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聽話、也不是不懂規則,幼兒園老師最討厭的其實是這種孩子

2020-09-17 神逗奶爸

近些年總能看到一些有關孩子被幼兒園老師「傷害」的新聞,就在昨天,我看到了一則關於一個2歲男童被幼師打腫臉的報導,我無法想像孩子的父母有多心疼。

作為一個兩歲多孩子的父親,我在想,如果是我的孩子在幼兒園被老師打腫了臉,我可能無法保證我不會失去理智。

孩子作為我們的心肝寶貝,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TA再惹我們生氣,我們也捨不得動TA一根手指頭,即便有時候忍不住動了,隨之而來的就是無限的自責和心疼,這麼小的孩子,我們真的不願讓其受到一丁點傷害。

可是孩子終究是要融入集體生活,我們再疼再愛,也終歸是要把他送入幼兒園。

然而目前國內的學前教育機構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問題,媒體曝光的一些負面消息也讓我們心有餘悸,幼師低齡化、入職門檻低、職業素質不足都是很現實的問題,我們除了盡力給孩子提供更好的幼教環境,也只能從孩子身上著手。

個人觀點是,無需讓孩子成為一個討老師喜歡的人,但一定要做到讓他不被老師討厭。

孩子懂規則自然能讓老師們喜歡,但太早給孩子強調規則是對孩子的一種禁錮,我們已經深受其害了,不想再讓孩子重蹈覆轍,再說討好型人格也不被我們所推崇。對兩三歲的孩子來說,在他上幼兒園前,教會他一些基本的東西,讓他不被老師討厭就足夠了。

老師到底討厭什麼樣的孩子

我一個朋友的太太是一個資深幼師,從09年開始到現在,做了十來年的幼師,以前會被分配到各地去任職,但後來也能固定在一個城市。

因為我自己的孩子也快要上幼兒園了,所以跟她也諮詢了一些關於幼兒園的事情。

當我問起她們一般喜歡什麼樣的孩子,她說:「當然是喜歡聽話乖巧的孩子啊,不給你添麻煩不給你惹事兒讓你省心的孩子我們最喜歡。」

「但是說實話,我們對這樣的孩子一般沒花多少精力,反而那些調皮搗蛋的孩子讓我們花費了很多心血,奇怪的是我們也很樂意,看著孩子變乖變懂事,家長高興,我們覺得很有成就感。」

按她說的意思也可以理解成「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孩子太乖太聽話自然是好事,可是越是這樣的孩子,越難得到老師們的關注,老師們對其放心,反而讓孩子承受了更多,對於小小年紀的他們來說,克制和忍耐無疑是很痛苦的。

說到這裡,您還認為自己的寶寶特別乖特別聽話是好事嗎?或許除了對孩子不是好事之外,對任何人其他人來說都是好事,包括老師、包括父母。

那幼師們最討厭的又哪一種孩子呢?

通過她的解答,我了解到,他們最討厭、最讓他們有「打人」衝動的,不是不聽話的孩子,也不是不懂規則的孩子,而是「不識好歹」的孩子。

仔細想想還真是如此,我們最討厭的,不也是這樣的人?

對幼師們來說,班上總有那麼一兩個孩子,他們表現得有超出年齡的心智,小小年紀便學會以惡看人,他們的眼睛死死地盯著老師的一言一行,只要老師做了什麼他覺得不合理的事情,就會「裝大人」、「當判官」,甚至會出言「警告」,動不動說要告訴家長告訴領導。

小孩子對是非的判斷本來就沒有一個完整的概念,對事物的理解難免會有偏差,但他們的話,他的家長自然是願意相信的,很多幼師們被這樣的孩子和家長弄得人人自危。

孩子入園前,家長注意培養孩子的這兩個細節,老師會很難去討厭他

幼兒園的老師,我們先不說他有多高的個人素養和職業操守,他首先是個有個人情緒的人,即便面對的是小朋友,他們也難免在工作中帶有個人情緒。

這一點很重要,是我們分析問題的一個前提。

在幼師眼裡,孩子的言行映射了家長的舉止,孩子不好招惹,往往是有不好招惹的家長在其身後,對這樣的孩子,他們是唯恐避之不及,更別說真心相待了。

而對我們兩三歲、三五歲的小朋友們來說,他們的世界是單純的,但在父母的影響下,卻不一定是美好的。

因為父母們了解的事物多,社會上關於幼兒園孩子受到老師不公待遇的事情很多,難免讓他們不太放心,而他們對孩子的關心和保護又是一種本能。

基於此,過度緊張的家長們可能會每天問孩子在學校有沒有受到某種不平待遇,甚至讓孩子帶著錄音筆去上學,老師們不知道還好,一旦知道,無論有多高的修養,也難免覺得自己的尊嚴受到了挑釁。

這其實是我們每個人都不能接受的事情。

說到這裡,意思已經很明顯了,那如何讓孩子不被老師討厭呢?

在我們成年人的世界裡有兩句為人處世的至理名言:「禮多人不怪」、「伸手不打笑臉人」

這個「禮」不是物質上的禮物,而是禮貌而恭敬的態度,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是相互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是絕大多數人際交往中的正常體現。

而「伸手不打笑臉人」則關乎一個人的情商,一個知冷暖懂進退的人,人們多數不會與之為敵。

對年幼的孩子來說,要求他們知進退、懂冷暖、有高情商無疑是不太現實的,但我們卻可以在他入園前就教會他說「謝謝」、教會他說簡單的讚美人的話。

簡單的幾句話,如果能在自然而然的狀態下出自孩子之口,一定會被老師認為是「暖心」的,不僅會對孩子和家長另眼相看,也會在孩子偶爾犯錯的時候給予更多的寬容,起碼處理方法不會太過激。

孩子在1.5周歲之後,家長在帶娃的過程中就應該注意這兩個細節:

1、讓孩子在享受服務的時候能夠自然而然地說「謝謝」

教會孩子說「謝謝爸爸、謝謝媽媽」其實很簡單,我的自身經驗告訴我,不需要你多刻意訓練,當孩子為你做了什麼,你給予及時反饋,誇獎他並且看著他說「謝謝」,孩子感受到快樂,慢慢地就有樣學樣了,當他說謝謝成為自然而然的習慣,我們的目的也就達成了。

2、通過讚美孩子讓孩子體會到被讚美的快樂,從而學會讚美他人

事實證明,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天生都愛「臭美」、愛「嘚瑟」,我們發現即便是兩歲不到的孩子,當你誇他的時候,他也會表現的特別開心,這時候父親引導孩子誇讚媽媽「美」,或者媽媽引導孩子誇讚爸爸「帥」等都能很好地培養孩子的同理心,當被孩子誇獎的時候,不要掩飾我們心中的喜悅,大膽地表現出來,孩子也會感覺很快樂,不要小瞧了小傢伙們的智商哦,他們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聰明。

寫在最後

這些也都是我個人的「實戰經驗」,目前來說,我的孩子在這些方面表現的讓我們很滿意,到哪裡都是個讓人喜歡的傢伙。

不管是在家,還是在外面,「謝謝」兩個字說出來總是那麼的自然,剛過兩歲的他有了簡單的邏輯,會跟你講自己不要做什麼事,做了之後「媽媽不開心、爸爸不高興」,他不想讓你出門,會自組邏輯:「不要去上班,外面有病毒,護士姐姐要打針」。

好像是個天生的小戲精,天生就會討人喜歡。

對我來說,或許我不是太擔心兒子將來上幼兒園會被老師討厭,我也不會要求他去討老師喜歡,孩子有個孩子的樣子,才是個真正的孩子,超出他年齡範圍的東西我不會強求。

作為父親,我更傾向於教會他如何更好地在這個社會上生存,而不被人討厭,是最基礎的生存技能。

而幼兒園是每個孩子將要面對的第一個社會集體,孩子不被幼兒園老師討厭,是我們要教會他們的第一個技能。

——END——

【文/神逗奶爸原創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配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專注早期教育,分享育兒心得,我是神逗奶爸!期待您的關注,一起努力,做智慧父母!

您會可以教孩子監督幼兒園老師嗎? 單選
0
0%
會,必須要監督
0
0%
偶爾會問,只是出於關心
0
0%
不會,沒有太大必要

相關焦點

  • 幼兒園老師「最討厭」的3種孩子,嘴上不說,心裡卻很煩
    我有個朋友是幼兒園老師,她曾跟我說過這樣一句話:「幼兒園老師最討厭這3種孩子,嘴上不說,心裡卻很煩。」有不少孩子小的時候被家長寵溺慣了,性格變得傲慢且自私,反正就是什麼東西都是他自己的,別人就是不可以搶,這樣的孩子上幼兒園之後不僅受其他孩子討厭,更加會受到老師的討厭。
  • 幼兒園老師透露,其實最討厭這幾類衣服,家長還不自知
    但其實家長不知道的是,孩子還小,不是所有看著好看的衣服都適合給孩子穿,如果因為一時大意只顧著樣式的好看,最後可能會害了孩子。幼兒園老師透露其實最討厭這幾類衣服,家長還不自知>最近又迎來了開學季,不光是各大中小學,幼兒園也迎來了一批新的小朋友,這些孩子初次單獨面對陌生的環境,總是讓家長不是很放心。
  • 幼兒園老師討厭什麼樣的家長?他不喜歡你,怎麼會喜歡孩子?
    當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後,家長最擔心的莫過於幼兒園老師不喜歡甚至討厭孩子,讓孩子受到傷害了。特別是之前的一些幼兒園老師虐童的案件,著實讓家長們提心弔膽。但事實上,傷害孩子的只是極少數,絕大多數幼師都是帶著對孩子們的愛參與到這個行業的。
  • 老師的命令比家長更管用?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大人3點沒做好
    家長教得好不好,通過孩子的行為表現來判斷很多時候家長都會為孩子的不聽話而頭痛,說了好幾遍,當耳旁風,調皮搗蛋怎麼威脅也不管用,希望孩子在十一點前睡覺,卻非要拖到十二點才能寫完作業等等。家長費盡口舌孩子還是無動於衷,有沒有想過造成這樣的結果並非責任只在孩子身上,並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有可能是父母不會教。
  • 幼兒園老師看重的孩子,往往會有這些特徵,和聽不聽話沒多大關係
    幼兒園老師看重的孩子,往往會有這些特徵,和聽不聽話沒多大關係雖然幼兒園老師總會說喜歡每一個小朋友,但實際上心裡總會有偏愛的幾個,這也是人之常情。那麼,有什麼因素能讓孩子在幼兒園裡更受老師喜歡和看重呢?朋友是幼兒園的幼師,她坦言,在幼兒園中,多數老師重視的是那些較為獨立的孩子,這個答案有些出乎我的意料,難道不是聽話的孩子嗎?我提出了我的疑問。朋友回答:乖巧又獨立的孩子簡直是天使,跟聽不聽話反而沒多大關係。
  • 其實不是孩子不聽話,只是你不會和孩子溝通!用曾國藩笨方法試試
    其次,不聽話的孩子,說明這個孩子有什麼特點?有主見,對吧。因為孩子有自己的主見,所以才會不贊同你說的話,所以才會跟你對著幹。而「有主見」的孩子,成人後往往是那種創新力強、不隨波逐流、喜歡自己創業的有為青年。
  • 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不是不聽話,而是聽不懂大人在說啥
    陶行知說過一段打油詩:「人人都說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為小孩小,你比小孩還要小。」成年人在社會中摸爬滾打多年後,自認為垂髫幼兒幼稚好笑,好像他們什麼都不明白一樣。其實,孩子的成長速度遠超你我的想像。從出生到學齡,短短的六年時間需要孩子掌握一系列一生受用的生存技能。
  • 幼兒園的「潛規則」,就算老師不說家長也要懂,孩子才不容易吃虧
    如果說,我們在把孩子送去幼兒園之前,根本完全不了解這些「潛規則」的話,孩子是很有可能會吃虧的。幼兒園的「潛規則」,老師不說家長也要懂,孩子才不容易吃虧:1.老師很難做到一視同仁雖然我們都說,老師應該對每個孩子都一視同仁,應該公平對待幼兒園中的每個孩子。但是,這其實還是很難做到的。因為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樣,作為老師,在心裡肯定是會有喜歡和不喜歡的孩子的。
  • 孩子在幼兒園吃到吐!了解原因後才發現:孩子太聽話並非是好事
    ,即使面對自己十分討厭吃的甜味飯菜,即使自己吃了就會吐,還是逼著自己吃下去,只為聽到老師的一句獎勵,為了做老師眼中不挑食的好孩子,做一個聽話的小朋友。為什麼幼兒園老師的話孩子最願意聽取?甚至比家長的話還管用?從孩子入園後,我們發現孩子在短短時間內就變身「小大人」,自己會穿衣服了,會收拾自己的物品,並且做事變得更有條理更有規矩了。其實,這和他們在幼兒園時候的老師的教育有關。
  • 最讓老師喜歡的,不是聰明的學生,而是聽話的學生。
    作為教師,教學工作時最喜歡遇到的不是聰明的學生,而是特別聽話的學生。有過教學經歷的人都會有類似的感覺——教一個不是很聰明卻非常聽話的學生,比起教那些特別機靈卻不聽話的學生要容易的多。教學,尤其是教初高中階段的學生。
  • 孩子上幼兒園不聽話被老師打手板,家長的無理要求,網友:真過分
    圓圓今年三歲,正是幼兒園新班的學生。眾所周知,幼兒園管理比較嚴格,為的就是保證孩子的安全。可是圓圓很是淘氣,動不動就捉弄別的孩子,而且還總是搶佔其他孩子的東西,這一點讓老師覺得十分痛恨。老師出於教育孩子的目的,責罰了圓圓,並且打了孩子三個手板。其實下手並不重,老師也知道小孩子承受不了,所以下手很輕,可以說是當著所有孩子的面意思意思一下。
  • 你老是說孩子不聽話,其實不是他不聽話,是你的溝通方式不正確
    好容易陪一會兒孩子,經常一會兒兩個人就吵起來了。一天早上。他跟小明說,我要求你,8:00鍾必須要起來,然後迅速穿好衣服,吃飯,然後去幼兒園。看到小明沒有按照他的要求做,動作慢了。爸爸就繃起臉來,呵斥道,我公司的100多號人,我都管得了,我不信就管不了你了。他媽媽在旁邊說,你還別說,你還真管不了一個兒子,你信不信?你看他聽你的嗎?
  • 在家不聽話的孩子,幼兒園老師輕鬆搞定,老師的方法值得家長借鑑
    萌萌是幼兒園小班新生,雖然分離焦慮很快就過去了,但是還有一件事讓萌萌媽媽很頭疼。老師說萌萌在幼兒園裡表現不錯,自己的事情能夠做得挺好,也能夠遵守紀律。但是,萌萌回到家裡以後,還是跟入園前一樣,什麼事都依賴家長,動不動就發脾氣。
  • 有3種家長,幼兒園老師「最不喜歡」,為了孩子好,家長也應改正
    老師耐心解釋,空調的溫度正合適,孩子不會著涼。君雅不依不饒,仍舊數落老師的不是。即使耐心再好的人,被這樣說也受不了,老師直接反擊:「您每天不分時間地打來電話,我都能理解您是關心孩子。可您既然不相信我,還把孩子送來做什麼?」
  • 幼兒園老師「最討厭」的4種家長,父母要了解,以免連累到孩子
    幼兒園的老師聽到這個事情只會,立刻表示不滿,家長的這種舉動其實是對幼兒園和老師的不信任,既然不相信他們為什麼還要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來呢對於一些不放心的問題,其實完全可以私自跟老師進行溝通或者在老師方便的時候幫忙給孩子拍個視頻發給自己,有些家長「奇怪」的想法,完全會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從而連累到孩子。
  • 別想搞定孩子,面對「不聽話的孩子」,靠的是用心,而不是鬥智
    但是卻忘記了,孩子是一個人,他和你是不一樣的。父母只有讀懂了孩子的自身特質,才能啟動孩子的學習力。淼淼是一個初一的學生,媽媽覺得她現在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難管教了。常常在親戚朋友面前說:「我家淼淼現在進入了青春期,越來越叛逆,想法太多,不服管教,真是頭疼。」
  • 厭學孩子的心理:不是討厭學習,而是討厭這樣做的父母!
    厭學教育的孩子,大多都說過這樣的話:「我其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討厭學習,我只是討厭你。討厭你讓我學習的樣子,討厭你對我學習的把控。」湯加輝老師根據多種案例總結篩選發現,厭學孩子的這種心理是由於父母的以下行為導致的。
  • 幼兒園也是「小社會」?有些規則老師不明說,家長也要了解
    執筆:檸兒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很多父母都會有擔憂,比如,擔心他在幼兒園不適應,擔心他哭鬧不想上幼兒園,擔心他在學校被小朋友欺負,擔心老師不喜歡他,等等。總之,孩子第一次進入集體生活,父母們都不那麼放心。畢竟,幼兒園對於小孩子來說,也是一個「小社會」。他們要在裡面學會獨立應對一些問題,學會如何與人進行交際,學會如何表現才能讓老師喜歡。所以,幼兒園也是「小社會」,有些規則老師不明說,家長也要了解。
  • 嚴格管教,教不出自律的孩子!只是聽話不是優點...
    1、只是聽話不是優點許多父母希望孩子乖,如果乖就是聽話,聽話就是要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從這個觀點來看,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太乖,相反地,我希望他們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做最乖的小孩,絕非是我培養小孩的目標。但如果乖是善體人意、懂禮貌,這些我覺得還是不錯的。
  • 孩子上幼兒園就哭,TA想要的,其實並不是你不要離開……
    一位幼兒園老師說,「不過,這都是常態了。」  老師頭疼,家長也頭疼。  「一開始孩子還挺高興的,但一接近幼兒園,臉色就變了,再聽見其他小朋友哭,我們孩子就忍不住了。」朵朵初入幼兒園的場景,現在依然能浮現在媽媽眼前。  「她就是純哭,也什麼都不說,還哭不出聲,就吧嗒吧嗒掉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