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數學專業閱讀,提升課堂教學能力 ——以閱讀《HPM:數學史與數學教育》為例研討交流會

2021-02-23 中山初中數學教研共同體

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一位博覽群書的數學教師,他(她)不一定氣宇非凡,但他(她)的課堂定是靈動的。如果讀的是數學專業書籍,那課堂上必定流淌著數學教師們所孜孜不倦追求的「數學味」。為了加強第四共進組成員的課堂教學能力,上出有「數學味」的課,11月3日,第四共進組在中山紀念中學組織了「數學專業閱讀對課堂教學的指導——以閱讀《HPM:數學史與數學教育》為例」研討交流會。參加本次活動的教師有中山初中數學教研共同體第四共進組全體成員、趙桂枝名師工作室成員和貴州省金沙縣禹謨鎮初級中學的跟崗學習教師。本次活動由中山紀念中學的黃紅老師主持,教師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暢所欲言,達到了深度交流的效果。 

首先,共進組各成員們根據自己的情況,交流數學專業閱讀對課堂教學起到怎樣的指導作用。以閱讀《HPM:數學史與數學教育》為例,接觸數學史與數學教育相結合這一領域後,課堂教學是否發生改變,發生了什麼樣的改變?雲衢中學的任益蘭老師以《一元一次方程》為例,她在課堂上融入了關於「元」的歷史,學生的學習激情馬上被點燃,師生在一種輕鬆愉悅的狀態中完成了課堂教學任務,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三鑫雙語學校的周星老師在共讀活動的第二階段——延展閱讀階段,進行大量的有關數學史的文獻閱讀,並嘗試把數學史融入課堂教學。周老師在《最短路徑(2)》的教學中把「胡不歸」數學模型以習題的形式引入了課堂,引發了學生的深思。

中山紀念中學的汪晶晶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主要是以點綴式和附加式的方式把數學史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汪老師認為在課堂上要重現古人發現數學知識的過程是十分困難的。她在高中集合的教學中就介紹了集合的發展史,讓學生知道集合是在數集的基礎上發展的,為學生接受新知識搭好手腳架。同樣的,汪老師在講授函數這一部分內容前也介紹了函數的發展史,教學效果良好。中山紀念中學的趙桂枝老師以無理數為例,介紹了數學教師研讀數學史對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她認為一個研讀數學史的教師更容易準確地把握學生的痛點,幫助突破課堂的重點與難點。雲衢中學的朱榲梅老師感慨,讀了《HPM:數學史與數學教育》後仿佛打開了數學教學的另一扇窗,找到了若干年以來學生出現各種錯誤的根源,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能更加包容學生的「慢」與「錯」。雲衢中學的武丹丹老師認為數學教師應該了解數學史。教師應該思考自己天天教的是什麼?學生應該思考自己天天學的是什麼?武老師在有理數的教學中用了「一個美麗的誤會」來介紹為什麼要把整數與分數統稱為「有理數」,其實「有理數」就是「可比的數」,只因為在知識的傳播過程中出現了點小插曲而已。相信學生在課後不會再為判斷一個數是否為有理數而苦惱。中山紀念中學的朱春鳳老師分享了她對圓周率的思考,為什麼圓周率是個無理數?誰發現了它?怎麼又能想到利用分割的方法來研究它呢?這些問題促進了朱老師不斷地去查閱資料,追尋數學的根。雲衢中學的宣鳳英老師在閱讀了《HPM:數學史與數學教育》後,感受到古人發現數學知識的艱辛,認識到學生接受數學新知識的不易,在課堂教學中做到不急不躁,一步一步地引導著學生遨遊在數學的海洋。三鑫雙語學校的賈璐老師覺得將數學史融入課堂教學難度挺大,目前更多的是將數學故事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例如「將軍飲馬」和「拿破崙架橋」等故事深受學生喜愛,學生們都為數學知識竟能如此巧妙地幫助解決實際問題而讚嘆不已。 

接著,全組一起討論並確定下一階段共讀的數學專業書籍是《數學史與初中數學教學——理論、實踐與案例》,並對其中的一個案例——《等腰三角形的性質》進行了研討。

活動的最後,來自貴州省金沙縣禹謨鎮初級中學的左老師和趙教師對共進組的活動進行了點評。他們認為這是一次實實在在的數學教研活動,教師們有感而發又不乏深度,令人震撼!

每一次的共進組活動就像是組員們的加油站,組員們每次都能滿載而歸,能量滿滿地去譜寫教師的生命線——站穩課堂,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讓他們真正地愛上數學! 

撰稿:黃  紅

編輯:梁亮亮

往期回顧:

01  教育情懷下的師德與教育思考

02  記一次試卷評講課教研活動

03  基於STEAM教育的數學活動,讓初中數學課堂別樣精彩

04  為什麼物理題的計算結果要用小數表示?

05  做好中小有效銜接,促進師生共同成長

相關焦點

  • 《數學史 走進小學數學課堂:案例與剖析》讀書筆記
    暑假期間,根據張穎老師工作室的閱讀推薦,我讀了幾本專業書籍。其中《數學史 走進小學數學課堂:案例與剖析》這本書留給了我深刻的印象,讓我對數學史和小學數學課堂有了些新的想法。
  • 推薦給小學數學教師的閱讀書目
    讀書啟迪智慧,讀書提升素養,閱讀讓自己更專業,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真問題驅動的教學反思》 劉曉婷5月、《深度學習:走向核心素養》(小學數學) 馬雲鵬6月、《給教師的建議》 蘇霍姆林斯基7月、《發展兒童數學關鍵能力》 吳正憲 劉延革8月、《小學數學典型內容教學設計與評析》 劉加霞
  • 打造智慧課堂!岸英小學開展瀋陽市數學基地校研討活動
    ,對瀋陽市數學基地校前期工作和取得成果進行了總結,對基地校下一步建設進行了前瞻性的規劃,同時推進了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益智課堂與數學思維素養培養的實踐研究》的進一步實施,活動中學校呈現了兩節益智課堂與數學教學整合的研討課,並以「巧用益智器具,打造智慧課堂」為主題舉行了專題研討。
  • 共享閱讀 攜手成長——湖口縣第二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開展閱讀分享...
    大江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為了營造濃鬱讀書氛圍,打造書香校園,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以讀書構建教師專業成長平臺。12月10日,湖口縣第二小學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相聚樊登讀書會,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閱讀分享交流會。黨支部副書記、九江市數學骨幹教師殷瑛參加了此次活動。
  • 樂至教育:數學文化視域下,小學數學抽象能力培養專題教學研討
    為深化課程改革開拓新的思路,為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探索新的方法,為數學課堂教學優化提供新的樣態,為數學學科開闢新的路徑,提高小學數學教師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近日,樂至縣希望小學大會議室開展了為時一天的教學研討活動。
  • 龍子湖實驗學校開展「龍子湖區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研討暨名師...
    12月10日上午「龍子湖區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研討暨郭同春名師工作室教學研討」活動在蚌埠市龍子湖實驗學校舉行。蚌埠市「郭同春、鄭從英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和區兄弟學校部分教師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結合智慧課堂教學展示展開深入探討和分析。
  • 第二屆上海數學教育研究與實踐高峰論壇 暨第八屆數學史與數學教育(HPM)高級研修班圓滿閉幕
    20日下午,大會報告由華東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鄒佳晨老師主持。上海市雙名工程攻關計劃主持人建平中學虞濤老師、華東師大二附中王平老師、大同中學張亞東老師分別作了「雙名工程」項目階段成果匯報和交流,東華大學人文學院徐澤林教授和華東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汪曉勤教授分別就「數學史與數學教育(HPM)」的主題作了大會報告。虞濤老師作了主題為「數學概念的結構功能和教學策略」的報告。
  • 彭州市延秀小學開展數學高階思維能力實踐研究學術研討活動
    為實現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目標,全面推動高階思維深度學習研究和小學數學課程改革,四川省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聯合彭州市延秀小學、餘世友名師工作室於11月20日在延秀小學開展彭州市「主體自主高階思維課堂,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學術研討活動暨延秀小學「藉助學力單,培養小學生數學高階思維能力實踐研究」成都市重點課題成果推廣會。
  • 東營區第二實驗幼兒園開展互動式數學教育課程研討活動
    大眾網東營7月6日訊(記者 於文豪 通訊員 周璇)7月6日上午,東營區第二實驗幼兒園在多功能廳開展互動式數學教育課程研討活動,並邀請情境數學專家趙巖老師來園進行專題培訓活動  此次活動共分為三部分開展:第一部分是大班、中班的兩節教學示範課展示;第二部分是執教教師針對自己執教的活動展開自評和專家點評;第三部分是趙巖老師作《指南背景下科學領域之——數學認知與實施方法》專題講座。
  • 莊浪縣南湖學區開展數學教學研討活動
    為了深入學習踐行新課程標準,打造數學高效課堂,推進數學學科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変,全面提升數學教學質量,經南湖學區黨總支研究決定,2020年12月9日上午,在高房小學召開了南湖學區數學教學研討會。本次研討會由學區幹事劉敏和魏興存同志分別擔任中年級組和高年級組組長,全學區三至六年級數學科任教師參加,共計22人。學區黨總支書記、校長馬新民同志參加了研討會並發表了指導性講話。
  • 基於HPM的「說理」課堂實踐
    HPM(the Relation between 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即數學史與數學教育的關係,是指數學學習者可以通過回溯幾千年前的歷史、人物和文化,去理解數學知識的來源與關鍵點。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有些學生只忙於解決問題,而不重視理解的過程,他們往往對知識點一知半解。
  • 重視數學史在數學教育中的作用
    為了全面了解數學科學,探索數學發展的規律,為了數學教育的目的,都應該開展數學史的教學與研究,進一步認識數學史在數學教育中的地位和價值,充分發揮數學史知識在進行素質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1 數學史在數學教育中的地位數學史是學習數學、認識數學的工具。
  • 數學課堂的魅力——句容碧桂園學校青年教師研討課
    6月2日,句容碧桂園學校啟動本學期青年教師研討課活動。本次活動既是句容碧桂園學校學年系列教學活動暨「讓學習真正發生,關注學生體驗與創作的高效課堂」研討課活動的重要組成內容,也是學校為青年教師展示教學基本功和貫徹IB項目教學理念而搭建的宏大舞臺。
  • ...觀摩研討促提升 | 全區 「小學低學段數學遊戲教學」主題研討...
    「遊戲」課堂展風採 觀摩研討促提升 | 全區 「小學低學段數學遊戲教學」主題研討成功舉行 2020-11-27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滻灞二十二小開展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陽光訊(張文婧 霍靜 記者 張允鐸)為了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推動教師專業成長,西安市滻灞第二十二小學啟動專家問診研討活動。近日,該校誠邀西安市小學數學教育專家李東利老師來學校指導課堂教學工作。李老師深入課堂,就程程老師執教的《快樂的動物》和楊珍老師執教的《組合圖形的面積》進行聽課、評課,全體數學教師積極參與其中。第一節課由程程老師執教二年級上冊《快樂的動物》。程老師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設計探索性和開放性的問題,通過畫一畫,填一填,說一說,讓學生一步一步認體會「倍」的含義,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 翠屏小學開展市級課題公開課研討活動
    6月11日,翠屏小學開展市級立項課題《數學史融入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公開課研討活動。學校行政領導、課題組成員、全體數學教師等共計30餘人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分為三個環節:課例觀摩、課例研討和課題研討。
  • 20210220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融入與滲透
    (2)引導閱讀,感悟知識       針對「你知道嗎?」欄目的教學,教師可以教授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的方法與技巧,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養成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習慣,在閱讀感悟數學文化中提升自己的數學文化素養。
  • [長寧]建青實驗學校:開展初中英語報刊閱讀 提升學生自主閱讀能力...
    [長寧]建青實驗學校:開展初中英語報刊閱讀 提升學生自主閱讀能力 ——聯合教研活動報導時間:2017/11/10 13:18:44 來源:東方網教育頻道    作者:夏荔 孫釧    選稿:陳樂
  • 「現代生活教育」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開展研討活動
    1月10日下午,洛社中心小學黃榮德校長領銜的無錫市「現代生活教育」數學名師工作室開展研討活動,工作室顧問惠山區教育局教研室小學數學教研員鍾國強、工作室專家組成員浦玉宇、工作室學員以及洛社中心小學的數學教師參加了此次活動。
  • 積澱教學智慧 升騰課堂技能——銅山區青年教師數學研討課
    為了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本著「研讀新教材,培育新教師,強化師資隊伍,提升教學質量」的宗旨,給青年教師提供一個展示專業成長的平臺,營造互相學習、互動交流的良好教研氛圍,促進我區教育教學穩步健康發展,9月15日在銅山實小海河校區五樓會議室隆重舉行了銅山區青年教師數學研討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