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親子共讀一定要拓展嗎?媽媽知識不夠多,只讀字可以嗎?

2020-09-17 無敵大薇薇

寫在前面:本文首發於公號無敵大薇薇,主張通識教育,從語言到全學科,從三觀到批判性思維,幫助大人和孩子一起成為積極的終身學習者。

最近,我的一個讀者群裡有一個這樣的討論。一位媽媽說:讀書不要打斷孩子,不要總給孩子拓展,孩子思維太發散都不能好好集中了。

然後馬上就有媽媽反駁道:那麼豐富的繪本,只讀字不就浪費了嗎?而且拓展起來才能讓孩子學到更多呀!

接著就有媽媽說道:想給孩子拓展點什麼,但知識面實在不夠,說不出什麼來,只能讀讀字…

其實這些都是在和娃一起讀書的時候很常見的情況,而實際上,讀書方式沒有固定唯一的模式,如果非要說有個標準,那就是:以孩子為主。

關於這個,我特意錄製了這段視頻,和大家聊聊:我們要如何跟孩子讀書,他們才會喜歡?拓展到底有必要嗎?怎麼做才更好?

以隨手拿起的小書,給大家做示範,看看如何邊讀書邊做好三觀和情感建設,如何順便做好自然拼讀和單詞認知,如何輕鬆低壓力的吸收知識。

~~~歡迎到公號文章中觀看視頻哦~~~

無論你是要天南海北的拓展,還只是讀讀書上的字,都不是什麼大問題。前提是,孩子接受。我們在和孩子讀書的時候,也可以反覆問自己:我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讓娃識字長知識?還是為了讓TA喜歡聽故事,然後能愛上書,慢慢實現自主閱讀,並有強烈的內驅力呢?

相信大家一定是選擇後者。所以,如果娃就想聽有意思的情節,就一口氣讀下去;如果娃有很多問題,想了解更多,那就和他們一起聊聊,甚至一起查找。

看完視頻,解答了心中的疑惑,那就留下你的心得吧,歡迎在公眾號文章的留言區說出你的想法,也歡迎提問。還有贈書小活動哦~

相關焦點

  • 盈媽總結親子共讀是否需要拓展
    親子共讀和親子閱讀是同一個意思 ,為什麼我喜歡用共讀而不是閱讀,我想自己是由內心而發的共同和寶貝享受閱讀時的樂趣吧.如果媽媽堅持下去,你會看到閱讀伴隨寶寶成長的驚喜.尤其是小月齡寶寶 .那麼親子共讀時是不是拓展繪本上的內容更好呢? 所有的答案沒有唯一和絕對的,這要看寶媽的意圖和寶寶所處的成長階段.
  • 親子共讀有方法,你讀對了嗎?這3種硬核「共讀方式」父母要學會
    "聽完好友的描述我哭笑不得,突然想到前幾天讀的可以提升孩子專注力的書,就問好友:"你們平時睡覺前有閱讀的習慣嗎?"好友回答:"怎麼沒有?我每天睡覺前都會給他講故事,讀繪本,但不知道為什麼,他似乎並不是很感興趣的樣子。"
  • 親子共讀變成父母共讀,別讓堆積成山的繪本失去本該有的意義
    與父母的互動,通過繪本所學到的人際交往知識、對社會的基本認識,實際上是開啟了孩子的社會化功能。不想讓親子共讀淪為父母共讀,建議這樣做親子共讀淪為父母共讀,既浪費了錢財和資源,也沒有養成孩子的閱讀習慣,反而成為了父母繁重的負擔,要想避免出現這樣的尷尬,父母需要掌握這些共讀技巧。
  • 親子共讀你讀對了嗎,不然讀了上千本也培養不出孩子的閱讀思維
    文/小當家育兒經近幾年繪本童書在媽媽圈大熱,「親子共讀」被界定為媽媽是不是「高意識媽媽」,孩子是不是「讀萬卷書孩子」。有的家裡為了孩子,購置了上萬元的繪本,有的媽媽每天給孩子講故事雷打不動。很多人認為和孩子一起閱讀,會培養出會閱讀的孩子,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 繪本應該「指著讀」嗎?帶娃看繪本的常見誤區,讀錯相當於白讀
    編輯:邱寫寫 繪本可以說是寶媽們引導孩子的「閱讀第一步」,從嬰兒時期的玩具,到兒童時期走進校園,在這中間,繪本在知識上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 不少寶媽在帶娃讀繪本的時候,為了幫助寶寶認字,會不自覺「指著讀」,這種做法到底適不適合呢?
  • 親子共讀經驗分享
    我:「你喜歡讀書嗎?」娃:「喜歡。」我:「你為什麼喜歡讀書呢?」娃:「因為讀書可以學到很多知識。」(我並不認為她真的學會了,呵呵)我:「你覺得看動畫片更有趣還是讀書更有趣?」娃:「我覺得讀書更有趣!(出乎意料,原以為她會回答看動畫片)」回顧了一下和娃的閱讀經歷,雖然沒覺得取得什麼傲人的成績,但是也有一些心得體會。我覺得在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上必要的心理暗示還是要有的。
  • 親子共讀:帶娃讀書,不是給娃讀書,裡面的坑家長別再給孩子挖了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抄襲必究現在的家長對孩子讀書非常重視,尤其強調親子共讀的作用,很多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著力培養孩子的共讀能力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往往沒有找準到底什麼是親子共讀,帶娃讀書變成了給娃讀書,和強迫孩子學習沒什麼兩樣,而且還提前了。
  • 天鵝閱讀:你知道親子共讀在幼兒教育的意義嗎?
    親子共讀是這兩年很流行的教養守則之一,有很多家長都知道,要跟孩子培養親密的情感、要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親子共讀是很好的方法之一。可是,很多家長卻不知道,親子共讀不應該、也不能夠只有在學齡前進行。對於已經能夠識字、能自行閱讀、小學階段的小朋友,家長仍然要維持親子共讀的習慣,因為陪伴學齡後的孩子閱讀,才是培養閱讀習慣最重要的關鍵!親子共讀不僅限於學齡前很多家長聽到我這麼說,都驚訝地張大了嘴:不會吧!都自己會看書了,還需要我一個字、一個字地念給他聽嗎?
  • 天鵝閱讀:你知道親子共讀在幼兒教育的意義嗎?
    親子共讀是這兩年很流行的教養守則之一,有很多家長都知道,要跟孩子培養親密的情感、要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親子共讀是很好的方法之一。  可是,很多家長卻不知道,親子共讀不應該、也不能夠只有在學齡前進行。
  • 英文繪本親子共讀,你準備好了嗎?
    但我估計您心裡立馬在打鼓:中文親子共讀還勉強,英文親子共讀,我自己的英語水平都停留在上學期間的水平;口語壓根兒沒怎麼練過,這樣豈不是會把孩子的英語帶跑偏?放心,Mary這10來天已經幫大家找到解決方法了哦。只要你具備初高中英語水平就可以啦。今天先給大家分享日常的引導原則和具體方法。後期會每周給大家分享具體繪本的共讀指導。
  • 親子共讀養成「四好」習慣,想讓娃放下書都難
    文|全文共2323字,閱讀時間約4.2分鐘周六工作室舉辦了親子閱讀指導活動,有位媽媽活動後找我私聊,她對我說:「真奇怪,我這孩子在家根本不喜歡看書,但參加活動是卻很專心。你們用了什麼特殊方法啊!」希望在工作室,能多讀點書,最好對閱讀產生興趣。像很多面臨「親子閱讀困難」的父母一樣,這位媽媽帶孩子讀書的方法,也是照本宣科,即看到什麼文字就讀什麼文字。這種親子閱讀的方式最大的問題,是閱讀角色的錯位。
  • 邱鳳蓮:關於親子共讀的十條建議
    有書的童年總是令人羨慕的,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就是這些書在這個家裡,在孩子的書架上,它真的成了孩子的書,真的成了這個家裡的書了嗎?這個問題也是令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其實,對於一個家庭來說,讓孩子愛上閱讀的最好辦法,就是親子共讀。下面提供的關於親子共讀的十條建議,也許可以給各位家長和渴望帶動親子閱讀的老師一些幫助。
  • 如何有效進行親子共讀
    親子共讀,顧名思義,就是親人與寶貝一起讀繪本,講故事的一段美好時光。但是這個過程不僅僅是家長讀給孩子聽,而是一個重要的親子交流、感情培養的過程。我們為什麼要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依然堅持親子共讀的陪伴時光,一方面,是因為父母的無可替代,爸爸媽媽的聲音對孩子們而言是獨一無二的,就像寶貝之於我們的意義。每天能夠聽到爸爸媽媽溫暖的聲音就已足夠將幸福無限放大,也能治癒這一整天的不開心。
  • 「親子共讀」不只是媽媽的事 「共讀」還包括「共玩」
    原標題:「親子共讀」不只是媽媽的事 「共讀」還包括「共玩」   「親子共讀不只是媽媽做的事,爸爸,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可以和孩子共讀,帶來他們不同的思考模式。」第三屆豐子愷兒童圖書獎評審、美國南依利諾大學幼兒教育博士李坤珊近日受邀在南京太平巷幼兒園開公益講座,向家長們傳授「親子共讀」的小秘訣。
  • 孩子好累啊,你的孩子也被「親子共讀」,帶偏了方向嗎
    導讀:孩子好累啊,你的孩子也被「親子共讀」,帶偏了方向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好累啊,你的孩子也被「親子共讀」,帶偏了方向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網讀書月重新定義「親子共讀」的新型親子閱讀理念
    所以,「與你共讀」,首先是媽媽網對於現代媽媽和現代親子關係從心理基礎層面新的闡釋,提醒媽媽們要重視、審視、權衡自己與孩子的平等關係,發自內心去理解和感受孩子的所需所想。孩子的學習會推動媽媽的學習,孩子的閱讀會推動媽媽的閱讀。相信不少家長,在自己的青少年時代,所接觸的閱讀大都帶有一定的功利性,或為了考試加分,或了升職晉級,因興趣而讀,因擴充自我認識範疇而讀的情況並不多。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們所閱讀的課題,大至自然科學範疇、古代世界歷史發展變遷,小至各種生活科普常識,家長是否能夠保證每一個都熟識和了解?如果不,那為何不馬上加入與孩子的一起共讀呢?
  • 親子共讀|慢慢來,不設限才能享受高質量的親子閱讀時光
    ;還有些字被娃快舔沒了;沙發,床上等到處都有紙張……」要讀書,肯定要選擇所讀書籍。如果有類似父母也有屯著一些暫時不適齡的書籍,不要覺得買錯了,買多了。沒事的,總有一個時間是可以再次發揮它們作用的。《騎鯨之旅》的作者粲然認為:「只要把孩子放在親子共讀的首位,結合他的發展特點靈活引導,才能真正幫助他成長」是挺有道理的,平時在日常生活中也大多是媽媽來陪孩子共讀,其他家人很少參與,那萬一哪天媽媽們有身體不適的情況,其他家人如果能夠參與到親子共讀中來,也是很必要的。
  • 會帶娃和不會帶娃的媽媽,差距有多大?女生一定要會帶孩子嗎?
    會帶娃和不會帶娃的媽媽,差距有多大?女生一定要會帶孩子嗎?作為一個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後都會面臨兩個選擇,一個是儘早出去工作,一個是選擇在家帶娃,有很多寶媽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都會非常糾結,因為無論是其中哪一個選擇都會有利有弊,如果選擇了事業,那就不能陪孩子了,但如果選擇帶孩子的話,那就會&34;,和社會脫節,等孩子長大後,媽媽也很難回歸到社會中去了。
  • 《朗讀手冊》——關於親子共讀,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通常我們認為的親子閱讀是什麼呢?給孩子拿本繪本、故事書來讀一讀,等到孩子上了小學,能夠自主閱讀了,就讓孩子自己進行閱讀。我們認為讀書給孩子帶來的是什麼呢?只是聽說讀寫能力的提升嗎?《朗讀手冊》這本書,就將為我們答疑解惑,找到你所需要的答案。在這本書裡,作者將告訴你為孩子朗讀、親子共讀,在性價比最高的養育牛娃的方法。
  • 「敵對」的親子關係越來越普遍:「親子共讀」是極佳的破解途徑
    其實,這是親子閱讀最大的誤區。準確來說,親子閱讀應該叫「親子共讀」,這個「共」字才是關鍵。親子共讀,就是以同一本書為媒,以共同閱讀為紐帶,讓孩子和家長共同分享多種形式的閱讀。當孩子與父母共同讀一本書時,很容易讓孩子覺得閱讀是件快樂的事,進而更願意去進行自發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