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註冊健康雲並按要求填報相關信息。
這裡需要詳細填寫最近14天去過哪些國家和地區。
Please scan this QR code by Alipay or Wechat.
You have to use your Chinese cell phone number to login in.
Do you have any Chinese friend who can give you some help?
3月8日中午11點半,上海市司法局支援防疫一線第四批頂崗工作組20人踏上徵途,他們將在上海防疫最前沿的浦東國際機場駐紮執勤至少7天,24小時待命,輪班上崗。
這次任務來得突然卻響應迅速,周六上午得到通知,傍晚隊伍就集結完畢。周日上午,工作組出發前舉行了簡短而莊嚴的臨時黨支部成立暨出徵儀式。4名女隊員也以此度過了一個特別的「女神節」。
在浦東機場,工作組成員不僅體驗了許多個「第一次」,也看到了上海「嚴防境外輸入」第一關的謹慎有序,令人驚嘆也讓人放心。
我們是眾多關口之一
「立即組織10人隊伍,4:00準時出發;其餘人員安排夜間輪崗,9:00出發!」
3月8日下午3:40點,剛剛在駐紮酒店結束兩次崗前培訓,工作組組長、臨時黨支部書記邢璐就接到緊急執勤通知,這比原計劃上崗時間提早了一天。
僅僅20分鐘,首批隊員便啟程出發。「等下防護服上寫什麼才能刷爆朋友圈?」「不戴成人尿不溼真的行嗎?」隊員們互相打趣著。
也許這是他們在此次疫情中距離「風險」最近的一次,但隊員們內心更多的是興奮和激動。「不怕,我們對上海的防疫組織和防疫措施很有信心。」
換好防護服,首批隊員來到工作崗位。他們的任務是配合海關對擬入境旅客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登記。
國際航班落地開閘後,旅客首先要通過測溫和海關首道核驗,排除疑似的旅客會被分為黃、紅、綠三個等級,綠色標籤的旅客可以直接到邊檢窗口通關,而黃色和紅色兩類標籤的旅客就會被分流到頂崗工作組駐守的「健康雲」登記通道。
「被分流到我們這裡來的都是來自伊朗、義大利、韓國、日本等地或者有相關旅居史的旅客。」組員宋春雷上崗沒多久就接待了一對因為工作需要來到中國的伊朗籍夫婦。因為「健康雲」必須要使用國內手機號註冊登錄,在宋春雷的指導下,這對夫婦最後求助國內商業夥伴才得以登記成功。「在使用非本人的手機號註冊前,我們要反覆核驗身份,確認對方和旅客的關係並且確保將來能夠取得聯繫。」
「我們只是眾多關口之一,」邢璐說,「聽說旅客一共要通過六關才能順利入境,而黃色和紅色標籤的旅客,如果目的地是上海,入境後還會被引導到所在區做進一步登記,由各區負責落實或監督運送至居家或集中隔離點,確保全程不接觸無關人員。」
我們的工作不容有失
「雖然只是入境防疫工作其中一環,但我們也做到了精細化管理。」副組長、臨時黨支部副書記王旭峰帶領的第二隊,當天晚上9:30從駐地出發,10:00前與第一隊完成換班,直到當天最後一架國際航班的全部入境旅客登記完畢,回到駐地已經將近凌晨5點。
在「健康雲」登記環節,工作組被分成宣傳引導、協助登記、特殊處置和核驗確認四個工作崗位。
「多數旅客都比較順利,但也會有特殊情況。」組員駱昭遇到了一個在日本留學的江西姑娘,因為沒有國內號碼便聯繫遠在家鄉父親協助,可是註冊成功並填寫了一系列登記信息後,父親卻反饋沒有收到確認簡訊,反覆試了幾次都是如此。小姑娘不免有些著急,駱昭一邊安慰她一邊認真與父親溝通每一個步驟,嘗試每一種可能。最後,終於在手機自動攔截信息中找到了確認簡訊。
還有手機突然關機的「木村拓哉」小哥哥、用相機掃描二維碼的可愛法國老爺爺,嫌防疫流程繁瑣突然發飆的暴脾氣阿姨……組員們成功協助每一位分流過來的旅客完成了「健康雲」登記,毫無遺漏。
「一旦有疑似或者確診病例出現,這將是找到密切聯繫者的重要線索,不容有失。」
首次執勤中,組員張凡濤做了沒有定崗的「自由人」,根據需要在四個崗位間進行輪換。通過認真觀察和實踐,他總結了17條常用英文句式1.0版,並在工作群分享給大家。「旅客從下飛機到完成各個防疫排查流程,可能需要幾個小時,我們要儘量提高溝通效率,確保登記萬無一失,也減少他們的等候時間。」
防護服初體驗:酸爽
「很自豪,感覺這是本季最炫酷服飾,沒有之一。」頂崗工作組的隊員們第一次穿上防護服,為了方便識別,他們在背後寫上了單位代碼和名字縮寫。
第一天上崗,兩隊組員分別承擔了晚5點-10點和晚10點-次日凌晨3點的執勤任務。5個小時下來,他們真切體會到防護服的「酸爽」。
「兩層帽子加上防護面罩還有口罩,工作時忙起來不覺得,停下來才感覺頭暈缺氧,整個人都是飄的。」脫下防護服走回酒店接駁車的路上,在同組小夥伴的驚呼下,王靜發現自己居然不會走直線了,「體驗過才知道醫護人員的不容易。」
為了防止工作中發生「意外」,組員王士東在執勤前4個小時就開始斷食斷水,一直到5個小時執勤結束,脫下防護裝備做好消殺回到酒店,他差不多有10個小時滴水未進粒米未沾。「執行任務又能塑身,雙贏啊。」
「防護服要把袖口和褲腿全部紮緊,穿上非常悶熱」,因為沒有經驗,組員張凡濤首次執勤時防護服選得小了一號,為了防止暴露風險,他只好儘量減小動作幅度。「防護面罩上先是掛滿霧氣,然後霧氣慢慢凝成水珠滴下,就這樣霧氣、水珠,再霧氣、再水珠……」
「穿上白色的防護服,就好像白色的蠶寶寶,」組員劉蘊的聯想頗有些童趣,「蠶寶寶吐絲,我們守護上海,都是愛的奉獻。」
「包了紗布的小拇指太粗,手套必須反過來才能套上。」組員閆方全兩個月前因為一次意外造成右手小拇指粉碎性骨折,上周三才剛剛把固定的鋼釘取出,需要每天使用消炎藥並包上紗布預防感染。對他來說,塑膠手套比防護服更加難受,「五個小時下來手上的紗布全都溼掉了。」
爸爸是也是英雄
「第四批工作組的頂崗任務任務特殊又來得突然,還要離家駐紮、時刻stand by,」邢璐感嘆,「組員們都非常給力。」
同為第三批組員的王靜此前已經在社區連續頂崗7天,這次新的頂崗任務一直到出發她都沒有告訴父母,「他們以為我還在社區。」王靜的女兒年前參加了一個加拿大的冬令營活動,因為疫情滯留境外至今未歸。這批頂崗原本是處裡的另外一位女同事,「她家裡孩子小,離不開媽媽。所以,我申請了繼續頂崗。」
和王靜一樣,駱昭也在浦東機場度過了一個特別的「女神節」。還沒有孩子的她,也是聽說要駐紮執勤所以主動申請頂替了家有幼子的同事。「我老公是軍人,現在也因為疫情一直在部隊戰備值班。」駱昭說,「他非常支持我的決定,說『軍人家屬,也要有軍人作風』。」
宋春雷的女兒還在幼兒園小班,這次疫情發生後,他經常一邊看電視一邊給女兒講醫務人員打「怪獸」的故事。首次執勤後,宋春雷給深夜裡一直等著他消息的妻子發了一張組員們身穿防護服的合影。沒想到堅持和媽媽一起等待的女兒一眼就從人群中認出他,高興地大喊「爸爸也是英雄!」
這是凌晨三點的浦東機場,外面依然春寒料峭,還夾雜著絲絲細雨。入境檢驗大廳裡,一個個被白色防護服裹罩著的上海司法行政人,依然熱火朝天地忙碌著。為這座深愛的城市守門,他們心甘情願。
謝謝你們的辛苦付出!
讓我們為第四批
到防疫一線頂崗工作組加油!
肖 峰 邢 璐
張凡濤 王 靜
宋春雷 閆方全
劉 蘊 舒浩為
胡軍權 姚青翔
陸 健 屈劭傑
陳律倫 盧釗永
王旭峰 侯小路
吳 斌 王 磊
王士東 駱 昭
為您推薦(點擊閱讀)
1、
2、
3、
4、
5、
文字:呂凌
原標題:《凌晨三點的浦東機場,我看到了令人驚訝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