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銀行:站上新起點 讓世界和中國更好「做生意」

2020-12-17 中國金融新聞網

  外資銀行在中國經營發展近40年,為中國經濟發展作出不少貢獻,同時,外資銀行也藉助中國的高速發展,實現了自身版圖的擴張和穩健前行。不過,外資銀行在中國金融行業的整體份額並不高。到2017年年底,外資銀行總資產僅佔中國銀行業總資產的1.32%,同時,外資保險公司的總資產份額和保費收入市場份額分別為6.71%和5.85%,也維持在較低水平。這說明,我國目前還存在一些制約外資銀行在中國發展的體制因素,需要進一步擴大金融市場開放步伐。

  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釋放出新一輪開放的明確信號。習近平主席宣布,中國將確保已宣布的重大金融開放舉措儘快落地,努力讓開放成果及早惠及世界各國企業和人民。

  近日,在由中國銀行業協會和上海銀行同業公會主辦的「外資銀行改革開放成果上海座談會」上,來自東亞銀行、渣打銀行、滙豐銀行和花旗銀行等12家外資銀行的相關負責人均表示看好中國市場的未來發展前景,「一帶一路」倡議將為外資銀行帶來又一個業務發展新機遇。

  外資銀行數量穩步增加

  1979年,中國批准第一家外資銀行——日本輸出入銀行在北京設立代表處,從此拉開了中國銀行業對外開放的序幕。

  2007年,原銀監會發布《中國銀行業對外開放報告》,明確表示促進外資銀行全面發展,鼓勵外國銀行設立或者將現有分行轉制為在中國註冊的法人銀行,此後,眾多外資銀行來華設立法人銀行,或通過持股中資銀行,參與中國銀行業的發展。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加深,外資銀行業機構在華蓬勃發展,外資機構數量穩步增加。截至2017年年末,共有外資銀行業營業性機構209家,外資銀行總資產3.24萬億元,同比增長10.76%;2017年全年,外資銀行淨利潤146.46億元,同比增長14.59%。

  改革開放40年來,外資銀行的發展也印證了中國深化改革、對外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外資銀行在華也經歷了從無到有、快速成長和平穩發展的階段。其中,上海作為外資銀行發展的「重鎮」,更是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截至2017年,經過10年的發展,上海外資法人銀行已有21家,佔全國外資法人銀行總數過半。21家外資法人銀行在全國共設分行229家、支行482家,較法人銀行成立之初,分行數量增長逾一倍,支行數量增長近5倍;員工總數超3.5萬人,為法人銀行成立之初的2.8倍;資產規模達兩萬億元人民幣,已超過轉制初期的6倍,資產規模10年年均複合增幅達19.6%。

  「上海外資法人銀行的經營發展充分顯現了我國銀行業全面開放的正向效應,經營規模、經營業績、客戶結構和服務能力均取得長足進步。」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行長林志民評價稱。

  多元業務深耕中國市場

  外資銀行在中國改革開放40年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他們的全球化綜合服務優勢、先進的合規意識,都給國內銀行業帶來了新的活力與借鑑。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外資銀行的業務範圍不斷擴大。例如,渣打銀行和星展銀行獲準承銷上海地方政府債券,是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放寬外資銀行市場準入有關事項的通知》後,首批承銷政府債券業務的外資銀行。

  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行長裴奕根介紹稱,伴隨中國金融業的對外開放,花旗銀行獲得了多項重要業務資格,如銀行間債券市場結算代理、債券承銷、債券通報價機構等。花旗銀行也是我國首批為跨國企業搭建全功能跨境資金池架構的銀行之一。今年6月,花旗銀行獲批期貨保證金存管銀行業務資格。這些都對花旗銀行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持。

  與此同時,外資銀行與中資銀行的合作也在加強。例如,早在2005年,荷蘭安智銀行就與北京銀行籤署了《股份認購協議》和《戰略夥伴協議》,成為戰略夥伴。2015年,荷蘭安智銀行北京代表處升級為北京分行之後,也和北京銀行達成共識,在接下來的業務發展中強化「互補性」。該行上海分行行長鄒江磊表示,未來雙方會在數字營銷方面深度合作,聚焦對公業務。「北京銀行在中國有更多的融資渠道、核心客戶,我們則有良好的全球網絡,可以為企業提供中長期支持。合作能夠更好地支持中資企業『走出去』。」他強調。

  繼續參與中國發展

  「在華外資銀行未來一至兩年內或將加速增長。」標普全球評級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稱,外資銀行仍將視中國市場為重要增長點。除了中國龐大的市場規模和強勁的經濟增長速度外,在華外資銀行還面臨一系列當前中國國家戰略和政策提供的機遇,如人民幣國際化、「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對在華外資銀行監管政策上的積極支持等。

  中國仍然會是外資銀行的重要戰略市場。作為外資銀行的「領頭羊」,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行長兼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總監李峰表示,該行將繼續把握中國經濟轉型、消費升級和網際網路+等發展機遇,同時,繼續支持並參與金融改革和資本市場擴大開放,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及綠色金融等戰略。

  對此,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行長朱亞明也談到,中國是渣打最重要的戰略性市場,渣打對中國市場具有長期承諾,也堅定看好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渣打將按中國市場的具體情況實施發展策略,並將積極利用這些政策紅利,把握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機遇,伴隨中國經濟的成長而成長。

  恒生銀行(中國)有限責任公司環球貿易及融資業務部總監兼上海分行行長胡斌表示:「將繼續藉助母行恒生銀行的優勢,發揮跨境聯動作用,重點打造跨境金融服務的核心競爭力,搭建內地與香港聯動的金融橋梁,為更多內地企業『走出去』和外資進入內地市場提供金融服務,為實體經濟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相關焦點

  • 聰明的外商不會放棄中國市場,聰明的外資銀行在做什麼?
    因此,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表示:隨著中國環境的改善、經濟的發展、市場的擴大,聰明的外商一定不會放棄中國龐大的市場。但是據億歐智庫統計,關閉在華業務、退出中國市場的外資銀行並不在少數。
  • 專訪花旗銀行|外資銀行如何參與「一帶一路」融資?
    據民生證券此前梳理,從資金來源來看,當前,「一帶一路」融資模式可分為五層:第一層為政策性銀行,包括國開行和進出口銀行;第二層是新興多邊開發金融機構,以亞投行和絲路基金為代表;第三層是以」四大行「為主的國有商業銀行;第四層是傳統世界多邊金融機構,比如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第五層為進出口信用保險為代表的輔助機構,主要為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 中石油、中石化和外資加油站相比,哪個更好?
    所謂的油好我們可以從3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是價格更合理,另一方面是質量更好,再一個是要考慮便利度。至於外資加油站和中石油、中石化相比,哪家的成品油更好?但在95號汽油上,殼牌的油價明顯要比中石油中石化更高一些,比如在北京朝陽區,殼牌的油價大概是5.86元,和對應的中石化的油站只有5.45元左右。所以從價格的角度來看,殼牌跟中石油中石化總體來說應該差不多一個水平的,殼牌的價格甚至會比中石油中石化更高一些。2、油品質量。
  • 申請外資銀行信用卡好不好?那個外資銀行信用卡比較好?
    申請外資銀行信用卡好不好?那個外資銀行信用卡比較好?信用卡申請想選擇外資銀行?那麼哪個外資銀行 信用卡更好呢?接下來請讓金投信用卡小編給您介紹。(小編推薦相關內容:您或許需要哦:憑身份證辦理信用卡、臨時身份證可以辦理信用卡嗎、京東白條沒信用卡怎麼申請、信用卡可以綁定微信嗎) 花旗銀行、渣打銀行、滙豐銀行等在華外資銀行都在中國內地推出了信用卡業務,相比中資銀行,外資銀行的信用卡類型還較少,但不同的消費者也可根據需要申請適合自己需求的信用卡。
  • 瑞穗銀行:中國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 對外資金融機構是重大利好
    瑞穗從1979年就開始與中國開展業務往來,作為改革開放後最早進入中國的外資銀行之一,可以說瑞穗見證了包括金融業在內的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光輝歷程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四十年來,從1981年開設北京代表處,一直到2007年第一批獲準轉製成立了外資法人銀行——瑞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瑞穗在中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
  • 銀監會:在華外資法人銀行
    新華社北京3月17日電(記者 李延霞)中國銀監會17日發布通知,明確允許在華外資法人銀行依法投資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銀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2006年之前,在華外資銀行主要以分行形式經營,不具有投資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主體資格。
  • 打造紮根中國市場的外資銀行 瑞穗銀行助力中日金融合作發展
    (李沐航 攝) 親歷瑞穗銀行獲批進入中國全過程 見證中國金融業飛速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外資企業持有的中國境內股票、債券的規模分別達到17685.54億元和21840.75億元,均達歷史新高。現今,中國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金融市場規模龐大,發展潛力巨大,且仍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對外資金融機構而言,市場前景廣闊。
  • 外資銀行在「搶」什麼人?華僑永亨銀行(中國)人力資源部總經理劉...
    2020年被稱作「外資元年」,取消外資股比限制、放寬外資機構準入條件,中國金融業迎來全面開放。那麼,新發展格局下,外資銀行從中看到了哪些機會?又有哪些自己的打算?未來對中國金融開放還有哪些期許……《國際金融報》推出「走進外資銀行」系列訪談,與外資行的執行長、首席經濟學家、財富管理部負責人等聊一聊他們心中的答案。
  • 外資銀行高層稱中國入世後外資行發展不如本土行
    外資銀行高層稱中國入世後外資行發展不如本土行
  • 中國十大外資銀行排名,滙豐銀行居首
    在中國的外資銀行有:花旗銀行,渣打銀行,東亞銀行,滙豐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星展銀行,恒生銀行,美國銀行,東京銀行,華僑銀行,滿地可銀行,澳新銀行、荷蘭銀行、德意志銀行、永亨銀行、南商銀行、友利銀行、巴黎銀行、三菱東京日聯銀行、瑞穗銀行、法國興業銀行、三井住友銀行、摩根史坦利國際銀行、摩根大通銀行、大華銀行、韓亞銀行、華商銀行、華一銀行、協和銀行、華美銀行、新韓銀行、大新銀行
  • 在華外資銀行的分行主要分布在哪兒_中國貿易報
    我國金融業擴大開放為外資銀行在中國業務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在華外資銀行和中資銀行在經營方面存在一些明顯的不同,其中一個差異就是在華外資銀行普遍不像中資銀行那樣分支行等營業網點密布全國,和中資銀行相比,在華外資銀行的營業網點可以說非常少。
  • ...是積極正向的中外資合作新趨勢正在顯現!獨家對話富邦華一銀行...
    編者按:2020年被稱作「外資元年」,取消外資股比限制、放寬外資機構準入條件,中國金融業迎來全面開放。那麼,新發展格局下,外資銀行從中看到了哪些機會?又有哪些自己的打算?他認為,以往可能談中資與外資之間的差異多一些,但在這樣的大趨勢下,與國際接軌後,外資和中資基本面上的互補都能夠更好地展現出來。談到這一點,張文華表示,互補層面,富邦華一銀行其實已在業務上有了深刻的體會。
  • 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張斌:外資銀行在中國市場份額...
    8月22日,在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財經》和《財經智庫》承辦的以「全球劇變下的財富管理趨勢」為主題的2020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張斌如此表示。張斌介紹,金融開放包括兩方面的內容。第一是資本項目的開放。簡單說就是就是允許中國居民可以更便利地,減少限制地購買國外的金融資產。我們的企業也可以對海外更自由地發債。
  • 首家外資控股銀行來了,北京銀行擬與ING共同出資30億設立合資銀行
    目前,INGBankN.V也.是北京銀行戰略投資者,也是其最大單一股東,北京銀行2018年三季報顯示,ING集團持有該行13.03%的股權。在近日福布斯發布的最新世界最佳銀行榜中,北京銀行品牌價值449億元,位列中國銀行業第7位。ING也在超過5個國家被評為最佳銀行。
  • 我市首家外資銀行滙豐銀行落戶市中區
    中國銀監會8月13日正式批准滙豐銀行濟南分行的籌建申請,滙豐銀行在市中區的積極協助下,最終選址經七路房產大廈一層。目前,其濟南分行籌備組正加快前期籌建工作,爭取年底前正式營業,我市將實現外資銀行零的突破。
  • 花旗銀行無錫分行即將停業 在錫外資銀行有喜有憂
    近日,關於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無錫分行即將停業的消息引發關注,此前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無錫分行張貼出了關於業務調整的通知:「因業務發展需要,對現有網點進行檢視與優化,基於對日常業務和優化網絡的評估結果,花旗銀行(中國
  • 花旗銀行信用卡的中國生意
    眾所周知,花旗銀行在零售金融領域有著較強的競爭力,是世界上開展個人金融業務規模最大的銀行。國內銀行紛紛取經。作為一家外資銀行機構,花旗銀行進入中國,在營業網點數量和分布上的不足,對於客戶群的擴展有一定阻礙,在中國普及移動網際網路的當下,做線上推廣,就成為不二之選。只不過要問的是,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時候?
  • 中國金融開放無疑是積極正向的,中外資合作新趨勢正在顯現!獨家...
    未來對中國金融開放還有哪些期許……《國際金融報》推出「走進外資銀行」系列訪談,與外資行的執行長、首席風控官、首席經濟學家、財富管理部負責人等聊一聊他們心中的答案。他認為,以往可能談中資與外資之間的差異多一些,但在這樣的大趨勢下,與國際接軌後,外資和中資基本面上的互補都能夠更好地展現出來。談到這一點,張文華表示,互補層面,富邦華一銀行其實已在業務上有了深刻的體會。
  • 首家外資法人銀行落戶 國泰世華銀行正式開業
    原標題:上海擴大開放100條:首家外資法人銀行正式開業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2個月前,上海下發了「擴大開放100條」。今天,新一輪對外開放下的首家外資法人銀行國泰世華銀行正式開業,在滬外資法人銀行數量增至21家,在全國佔比超過一半。  陸家嘴匯亞大廈的25樓,花團錦簇,開業志禧。
  • 中國金融開放無疑是積極正向的 中外資合作新趨勢正在顯現!獨家...
    獨家對話富邦華一銀行副行長兼首席風控官張文華 | 走進外資行系列訪談⑧   編者按:   2020年被稱作「外資元年」,取消外資股比限制、放寬外資機構準入條件,中國金融業迎來全面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