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這幾天,我和鄰居順道一起回家,每次她都會在路上驕傲的給我說她家孩子被表揚了,老師說她女兒是全班最聽話的孩子,讓她做什麼她做什麼,還從不上課中途上廁所。但是我覺得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孩子在幼兒園就過於聽話可能出現了下面的這些問題,媽媽先別急著驕傲:
1.孩子在幼兒園面對陌生的環境不適應,所以才表現得很「聽話」
你想想,孩子在幼兒園每天和那麼多小朋友在一起,怎麼可能不發生小摩擦、有個小打小鬧的,在玩耍的過程中難免出現意見分歧,小朋友還會「義憤填膺」的找老師去評理、討公道。
如果你家孩子在幼兒園被老師誇很聽話,說明你家孩子可能不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面對陌生的環境不適應,參與度低,或者是膽小怕事,甚至有自我封閉的可能。因為他為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不敢與陌生人接觸或是發生衝突,或者是自己玩自己的,這樣雖然讓自己暫時安全了,但是不利於以後孩子融入社會生活和處理人際交往的衝突,會為孩子以後的成長埋下隱患。
所以,孩子上幼兒園被老師常誇聽話的時候,需要家長多留心,每天問問孩子幼兒園情況,問問孩子在幼兒園過的怎樣,開心不開心,有沒有遇上煩心事,或者是有沒有交到新朋友,看看孩子是否成功融入幼兒園生活了。
2.孩子太沒主見,做什麼事情都聽從別人的指揮
有的孩子在幼兒園真的是非常乖,老師上課說不準中途上廁所,孩子就一準等到下課再去,憋不住也要可勁兒憋;老師說上課要坐端正,孩子就一準不動堅持到下課。這樣的孩子太過於服從,長大後會沒有主見。
我們所說的孩子要懂事聽話,是要孩子要守規矩,不去觸碰必須遵守的規則法則,如果聽話變成了順從和屈服,會讓孩子形成壓抑的性格,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需求,也會讓孩子以後的身心發展出現問題。
面對這類聽話的孩子,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選擇力,不要對孩子凡事親力親為,讓孩子自己多做選擇,多詢問孩子的想法和意見,培養孩子自主選擇的自信和勇氣。
你家孩子在幼兒園表現好嗎?他也夠「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