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唐朝的江山,一半是李秀寧打下來的,一半是李世民打下來的,到底有沒有道理?

2021-02-07 居家生活能手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                                                                                                                                                             

這話說對了一半:唐朝的江山,有一半確實是由李世民作為統帥打下來的;而另一半則很難籠統的概括,但絕不是某一個人的功勞。

我們先結合下圖,整理下李唐的對手們是怎麼消亡/消失的。

我們按照從左到右、從上至下的順序來梳理。

李軌,涼州姑臧人,於公元617年起兵佔領河西之地。公元618年,李淵在長安稱帝後,主動與李軌交好,認其為堂弟,並冊封為涼王、涼州總管。但李軌並不滿於此,他自稱「從弟大涼皇帝」,實際上是要跟對方分庭抗禮。為了收拾這位不給「面子」的老弟,李淵派安興貴前往河西玩了一出無間道,煽動當地官員倒戈,最終李軌兵敗被俘,於公元619年在長安被斬首。

薛舉、薛仁果父子,是唯一讓李世民慘敗的強敵。公元617年,薛舉趁著饑荒起兵,僅用10天就佔據了隴西之地。他起先自稱西秦霸王,不久後在蘭州稱帝,其後成了李淵父子不得不直接面對的敵人。公元617年,薛仁果大敗給李世民;但在第二年,薛舉設計突襲李世民,殺害六成唐軍,並將屍體築為京觀,多名唐朝大將被俘虜,李世民則率殘軍逃回長安。而在其後,當薛舉正準備攻打長安時卻意外病故,生性殘暴的薛仁果即位後,西秦開始走下坡路。公元618年,在連續敗給李世民的情況下,薛仁果投降,不久後在長安被斬首。

梁師都,出身隴西豪族,於公元617年聯合突厥反叛隋朝。在佔領今陝西、甘肅等地後,他也迫不及待的稱帝、建立梁國。此外,他甘心做突厥的代理人,多次慫恿對方南侵。不過此人志大才疏,一生中多次被唐軍擊敗,最終在公元628年,被柴紹、薛萬均率領的唐軍逼到絕境後,死於堂弟梁洛仁之手。

劉武周,曾經打得李淵想退守關中的猛人。他同樣是在公元617年起兵、同樣藉助突厥人的勢力,曾經被冊封為為「定楊可汗」。他的高光時刻,是在公元619年率領宋金剛、尉遲敬德等悍將南攻太原,先後打走李元吉、擊潰裴寂,幾乎佔領山西全境,李氏父子在關中之外的地盤丟失殆盡,李淵甚至考慮「宜棄大河以東謹守關西而已」。關鍵時刻,李世民親自率軍北上迎戰,經過艱苦鏖戰後,劉武周逃亡突厥,唐朝收回失地;公元620年,試圖逃回馬邑的劉武周被突厥人殺死。



高開道,是活躍於幽州一帶的農民起義領袖。他在公元618年建立燕國;兩年後,在竇建德的威逼下,他向唐朝投降,被任命為蔚州總管、上柱國、北平郡王。但到了公元622,他翻臉不認人,聯合突厥、劉黑闥多次與唐軍對抗。公元624年,由於部將張金樹反叛,高開道全家被殺。

在隋末各股軍閥中,竇建德的口碑很不錯。他造反最早(公元611年)、實力強大,先後擊敗宇文化及、孟海公等,建立的夏國雄踞河北,成了當時北方最強大的起義力量。到了公元621年,他率領大軍救援被唐軍圍困在洛陽的王世充,卻被李世民扼守虎牢關、以少勝多擊敗,其後被俘押往長安處死。

劉黑闥原為竇建德部下,夏國滅亡後躲回老家種菜。竇建德死後,由於擔心被殃及,他連同其他老戰友起兵反唐,其後勢如破竹,先後打敗李神通、羅藝、李世勣、薛萬均等唐朝名將,沒用半年就恢復了竇建德的地盤。但到了公元622年,劉黑闥在洺水之戰被李世民擊敗,率殘部逃往突厥;後來雖然趁著李世民被召回的機會捲土重來,並且一度擊殺唐朝藩王李道玄,但最終被親自出馬的太子李建成擊敗,於第二年被死。

徐圓朗,617年起兵的起義軍領袖,作為沒什麼背景的小勢力,他曾先後依附李密、王世充、李淵。公元621年,他跟隨劉黑闥反叛唐朝,最終卻望風而逃,死於路人之手。

王世充、李密我們比較熟悉,倆人堪稱洛陽一線的老冤家。李密在與宇文化及的血戰中傷筋動骨,被王世充撿了個便宜,兵敗後不得不投奔李淵,最終因試圖反叛而被殺;在洛陽稱帝、建立鄭國的王世充,則在被李世民打的痛不欲生時,招來竇建德幫忙,不曾想卻被李世民來了個連鍋端,最終雙雙身死國滅。

蕭銑,南北朝時期南梁皇室後裔,於公元617年起兵,並在第二年正式稱帝,宣布光復南梁朝,巔峰時期的他,擁兵四十萬,雄踞一方。但在隨後的,他由於疑心太重,逐漸與部將離心背德。公元621年,唐軍派出藩王李孝恭、名將李靖的組合攻打梁國,蕭銑壓根不是對手,在投降後被處死於長安。

林士弘於公元616年在豫章郡起義,起先自稱南越王,不久自稱皇帝,國號楚。巔峰時期的他,佔據北自九江、南到番禺的廣大地區,擁兵十餘萬。公元621年,蕭銑兵敗被殺後,林士弘失去了北方屏障,多次被唐軍擊敗,他先投降、後反叛,最終在敗退途中病死。

杜伏威、輔公祏於公元613年聯手起義;公元619年,他們一同投降唐朝。到了公元623年,輔公祏反叛,悍然稱帝、建國號宋,卻在第二年敗於李孝恭、李靖這一組合之手,最終被斬殺於長安。

而無辜的杜伏威也因此被牽連,在被罷官奪爵、全家被抓後,也於公元624年暴病而死。不過到了公元631年,他被李世民平反,追封吳國公。

沈法興原為吳興郡守,公元618年他以誅殺弒君者宇文化及為由起兵,佔領了長江以南十幾個郡,並於公元619年自稱梁王。後來,他多次被李子通擊敗,最終在絕境中投江自殺。

李子通,在615年自稱楚王,到了619年在江都建立吳國。到了公元621年時,他在杜伏威的攻打下投降,被送往長安。但到了第二年,得知自己最怕的杜伏威入朝後,李子通試圖逃回吳地東山再起,卻在途中官吏抓獲後處死。

綜上我們可以發現,在隋末的十餘個對手中,薛舉父子、劉武周(含宋金剛)、竇建德、劉黑闥、王世充等勢力被李世民親自擊敗(劉黑闥姑且算半個),雖然數量上不到一半,但這些人都是當時的最兇悍、最具戰鬥力的敵人,因此,說李世民打下唐朝半壁江山,並不為過。

而其他敵人中,要麼迫於李氏的強大實力主動歸附,要麼亡於地方軍閥之間的內鬥,同時李孝恭、李靖這對組合也多次立下大功,甚至連太子李建成也頗有斬獲。唐王朝能統一天下,靠的正是獨一無二的穩定性、遙遙領先的綜合實力。

而一些朋友所說的劉秀寧,也許指的是李淵的女兒、李世民的三姐。在正史中,她並沒有留下名字,我們可以稱她為柴紹的妻子李氏、唐王朝平陽公主。當初在柴紹前往晉陽參與老丈人的起義時,平陽公主孤身留在關中,偷偷回到鄠縣(西安市西南部)的李氏莊園後,變賣家產,聯合叔父李神通攻下鄠縣,其後派家奴馬三寶大肆招募關中各股流民、盜賊、起義軍,兵力累積達到7萬之多。當李淵大軍渡過黃河、到達長春宮後,平陽公主把這些兵馬都帶給了父親,為李淵順利攻下長安立下大功。

平陽公主死後,李淵打破常規,依照「前後部羽葆鼓吹、大輅、麾幢、班劍四十人、虎賁甲卒」的高級軍禮為女兒下葬,以表達自己對這位「巾幗英雄」的肯定。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李世民的權利有多大?李淵沒有官職可封,只能臨時想出一稱號
    在唐朝初期,不僅有李世民幫助李淵穩定政權徵戰四方,還有一些其他的皇子也是在保衛這片河山,而李世民是眾多人中當之無愧的最厲害的一個。尤其是在唐朝建國初期,發生了六場足以改變唐朝形式的戰爭,而李世民親身參與了其中的4場,所以說李世民的功績卓著。所以很多人都說唐朝的江山基本都是李世民攻下來的,每一次戰績也都讓李世民的官位大增,甚至在李世民滅掉王世充之後,李淵發現此時的李世民職位已經是最高的了。
  • 想要在唐朝安穩做太子,弟弟不能叫李世民,舅舅不能叫長孫無忌
    太子有自己獨立的官署,擁有由朝廷大臣和大學士組成的強大師資力量,有一支小規模的軍隊,在皇帝出徵或者一病不起時,還可以代理國政。所以好多人為了爭太子之位打破了頭,這就導致太子成為了高危職業之一,尤其是唐朝那群倒黴催的太子,幾乎把太子這個職業幹成了夕陽產業,掰著手指頭也數不出有幾個能夠善終的。
  • 李世民只有四分之一的漢人血統,為什麼還被認為是漢族人?
    很多歷史資料都證明,李世民的親母,是鮮卑人。從一系列歷史資料綜合判斷,李世民的母親,可說是百分之百的鮮卑人。李世民的父親李淵,也是鮮卑人的一半後裔。父親的名字叫李昺。古時候,昺和一般人不同,所以李昺又叫李。自封為李廣的後裔,有《冊府元龜》《新舊兩唐書》等一系列史料可以證實,李昺是隴西李氏出身。
  • 李世民在位23年,放過了一位奸臣,因此葬送了李氏的江山
    李世民作為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千古一帝,在其在位期間,不僅讓唐朝出現了貞觀盛世,還將唐朝的威名響徹大江南北,無人不服。對於李世民取得的這個偉大成就,有人說他是為了彌補玄武門之變留下的壞名聲,但是也就是從玄武門開始,李世民開始重用有賢之人,連前太子的謀臣魏徵都能接受,可見當時李世民的胸襟寬廣。但是人都有糊塗的時候,李世民也犯了一次錯誤,這個錯誤導致自己創建的大唐盛世在自己手中葬送了。
  • 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到底荒唐成什麼樣?
    由此可見李承乾此人為人既聰明,又有才能,有一次李世民讓他寫治國策略,結果李承乾很快就寫滿三頁紙,內容很有價值,李世民看後非常得意,向大臣們炫耀說「太子深得治世安邦之要」。公元635年正月,李承乾娶秘書丞蘇亶長女蘇氏為太子妃,李世民大宴群臣。五月,唐高祖李淵病逝,治喪期間,唐太宗下詔讓李承乾監國,李承乾幹得相當出色。
  • 《水滸傳》:祝家莊到底是怎麼打下來的?
    但是,祝家莊到底是怎麼打下來的,其中的細節和來龍去脈,卻未必都能說得清楚。因為裡面牽扯的人太多,彼此的關係相當複雜。為了方便起見,咱們分幾條線來說。既然是劫獄事件,與攻打祝家莊又有什麼關係呢?這就又出來個師兄弟關係。因為孫立和祝家莊的教師欒廷玉是一個師傅教出來的,彼此相當熟悉。孫立他們劫獄成功之後,一大幫人拖家帶口兩手空空地投奔梁山,確實有些不好意思。當他們到達梁山後,聽說宋江帶隊打了兩次祝家莊都以失敗告終,目前正處於僵持階段。
  • 要一半扔一半打一字謎底是什麼字 要一半扔一半猜字謎底答案
    近日有一些喜歡猜謎語的小夥伴,跑來問小編,要一半扔一半打一字謎底是什麼字,要一半扔一半打一字謎底是什麼呢?為了幫助各位小夥伴,小編特意帶來了此篇文章。  要一半扔一半打一字謎底是什麼字  其實這個字謎非常簡單,首先我們要一半取女,扔一半取乃,所以組合起來就是個奶奶的奶字了。
  • 李世民的廟號只是「太宗」,順治為什麼稱「世祖」?
    其中,就唐太宗李世民來說,為唐朝江山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不過,對於李世民這位皇帝,其廟號依然只是「太宗」,與此相對應的是,順治皇帝不是清朝的開國皇帝,其廟號卻是「世祖」,這是為什麼呢?在此基礎上,雖然唐朝的江山幾乎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但是,因為自己的父親李淵是唐朝第一位皇帝,所以,李世民功勞再打,也只能使用「太宗」的廟號。與此相對應的是,漢武帝劉徹的功勞也很大,但是,因為是西漢第七位皇帝,所以他的廟號是「世宗」。
  • 三姥爺說:我對不起老二,這江山是他打下來的,我還搶了他的媳婦
    我家在陝西,日本人一直沒有打到這裡來,抗日戰爭爆發後沒幾年,國民黨抓壯丁(我不知道是哪一年,四姥爺說他當時時還沒出生…)01那年入冬,應該是二姥爺這輩子最開心的時候。太姥爺正在給二姥爺安排相親,具體過程我不知道。
  • 哪吒:敖丙為什麼打不過哪吒?魔丸靈珠力量不是一半一半嗎?
    最近一部動畫轟動了電影界,因為他以動畫片的類型擠進了中國票房歷史的前10名,並且如今已經26億,很有可能會還會持續走高。而這部根據我們童年神話改編的動畫也的確夠精彩,雖然劇情裡有很多東西都有改動,但是看著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毛病。
  • 李世民有四分之三鮮卑血統,為何還被正史認為是柱下子孫?
    有大量的史料可以證明,李世民的親外公是鮮卑人,這個話題雖然有爭議,但是可信度非常高。 竇毅的老婆,是宇文氏。宇文氏是北周武帝的親姐姐襄陽長公主。有大量的史料證明,李世民的親外婆,是鮮卑人。綜合一系列史料來看,李世民的母親,可以說是百分之百的鮮卑血統。 李世民的父親李淵,身上也有一半的鮮卑血統。李淵的爸爸,名叫李昺。
  • 在農村,老人常說「雪蓋山頭一半,麥子多打一石」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雪蓋山頭一半,麥子多打一石」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小時候就聽家裡的老人講過「瑞雪兆豐年」,讀書以後聽老師講過一句俗語「雪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雪蓋山頭一半,麥子多打一半」,這句俗語的意思很簡單,如果雪能夠蓋住半個山頭,那明年的麥子就能多打一半,也就說明小麥能夠豐收,來年會是個豐收年。以前看到這句俗語的時候不太懂什麼意思,但後來在高中地理上終於懂得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俗語,才懂得其中的道理二三。
  • 歷史上功高震主卻得以善終的四大名將:秦朝一人,唐朝有三位
    功高震主未必一定會被殺,歷史上功高卻安然無恙的例子也不少,其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臣子識時務懂進退;二是皇帝有足夠的胸懷,他們雖有猜忌卻只是不予重用而不會殺之以絕後患,今天就來說一說歷史上功高震主卻得以善終的四大名將:秦朝一人,唐朝有三位。
  • 都是手持重兵,為何李世民敢反李淵,朱棣卻不敢反朱元璋?
    另一方面,大唐的半壁江山是李世民打下來的,而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朱棣還在媽媽的懷裡喝奶呢。此消彼長,這就註定李世民敢造李淵的反,而朱棣卻不敢造朱元璋的反。表面看上去這是沒有錯,但是忽略了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朱棣為何要在朱元璋死後造反?李世民造反的依據又是什麼呢?在朱元璋當皇帝統御天下的時候,那時上面還有他大哥朱標壓著,朱棣造反這事連想都不敢想。
  • 唐朝以前朝廷沒有戶部,李世民上位後,戶部持續了一千多年
    在古代有很多為了加強皇權而設立的制度和機構,每個朝代都有著自己的特色,就算是大唐盛世也因為加強皇權鬧出了不少讓人啼笑皆非的趣事,雖然大唐的民風開放但是有一件事卻比其他朝代管理的更為嚴格,那就是對名字的「避諱」。
  • 李世民說願意割身上的肉給秦瓊吃,為何在凌煙閣把秦瓊排最後
    有人說,之所以李世民安排秦叔寶排位最後,是因為秦叔寶與李世民的關係不親密。最為典型的證據是秦叔寶沒有參與「玄武門政變」。沒有參與「玄武門政變」,就說明秦叔寶並不是李世民的核心人物。但事實上,這是史書記載誤會造成的。同樣是《舊唐書》,在《太宗本紀》中記載秦叔寶參與了,但是在《長孫無忌傳》中卻並沒有提秦叔寶的名字。不過仔細分析,我們就能夠看到其中的玄妙。
  • 李世民對尉遲恭說我女兒送給你吧,尉遲恭:不敢,我還想多活幾年
    唐太宗李世民可以說是華夏五千年裡為數不多的「千古一帝」。我們常常把他和秦始皇、漢武帝等相提並論。雖然沒有成為唐朝的開國皇帝,可是,在歷史上唐朝的天下實際上是靠李世民才打下來的。這離不開李世民的廣闊的胸襟和強大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一大批的有識之士和戰鬥力爆表的武將前來輔佐。
  • 宋徽宗偷雞不成蝕把米,軍隊打不下來的江山就用金錢砸下來
    端王輕佻,不可君天下當年紀輕輕的宋哲宗病逝以後,一個艱巨的問題擺在了大宋群臣面前,沒有繼承人。宰相章淳表示都別慌,先皇不是還有一個同父同母的弟弟嘛,讓他來繼承皇位,順理成章啊。向太后指著章淳的鼻子大罵:「神宗皇帝十四個兒子中還有五個健在呢,憑什麼讓排行十三的簡王繼位,你這是想動搖我趙家江山啊。」
  • 趣味猜謎|對一半,又否定。 打一字
    先有謎語後有詩,猜起謎語美滋滋~忙碌的生活中, 和親朋好友一起抽個時間猜謎語,放鬆身心,趣味一刻!話不多說,來看看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怎樣的趣味謎面呢?
  • 李世民稱帝前,唐朝厲害人物基本都在太子身邊,為何最後李世民得勝?
    說李世民稱帝前,當時唐朝厲害的人物基本都在太子身邊這話不對,看看雙方手下的厲害人物都有誰就知道了,太子李建成手下厲害人物有:魏徵、王珪、韋挺、薛萬徹、馮立、馬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