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影片之前看過但是好像並沒有看完或者說沒有看明白,直到這兩天才完整地把它看完了。現在的我,也看懂了這部影片所表達的內涵。安迪雖然知道自己的妻子不是自己殺的,但是他一開始之所以肯在肖申克呆了20年之久,可能是他認為雖然他不是直接殺害他妻子的兇手,但是妻子的死他有一部分的責任,所以他才會一直待在了肖申克裡。
監獄裡那些牆很有意義。剛來到這裡的時候,感覺那些牆把你從外界隔絕開了,所以你很痛恨這些高牆,慢慢地,你就漸漸的習慣了這裡的一切,最後發現你不能厭惡他,因為你在這裡的生活要完全的依靠這個牆。這一變化的產生就說明你已經被體制化了。
瑞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肖申克呆了這二十年的時間,他一直在想著要離開,但是很可笑的是,到了服刑的第四十年的時候,他已經離不開這個地方了,但是這個時候他卻不得不離開了,可能就要和那個出去後自殺的老頭一樣的下場,到最後沒辦法適應,只能選擇極端的方式了。但是為什麼主人公安迪沒有被體制化,那是因為他的心裡一直有著對外面和對自由的嚮往和希望,這些想法在他的心裡從沒有消失過。一開始的他,在監獄裡面是為了給他的妻子贖罪,因為對於他的妻子他有著罪惡感。但是直到後來的他的徒弟告訴了他根本就沒有殺人,這時的安迪才確定自己確實沒有殺人,沒有殺人又為什麼要來贖罪呢?
那時的安迪也釋懷了,原諒了妻子,因為他自己想來想去,正是因為自己對於妻子的疏忽,沒有時間來陪伴妻子,所以妻子才會背叛他的,但是這一切的錯誤他用二十年的時間已經償還完了,所以在後面他看到自己的徒弟被牢獄長殺了之後,他才很決然的離開了肖申克。他離開後我們才知道安迪這二十年的時間裡一直都沒有放棄對於自由的渴望和對外面世界的嚮往。就這樣,他花了這二十年左右的時間在監獄挖開了一個通往外面世界的通道。
這部影片所表達的事情就好像是我們現在現實生活的縮影,成功、失敗然後放棄。在我們還在小時候的時候,對著什麼事物都有著一定的幻想,比如以後想要考上名牌大學,或者畢業之後找一個月薪上萬的工作,然後可以賺很多錢,買很多的衣服,還可以有錢孝敬父母,吃喝不愁。但是當我們長這麼大之後,發現當時的想法是有多麼的可笑,現在想的是什麼?名牌大學,三本就可以了。可能是因為現實的殘酷,已經把我們年輕時候的菱角早已抹去了,時間把我們變成了一個很「柔和」的人,沒有了那些執著和激情。
我們開始學會接受現實,現在的我們已經開始認為有些事情我們完不成了,我們做不到。我們曾經對這個世界有那麼多的不滿,想要靠自己的行動來改變,和整個世界作對,就算是自己過得不好。但是長大後的我們知道了,原來安穩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不再那麼鋒芒畢露了,就想趕緊找一個安穩的工作。但是當時的夢想早已經忘記了,那時的報負現在也早已找不見了。這大概就是被自己體制化了吧。當初的夢想或許還是在的,但是現在的人已經和以前的自己不同了,現在的自己已經被體制化了。當你打心底裡就覺得這件事情你就完不成,根本沒那個本事的時候,你就把自己給否認了,你自己放棄了自己,你還指望著誰會來救你?現在的你可能一直在奔波忙碌,為了生活而忙,為了房子而忙或者為了車子而忙。你停下來想一想,你的大腦有沒有被體制化呢?
能決定你的一生的人只有你自己,讓你變得體制化的人不是別人就是你,是你的不自信才讓你沒有勇氣來接受現實,所以你選擇了「縮」起來,把自己體制化了。如果你真的被體制化了,沒有別人的原因,就只是因為你自己,缺乏了追求的動力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