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關節痛、腫脹是什麼原因​

2020-12-25 求醫網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指關節痛、腫脹是什麼原因

一、手指關節痛有幾個常見原因:
1、首先要排除類風溼,類風溼小關節痛是對稱性的,而且每天有晨僵,大於60分鐘,關節痛持續半年以上;
2、風溼,尤其南方比較多,受涼、潮溼比較嚴重也可以出現關節疼痛;
3、現在上升比較快的原因是頸椎病,如果第五、六、七頸椎間盤受壓或者棘突兩側肌肉緊張,都可以引起指關節疼痛。但是現在重視程度不夠,常以為指關節痛是風溼、類風溼引起,但大部分都不是。如果檢查抗O、血沉均出現正常,便可排除類風溼。如果手指疼痛而且以一邊疼痛為主,或出現腫脹,高度懷疑頸椎病引起;
4、如果手指像杵狀指或者一個手指頭大,尤其末端指關節腫大疼痛,要檢查肺,排除肺是否出現問題,也需要大家注意。
上述方面注意之後即排除風溼、類風溼、肺部問題,最常見疼痛還是頸椎病引起,如果頸椎病治癒,疼痛也會治癒。


二、類風溼性關節炎引起膝蓋腫怎麼辦

關節腫脹是類風溼性關節炎最常見的一個改變,不光是膝蓋腫脹,還有手指關節的腫脹、肘關節腫脹,甚至肩關節的腫脹都有可能會出現,當出現腫脹的時候,患者第一反應就是熱敷,但是急性發作期的時候是不能用熱敷的,熱敷反而會加重腫脹。

當出現了有明顯的紅、腫、熱、痛的時候,處於這種急性腫脹期,提到紅腫熱痛這個方面,是因為方便鑑別。真正的急性發作期鑑別就按紅、腫、熱、痛這四個方面齊備,基本上可以判斷急性發作期的腫脹。建議先冰敷,當腫脹出現一定程度的緩解,或者紅熱沒有這麼嚴重的時候,可以進行熱敷、理療、藥物外敷,還可以口服一些消炎止痛藥來進行治療。用藥一定要醫患配合好,藥物不能隨意增加或者減少。尤其用藥1-3個月,並且堅持活動,每個月要進行評估病情、調整方案。待病情穩定後,每3個月左右評估病情、調整方案。目的是判斷吃的藥是否有效、是否有副作用、是否藥病相當。謹聽醫囑,堅持系統規範化治療!

 溫馨提示:主任出診時間是每周四下午在北京崇文門中醫醫院。


相關焦點

  •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痛風表現及原因是什麼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痛風表現及原因是什麼痛風病因比較明確,與體內高尿酸血症相關。痛風發作典型症狀是拇趾關節出現疼痛,疼痛非常劇烈,病人存在火燒火燎的感覺,不能接觸任何的東西,所以患者要及早進行治療。患者出現以上症狀時要及早到醫院就診,醫生根據情況會做出恰當處理來減少患者的痛苦。
  •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類風溼關節炎患者指南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類風溼關節炎患者指南一、類風溼關節炎能治療好嗎類風溼關節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慢性疾病,在目前治療情況下不能完全治癒。但是如果在疾病早期進行控制,可以控制患者關節不變形,保持勞動能力。
  •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類風溼關節炎是什麼?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類風溼關節炎是什麼?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滑膜炎為特徵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覆發作,可導致關節內軟骨和骨的破壞,關節功能障礙,甚至殘廢。血管炎病變累及全身各個器官,故本病又稱為類風溼病。
  •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類風溼關節炎和風溼性關節炎
    北京崇文門中醫醫院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類風溼關節炎和風溼性關節炎的症狀是什麼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以對稱性多關節腫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關節症狀是最主要的表現,部分患者還可出現多系統受損表現。在病情初期,關節腫脹、疼痛是類風溼關節炎主要的症狀體徵。
  •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什麼是皮肌炎與多發性肌炎?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什麼是皮肌炎與多發性肌炎?   很多人認為皮肌炎與多發性肌炎是一種皮膚病,其實不對。本病與系統性紅斑狼瘡一樣,也是多組織、多器官、多系統的損害,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的注意事項
    張春豔主任: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的注意事項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症。風溼性關節炎廣義上應該包括類風溼性關節炎。可反覆發作並累及心臟。臨床以關節和肌肉遊走性酸楚、重著、疼痛為特徵。中醫認為本病與外感風寒溼熱等病邪及人體正氣不足有關,風、寒、溼、熱之邪侵入機體,痺阻關節肌肉經絡,導致氣血痺阻不通。
  • 風溼性關節炎應該看什麼科
    核心提示:風溼關節炎應該掛什麼科呢?風溼性關節炎應該看內科,但到目前為止,為什麼會得風溼性關節炎到現在也不是很清楚,但主要原因是因為被感染了,尤其是支原體、分枝桿菌、病毒等病原體感染是可以的。   風溼性關節炎會對患者的關節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導致關節腫脹和疼痛等症狀,因此我們不能忽視這一現象。病人發現自己有風溼性關節炎的症狀後,應及時到醫院的有關部門進行檢查和治療,千萬不要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否則會造成病情的延誤,這樣會給治療帶來一定的麻煩。
  • ...醫院風溼免疫科韋嵩:風溼骨病患者冬季預防保養需「應四節順天...
    核心提示:隨著冷空氣的頻繁到來,南方的城市變得溼風冷雨,每到這時,風溼骨病總會緊緊「纏繞」著:腫、痛、麻的感覺攪得風溼骨病患者坐立難行,寢食難安。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風溼免疫科韋嵩主任指出,風溼骨病患者冬季的護理和養生應該注意順應四時和節氣的變化;避免風寒溼邪刺激;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過酸過辣;日常多做有氧運動,增強體質。
  • 專業介紹--風溼免疫科
    今日臨床專業——風溼免疫科。本篇內容目錄:專業介紹工作內容院校排名工資待遇工作強度專業發展前景就業分析【專業介紹】臨床醫學是一級學科,內科學是二級學科,風溼免疫科是三級學科。風溼免疫科是醫院內科學領域中的新興的一種學科,主要研究和治療風溼免疫類疾病。
  • 【科室報考指南】風溼免疫科
    然而,日積月累的,風溼免疫科的醫生逐漸成為了一些通曉各個科室疾病的醫生,成為了一批大內科醫生。因此,風溼免疫科所包含的疾病類型不僅僅是以上所提及的10類…還有更多的疾病類型也屬於風溼免疫科,我覺得,風溼免疫科的知識日新月異,更新非常快,或許在近幾年,專家團隊就會把風溼免疫疾病的定義以及類型進行擴展,進一步改善風溼免疫性疾病的治療方法,從而減輕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 西安交大二附院風溼免疫科門診正式啟動
    健康一線(vodjk.com)訊:25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風溼免疫科門診正式啟動。風溼免疫科設有門診、住院部、實驗室及生物製劑輸注中心,是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
  • 風溼免疫科專家:這是這種...
    本期邀請溫醫大附二院風溼免疫科主任王紅根據自己門診病例,聊一聊有關脊柱關節炎的話題。專家簡介圖為王紅主任在實驗室,對標本進行離心等檢測 王紅 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副主任醫師、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美國OHSU和澳洲UQ訪問學者、浙江省醫學會風溼病分會委員、浙江省醫師協會風溼病分會常務委員、溫州市醫學會風溼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腸胃問題、全身皮疹、虹膜炎
  • 成都風溼醫院成功舉辦海峽兩岸風溼免疫疾病座談會
    為促進海峽兩岸風溼領域的科研與臨床合作,加強海峽兩岸學者的溝通與交流,我院(成都風溼醫院)於2019年10月5日組織舉辦「海峽兩岸風溼免疫疾病座談會」,會議邀請到中國臺灣國泰綜合醫院風溼免疫科全以祖教授,以及我院陳建春主任、劉菲主任、蒙興文主任、張政主任等數十位醫護人員參加。
  • 風溼科常見關節炎的鑑別診斷
    ,引起疼痛、腫脹、活動障礙的疾病。風溼科常見關節炎有類風溼關節炎、脊柱關節病、風溼熱、感染性關節炎、鏈球菌感染後症候群、成人Still病、系統性紅斑狼瘡(SLE)、乾燥症候群(SS)、痛風性關節炎、骨關節炎、骨質疏鬆症、代謝性骨病等引起的關節炎。
  • 淮河醫院組織成立開封風溼免疫專科聯盟
    該聯盟的發起單位是淮河醫院風溼免疫科。該聯盟是依據國務院《關於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國家衛計委《關於推進分級診療試點工作的通知》、開封市衛計委《開封市區域醫療聯合體建設實施方案》的要求而成立的。
  • 西安市紅會醫院舉辦首屆風溼免疫論壇
    陽光訊 (鞏四海 王峰政 趙洪亮 記者鄭亞雷) 12月18日,西安市紅會醫院風溼免疫內分泌科成功舉辦了2020紅會風溼免疫論壇——脊柱關節炎專場。  西安市紅會醫院風溼免疫內分泌科楊西超主任主持論壇  會議邀請到國內、省內脊柱炎方面內外科的知名大咖名流、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分享最新的診治指南,共享學術交流的華筵。
  • 【鑫醫話健康】不明原因發熱,警惕風溼免疫疾病!
    【鑫醫話健康】不明原因發熱,警惕風溼免疫疾病!這樣來來回回半年了,那天碰到你們醫院來村裡義診,醫生建議我到風溼門診檢查一下……阿婆,你情況屬於不明原因發熱,很有可能是風溼免疫疾病,發熱往往是它早期出現的症狀,我們先檢查個自身免疫抗體吧……
  • 不明原因的發熱、炎症 不妨看看風溼科
    專家指出,這類疾病可認為屬於非感染非腫瘤性炎症,與免疫性炎症相關,即機體對自身抗原發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損害產生的炎症,可到風溼免疫科治療。尹先生到底患了什麼怪病?一位醫生將他介紹到了中山一院風溼科就診。在轉入風溼科後,尹先生接受了進一步檢查,排除了感染性炎症後,疾病定性為非感染非腫瘤性炎症。按風溼病治療一個月後,尹先生出院了。在門診治療隨訪至今7年了,仍然無恙。
  • 協和醫院風溼免疫科醫生王遷 平凡話語暖人心
    給患者吃定心丸8月10日13:30分,在北京協和醫院西院風溼免疫科特需門診前,已經擠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而在走廊的另一端,身穿白大褂的王遷迎面走來、步履匆匆,準時出現在了科室門前。累了一輩子,現在也讓自己輕鬆輕鬆,記不住事不是什麼大事,人一疲憊就容易記不住事,我有時候也忘事,所以您別太擔心,放寬心。」王遷身體前傾、語氣懇切,邊了解郭阿姨的病情,他邊拿起人體關節圖章蓋在了病曆本上,並拿筆在人體關節圖上飛快地記錄著。前腳剛送走了郭阿姨,之前一直在後方椅子上靜候的內蒙古患者麗麗(化名)就迎了上來。
  • 我和我的祖國——風溼免疫科老中青三代醫生的故事
    短短30餘年,從成立伊始的血液風溼科、腎病風溼科、內分泌風溼科逐漸成長為獨立的風溼免疫專科;從之前的缺醫少藥到現在診斷治療風溼病技術不斷提高,新藥不斷湧現,學科邁入發展的春天,這與祖國的開放發展、各個分支學科的進步及我國一輩輩風溼免疫科醫師的努力分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