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最喜歡的女兒,活著李世民不敢造次,死後虎賁軍送葬

2020-12-16 古今文社

文|書生

都說「巾幗不讓鬚眉」,我國歷史上有很多傑出的女性軍事家,比如說打下大唐半壁江山的平陽昭公主

平陽昭公主可能很多人都沒聽過,她是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與唐太宗李世民一母同胞,但由於史書上沒有記錄具體出生年月,所以她到底是李世明姐姐還是妹妹這點無法確認。

平陽昭公主最大的功績就是打下了唐朝半壁江山,是大唐開國開國功臣中唯一的女性,為李家鎮守邊關多年,被稱為「萬裡長城第九關」的娘子關就是因她得名,是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公主之一。

公元617年,李淵起兵反隋。當時平陽昭公主居住在長安,得知父親起兵的消息後,平陽昭公主的丈夫柴紹立即前往太原接應,平陽昭公主變賣了長安所有家當,招募了一支幾百人的隊伍,並開始聯絡各路反隋義軍。

在短短3個月內,平陽昭公主手下就聚集了數萬部隊,而平陽昭公主也表現出了極高的軍事天賦,帶著人馬接連攻破戶縣、周至、武功等地,一路勢如破竹,隋軍根本不能抵抗。

平陽昭公主對部下要求極嚴,軍隊紀律鮮明,所到之處秋毫無犯,深受百姓擁護,大家都稱她為「李娘子」,而他手下的軍隊也被稱之為「娘子軍」。平陽昭公主的手下的士兵不僅不以「娘子軍」這個稱呼為恥,反而以此為榮,並且吸引了越來越多人加入,很快娘子軍規模就達到近十萬人。

公元617年9月,李淵大軍主力渡過黃河進入關中一帶,平陽昭公主派1萬精兵和李世民在渭河北岸,一同進攻長安。11月,平陽昭公主大軍攻破長安,關中一帶基本平定,她也因此被李淵冊封為「平陽公主」。

關中基本平定後,李世民繼續帶著大軍徵討薛舉、王世充等軍閥,平陽昭公主則帶著娘子軍回到山西,為李家守護大本營。平陽公主駐紮的地方本名為葦澤關,後因娘子軍駐紮在此多年而被改為娘子關,後人稱其為「萬裡長城第九關」。

公元623年平陽昭公主去世,李淵十分傷心,下令以軍禮下葬,史書上記載為「前後部羽葆鼓吹、大輅、麾幢、班劍四十人、虎賁甲卒」,並賜諡號「昭」,這也是「平陽昭公主」稱號的由來,她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一個軍隊為她舉殯的女子。

平陽昭公主去世3年後,李世民發動了歷史著名的宣武門之變,射殺兄長李建成,逼迫李淵退位,滿朝文武竟然無人敢反抗。如果平陽昭公主不死,李世民不一定有膽子發動玄武門之變,畢竟平陽昭公主麾下有近十萬娘子軍,在軍中頗有名望,李世民多少還是有些忌憚的。

相關焦點

  • 李淵22個兒子,為啥就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鬥得最兇?
    李淵 在皇帝們當中產量不俗,他足足生了二十二個兒子、十九個女兒,竇皇后先後生下李建成、 李世民 、李玄霸、李元吉和平陽昭公主。李玄霸在十六歲就去世了,平陽昭公主有勇有謀,但並無異心,嫡出的只剩下了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
  • 李淵53歲登基,死後留下30個兒女,李世民表示壓力好大啊!
    歷史上說的李淵是有22個兒子的,其中五個是稱帝前的生的,登基之時他已經是53歲的人了。那還有女兒呢,女兒的總數是有19個的,具體那幾個是登基前生的那就沒法考究了,但我們按照最多的說法6個給他算,那在登基之後就是生了13個。這也是不得了,可以說李淵真的是老當益壯啊,真是一點都沒有耽誤。但是這也是意味著李世民就是又有了30個弟弟妹妹,而且都是十分小的。
  • 李世民殺兄娶嫂,卻為什麼不敢殺了父親李淵?
    對於他為帝後的作為,我們幾乎挑不出很大的問題,但他在爭奪帝位時,殺兄娶嫂這件事,卻一直備受後人詬病,可以說這是李世民一生的汙點,到死都沒有被世人原諒。公元617年7月,李世民鼓動父親李淵在晉陽起兵反隋。由於當時中原瓦崗軍與王世充等起義軍激戰方酣,隋煬帝又遠在揚州,關內的隋軍力量薄弱,各方勢力均無暇西顧。
  • 李世民的政治軍事集團是如何建立起來的?李淵就打好了基礎
    隋恭帝義寧元年(617年),李世民與其父李淵起兵反隋,是為晉陽起兵。李淵封李世民為敦煌郡公、右領軍大都督,統帥右三軍,起兵攻入長安。李世民官拜光祿大夫、唐國內史,徙封秦國公,食邑萬戶。義寧元年(617年)十二月,李世民為右元帥,徙封趙國公,率兵十萬進攻隋朝的東都洛陽,不克而還,設三路伏兵於三王陵,擊敗隋將段達。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淵廢黜楊侑,即位稱帝,改國號為唐,六月封李世民為尚書令,右翊軍大將軍,晉封秦王。
  • 李世民殺兄娶嫂,為何不敢殺李淵?太宗聰明、李淵也不傻
    李淵此舉讓遠在天邊的隋煬帝、混戰中的瓦崗軍和王世充都傻了眼,不得不讚嘆李淵的大局謀略。 太子秦王水火不容 公元618年,李淵接受禪位登基稱帝,唐朝建立。之後,李淵橫掃天下群雄,主要依靠的是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和四子李元吉。按照封建禮制傳統,長子李建成被封為太子,李世民被封為秦王,李元吉被封為齊王。
  • 魏徵死後留一本冊子,李世民讀後勃然大怒,下令:給我扒了他的墳
    公元643年,貞觀名臣魏徵不幸去世,而唐太宗李世民為他操辦了一場盛大的葬禮。他不僅親自為他寫了一段墓志銘,還準備將自己的女兒衡山公主嫁給魏徵的兒子——魏叔玉。 最終,李密在洛陽慘敗於王世充,瓦崗軍損失殆盡。李密失敗後,帶著魏徵投靠了李淵。但在此時,魏徵仍未受重用。
  • 李淵與李世民——被政治扼殺的親情!
    這顯然是李世民在和武德舊政劃清界限,同時向天下人表明—李淵執政時期存在很多問題和錯誤,必須及時予以揭露、批判和糾正。這難道不是在打李淵的耳光嗎?面對李世民的左右開弓,李淵只能一忍再忍,打脫牙也要和血吞。
  • 有人說唐朝的江山,一半是李秀寧打下來的,一半是李世民打下來的,到底有沒有道理?
    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他起先自稱西秦霸王,不久後在蘭州稱帝,其後成了李淵父子不得不直接面對的敵人。公元617年,薛仁果大敗給李世民;但在第二年,薛舉設計突襲李世民,殺害六成唐軍,並將屍體築為京觀,多名唐朝大將被俘虜,李世民則率殘軍逃回長安。而在其後,當薛舉正準備攻打長安時卻意外病故,生性殘暴的薛仁果即位後,西秦開始走下坡路。公元618年,在連續敗給李世民的情況下,薛仁果投降,不久後在長安被斬首。
  • 歷史上強悍的軍隊之漢代虎賁軍:三千虎賁大敗百倍匈奴軍
    ,喜歡寫寫,喜歡將日子記錄,喜歡把每一個值得銘記。虎賁軍成為軍隊最強悍最精銳的代名詞,也可以說是最早的特種兵部隊。(二)軍隊構成《周禮》記載,夏朝的官員有被稱為虎賁氏。發展到漢代設立虎賁中郎將、虎賁郎。
  • 唐朝傳奇的平陽昭公主:死後以軍禮下葬,在史書中卻不見其芳名!
    唐朝傳奇的平陽昭公主:死後以軍禮下葬,在史書中卻不見其芳名!在中國的古代,皇帝是十分尊貴的,而那些皇子和公主自然也是如此,尤其是公主,定然要受到萬般寵愛,而且身份十分尊貴,其實大部分公主確實是這樣的,不過有一個公主卻不一樣。她就是唐代巾幗英雄——平陽昭公主。
  • 李淵的造反,是因中了李世民的美人計,真相到底是什麼?
    說到唐高宗李淵,他在治國方面確實也很有一套,但是讓他最出名的還是因為武則天的,畢竟一個女人成為了兩朝皇帝,並且是兩父子的寵妃,這在古代並不多見。在竇氏的潛臺詞中,意思是李淵將來必要取代隋煬帝,當上皇帝。大業九年,李淵為徵遼軍督運軍糧,路過河北涿州時就曾與宇文士及「夜中秘論起兵時事」。恰逢楊玄感反隋,李淵想向隋煬帝告密,他的好友竇撫說:「楊玄感算個啥啊,他不過為你開個頭罷了!你的名字早已寫在圖籙上了(即天子圖籙,迷信的天命說),這是上天安排的啊!」
  • 李淵的女兒平陽昭公主,巾幗不讓鬚眉,大唐半壁江山由她打下
    巾幗不讓鬚眉的平陽昭公主 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有一個明春青史、至今被當作明君典範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為人稱頌的唐太宗李世民可很少有人知道,李淵的女兒平陽昭公主,與唐太宗李世民同父同母。她巾幗不讓鬚眉,同樣有資格在正史上留下一筆,大唐半壁江山都由這位公主打下。她是大唐名副其實的開國功臣,然而正史對她的記載卻十分潦草,連出生年月都不詳。
  • 李世民當了太子有了兵權,不會再逼李淵了,為何李淵主動退位
    玄武門之變後的第二天,李淵便主動退位,將王位讓給了李世民。現在看來,李淵並不需要把王位讓給李世民。不管怎樣,李世民敢於發動政變,殺死李建成、李元吉兄弟,卻不敢殺他們。而李世民想要的是太子,想要的是兵權。並且,在「玄武門之變」之後,尉遲敬德以保護李淵的名義,衝進宮中,向李淵要兵權。
  • 公元626年,李世民奇怪的舉動,揭開了李淵的不同之處
    626年六月初三,李淵就太白復經天責備李世民,準備問罪,而李世民則趁機將李建成和李元吉拉出來,說他們想殺自己,說他們和李淵的後宮牽扯很深,於是李淵就說明天早上你們都來掰扯掰扯這件事。並不知道自己的兩個兒子已經被殺死了,為了儘快穩定局面,李世民讓尉遲敬德全副武裝去找李淵。看到這樣的尉遲敬德,李淵大吃一驚,趕緊問發生了什麼事,尉遲敬德就說秦王已經除掉了要作亂的李建成和李元吉,他此來,一是為了保護李淵,二是請旨令諸軍並受秦王處分。
  • 晉陽起兵的主謀是李淵還是李世民?他們各起什麼作用?
    晉陽令劉文靜滿腹韜略,他認為李世民是胸懷天下之人,有漢高祖、魏武帝的雄才大略,便深相結納,二人無所不談。於是劉文靜將自己的大計和盤託出,世民聽完之後大笑道:「君言正合我意!」 他們又怕李淵不同意,所以結交李淵的好友,晉陽宮副監裴寂,利用晉陽宮宮女給李淵設下美人計,逼李淵就範。
  • 地位超過李元吉的大唐親王,李淵將他逼死,李世民為他恢復名譽
    比如王世充封羅成為一字並肩王,李世民封薛仁貴為一字並肩王。演義類小說裡面的一字並肩王,原型其實是隋唐時期的親王。隋唐時期,一個字的王,是親王,比如李世民的秦王,李元吉的齊王。兩個字的王,是郡王,比如李孝恭的河間王,李道宗的江夏王。隋唐時期,皇帝是國君,太子是儲君,在這兩個君下面,就數一個字的親王最尊貴了。
  • 李淵有兩個寵妃多次污衊李世民,李世民上位後,她們有何結局?
    皇帝後宮佳麗眾多,肯定是有人受寵有人不受寵的,李淵有兩個寵妃,分別為尹德妃和張婕妤,雖然李世民是皇帝的兒子,但她們對待李世民的態度很惡劣,甚至差點害得李世民丟了命,所以他們之間的關係也一直很差。被拒絕以後的尹德妃記下了這個讓自己惱羞成怒的時刻,她多次在李淵面前說李世民的壞話,因為不喜歡李世民,所以就殃及池魚,有一次李世民的部下杜如晦從尹德妃父親的府宅門前經過,結果卻被下人攔截,質問他經過大人門前為何不下馬走過去表示尊敬,而且還毆打杜如晦,甚至打斷了他的手指。
  • 李世民的女兒居然嫁給了李世民的表弟,這輩分怎麼這麼亂
    李世民的女兒居然嫁給了李世民的表弟,這輩分怎麼這麼亂唐朝的開國皇帝是李淵,李淵在即位以後讓李建成當了太子,但是李淵的二兒子李世民卻不服自己大哥當這個太子,所以他打算搏一搏,和李建成爭奪太子之位。李世民在這場儲位之爭中最開始是陷入劣勢的,但是幸好在他的背後有一個賢內助,這個人就是長孫氏,也就是後來的長孫皇后,李世民能夠成功奪得太子之位,長孫氏給予他的幫助十分巨大。長孫晟死以後,長孫氏的三哥長孫無憲是個無賴,他把長孫氏給趕出了家門,長孫氏沒有地方可去,只好投靠她的舅舅高士廉。
  • 凌淵閣二十四功臣簡介,最受寵的下場最慘,最後被逼自盡
    曾統兵擊敗隋末大梟雄蕭銑,平巴蜀、收嶺南,論戰功絲毫不在李世民之下。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登基後,這位功勳卓著的李唐宗室主動卸任。晚年以歌舞美人作伴,卻並不驕奢淫逸,因此頗受李世民喜愛。公元640年,李孝恭得疾病暴亡,死後陪葬高祖李淵獻陵,配享高祖廟庭。
  • 錚臣魏徵,死前留下一本小冊子,氣得太宗李世民下令刨墳
    貞觀十七年,大唐著名的諫臣魏徵病逝,太宗李世民十分傷心,為此廢朝五日,下令厚葬魏徵詔百官送葬,並親自為魏徵書寫了碑文。魏徵死後,太宗還經常對身邊的人說道:「用銅鏡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冠,以歷史為鏡子可以知曉興亡更替,以人為鏡子可以看清自己的錯過,現在魏徵去了,朕少了一面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