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到了每年最激動人心的 「時刻」,空氣中都瀰漫著節日的 「氣息」。初一、十五更是寺廟 「擁堵日」,很多朋友,都希望能在佳節之際,為自己和親朋好友求得平安幸福。
千萬別誤會,我還沒打算遁入空門宣揚佛法,只不過是想藉機和大家聊聊跟咱們臨海相望的島國趣事。
很多喜歡追逐新番,或是日系文化的狂熱愛好者,想必對 「御守」 都不會陌生吧。誰曾想到,一 「體」 寺廟 「出品」,正正經經寓意各種願望的護身符,竟然也搭上了潮流的 「順風車」!
御守 ???
照例,咱們先來科普一下下吧。
「御守」 出自日語,說白了就是,護身符和平安符的日本 「名字」。
早在安培晴明大放異彩的平安時代,魑魅魍魎橫行無忌,「御守」 正是起源於此時 「降妖除魔「 的陰陽道 「護符」。久而久之,「御守」 逐漸成為寄託愛情、學業、健康或財富等美好願望的信物。
不過,可千萬不要把 「它」 想的過於簡單,因為稍有些許不敬,等待你的只有謾罵怒斥。
畢竟,「御守」,是一座隨身攜帶的神社!
御守的常識
不知在讀過開篇後,各位有沒發現,對於 「御守」 的數詞只能用 「體」。
這是為什麼呢?
當一 「件」 物品,交與神社加持,經過一系列的隆重儀式後,它便成為一 「體」 神物,必須要供入神龕朝夕膜拜,已然步入神級之列。
所以,作為隨身攜帶的 「神明」,御守當然要以 「體」 相稱。
除了,量詞的不同外,御守也是有 「保質期」 的喲。
很多御守的包裝上面,都標有:「要在 1 年期滿後,懷揣著感恩的心,將御守歸還寺廟」。這種習俗可是要歸結於祭祀歷史!不過,至於是要歸還原處,還是自行處理,就要看您所求御守寺廟的要求啦。
不過,隨著普羅眾生的無窮欲望,越來越多帶有目的性的願望,憑空冒出。為了適應這種 「大風向」,各類琳琅滿目的 「商業化御守」 應際而生。
川久保玲 「領銜」 御守秀
位於東京的一些寺廟,更是將原本嚴肅的御守,打扮的 「面目全非」,它們才是今天的主角!
嘿嘿,別急,你先看看下面這些,覺得眼熟嘛?
成田山圓能寺 × COMME des GARONS
愛宕神社 × Cav Empt
東鄉神社 x Gosha Rubchinskiy
虎之門金刀比羅宮 x Faure Le Page
池上實相寺 x Mint Designs
現在,您是不是有一種恍然大悟,想要集齊整套,召喚神龍的感覺?
冷靜,冷靜一下!!這些穿著 「聯名」 外衣的時髦貨,可是名副其實的 「寺廟」 產物喲!
在商業化的驅使下,日本一些寺廟神社逐漸成為 「旅遊勝地」,如何在 「同行」 中脫穎而出,便成了他們的首要問題。
外貌決定一切
既然想脫穎而出,那首要解決的是什麼呢?
神明法力?當然不!
這可不是人力所及的範圍,咱們還是從外觀入手吧。
對於當下這個 「外貌當道」 的時代,「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句話可是十分應景兒。如何才能打扮的 「跳脫」 眾人,更是每個人心中永存的話題。
這些傳統寺廟正是看中了這點商機,御守的用途除了 「求神拜佛」,也可以成為您身上的 「點睛之物」!試想,將這些 「大牌」 設計的小物件,掛在背包或是身上某處,絕對能讓他人羨慕不已。
發人深思
先不說,這些設計是否屬於 「抄襲」,但人家能從這些 「大牌」 設計當中汲取靈感,也實屬不易了!
不論是從商業角度,還是平日穿搭點綴來講,歷久彌新的 「御守」 ,早已演變成日本宗教體系中一支獨特的 「商業支柱」!
日本朋友極其善於將傳統文化,演變成 「撈錢工具」。不光能將 「文化遺產」 保留、發揚,更是能創利增收,何樂而不為呢?!
相比人家,在我國 5000 年的歷史長河中,又有多少 「工藝絕學」 被遺失了呢?剩下的這些可貴 「遺產」 也未曾善加利用,在這方面,我們真應該向鄰國學習!
寫這篇文章,也是因為假期當至,很多朋友都會選擇旅遊作為首要 「休閒項目」,如果您去日本遊玩,不妨去這這些寺廟觀賞一番,將這些時尚小物 「請」 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