業,從事教育行業的老師都不願意教語文?這個問題我分3點來回答。1:語文科目有早自習。對於現在學業很繁忙的初中,高中,學生壓力很大,老師壓力更大。很多老師每天得工作到晚上10點左右學生下課的時候,才能下班,回到家裡基本都11點或者12點左右,根本休息不到位。而對於語文老師更是如此,早晨6點左右還有早自習,而且語文還不同於英語早自習那樣學生自己背單詞就可以。
  • 深度好文|來自一線老師的內心獨白:我為什麼要當老師?
    當時英語成績不太好,幾乎所有人都不太看好我。我最欣賞的教育家是孔子,孔子的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教學方法上給了很大的啟發,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他自己。陶老先生曾說過兩句話:第一句「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第二句「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 為什麼窮人更喜歡買奢侈品?
    為什麼他們的孩子即使上了學也不愛學習?為什麼窮人不注意健康和鍛鍊?為什麼他們放著免費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卻要自己花錢買藥?為什麼大多數人認為小額信貸、窮人銀行沒什麼效用?說明一下,書中對窮人的定義是:每天可支配收入在0.99美元以下的人。
  • 老師體罰學生,家長帶著孩子去學校懟老師,正常嗎?
    中國教育之殤近來教育界出現了一種家長帶著孩子去學校懟老師的現象,原因是因為老師體罰學生!於是有的人說現在的家長太不尊師重教了,這樣縱容孩子,師道尊嚴被侵犯,親師,近師的傳統被打破,最後影響的還是學生。因為任務,學校為了名譽,老師也為了自己的名譽,如果班級裡學生全部差勁劣等生太多,丟人了!怎麼在教育界混,壓力山大,當然再急也不能這樣啊!看著不愛學習的孩子,就怒從心頭起,但急不是辦法,把最不愛學習的孩子教好才是本事。再說孩子為什麼就是不愛學習呢?為什麼要好好學習呢?好好學習有用嗎?再努力比得上人家有個好爹嗎?
  • 為什麼我的老師帶走了我機構的學生?
    老師辭職離開原來的機構,同時帶走了一部分生源。其實這個現象一共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老師離職能帶走生源;二是老師為什麼走?我們先來聊聊,老師為什麼能帶走生源?老師確確實實是教得好 (否則學員為什麼願意跟老師走呢?)
  • 師範生為什麼不願意當語文老師?投入的精力多,學生成績不好評判
    師範生為什麼不願意當語文老師?投入的精力多,學生成績不好評判。顯而易見,有標準答案的理科試卷容易給出分數,評判高低;但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文科試卷卻很難給出公正合理的評分。而這,也驗證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老話。
  • 為什麼很多大學生都不願意認真聽課?聽聽背後的原因
    作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發現有相當數量的大學生都存在不想上課的想法,即便是來到了課堂,也不願意認真聽老師講課。這一問題非常值得我們關注,背後蘊藏的問題也值得我們反思。在我看來,大學生群體之所以不願意認真聽課,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以下的幾個方面。
  • 越是窮人,就越要在子女教育上做到這3點,才能有所不一樣
    越是窮人,就越要在子女教育上做到這3點,才能有所不一樣現在社會經濟水平越來越高,大家對於窮人和富之間的比較並不只是限於一個本身家庭金錢之間的差距,還有他們子女後代的一個教育上。但是在很多時候,兩者子女的未來發展其實不一定與家長本身自己的家庭有太大關係,更多的是只要教育的好,子女的發展就會有不一樣的方向。小編身邊就有這種活生生的例子。老王和妻子都是普通的上班族,雖然不是特別窮的經濟實力,但是兩者絕對算不上富有。他們憑著自己的努力在大城市中買了房子還有車,女兒小吉也在市裡面的較好的初中上學。
  • 上普通高中真會很迷茫嗎?我為什麼要努力,一名高中生的內心獨白
    上普通高中真會很迷茫嗎?我為什麼要努力,一名高中生的內心獨白高中時期,我上的是一個普通的高中,我所在的班級也是一個普通班,在學校裡難以感受出濃烈的學習氛圍,當時很迷茫,每天都從早忙到晚,也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
  • 同樣是品行好,教學好,你願意讓窮老師教,還是富老師教?
    我不知道各位怎麼選擇,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給老師工資2倍的學校,會選擇生活富裕的老師,我之所以這樣選擇,是因為如下原因:一、富老師不被生活所憂慮,容易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當中。一個人每天為生活所憂慮,為&34;犯愁是很難有理想的,教育是最需要有情懷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