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豔主任: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的注意事項
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症。風溼性關節炎廣義上應該包括類風溼性關節炎。可反覆發作並累及心臟。臨床以關節和肌肉遊走性酸楚、重著、疼痛為特徵。中醫認為本病與外感風寒溼熱等病邪及人體正氣不足有關,風、寒、溼、熱之邪侵入機體,痺阻關節肌肉經絡,導致氣血痺阻不通。那麼類風溼關節炎患者日常生活中該如何注意調護,具體列出以下幾點:
1、居住的房屋要通風、向陽,保持空氣新鮮。
2、洗瀨宜用溫水,睡前洗腳。
3、類風溼病急性期或急性發作期,有明顯的紅、腫、熱、痛者,要臥床休息2-3周,腎虛及腰椎病患者忌性生活。
4、出汗較多時,須用幹毛巾及時擦乾,衣服汗溼後應及時更換,避免受風寒溼侵體。
5、注意保暖,避免受風、受潮、過度勞累及精神刺激。
6、在飲食方面要按自己所患病症的輕重,遵照醫囑,調理飲食和忌口。
7、類風溼病在病情控制後可以參加一些省力的日常勞動,並堅持體育鍛鍊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8、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正確對待疾病,切不可急躁焦慮。
一、風溼性關節炎患者該如何保養
1、患者必須通過活動關節來避免出現僵直攣縮,防止肌肉萎縮。
2、患者可通過功能鍛鍊促進機體內的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營養狀態,增強免疫力,使炎症早日消退,防止再次復發。
3、患者做運動時,應避免劇烈運動,可以嘗試放鬆性伸展運動如瑜伽、太極等,調養身體。
4、患者應避免接觸冷水,更不能吹風,否則易導致炎症復發,加重患者疼痛。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溼衣、溼鞋、溼襪等。夏季不要貪涼、空調不能直吹、不要暴飲冷飲等,秋冬季節要防止受風寒侵襲,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5、患者不要盲目聽信偏方,比如吃薑辣椒等刺激性失誤可以祛除風溼,這些方法沒有經過科學認證,結果往往有可能適得其反。
6、可藉助中醫理療手段減輕症狀,如熱敷關節、拔火罐等,但要經專業中醫治療。
7、上呼吸道感染最易引發風溼性關節炎,應注意預防。
8、患者一般宜進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及生冷,油膩之物。不可因擔心體質虛弱,營養不夠而暴飲暴食,增加脾胃負擔,傷及消化功能。
9、要勞逸結合,活動與休息要適度,過於疲勞,人的免疫力也會隨之下降,容易引發一些疾病。要善於節制不良情緒,心胸開闊,生活愉快,進而使身體健康。
溫馨提示:主任出診時間是每周四下午在北京崇文門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