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是繼老子、莊子之後,又一位道家代表人物。其出生於戰國初期,思想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不向外炫耀才華,而蘊藏於心。
列子的著作《衝虛經》是道家的經典著作之一。其中提到孔子曾用三句話描述老子的「無為」,就是:「不為而成,不言語而有信,不管理而自運行」。
這三句話很好地概括了「無為」的基本思想。
1 ,不為而成
有些人把「無為」理解為按自然規律做事、不妄為。這可以稱為中等程度的理解。按照規律做事還是有為,怎麼能稱為「無為」呢!只有沒有作為,才能稱為「無為」。
對「無為」深層次的理解是,別人看不到他的作為,也就是別人認為他沒有作為,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別人。這才是「無為」。
我們先看一看,「道」是怎樣「無為而無不為」的。由此可以比出,「無為」之人是怎麼做的。
老子認為「道」是宇宙原始最初的物質。它毫不顯露自己,飄飄渺渺,人的肉眼看不到。但卻存在於整個宇宙中。「道」後來開始演化出實在可見的物質,後來一步一步地演化出紛繁複雜的宇宙萬物。
「道」從宇宙開始到現在一直存在於宇宙之中,也一直在滋養著宇宙萬物的生長。但它演化出宇宙萬物的過程中做了哪些行動,人根本看不到,也就是不知道它有什麼作為,所以就說「道」是「無為」的。但是「道」的「無為」卻演化出了宇宙萬物,實現了「無不為」。這就是「道」「無為」,卻「無不為」。
中醫理論和老子理論都來源於伏羲和炎黃時期的遠古文化,所以基本理論有很多相似之處。中醫認為人體內有肉眼看不到的真氣,沿著經絡不斷地運行。人的生命都依賴於真氣的運行。老子說的「道」和中醫的真氣是相似的。
人不知道「道」有什麼作為,但是它卻演化出了宇宙萬物。所以,看不到的作為,才是最大的作為。
「無為」之人跟「道」一樣,毫不顯露自己,被別人說成毫無作為。他只是潛移默化地影響別人,但他跟「道」一樣,也是很善於成就事業的。
這就是「無為」之人,不為而成。
2,不言語而有信
有些人信誓旦旦地宣揚自己是守信用的人,但這樣的語言往往包含著虛假。他的信用反而少。
往往說話很少或者根本不說的人,才是最實在的,最有信用的。
「無為」之人毫不顯露自己,根本不誇耀自己是有信用的人,但他才是最有信用的。
所以,無為之人「不言語而有信」。
3,不管理而自運行
老子《道德經》講:「上者,下知有之」。意思是說,無為的領導毫不顯露自己,沒有什麼作為,不管理指揮下屬,所以下邊人只知道他的存在,並不知道他有什麼功勞。
他只是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下屬,但這無聲的影響卻是最好的影響。
就像宇宙原始最初的物質「道」那樣。「道」毫不顯露自己,默默無言地工作,以至於幾乎沒人知道它的存在。但它卻演化出了宇宙萬物,做到了「無不為」。
人也是一樣。「無為」的領導象「道」那樣毫不顯露自己,不管理指揮下屬,也將會使組織無所不為,繁榮興盛。
什麼樣的人,就能理解什麼樣的道理。
愛誇耀自己的人,能理解誇耀自己的好處。
不顯露自己的人,才能理解「無為」的好處。
#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