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鄂爾多斯大地,秋風送爽,瓜果飄香。
來到烏審旗圖克鎮巴音淖爾草原的時候,烏雲密布的天空降下了急雨。雨中的草原有別于晴日風景,氤氳中散發著青草的芳香。
沿著草原上的觀光油路前行,不多時便到達了此行的目的地——牧民朝格吉樂圖的酸奶作坊。
作坊是典型的牧家院落,坐落於巴音淖爾草原核心地帶。一條大黑狗看著駛進的車輛吠了起來,隨即一個身材中等、膚色黝黑的精壯漢子拿著雨傘出門相迎。他,就是作坊的主人朝格吉樂圖。
朝格吉樂圖,在當地是個名人。走進作坊,陣陣奶香沁人心脾。落座、斟茶、寒暄,主人還特意拿出他製作的酸奶讓大家品嘗。熱情的話語驅散寒意,伴著雨聲,朝格吉樂圖開始向我們講述他的致富故事。
今年48歲的朝格吉樂圖曾是一名軍人,退伍之後回到了牧區,在自家的草場上養著一些牛羊,生活也還過得去。懷著對更好生活的嚮往,不願意吃老本的朝格吉樂圖思謀著再做一些營生。四年前,在多方考察之後,他將致富的目光瞄向了他再熟悉不過的傳統酸奶。「現在人們的生活品質越來越高,傳統酸奶這種優質的奶食品肯定會受到城裡人的喜愛」。就這樣,這位聰明勤勞的牧民開始踏上了創業之路。
安裝機器、訂購原料、製作酸奶、開拓市場、運送產品……創業之初,這些工作都是朝格吉樂圖一個人完成。為了打開產品銷路,朝格吉樂圖帶著自己製作的傳統酸奶,走遍了全市較大的旅遊區和中心城區的大型超市。功夫不負有心人,雖然曬黑了皮膚、磨破了鞋子、費盡了口舌,但是學會了如何同生意人打交道,明白了市場到底需要什麼樣的酸奶,他的酸奶逐漸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固定客戶和收入不斷增加。「我用兩年時間收回了70%的投資,第三年開始盈利後掙了十幾萬元,今年僅賣酸奶一項的收入保守估計就可以達到20餘萬元。」朝格吉樂圖笑著說。
「為什麼你的酸奶能夠得到消費者青睞?」朝格吉樂圖用品質這個詞回答了記者的提問。「我家的酸奶,所用原料都是完全沒有經過篩分處理的新鮮牛奶,保留了所有的營養成分,再加上我堅持使用蒙古族製作酸奶的傳統工藝,確保了酸奶最純正的口感,這些都是其他使用現代機器的企業無法做到的。」可以說,正是對品質以及傳統工藝的堅持,朝格吉樂圖的酸奶才能在眾多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
如今,朝格吉樂圖的酸奶越賣越火,銷售旺季時,每天最多可以售出2000斤,淡季每天也能有幾百斤的銷量。採訪中,不時有客戶打來電話訂購酸奶。
在經營酸奶作坊的同時,朝格吉樂圖還餵養著60頭牛、80隻羊、200隻雞,種了150畝紫花苜蓿、40畝玉米。「下一步,我想在打理好牧區營生的同時,繼續在製作奶食品的道路上走下去,進一步豐富產品種類、擴大生產規模,努力讓我家的奶食品走向更大的市場。」對於未來發展,朝格吉樂圖思路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