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籤名就能高枕無憂? 潛江法院提醒你五種情形下擔保人無需擔責!

2021-01-11 澎湃新聞
【以案說法】借條上有擔保人籤名就能高枕無憂? 潛江法院提醒你五種情形下擔保人無需擔責!

2020-11-27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自然人之間的借貸行為也日益頻繁,而在一段民間借貸關係中,出借人往往要求借款人提供擔保人以降低借貸風險。但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只要有擔保人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近日,潛江法院審理的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就出現了擔保人免責的情形。

案情回顧

彭某與黃氏父子系親戚關係。2017年底,黃某以資金周轉困難為由向彭某借款10萬元。彭某同意後,於當日提出借款並通過銀行轉帳方式將上述借款轉入黃某指定的黃某父親的帳戶上。同日,黃某給彭某出具《借款條》一份,該借條對借款利息及還款期限均予以明確。黃某在該《借款條》的「借款人」一欄籤名,黃父在該《借款條》的「擔保人」一欄籤名。上述借款到期後,黃某未能按約返還借款本金10萬元。為此,彭某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黃某還本付息並要求黃父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潛江法院審理查明事實與彭某所述相符,故依法支持了彭某要求黃某還本付息的訴訟請求,但對其要求黃父承擔上述債務的連帶責任的訴訟請求,潛江法院卻未予以支持,這是為何呢?

法官釋法

潛江法院經審理認為,黃父系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其在案涉《借款條》的「擔保人」一欄籤名的行為,依法應認定為自願為黃某向彭某的上述借款本息提供擔保。因雙方未就保證方式及保證期間進行明確約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九條「當事人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和第二十六條第一款「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6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第二十六條第二款「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前款規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的規定,潛江法院認定黃父所提供的上述保證為連帶責任保證,該保證期間為借款合同約定的履行期屆滿之日起6個月。鑑於彭某主張黃父承擔保證責任的時間已超出上述條款規定的保證期間,故其要求黃父對本案爭議的借款本息承擔連帶責任的請求,因違反上述法律規定,潛江法院依法不予支持。

法官提醒

除上述因超出擔保責任期限而導致擔保人免除相應擔保責任的情形外,還有以下四種情形擔保人同樣不用擔責:

1.主合同債權人採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擔保人在違背真實意識的情況下提供擔保的,擔保人不承擔民事責任。主合同當事人相互串通,騙取擔保人提供擔保的,擔保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擔保法第三十條);

2.主合同無效而導致擔保合同無效,擔保人無過錯的,擔保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擔保法解釋第8條);

3.擔保期間,債權人許可債務人轉讓債務的,應當確定擔保人書面同意,擔保人對未經其同意轉讓的債務,不再承擔擔保責任(擔保法解釋第29條);

4.債權人與債務人協議變更主合同的,應當取得擔保人書面同意,未經擔保人書面同意的,擔保人不承擔擔保責任,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執行(擔保法解釋第30條)。

—END—

作者:餘湛(民一庭)

原標題:《【以案說法】借條上有擔保人籤名就能高枕無憂? 潛江法院提醒你五種情形下擔保人無需擔責!》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就算借條上有保證人籤名,法官說了,這4種情形擔保人不承擔責任
    很多人認為借條只要有保證人籤名,確認對債務提供擔保就萬事大吉了,就算債務人還不上錢也能有保證人兜底還債。然而在實踐中,很多案件被訴諸法院之後,法院卻判決保證人無需承擔保證責任,讓債權人傻眼。如果保證人可以輕而易舉地被免責,那我們要求債務人提供保證人又有什麼意義呢?
  • 借款人失蹤了 擔保人要還錢嗎?
    2013年,他的好友錢某向銀行借款50萬元,請他做擔保人。 「你只要籤個字就行,不用承擔任何責任。要還錢,銀行也是找我,和你沒任何關係。」錢某巧舌如簧。一旦借款人玩失蹤或喪失償還能力,債權人往往將借款人和擔保人一併告上法庭。在這種情況下,擔保人不得不接受替借款人還錢這一現實。那麼,看似簡單的擔保,暗藏哪些危機?擔保人在擔保書上簽名前,又應該如何規避可能存在的風險?
  • 擔保人虛假籤名是否承擔擔保責任?
    【案情】2016年9月,李某因做飼料生意分三次向朱某借款共計50000元,並出具借條,載明於2017年3月份還清,擔保人劉某在該借條下方擔保人處籤名借款到期後,李某未償付借款,朱某將李某及劉某訴至法院。劉某辯稱,其籤名「劉甲」並非真實姓名,說明該擔保並非其真實意思,其不應承擔擔保責任。
  • 法院:酒後身亡,基於這4點,同桌人無需擔責!
    也並不是只要一起喝酒出了事故就要擔責我們就來看看這起例外情形白某於某天晚上在外聚餐喝酒,結束後朋友將其送往酒店後離開。隨後白某獨自離開酒店,經過某湖邊時不幸溺水而亡。其家人認為與白某一起的9名共同聚餐者沒有盡到注意和照顧義務,應當對白某的死亡承擔責任,遂訴至法院。
  • 滿足這5種情況,擔保人無需還款,籤了合同也一樣
    需要法院出具調查令。民間借貸屬於民事糾紛,如果自己報案一般公安局不會介入。二、「老賴」不還錢,作為擔保人一定要代替償還嗎?不一定,5種情況下例外。但是並不是所有擔保都是有效的,一些陷阱還是要注意避免:1、主合同無效的情況下2、借貸雙方當事人惡意串通,採用「騙保」的方式讓擔保人來「還債」的情況下3、債權人使用不正當手段,讓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願或不了解真實情況的情況下提供保證的4、主合同內容變更並未取得擔保人同意的情況下
  • 在空白合同上簽名擔保人責任照擔
    近日,江西省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審結一起金融借款合同案件,擔保人提出其籤訂的《保證合同》系空白合同,不應承擔擔保責任的抗辯理由,未獲法院採信。法院最終以籤訂空白合同視為對合同內容的無限授權為由,依法判令擔保人對案涉借款本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2018年4月,鄭某與某銀行籤訂《家庭消費借款合同》,約定貸款金額15萬元,貸款用途為裝修,申請貸款期限24期,月利率為1.7%,債務人未能按時足額還款,貸款人有權隨時宣布本合同項下的全部或部分債務立即到期。宋某與某銀行籤訂了《保證合同》,承諾對上述貸款承擔連帶還款責任。
  • 【案件快報】擔保人要不要還錢
    這樣的情形已經屢見不鮮了,很多擔保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我沒有用錢,法院為什麼還判我還錢?他們只是在借條的保證人處籤名。這種情形在現行的法律中被推定連帶責任保證。簡單點說就是,只要債務人不還錢,不論是沒錢還是不想還錢,保證人都得履行債務。
  • 最高法院明確:判決主文已判明擔保人有權追償的,無須再另行訴訟
    三、四川省高院請示問題 該院審判委員會對該案進行了討論後形成了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抵押擔保人承擔了擔保責任後,依據生效判決申請法院執行債務人是其行使追償權的合法方式,法院受理其執行申請,符合法律規定。
  • 五種情形不必親屬籤字即可搶救患者
    最高人民法院昨天發布《關於審理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對現實中爭議頗多的急救是否必須徵得患者親屬籤字這一情況,「解釋」提出,五種情形下,醫院可立即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
  • 擔保人不承擔擔保責任的情形共8種,其法律依據在哪裡
    你在《張哥說法:擔保人在哪些情形下不承擔保證責任?》一文中,列舉了八中情形,請問,這8種情形都有法律依據嗎?有的話,其依據分別是什麼?【答覆】張哥說法是一個普及法律知識的欄目,是普通百姓學法、用法的園地,也是張哥研究法律課堂的課堂。有關「擔保人不承擔擔保責任的情形」一文中,張哥列舉了8中,先就其法律依據提供如下:一.
  • 欠款人失約,「擔保人」帳戶為何被凍結?
    欠款人失約,「擔保人」帳戶為何被凍結?張三與鋼材商鋪老闆王五(化名)相識張三和李四分別從王五商鋪共購買盤螺鋼材40.9餘噸貨款共計15.6萬餘元並立下《鋼材欠款明細清單》字據明確了付款時間逾期滯納金計付辦法等約定
  • 這次法院判:共同飲酒者無需擔責
    也並不是只要一起喝酒出了事故就要擔責我們就來看看這起例外情形白某於某天晚上在外聚餐喝酒,結束後朋友將其送往酒店後離開。隨後白某獨自離開酒店,經過某湖邊時不幸溺水而亡。其家人認為與白某一起的9名共同聚餐者沒有盡到注意和照顧義務,應當對白某的死亡承擔責任,遂訴至法院。一審法院經審理,判決:駁回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事後,原告提起上訴。廈門中院二審維持原判。
  • 安全生產事故當作交通事故起訴,法院判決保險公司無需擔責
    安全生產事故當作交通事故起訴,法院判決保險公司無需擔責 2021-01-05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次法院判:共同飲酒者無需擔責!
    也並不是只要一起喝酒出了事故就要擔責我們就來看看這起例外情形白某於某天晚上在外聚餐喝酒,結束後朋友將其送往酒店後離開。隨後白某獨自離開酒店,經過某湖邊時不幸溺水而亡。其家人認為與白某一起的9名共同聚餐者沒有盡到注意和照顧義務,應當對白某的死亡承擔責任,遂訴至法院。
  • 張哥說法:擔保人在哪些情形下不承擔保證責任?
    說起擔保,債權人可放心,債務人可以松心,而擔保人時常會擔心。可話又說回來,擔保人儘管會擔心,但當初為了朋友義氣或者其他原因就答應做了擔保,既然做了擔保,就應預料到今後可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張哥今天要從另外一個角度,說說哪些情況下擔保人(保證人)不用承擔保證責任,或許一定程度上也能讓擔保人放寬心。
  • 最高院:判決主文判明擔保人承擔責任後有權追償可直接執行
    三、四川省高院請示問題該院審判委員會對該案進行了討論後形成了兩種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抵押擔保人承擔了擔保責任後,依據生效判決申請法院執行債務人是其行使追償權的合法方式,法院受理其執行申請,符合法律規定
  • 何種「借新還舊」下「擔保人免責」?
    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應清楚的掌握何種「借新還舊」情形下保證人會免責,進而規範新貸款的操作,避免免責情形發生。本文探討的是「借新還舊」情形下保證人免責的情況。「借新還舊」下保證人免責的法律依據主要是《擔保法》第三十條和《擔保法解釋》第三十九條。
  • 被冒名「擔保貸款」490萬,法院判決無需擔責
    合浦農村信用社訴至法院,要求被告陳某和黃某共同償還貸款本金490萬元及利息267萬餘元,被告陳某龍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2013年9月、10月被告陳某分別假冒被告陳某龍、被告黃某的名字在原告提供的《借款保證承諾書》《共同借款聲明書》《保證擔保合同》上簽名、捺指印,並向原告提供陳某龍、黃某的身份證複印件,以他們名義向原告提供擔保。又經司法鑑定,原告提交的《保證擔保合同》和《借款保證承諾書》上「陳某龍」的籤名和指印,均不是陳某龍本人所為。
  • 最高院:擔保人明知主合同無效仍為之提供擔保,應承擔相應過錯賠償責任
    對於擔保人的過錯不僅包括擔保人明知主合同無效仍促使主合同成立或為主合同的籤訂作中介,還包括擔保人明知主合同無效仍為之提供擔保等情形。裁判文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民 事 裁 定 書(2018)最高法民申764號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姜某生,男。
  • 2020年,借款擔保發生如下7種情形,擔保人可不再承擔責任
    出於朋友義氣,做了朋友的借款擔保人,朋友提出的幫助請求總無法拒絕,為了和氣往往忽略了作為借款擔保人的重重風險。如果朋友不能償還債務,(擔保合同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視為連帶責任擔保)擔保人就要替朋友償還債務,甚至背上巨額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