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嚴警,來自湖北省武漢市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城小學,是朱樂平名師工作站第1組的成員。在一課研究的微信平臺中,期待與您相遇共同探尋一課研究之路。
本期內容主要圍繞《面積單位》這一課設計實錄與反思。
(1)聽一聽,《深入淺出,平易近人 ——怎樣測量長度、面積和體積》。
(2)讀一讀,《巧用數學活動 發展空間觀念》。
(3)思一思,《數學好玩:布雷炸敵艦》。
《深入淺出,平易近人——怎樣測量長度、面積和體積》
——選自《小學教學(數學版)》2014年第9期張奠宙教授文章
課前,我一直在思考:三個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學生究竟有怎樣的認識?學習時會遇到哪些困難?就這樣的三個單位,如何讓學生真正理解它們的大小,讓學生真實建立三個面積單位的表象呢?如何讓學生順利地從一維的點、線過渡到二維的面,發展空間觀念呢?
小學數學十大核心概念中關於空間觀念是這樣描述:空間觀念表現為對現實世界裡的物體的形狀、大小、位置、變化及相互關係的理解與把握。結合本教學內容,需要發展的空間觀念即:「能運用圖形形象地描述問題,利用直觀來進行思考。」1平方釐米需要建立的表象是「邊長為1釐米的正方形的大小就是1平方釐米。」同理,建立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表象。
那如何讓學生將面積單位與正方形的大小建立起聯繫呢?在前面的教學中,學生已經通過自主探索和操作,明確了選用正方形做面積單位來測量面積最為合適。但究竟用怎樣的正方形做面積單位呢?為了更好地讓學生體會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在上課初,與孩子們做了一個數學小活動——"比大小"。
師:我們來玩個遊戲吧,請男生閉眼趴桌上,女生,看,這個長方形有幾個面積單位?
女生:6個。
師:男生睜眼,女生閉眼趴下。男生,看,這個長方形,有幾個面積單位?
男生:24個。
師:剛才我們用耳朵聽到了一個長方形有24個面積單位,另一個有6個面積單位,你們猜一猜哪個長方形面積會大些?(請2人說。)
男生:我們看到的大。
女生:我們看到的大。
師:坐端正(做動作)。一起來驗證一下吧,看!這是女生看的,這是男生看的,哪個大一些?
生:一樣大。
師:真的一樣大嗎?我們比一比。不對啊,既然面積一樣大長方形,怎麼一個用了6個面積單位,一個用了24個面積單位呢?
生:因為他們選用的測量的正方形的大小不一樣。
師追問:看來我們在測量面積時,不僅要用統一的圖形——正方形來測量,還要統一正方形的大小,不然結果會不一致。那麼數學中規定用多大的正方形做統一的面積單位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常用的面積單位。
在認識到需要統一面積單位後,教師直接向學生介紹有這樣一個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釐米。
直接拿出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紙片。讓學生自己來思考,這樣的一個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我們可以怎樣研究?
學生們有說拿尺出來量正方形,這裡老師繼續追問,用尺量正方形的什麼?學生思考,量正方形的邊長,邊長是1cm。這裡也會有學生說4cm。在這裡,追問研究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從一維到二維轉化的過程,學生用尺量出來的是邊長,即線段的長度,有學生說到的4釐米,是正方形的周長,在這裡製造了認知衝突,教師用手比劃,摸著一條邊說這是1釐米,摸著4條邊,這一周長度是4釐米,那哪裡是1平方釐米呢?通過不斷的追問,讓學生進一步明晰,這個正方形的大小才是1平方米,是面的大小。在這裡通過一連串的活動「量一量」、「摸一摸」、「找一找」的數學活動,學生能夠充分體會和感受1平方釐米究竟有多大,初步建立1平方米的表象,並通過「估一估」的活動感受幾平方釐米,進而理解平方釐米這個面積單位。
1.量一量
師:拿出桌上最小的正方形,這個就是我們數學中規定好的面積單位之一。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這個正方形。
師:看到這個正方形,你們準備怎麼研究?
生:量邊長。
師:拿出尺子來量一量。
生:邊長是1釐米。(板書:邊長是1釐米的正方形。)
師:邊長為1釐米,那面積是多少呢?這是面積?(指某一條邊)這是面積?(四條邊長呢?)
生:不是。是邊長,4釐米是周長。
師:看來面積和周長是不一樣的,可見,面積不能用釐米做單位。在我們數學中規定,邊長為1釐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釐米。(課件演示)(課件完後,貼上板書「面積為1平方釐米」。)
師:來齊讀一遍。
2.摸一摸。
師:1平方釐米有多大呢?來,我們來摸一摸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
3.找一找,生活中1平方釐米的物體。
師:通過剛才摸一摸,你腦袋中有1平方釐米是多大的感覺了嗎?
師:認真思考和觀察一下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釐米?
生1:小字本一個格子。
生2:骰子的一個面。
.
說到指甲蓋的面積時候。
師:你真會利用身上的尺子,比如我們的指甲蓋的寬為1釐米,我們的手伸展可以表示出1米。你們還在身上找到了1平方釐米。真會利用資源。
生:指甲蓋的面積。
師:同學們觀察真仔細,找到了這麼多面積為1平方釐米的物體。老師也收集了一些,請大家看看。(課件演示)
4.估一估,幾平方釐米的物體,你估的準嗎?(作業單:出示課本上做一做第2題。)
師:我們已經知道1平方釐米有多大。帶著1平方釐米的印象,來估一估,下面的兩個長方形有幾平方釐米呢?請看作業單的第一題。
生估。
師:你們估的準確嗎?用手上的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吧。
匯報結果。
(估3平方釐米和書上做一做第2題。)
在認識平方釐米的基礎上,讓學生用1平方釐米去測量學生課桌面的大小,製造衝突,發現用平方釐米做面積對於桌面而言小了,這個時候讓學生自己猜測會是什麼面積單位。學生在長度單位的認識基礎上,可以類推出平方分米。就勢讓學生開始小組活動,自主研究1平方分米。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會是哪個面積單位呢?
生:平方分米。
師:怎麼想的?
生:長度單位中比釐米大點的就是分米。
師:你真會抓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之間的聯繫,那你們覺得1平方分米有多大呢?我們小組合作自主研究1平方分米。來,看看合作要求,我們要完成哪些任務?(問一問問題)
合作任務:
量一量:什麼樣的正方形面積為1平方分米?
摸一摸:摸一摸手上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體表面的面積約為1平方分米?
估一估: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桌面的面積大約是______平方分米。
師:下面請用「量一量、摸一摸、找一找、估一估」的方法,小組合作研究一下1平方分米吧。計時4分鐘。
小組匯報。(請一組匯報。學生要匯報完,追問是怎麼估的?)
師:同學們真棒,用「量一量、摸一摸、找一找、估一估」的方法自己認識了面積單位——1平方分米,真了不起。
師:你們覺得還有更大的面積單位嗎?
生:有,平方米。
師:那1平方米是個什麼樣的正方形呢?
生:邊長為1米的正方形。
師:那1平方米有多大呢?老師準備了一個1平方米的正方形,你們來看看1平方米有多大。
1. 找生活中1平方米的物體——地磚。
2. 活動:1平方米的正方形內能站下多少名同學呢?
在認識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三個活動中,雖說都是活動,但是教師的引導卻是有所不同,在教學平方釐米時,為了更好地突破學生空間思維的發展,教師一系列的追問、一系列的活動,都是教師步步為營,到平方分米教學時,更多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自主研究,到平方米時完全由學生充分感悟和認識。改變了傳統的教師一講到底,不分層次。而本課中充分認識到學生的認知特點,在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慾的驅動下,一環扣一環,層層深入,學生在各個活動中,充分建立起三個面積單位的表象,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圖1所示的7×7方格的海域中,布設著敵方的潛水艇,潛水艇的形狀如圖2所示。現在請你來給我方布雷,問:至少要布設多少枚深水炸彈才能保證命中敵艦?
由於敵艦的形狀佔四格,所以我方在布雷時,應注意在橫行或豎列四格的範圍內布下一枚深水炸彈,這樣才能保證命中敵艦。通過嘗試,下面兩種布雷方案(見圖3和圖4)都是可行的,至少要布置12枚深水炸彈(×處表示炸彈所在的位置)。
試一試,在同樣的7×7方格的海域中,如果敵方的潛水艇變成如圖5所示的形狀,又該怎樣布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