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最後囑託
先給大家來列舉一下每個單詞都查的壞處:
1. 讀一本書的時間被拉長。當戰線拉得太長,孩子整個閱讀的興趣很有可能會隨之下降,呈負相關。
2. 閱讀的連貫性被打破。隨之而來的是對所讀文本的整體把握不佳,斷斷續續直接影響閱讀的質量。
3. 過於依賴英語詞典,中英文的死板對應導致無法培養英語思維。
4. ……
我們要明白的是閱讀一本書的目的在於讀而不是掃盲每一個不認識的單詞。
所以,其實並不建議各位小朋友碰到就查碰到就查,而是轉換一種思路,學會猜詞。所謂猜詞(lexical inferencing),並不是盲目亂猜,而是根據目標詞所在的文本(詞語、句子、段落)結合簡單的邏輯分析來猜出詞語的大概意思。雖然這種方式不是一勞永逸的,但是針對現階段的大多數文本還是綽綽有餘了。
相比查詞,猜詞也有三個顯著的好處:
1. 閱讀能力增強。對前後文本的理解都基本準確到位了才能將詞猜準,同樣將詞猜準了才能夠保證詞語所在的文本段落理解正確。兩者相互促進助力閱讀能力增強。
2. 閱讀速度提高。確實,現在科技發達,也許我們不必去翻閱字典,只用一支小小的有道詞典筆就能夠1秒查到滿意釋義。但是從英文單詞轉到中文釋義再回到英語文本,中間轉了兩個彎;而猜詞的過程是不用在語言上轉換思維而直接使用文本的語言就可以完成對單詞的理解。我們對比之後可以明顯發現猜詞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3. 對文本的敏感性更強。對於之後的成熟讀者來說,文本敏感度是對所讀文本進行深入思考分析的一個基本素養。而通過猜詞,在未來的閱讀中孩子會更加懂得進行上下文的聯繫,從而給之後的文本分析打下堅實的基礎。
說了這麼多,大家一定都對猜詞的好處有了基本的了解,那應該怎麼去做呢?
在使用「猜詞」這個方法之前,我們首先要問自己這兩個關鍵問題:
1. 我是否真的需要知道這個詞的意思?(如果我不知道這個詞的意思,是不是會影響我對文本的理解?)
2. 是不是我只要知道單詞的大致意思就足夠了?
所以並不是碰到任何不認識的單詞都要去猜,如果碰到的不認識的單詞會影響到對文本的理解,但是我只要知道單詞的大致意思了就可以成功理解文本,那就進入我們下面的「猜詞」步驟吧!
猜詞可以大致分為兩種方法:
(1)根據語境猜詞
語境的範圍如下↓
① 根據目標詞所在句的前後詞來猜→ ② 根據目標詞所在句的上下句來猜→ ③ 目標詞所在段落的上下段落
(用①無法猜出才執行②,以此類推)
確認目標詞的步驟如下↓
① 確定詞性→ ② 確定是褒、貶還是中性詞→ ③ 目標詞可以使用的領域(在文中目標詞使用的領域/它所修飾的已知詞在文中使用的領域)→ ④ 目標詞和前後文構成的因果/邏輯關係
這樣的步驟走下來,基本上我們就可以在以保證文本的整體理解正確性的大前提下猜出詞語的意思。
例子來源1:Magic Tree House #3 Mummies in the Morning (Page 24)
在這幾段中我們挑出三個覺得大家可能不會的詞來舉例。我們通讀這一段會發現,就算不知道『whoosh』這個詞也完全不妨礙理解整段話的意思。我們只要明白後面『cold air』的意思,就可以明白這裡Jack感受到的基本上就是害怕、恐懼這一類的情緒,和『whoosh』沒有太大的關係;
第二和第三個詞,我們就可以利用上述的方法猜詞。比如『pleat』
① 根據『pleat』前面的『many』和『tiny』兩個形容詞,我們可以確定『pleat』是一個名詞
② 根據前文的「beautiful Egyptian lady」我們可以推斷出這個『pleat』是一個褒義的名詞
③ 根據『pleat』所在句子的前詞「long white dress」我們可以推斷這個名詞可以用在裙子上,也就是服飾領域
所以以上可以得出『pleat』是一種使用在裙子上的裝飾。而知道這一點對這段文字而言已經足夠了。
同樣『glitter』也是。對這個詞進行猜測,步驟就會比較簡單,只需在這句話中找線索即可。
① 加了『ed』,這是一個動詞
② 前面有『jewelry』,說明這個詞可以用在珠寶首飾領域
③ 『gold』,說明這個詞一定帶有『gold』的某種特性,比如發光/閃爍/等等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這句話的大致意思:這個lady金黃色的珠寶在閃爍。
OK,以上的這些信息都識別出來後,我們對這一整段的理解就基本沒有問題了。
例子來源2:Magic Tree House #3 Mummies in the Morning (Pages 51-52)
接下來我們舉一個依靠上下文邏輯來猜詞的例子。
這一段發生在Annie和Jack準備逃出Mummy屋子的時候。
① 『budge』跟在單詞『wouldn’t』後面,所以首先是一個動詞
② 根據上下文,我們無法判斷這個詞的褒貶
③ 上文出現了『wooden door』,我們可以推測這個詞用在和門有關的地方,但是仍然不知道對門做了什麼
④ 運用邏輯。根據這個故事的前面情節,我們已經知道了Annie和Jack現在是想要離開屋子。然後,看上一段:『lean against』和『push』,其實是兩個十分形象的詞。想像一下就是靠在門上用身體推門的場景。
那有沒有把門打開呢?再看後文:They pushed harder. 一般邏輯是:如果門打開了,人出去了,那就沒有必要再『push harder』。那現在需要『push harder』那只有一個原因:門並沒有被打開。所以上下文一結合一分析,其中漏掉的一環就是:門沒有動。
那自然的,這樣『budge』可以猜出是類似「移動」這個意思。這段也就順了。
(2)根據詞根詞綴猜詞
這種方法對孩子的要求可能會比較高一些。當然如果在平時就有意識地去接觸一點簡單的,比如『dis-』, 『inter-』, 『-ous』, 『-er』。因為有一些詞根它的意思變化不會很多,只要記住就能打通很多其他單詞的意思。
舉個不是書本中的例子:
Although the company's income from sales was higher than expected, its high costs in the form of salaries and other overheads put it in a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
分解一下:
『Dis-』
『Advantage』
『-ous』
『Advantage』的意思是優勢/優點,這是這個詞一定要知道的主幹部分
『Dis-』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否定意義詞根
『-ous』是非常常見的形容詞的詞尾
所以通過這樣的拆分,我們可以很容易知道『disadvantageous』的意思,就把整句話理解了。
通常情況下這樣可以猜出詞的大概,但是偶爾出現一詞多義的現象,還是得聯繫上下文進行語境中的猜測,這才是王道。
1. 結合語境猜詞是一個十分實用且對未來的閱讀很有幫助的方法。我們看上去似乎一步一步非常繁瑣而且耗時很長,其實不然。為了教大家方法這篇文章會寫得很細緻,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很快,大家要相信自己的腦子💪
2. 大家要慢慢改掉一碰到陌生的單詞就查字典的習慣。我們的目的要明確:是為了閱讀還是為了記憶單詞。如果我們是為了閱讀,那麼就應該儘量保持連貫性,同時不要把戰線拉得太長,失去了讀完的耐心;純粹為了記單詞則另當別論。
3. 我們找的閱讀材料一定是要符合自己閱讀水平的。生詞不能太多,不然猜詞不可執行,對文本也會了無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