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經濟學家凱恩斯的挖坑理論是抄襲中國的?宋朝就有了

2020-12-27 騰訊網

作者:學思知行

(凱恩斯)

在中國的古代沒有出現很有名的經濟學著作,現代的經濟學理論出現在西方。特別是在上世紀的30年代,美國的經濟處於低迷的時候,有一個經濟學家叫做凱恩斯,他提出了一個理論叫做挖坑理論。

一、什麼是挖坑理論?

挖坑理論具體來說就是要政府來出手幹預經濟,如果在經濟低迷的時候,政府就要採取一個措施,也就是有形的手來幹預經濟。

比如說在就業率低下的時候,政府讓人來挖一個坑,要挖坑就要發放鐵鍬等工具用品,還要給挖坑的人發工資。這樣,就帶動了上遊鐵鍬的製造工廠開工。製造鐵鍬的工廠開工就要用製造鐵鍬的工人。就這樣,工廠開工了,挖坑的人也開工了。工廠也要採購原料,賣出了鐵鍬還要交稅,這樣,經濟就慢慢運行起來了。

說白了,也就是說政府在經濟低迷的時候就要投資搞一些基礎設施建設,用來拉動經濟。這是凱恩斯的挖坑理論。

二、挖坑理論對中國來說先進不先進

我們中國的歷史淵源流長,歷朝歷代都有許多聰明絕頂的人物。他們在經濟方面也絲毫不遜於西方的那些經濟學家。

關於凱恩斯的這個挖坑理論,其實在1936年凱恩斯提出這個理論的時候,早他886年的宋朝時期就有一個人已經提出了類似的理論,並且實行了這個理論,而且取得了非常有效的成果。

那麼這個人是誰呢?

(範仲淹)

這個人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範仲淹。範仲淹就是寫那個嶽陽樓記的作者,範仲淹不單是一個著名的文學家,而且他是一個官員,他不僅僅是一個官員,而且是一個經濟學家。

在他擔任杭州太守的時候,當時杭州一帶遭受了大饑荒。面對大饑荒,範仲淹第一件事就是打開了官府的糧倉發放糧食,對那些貧窮的人進行救濟。這也是在古代的時候通行的做法,但是範仲淹卻不是發放了糧食就完事,而是實行了他的挖坑理論。

那麼他的挖坑理論是怎麼辦的呢?

三、範仲淹真的是一個經濟學家

範仲淹在發放糧食給窮人的時候,他還開動腦筋,想出了許多應對饑荒的辦法。

當時杭州一帶的人非常喜歡賽龍舟,而且杭州一帶也有很多的寺廟,信佛的人有很多。範仲淹就根據這個地方的特點,舉辦划龍舟比賽讓群眾參加,而且他每天都到西湖的邊上大擺宴會,讓百姓們隨意出來遊玩,營造了一個非常好的娛樂環境,周邊一些地區的有錢的人聽說杭州還有這麼有好玩的地方,都帶著錢和糧食到這個地方來遊玩。

所以就從外地帶來了非常多的糧食。而且範仲淹還對杭州的寺廟的主持說,現在正是饑荒的時候,工匠的生活也很成問題,因此工錢也很便宜,你們可以去僱用工匠來建造佛寺,擴大佛寺的規模。

範仲淹說了以後,寺廟的主持一想,這擴大影響的一個辦法,於是都紛紛從寺廟裡拿出錢來僱用工匠來建造寺廟。

範仲淹還僱傭了許多的人來翻新官府的庫房,這個時候有很多的窮人都來工地上幹活,經濟於是慢慢的恢復了。

在範仲淹的努力下,杭州一帶的百姓都沒有遭受大的饑荒,而他周邊的地區都遭受了嚴重的災荒。其實嚴格的說來,這就是中國的挖坑理論,挖坑理論的發明者應該是範仲淹。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推薦:

范文程主動投靠努爾哈赤,定策入關成為股肱,他是範仲淹的後人?

邢夫人和尤氏都是續弦,還都是大房正妻,都活成了狗?

相關焦點

  • 凱恩斯、拉斯基、哈耶克:改變世界的三個經濟學家
    肯尼斯·R·胡佛《改變世界的三個經濟學家》將三人並列作傳,他們三人均出生在19世紀末,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法西斯主義的興起、經濟大蕭條、第二次世界大戰等「決定性的政治事件」。這三個人的經歷,也是西方在整個20世紀對政府和市場、管制和自由、階級和大眾之間選擇的歷程。  凱恩斯出生在貴族家庭,崇尚理性,是「智慧精英」的代表。
  • 凱恩斯是天才,但不是偉大的經濟學家
    但凱恩斯假設,情況總是如此。然而,很容易證明這是不可能的,而且在某些情況下,對最終產品需求的增加必然導致投資的減少。正如凱恩斯的一般假設那樣,所有生產要素和各種商品都有沒被利用的部分時,第一種假設才會普遍成立。在這種情況下,才有可能同時增加消費品的生產和資本財的生產。然而,如果經濟體系處於充分或接近充分就業的狀態,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 人大副校長劉元春:千萬不要相信大牌經濟學家的預測 凱恩斯也沒料...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9月5日,在2020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稱,大量的經濟學家甚至智者都難以看到自己背後的事情。1929-1933年市場經濟史上的大危機,當時所有的大經濟學家都沒有預測到,包括宏觀經濟學的創始人凱恩斯。
  • 凱恩斯敗走獨山縣
    而它背後的道理,有點像是凱恩斯的「挖坑理論」。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大蕭條時期,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提出,想對抗蕭條,政府要敢於花錢,寧願僱人在大街上挖坑再填上,也要行動起來,通過這種方式來讓經濟「流動起來」,最終振興經濟。
  • 凱恩斯的救贖
    凱恩斯及其追隨者們發展而成的凱恩斯主義、新古典綜合主義、新劍橋主義以及後來的新凱恩斯主義等主導了西方上世紀大蕭條以後到七十年代甚至延續至今的經濟學研究方向。「凱恩斯革命」使得西方經濟學在理論體系上劃分為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而凱恩斯則成為現代宏觀經濟學的開山鼻祖。儘管各國之間或有差異性,應用方法論上也有所異同,但包括中美在內的更多國家的宏觀策略都有著凱恩斯的影子。
  • 清朝博士論文震驚西方,中國古代經濟哲學讓凱恩斯嘆為觀止
    一:讓凱恩斯沉思的《孔門理財學》20世紀初的一天,宏觀經濟學之父凱恩斯合上一本書,陷入了沉思。此書的作者名叫陳煥章,是第一批擁有中美雙重學歷認證的海歸。這本書用西方經濟學構架,系統地介紹了儒家經濟思想,以及中國歷史上的經濟活動。一直思考西方經濟理論的凱恩斯,為書中神秘的東方力量所折服,揮筆寫下長篇書評。
  • 《從凱恩斯到皮凱蒂》:重溫經濟思想史
    10月28日下午,北京國家圖書館典籍博物館五層文會堂內座無虛席,「《從凱恩斯到皮凱蒂》新書首譯發布會」正在這裡舉行。該書的英文作者、英國發展經濟學家彼得·德·哈恩不遠萬裡,親臨現場。  在一個多小時的演講中,彼得·德·哈恩語速飛快,圍繞西方經濟思想史侃侃而談。
  • 西方經濟學家股票投資理論一覽
    凱恩斯的這種「一致叫好」的股票投資理論從合理性方面考慮與馮·諾伊曼(John Von Neumann)的博奕論在原理上有相同之處,但這種理論反映了股票投資中的「羊群心理」,作為實際操作技巧的「相反理論」,認為股票「一致叫好」之時正是股票派發之時,這是凱恩斯的股票投資理論沒有引起學術界重視的原因。
  • 只要這個世界需要,凱恩斯的思想就會一直存在下去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是20世紀上半葉英國最傑出的經濟學家和現代經濟學理論的創新者,也是世界公認的20世紀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凱恩斯因開創了現代經濟學的「凱恩斯革命」而稱著於世,被後人稱為「宏觀經濟學之父」。
  • 哈耶克與凱恩斯的巔峰對決
    2020年3月,美國股市在短短一個月期間經歷了四次熔斷,在此背景下,我們有必要從以往的經驗中來發掘前人是如何應對經濟運行所面臨的波動與不穩定因素的。在20世紀眾多經濟學家當中,有兩位經濟學家是我們不可忽略的,他們分別是奉行自由經濟與計劃經濟,理論看似相背離的哈耶克與凱恩斯。
  • 央行「低利率」困境:當凱恩斯遇見費雪
    10月27日,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成員繆延亮在首屆外灘金融峰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從全球的角度和歷史的角度深入分析了當前央行面臨的兩難困境。他認為,解釋當前全球低利率主要有兩套理論——以費雪為代表的新古典理論和以凱恩斯為代表的流動性偏好理論。
  • 西方經濟學家的傲慢與偏狹
    西方經濟學家有一套自己獨特的見解、信念和品位。他們更率直地追逐利己主義,又或許是因為他們的氣質或專業訓練使他們更為自私。  西方經濟學家們之間的觀點越一致,離普通民眾的觀念就越遠。經濟學家們時常向政府提供建議,卻無法使民眾信服。
  • 凱恩斯——也為地名,位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海港城市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現代西方經濟學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之一,他創立的宏觀經濟學與弗洛伊德所創的精神分析法和愛因斯坦發現的相對論一起並稱為二十世紀人類知識界的三大革命。凱恩斯也為地名,位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海港城市。
  • 20世紀偉大經濟學家 :從思想到實踐看意識形態演變
    《歐洲自由主義的興起》,(英)哈羅德·J·拉斯基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4月版如果讓我們評選20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家,凱恩斯、哈耶克一定會榜上有名肯尼斯·R·胡佛編著的《凱恩斯、拉斯基、哈耶克:改變世界的三個經濟學家》一書即把凱恩斯、哈耶克放在一起做傳,並將拉斯基與凱恩斯、哈耶克並列。對我們來說,凱恩斯、哈耶克的名字,已經非常熟悉了,拉斯基的名字則相對陌生。其實,拉斯基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是這三個學者中對中國影響最早也最大的。當時,「拉斯基的著作是出一本中國就翻譯一本,早在1931年,中國就有研究其政治思想的專著出版」。
  • 經濟學十人十書:凱恩斯的中國聚會
    公號《經濟人》:總有人要求#薦書#,甚至只要求一本書,我總是為難,這次@南方周末 的編輯幫了忙,這期是對#凱恩斯的中國聚會#的推薦,根據書中推薦選了十人十書,很用心,感謝,故此在世界閱讀日轉發。感興趣可以關注他們的旗下公號《南瓜學堂》(pumpkinschool),很贊。編者按:經濟學對於理解世界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觀察維度。
  • 重識凱恩斯,重估凱恩斯主義
    凱恩斯的代表作,是1936年出版的《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下稱《通論》),無人不知。這本書很早就有中譯本,而且很多中國經濟學家自上世紀40年代開始就已在大學裡傳授凱恩斯的經濟思想。可是凱恩斯還有許多其他作品,遲遲未被譯成中文。過去有些學者認為,如果在凱恩斯其他著作裡找不到與《通論》之間的必然聯繫,那就不必多花心思。可隨著近年來學界對凱恩斯研究的不斷深入,這些觀點逐漸被推翻。
  • 學者激辯中國改革:走向凱恩斯還是哈耶克?
    今天,當改革進入深水區,與當年四萬億的政府投資幹預相比,「微刺激」能否讓中國經濟頂住下行壓力?加強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是否意味著政府就不再「插手」經濟的實質性運作?凱恩斯與哈耶克,誰的藥方更「靈」?真理越辨越明——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於2014年8月8日晚,展開了一場關於凱恩斯、哈耶克與中國改革未來的「激辯」。
  • 宏觀調控與凱恩斯
    很多人對「宏觀調控」4個字耳熟能詳,但很少人知道「宏觀調控」與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的關係。  古典經濟學家和新古典經濟學家都贊同放任自流的經濟政策,他們認為,政府不應該幹預經濟,做一個「守夜人」就行了。因為市場這個「看不見的手」會將資源有效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實現經濟的繁榮。
  • 凱恩斯的最新辯護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是20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家,也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經濟學家和思想家之一。凱恩斯的主要貢獻是:創立了現代宏觀經濟學體系,提出了國家幹預經濟生活的政策主張。人們通常把持該主張的經濟學家稱為「凱恩斯主義者」。
  • 為什麼凱恩斯現在很重要
    今天,在考慮財政政策時,宏觀經濟學家會引用「李嘉圖等價定理」來否定凱恩斯經濟學的有效性(凱恩斯經濟學所成就的經濟增長黃金時代最終於20世紀70年代末結束)。  李嘉圖等價定理認為,任何擴大公共支出的行為都將被私人支出同等幅度的下降所抵消。這個理論建立在一些重要的假設條件之上。它假設具前瞻性的消費者會根據對未來稅收的預期來調整當期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