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十人十書:凱恩斯的中國聚會

2020-12-19 百家號

公號《經濟人》:總有人要求#薦書#,甚至只要求一本書,我總是為難,這次@南方周末 的編輯幫了忙,這期是對#凱恩斯的中國聚會#的推薦,根據書中推薦選了十人十書,很用心,感謝,故此在世界閱讀日轉發。

感興趣可以關注他們的旗下公號《南瓜學堂》(pumpkinschool),很贊。

編者按:經濟學對於理解世界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觀察維度。本文摘編自《凱恩斯的中國聚會》一書,該書作者徐瑾認為經濟學應該作為一項普遍的常識加以推廣,「經濟學不僅屬於經濟學家,也應該屬於所有人,尤其是普通民眾。」

本文將介紹九位經濟學大師,並向帶有好奇心的普通讀者推薦9本可以藉此了解這些大師的入門書籍。按照慣例,第十位經濟學大師留待您的推薦,是誰,是哪本書,能幫小夥伴們走入經濟學的大門?南瓜堂主期待您的指點~~

1.科斯:面向真實世界的經濟學家

1910年出生的羅納德•哈裡•科斯(RonaldH. Coase)被認定為產權經濟學以及制度經濟學鼻祖。

1932年夏天,科斯寫出了《企業的本質》,這被視為他最重要的發現。幾十年後,科斯發表一篇論文《社會成本問題》。1991年,80歲高齡的科斯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科斯的思想被概括為「科斯定理」,其最通俗版本是:只要產權明確,並且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無論如何的契約安排,最終結果都是產值最大化。每個試圖理解真實世界的經濟學人,都受惠於科斯。伴隨著經濟學在數理化的道路上一路狂奔,科斯的存在,使得人們時刻反思:經濟學到底離開真實有多遠?

推薦書目:

《科斯經濟學》

【美】史蒂文.G.米德瑪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2012)

譯者:羅君麗、李井奎、茹玉驄

2.阿爾欽的經濟傳奇

阿爾欽1914年生,2013年去世。在一個流行把資深學者當作大師禮遇的浮華時代,阿爾欽的價值卻可能被低估。

阿爾欽發表於1950的論文《不確定性、發展與經濟理論》一文奠定了其學界地位。他明確表示對「利潤最大化」原則在真實世界運行的懷疑,並創造性地為經濟理論引入進化觀點,認為在經濟系統內部,也存在自然選擇。阿爾欽與人合著的經濟學教科書《大學經濟學》(UniversityEconomics)迄今廣為流傳,被認為是對於經濟常識普及的優秀讀本之一。中文世界知曉阿爾欽其人其事,往往離不開其弟子張五常。張五常對他的評價是「純為真理而追求、為興趣而思考的學者,經濟學行內不多見」。

推薦書目:

University Economics

Armen.A.Alchian

Publisher: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3rd edition

Publishing Date: January 1, 1972

3.凱恩斯vs哈耶克:敵人還是朋友?

在經濟學上沒有比凱恩斯以及哈耶克更為矛盾而迷人的組合了,經濟思潮的數次周期變革都離不開其中任何一位,二人堪稱二十世紀經濟學人的愛與怕,對此尼古拉斯•韋普肖特的新著《凱恩斯大戰哈耶克》可謂最佳註腳。該書作者尼古拉斯是《倫敦時報》和《紐約太陽報》前資深編輯。很多看似不起眼的細節都有詳細出處,可謂學術與八卦的最佳結合。

凱恩斯和哈耶克兩人在上個三十世紀年代關於自由放任與政府干預的大辯論,曾經被稱許為「歷史上最經典最著名的經濟學決鬥,影響了數百萬人生命和生計的爭論」,兩人的分歧日後也被無限放大,也形成了各自的「信徒」和」教派」。不過,事實上兩人私交一直不錯,也有很多共同愛好興趣,譬如歷史,但是兩人見面基本不談經濟學。在德軍轟炸倫敦的四十年代,哈耶克和凱恩斯曾經一起在劍橋國王學院的教堂屋頂上輪流看更提防德軍空襲。

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和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往往被視為隔著深淵,但兩人之間的區別,或許並沒有他們信徒認為的那麼涇渭分明。我們如同鐘擺,在兩極之間搖擺:當危機來臨,我們往往求助凱恩斯,一旦承平日久,哈耶克往往又佔據上風。

推薦書目:

《凱恩斯大戰哈耶克》

【美】尼古拉斯•韋普肖特

譯者:閭佳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通往奴役之路》

【英】弗裡德裡希•奧古斯特•馮•哈耶克(F.A.Hayek)

譯者:馮興元、毛壽龍、王明毅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1997-08

4.薩繆爾森:最偉大的幸運兒

薩繆爾森曾自詡為「經濟學界的最後一個通才」,奠定了現代經濟學的範式。他的少年經歷了大蕭條,隨後參與了凱恩斯革命,完善了現代經濟學的主流範式,見證當代經濟學日漸數學模型化;同樣,他見證了經濟學家在戰後經濟繁榮中的如魚得水,也看到滯脹中的經濟學家集體束手無策,甚至體會到金融危機中大眾對經濟學家的幻滅之感。

因為家族中多位男性早逝,於是,薩繆爾森實踐了出名趁早。從15歲考入芝加哥大學到29歲成為麻省理工副教授,再到30歲成為財政部顧問,隨後發表《經濟分析基礎》,33歲出版經典教科書《經濟學》,55歲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即使被稱為凱恩斯主義的集大成者,薩繆爾森對凱恩斯的遺產表示了更為折中現實的態度。他稱自己為「後凱恩斯主義者」,認為完全忠實凱恩斯主義甚至和納粹口號一樣好笑。對那本暢銷一個世紀的經濟學聖經《經濟學》,薩繆爾森曾表示「只要這個國家的教科書由我所寫,那麼法律就由其他人去擬定吧。」

推薦書目:

《保羅•薩繆爾森小傳:經濟學家成長之路》

【美】麥可•森伯格(MichaelSzenberg)   阿隆•戈特斯曼(AronGottesman) 拉爾•拉姆攔坦(LallRamrattan)

譯者:劉慶林徐榮麗

出版社:人民郵政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03

5.弗裡德曼:貨幣之惑

現代金融體系中,貨幣是經濟的基石,貨幣結構中一個微不足道的變化,也會在無形中為經濟的走向帶來深遠影響。世界貨幣史上的兩大陣營:法定不可兌換貨幣與可兌換貨幣兩個體系在希臘時代已經產生。兩派的支持者至今仍舊為通貨膨脹的產生機制糾纏不休。奧地利學派認為貨幣是演化的過程,所以大多偏好金本位制。芝加哥學派雖然堅持自由放任,但是弗裡德曼的結論卻是貨幣如此重要以至於不得不給央行管理。

佛裡德曼的貨幣數量學說簡言之就是強調貨幣供應必須穩定,他認為價格指數取決於政府的貨幣投放量,所以通貨膨脹現象永遠是貨幣現象。他主張,在保證物價水平穩定不變的條件下,由政府公開一個在長期內固定不變的貨幣增長率,這樣貨幣增長會得到有效控制,從長期來說有望實際國民收入增長相一致。

關於通貨膨脹,弗裡德曼最為人所知的名言就是「過多的貨幣追逐過少的商品」。

推薦書目:

《貨幣的禍害——貨幣史片斷》

【美】米爾頓.弗裡德曼

譯者:安佳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6.法瑪VS希勒:市場是有效的麼?

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由三人分享,分別為尤金.法瑪(Eugene Fama)、彼得.漢森(Peter Hansen)、羅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獲獎理由是對資產價格的研究。法碼和希勒兩人的發現或許看起來既令人驚奇又相互對比。

法瑪是「有效市場假說」的提出者,這一理論意味著資產的市場價格反映了該資產的可能信息,也代表了理性的市場參與者的需求選擇。即,價格總是合理的,免費午餐不存在。席勒是行為金融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著作最流行的是《動物精神》,他的理論認為人們的選擇並非都是理性,而是受到感情、激情、直覺甚至本能等等因素非理性支配。

動物精神是對經濟世界的現實假設,但從理論上講卻很難模型化,也就很難具有強大的理論生產力。現在的趨勢看,法瑪路線最終勝出的可能性更大,但它需要整合席勒的洞見才能對現實世界的真實波動提供更好的描述。

推薦書目:《動物精神》

【美】喬治•阿克洛夫(George A.Akerlof)、羅伯特•希勒(Robert J Shiller)、

譯者:黃志強、徐衛宇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漫步華爾街》

【美】伯頓 G•馬爾基爾(MalkielB.G.)

譯者:張偉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04

7.保羅•克魯格曼:理解的愉悅

24天更新98篇的博客狂人、大眾報刊專欄作家、共和黨政策瘋狂攻擊者、養貓、兩次婚姻、科幻大師阿西莫夫的粉絲、55歲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人緣據說很一般,而且容易情緒化……有人稱克魯格曼為經濟學家中的愛因斯坦,別人終其一生的學術苦煉,對於他來說好像從不存在。

克魯格曼的天馬行空使得他習慣在大眾空間與學院體制之間遊刃有餘,毀譽參半。新貿易理論、新經濟地理學這些偉大的學術貢獻並未讓他贏得最廣泛的大眾聲譽,使得他名揚天下的來自他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專欄文章。次貸危機、國內財政、法律、外交熱點……克魯格曼的專欄均有涉及。

推薦書目:

《一個自由主義者的良知》

【美】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

譯者:劉波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09

作者近期出版《凱恩斯的中國聚會》京東連結、亞馬遜連結、噹噹連結

掃描關注原創微信公號《經濟人》:經濟與人文的路口

相關焦點

  • 高連奎:單一財政調控理論與凱恩斯經濟學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高連奎1、現有的凱恩斯經濟學並不完善。凱恩斯經濟學只限於治理經濟危機,但一遇到經濟周期調控和通貨膨脹調控,仍然依賴貨幣政策。這方面哈耶克的著作中批判非常多。如果只看哈耶克對凱恩斯的批判,感覺凱恩斯就是一個貨幣主義者。但對凱恩斯本人來說,財政調控雖然是凱恩斯經濟學的主要特徵,但他並沒有放棄貨幣調控,甚至也沒有放棄稅收調控。凱恩斯本人也是贊成降息與減稅的。我對凱恩斯經濟學的評價就是「一腳踏進了自己的經濟學裡,另一隻腳還停留在別人的經濟學邏輯裡」。
  • 書單︱何帆:你理解,或是不理解,凱恩斯就在那裡
    哈羅德在經濟學上的貢獻是和多馬幾乎同時提出了最早的經濟增長模型,也就是教科書裡的「哈羅德-多馬模型」。哈羅德的這本書寫得尚可,但亦有很多不盡人意之處。此書寫得詳略失當,有時候會絮絮叨叨地談凱恩斯跟誰吃飯,見了誰,談了些什麼,跟凱恩斯見完面的那個人又見了誰,等等。哈羅德雖說是一個經濟學家,但他也沒有把凱恩斯的主要觀點解釋清楚。
  • 原標題:【離別鉤】凱恩斯誕辰日:關於「宏觀經濟學之父」的極簡清單
    引言  今天是「宏觀經濟學之父」凱恩斯誕辰134周年。  2、凱恩斯是一個自學成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在劍橋大學主要學習古典文學和數學,後來,他跟從著名經濟學家馬歇爾學習了8個星期的經濟學。說白了,凱恩斯也就是讀了一個經濟學補習班。他直到大學畢業後,才開始讀亞當.斯密的《國富論》。  3、凱恩斯主張「動物精神」影響著人的決策行為。認為在未來不可預測的情況下,人做決策並非靠精確計算,更多時候是受情緒影響。
  • 經濟學世紀之戰rap:凱恩斯vs哈耶克,誰是最強rapper
    一切源於一個嘻哈視頻:(搜索「經濟學世紀之戰:凱恩斯vs哈耶克」)。區塊鏈繞不開經濟學,為了闡述經濟學,李老師給同學們推薦了此視頻。這是一首RAP歌,由美國經濟學家創作,旨在說明凱恩斯經濟學和奧地利經濟學的差別。
  • 《通論》出版80年後,凱恩斯理論還成立嗎?
    編者按:1936年,凱恩斯巨著《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簡稱《通論》)問世,這本經濟學史上偉大的著作從根本上動搖了傳統經濟理論,引起了經濟理論上的一場革命,甚至一場社會革命。世界上大部分政府尤其是歐洲國家,或多或少的都接受了凱恩斯的經濟學理論。80年過去,如今的凱恩斯的理論還成立嗎?
  • 凱恩斯雜談
    凱恩斯在經濟學的成就在這裡就不多說。他一生中寫了許多經濟學的著作和文章,如有興趣可以拿來拜讀一下,其代表作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作為著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曾擔任過英國全國互助人壽保險公司董事長、財政部顧問、劍橋大學教授和世界銀行第一任行長,但他絕對不是眼高手低之人,他投資的成績與他的經濟理論思想一樣靚麗。
  • 人文經濟講座:許小年剖析凱恩斯經濟學謬誤與真相
    8月1日下午,人文經濟講座第4期在北京清華科技園成功舉行,著名經濟學家、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許小年老師做了題為「凱恩斯經濟學及其批判」的精彩演講。許小年教授講解凱恩斯經濟學概念  許小年教授本期演講的主題是「凱恩斯經濟學及其批判」,在演講中,許小年教授將凱恩斯經濟理論稱作
  • 被誤讀的凱恩斯理論
    這首先與很多人對經濟增長這個概念的誤解有關。在經濟學裡,經濟增長指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均產出的持續增加,是一個中長期的概念。這樣定義的經濟增長不同於一個國家或地區某一年或某一個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率,後者是個短期的概念。很多人在討論經濟形勢與政策問題時常常不對這兩個概念作區分,結果就導致了下面的錯誤,即不當地運用凱恩斯學派的理論來分析經濟增長的問題。
  • 哈耶克與凱恩斯的巔峰對決
    在20世紀眾多經濟學家當中,有兩位經濟學家是我們不可忽略的,他們分別是奉行自由經濟與計劃經濟,理論看似相背離的哈耶克與凱恩斯。哈耶克與凱恩斯兩位經濟學巨人的核心觀點分別體現在著作《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1944年)以及《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凱恩斯,1936年)之中。凱恩斯主義幫助美國度過了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階段。
  • 理解凱恩斯:他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大相逕庭
    凱恩斯(攝於1933年)就對凱恩斯的研究而言,試圖將他的著作與其生活相關聯是種高難度挑戰,因為無論是他的著作,還是他的生活,都是豐富多彩且千變萬化的。凱恩斯曾是一個興趣十分廣泛的文藝復興式的人物,任何這樣的人都能夠因此而成就一個非凡的人生。
  • 只要這個世界需要,凱恩斯的思想就會一直存在下去
    在這本書中,凱恩斯還明確表示反對在一戰前的水平上恢復金本位制,而主張實行政府人為管理的貨幣,以保證穩定的國內物價水平。1925年,凱恩斯與俄國芭蕾舞演員莉迪亞·洛波科娃(Lydia Lopokowa,1892—1981)結婚,婚後的兩人美滿幸福,但沒有子嗣。
  • 現代經濟學的十個理解誤區:經濟學必須通俗易懂嗎?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現代經濟學的十個理解誤區當前我國經濟持續發展,處在市場化改革的攻堅階段。由於理論突破和實踐跨越的雙重需要,中國的經濟學工作者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發展空間。毫無疑問,與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相比,中國的經濟學無論在理論體系還是在研究方法上均存在較大的差距。中國的經濟學界應該怎樣才能快速追趕上先進思想並引領潮流?
  • 學者激辯中國改革:走向凱恩斯還是哈耶克?
    今天,當改革進入深水區,與當年四萬億的政府投資幹預相比,「微刺激」能否讓中國經濟頂住下行壓力?加強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是否意味著政府就不再「插手」經濟的實質性運作?凱恩斯與哈耶克,誰的藥方更「靈」?真理越辨越明——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於2014年8月8日晚,展開了一場關於凱恩斯、哈耶克與中國改革未來的「激辯」。
  • 凱恩斯的救贖
    凱恩斯及其追隨者們發展而成的凱恩斯主義、新古典綜合主義、新劍橋主義以及後來的新凱恩斯主義等主導了西方上世紀大蕭條以後到七十年代甚至延續至今的經濟學研究方向。「凱恩斯革命」使得西方經濟學在理論體系上劃分為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而凱恩斯則成為現代宏觀經濟學的開山鼻祖。儘管各國之間或有差異性,應用方法論上也有所異同,但包括中美在內的更多國家的宏觀策略都有著凱恩斯的影子。
  • 我們誤讀了凱恩斯理論?
    原文編者按本文作者朱天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教授、經濟學與決策學系主任,張軍是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長江特聘教授。在這篇文章中,兩位教授解讀了「三駕馬車」這個流行卻被誤讀的概念,原因就在於凱恩斯理論中總需求的三個要素是用來分析短期的宏觀經濟周期問題,而不適用於中長期經濟增長問題。中國的經濟高速增長與投資率和消費水平又有怎樣的關係,閱讀這篇文章,答案就在其中。
  • AIER:凱恩斯沒有發明總量分析
    不了解20世紀初經濟學發展的人可能會認為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思想主要是由哈耶克-凱恩斯(Hayek-Keynes)的辯論所界定的。也許是因為凱恩斯和哈耶克之間辯論的名氣,許多人認為總量分析法是凱恩斯理論的發明。
  • 重識凱恩斯,重估凱恩斯主義
    凱恩斯的代表作,是1936年出版的《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下稱《通論》),無人不知。這本書很早就有中譯本,而且很多中國經濟學家自上世紀40年代開始就已在大學裡傳授凱恩斯的經濟思想。可是凱恩斯還有許多其他作品,遲遲未被譯成中文。過去有些學者認為,如果在凱恩斯其他著作裡找不到與《通論》之間的必然聯繫,那就不必多花心思。可隨著近年來學界對凱恩斯研究的不斷深入,這些觀點逐漸被推翻。
  • 成為沃倫·巴菲特,從這十本書開始
    雪球用戶沉默的投資者發表了一份書單,列舉了十本他眼中了解和學習巴菲特的最佳書籍。雪球菌讀了大為贊同,於是分享給各位朋友。世界上,巴菲特只有一個,但學習研究他的人成千上萬。關於巴菲特的書,汗牛充棟,有的講感悟,有的談語錄,有的寫傳記,有的記軼事,但大多都是拾人牙慧、人云亦云、胡拼亂湊、陳詞濫調、毫無新意、不成系統。
  • 《從凱恩斯到皮凱蒂》:重溫經濟思想史
    從約翰·梅娜德·凱恩斯的大作《和平的經濟後果》(1919年)開始,到託馬斯·皮凱蒂的暢銷書《21世紀資本論》(2014年)結束,《從凱恩斯到皮凱蒂》一書梳理和總結了近一百年的經濟思想發展歷程。  經濟思想史, 有時也稱為經濟學史,是通過對過去的經濟理論發展和變遷的追溯,針對「經濟對於人類意味著什麼」這個根本問題進行考察的經濟學分支。
  • 為什麼凱恩斯現在很重要
    今天,在考慮財政政策時,宏觀經濟學家會引用「李嘉圖等價定理」來否定凱恩斯經濟學的有效性(凱恩斯經濟學所成就的經濟增長黃金時代最終於20世紀70年代末結束)。  李嘉圖等價定理認為,任何擴大公共支出的行為都將被私人支出同等幅度的下降所抵消。這個理論建立在一些重要的假設條件之上。它假設具前瞻性的消費者會根據對未來稅收的預期來調整當期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