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很多勵志故事,依然做不好自己

2020-12-14 總是說

記得小時候老師家長問自己長大以後想做什麼的時候,大多數人的答案異常的相似,想成為一名科學家。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總會有一種對勵志故事的崇拜油然而生的情感。或許是因為當時愛迪生的故事太多的緣故吧。

於是,我們在各種勵志故事中成長起來,自然而然的,勵志故事經常成為自己失落或者無所適從的時候的一劑強有力的雞血,後來發現,原來這些故事只成為了一碗一碗的毒雞湯而已,我們看了也照做了,卻發現,自己依然還是自己。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看了那麼多「毒雞湯」,卻依然做不好自己呢?

從小學的時候,每逢寫作文的時候,總用名人名言湊字數,作為老師,也很贊同學生們用這些名人名言出現在那些作文之中,最常用的一句莫非就是,愛迪生曾經說過,成功就是百分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然後就是一句話從開始寫作文一直用到初中畢業,然後還用這句話一直激勵自己「走向成功」。

最終走向成功的分水嶺在初中升高中的那場考試中把大部分人都擋在了牆外。於是勵志高中要繼續努力學習,雖然起點不高,但是也要在終點實現邁向成功的第一步。然而高考結束之後,自己雖然用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是隔壁那個天天喊著考的不好,天天只看他在玩的人考上了好大學,自己卻差一點連專科院校都無緣。

工作了,才發現,原來自己高考的那一刻,未來已經被明確的界限了。進入職場的第一節課就告訴我們,進門靠學歷,進了靠能力。身邊看似不如自己的人多了去了,卻發現自己的能力完全沒空間去施展,因為學歷第一關自己已經被「Game Over」了。

於是,有那麼幾個「名人」跳出來說,那些上本科研究生的人在上學的時候努力學習了,現在上班了就有正當的理由找一份更好的工作。於是,只剩下一幫思考人生的「被淘汰者」想自己是不是真的沒有用功學習呢?那為什麼古時候還有人說「英雄不問出身低呢」?誰知道命運跳出來說,英雄還無用武之地呢。

於是,在這種無用武之地的大環境裡,我們需要用雞湯來武裝自己,雞湯喝的比狗糧都多,然後發現自己的路越走越窄,成功的希望越來越渺茫,於是有人開始自暴自棄,然後勵志的歌重新跳出來,告訴我們,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原來聽這首歌的時候覺得沒什麼感覺,只有自己到了這個時候才發現,原來還有天註定的一部分丫,同樣打拼了,卻打拼到希望都快沒了,難道自己之前的勵志故事真的沒有讀懂麼?

大部分勵志故事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只有「成功」人士才能在這些故事中出現,失敗的人士沒有機會上榜的,就算有這部分人的故事,也都是失敗典型。故事中失敗的人士和成功人士的努力過程都是一樣一樣的,卻在某一件事之後和成功分道揚鑣,走在正確路上的人成功了,反之,他們則失敗了。

而讀者能看到的只有成功的過程,卻沒有成功的方法,於是,我們也努力,也加油奮鬥,也希望能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卻發現自己雖然努力了,奮鬥了,卻距離正確的方向越來越遠,因為中間並沒有走向正確的方法,這樣的方法只有少數人掌握而已。

勵志故事雖然能看到有人走向成功,卻並不能指引你如何成功,這或許才是那些「毒雞湯」的本質吧。而大部分能成功的人,他們做的事兒恰好是找出那些獨特的地方,不效仿,做自己,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更重要的是行動。成功的繁華背後是更多的努力,還有不可或缺的方式方法。邯鄲學步,最終結果就是自己連路都不會走了。

故而,不必羨慕那些成功的人,也不用羨慕他人的眼光,行動,做自己,超越自己,則成。

相關焦點

  • 給今天的年輕人:勵志故事,不管多好,都是別人的生活
    我不知道我什麼時候開始的,我喜歡讀勵志故事。我從雜誌開始讀一些人物的事跡,一般的模式是起點很低,一開始是小白,遇到了很多困難,最後,我克服了困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想通過觀看這些真實的事情來鼓勵自己。
  • 中國勵志故事和西方勵志故事的差距
    還記得幾年前對一本書《哈佛家訓》愛不釋手,喜歡那裡的每一個小的故事,感悟每一個小故事所要表述的意義。實在說的上是一本很不錯的書。今天晚上又無意間的翻了翻剛買來的《青年文摘》,讀到這樣的一篇文章——《不會考試的數學大師》,很有感觸,也很有感想。
  • 勵志故事6則
    【勵志大道理】人生可以沒有很多東西,卻唯獨不能沒有希望。希望是人類生活的一項重要的價值。有希望之處,生命就生生不息!勵志小故事2:《天道酬勤》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時候的天賦卻不高。
  • 為什麼看了很多學習備考經驗帖,卻依然走不好升本路?
    想必大家都知道一句話:「聽過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這句話用在升本黨身上也是適用的。很多升本黨看了很多經驗帖,卻依然走不好升本這條路。經驗帖對於升本黨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升本備考過程中,經驗貼可以給你很多學習方法上、時間規劃上、備考資料上的指導,大多數情況下具有很強的借鑑意義。
  • 雖然讀了很多勵志故事,但是依然沒有動力,那該怎麼辦
    現在問自己一個問題:「你想在你的生活中做什麼?「記住總是以結束開始,做你最喜歡的事。無論你的天賦和努力有多好,有些事情只是需要時間。就像剛懷孕一個月的孕不能在一個月內生下一個孩子。你和你的目標之間唯一的障礙就是你一直在告訴自己為什麼不能實現它。
  • 青春勵志故事推出張麗莉、沈星先進事跡
    月21日電(記者張樂 吳楚 賈元熙)今天,飽蘸著沈星家人、同學和戰友思念之情的《青春勵志故事:沈星》正式上線。兩天前,即5月19日,中國青年網「勞動·創造·奮鬥--青春勵志故事」推出了「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的感人事跡。兩期青春勵志故事,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在網際網路上形象地再現了兩位英雄的大愛人格和青春軌跡。人民網、新華網、千龍網、東方網、新浪網、騰訊網等全國300多家網站進行同步轉載。
  • 為什麼懂得道理很多,卻仍然過不好?
      文︱張雲在線 刷屏時候,常看到有人發的人生感悟和勵志雞湯故事不同的是有另外一個畫家,擅長畫連環畫,角色塑造、畫美女、編故事,信手拈來。那就很吸引人對不對?幾乎沒有人不願意看故事劇情的。 人們更擅長從劇情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然後去期待劇情的發展,這是屬於精神消費層面,人們就喜歡享受這個過程。這個就是定位與打法! 精神層面的領悟屬於提煉的乾貨。
  • 勵志小故事300字篇分享
    勵志小故事300字篇1:張海迪的一個小故事五歲的張海迪因患有脊髓病,無論做什麼事情她都只能在輪椅上進行。不久,她做了一次手術,手術後她只能一動不動躺在床上,可她仍然刻苦學習知識,她從鏡子裡面看書。就這樣,她自學了小學、中學的課本,後來又開始自學英語。她對自己要求嚴格,因此進步很快,漸漸地,她開始替有關部門翻譯英語資料。
  • 為什麼孩子讀了很多書,還是做不好閱讀理解、寫不好作文?
    >可以這麼說,只要真心想看書,基本上絕大部分孩子都能得到滿足,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有些家長突然發現,孩子讀了很多書因為唯有輸出,才能夠逼著孩子的大腦將大量輸入的內容進行消化、重組,將之真正化為自己的東西。否則,讀過再多的書,沒有經過大腦的消化,這些讀進去的內容也不過就是吹過湖面的微風,也許能蕩起些微漣漪,但終究留不下多少影響。輸出的方法有很多,身邊很多學霸、牛娃最愛用的是思維導圖。
  • 「殘疾名人勵志故事展」進社區
    殘疾名人故事展進社區7月14日下午兩點,「殘疾名人勵志故事展」走進大石壩街道石油社區。展板一擺放好,就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觀看。11歲的賀永豪是徐悲鴻小學的學生。他和媽媽伍貴蓉專門從正街社區趕來觀看展覽。在媽媽的帶領下,賀永豪認真地閱讀展板上的故事,領略這些偉大人物帶給他的感動。
  • 從年輕小夥考到大叔的22年高考故事,真的勵志嗎
    小編厚著臉皮在此嘰嘰歪歪,也沒有指責梁實的故意,只是想告訴各位喜歡心靈雞湯和勵志故事的朋友,心靈雞湯和勵志故事也有優劣之分,也有選擇的空間。小編的觀點是梁實先生22年的參考故事,現在僅可做茶餘飯後之無聊談資,沒有多少勵志的成分了。而且這種成分隨著他每參加一次高考就減弱一次,直到最後棄置路邊,無人問津。
  • 我們聽過很多道理 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大家好這裡是小天,每周二依舊為大家帶來好聽的音樂和音樂背後的故事。這次要分享的是來自《後會無期》電影同名歌曲,鄧紫棋的《後會無期》。最近偶然聽到了這首歌的英文原版,有感而發,於是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聽過很多道理 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年輕時喜歡郭敬明,長大後開始喜歡韓寒。這句話說明了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經歷的事是不一樣的。年輕時喜歡風花雪月,友誼至上;長大後看透了人間百態,冷暖自知。後會無期是我唯一一部看了4遍的電影,雖然都是被迫組團去電影院看的,但也足以證明這部電影在當時的火熱程度。不過雖然看了四遍,也不敢說完全吃透了這部電影。
  • 做最好的自己唯美句子,寫給自己的勵志經典語錄
    每日一語,寫給自己,勵志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請欣賞。1、得不到的付出,要懂得適可而止,在沒有確定能不能得到的情況下,千萬不要輕易放棄。2、改變不了環境,就要改變你自己。適應不了環境,就創造自己適應的環境。心理障礙突破不了,談何其他?放寬心態,努力做人,自己不是最強大的,但一定要做最好的自己!
  • 心靈雞湯勵志故事
    歸途上,我琢磨著農民的話,對自己說:所謂人生的抉擇不少便是如此。  心靈雞湯勵志故事二:愛人之心  這是發生在英國的一個真實故事。有位孤獨的老人,無兒無女,又體弱多病,他決定搬到養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購買者聞訊蜂擁而至。住宅底價8萬英鎊,但人們很快就將它炒到了10萬英鎊。價錢還在不斷攀升。
  • 聽過很多育兒知識,依然當不好父母!怎麼回事?
    「我知道父母情緒自控很重要,可看到孩子撒潑打滾,就忍不住朝孩子發脾氣」;「我知道應該放手讓孩子自己做,可看到孩子遲遲不能穿好,就忍不住幫孩子穿」;「我知道親子閱讀很重要,可看到手上的事情很多,就忍不住做『
  • 幾句正能量的勵志語錄,句句深刻,沒事就讀一讀,給自己打氣!
    當有一天,心將時光臨摹成一幅秋日碧海一天的畫,它依然是心中最溫情的山水。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天不斷地奔跑,甚至奔命、追逐的,是世俗的需要,而非心靈的需求。富可敵國的人,未必找到了快樂;權傾一方的人,未必尋覓到了幸福。快樂和幸福,說到底,不是金錢和權力,只是心底裡的一種安閒與寧靜。我們絕不要錯過眼前的美景和手頭的幸福。
  • 分享 心靈雞湯勵志故事
    勵志小故事內容雖然簡短,但能給你帶去正能量,給你積極向上的力量。以下小編分享8則勵志小故事,歡迎閱讀!  心靈雞湯勵志故事一:抉擇  一個農民從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卻被淹死了。事後,人們議論紛紛。有的說他做得對,因為孩子可以再生一個,妻子卻不能死而復活;有的說他做錯了,因為妻子可以另娶一個,孩子卻不能死而復活。
  • 一個真實勵志溫暖的故事
    一個人能擁有自己的命運,首先需要能自己選擇自己的命運;而對於印度女性來說,她們本來就不被允許去選擇自己的命運,片子中那個爸爸做所的就是讓他的女兒有選擇自己命運的機會。《摔跤吧!爸爸》帶有鮮明的阿米爾汗電影的印記,那就是純熟的商業片技巧、敏感的話題和蓬勃的正能量。影片的摔跤場面拍得如此逼真震撼,背後是劇組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
  • 穿書文,勵志小甜餅《星雲深處,有間甜品屋》
    今天給大家推薦三本穿書文,前兩本屬於勵志小甜餅,個人覺得相對來說比較好看一點,最後一本也還可以,大家看文案選擇吧。⒈《穿成灰姑娘的姐姐[穿書]》作者:如小果書評:蔣年年穿成了書中的惡毒女配,類似於「灰姑娘的姐姐」,不想被炮灰的蔣年年決定不搶男人了,立志上清華,然而沒想到考上清華的同時還成了娛樂圈中的流量小花,順手拐了一個頂級流量做男朋友……甜寵小故事,女主軟萌向上,故事讀起來輕鬆搞笑,又意想不到,男女主之間互動萌寵甜蜜,是很有愛的一對,男主偏溫柔人設,男女主感情發展也自然流暢
  • 《史記》寫蘇秦的精彩勵志故事
    可惜的蘇秦在鹹魚呆了很長時間,依然沒有成功,最後只有落魄的回家。《史記》中說「黑貂之裘敞,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負書擔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狀有愧色。」真是一個慘字了得,最後混得惶惶然如喪家之犬,灰溜溜的回到了家。更噁心的還在後面,全家沒有一個人看得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