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西方哲學之父

2020-12-17 安靜和自然

蘇格拉底是有史以來最著名的哲學家,擁有我們記錄在案的最微妙和最複雜的思想之一。他的死在雅典和人類歷史上是一個黑暗的時刻,但他的思想和教義已經存活了近兩千五百年的光明燈塔。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尼採以及許多其他偉大的思想家都無法對蘇格拉底的思想作出明確的分析。但對於那些希望介紹蘇格拉底的人來說,這是一個機會,可以慷慨地體驗這位傑出人物和著名哲學家的生活和思想。

蘇格拉底出生於公元前470年,於公元前399年在雅典逝世。他來自一個貧窮而卑微的家庭。他的父親是雕塑家,母親是助產士。蘇格拉底最初跟隨他父親的職業,這在當時很常見,但最終他辭職,全身心投入哲學。

有關蘇格拉底教育的信息沒有倖存下來,所以我們只能推測。一些學者推測他可能是自學成才的,他的教育基於他自己對世界及其人民的觀察。我們所知道的蘇格拉底大多數都來自柏拉圖的寫作,柏拉圖告訴我們蘇格拉底是一個誠實正派的人,是一個忠於其國家法律的公民。他履行過投票等宗教和政治職責,並參與了古代雅典的政治生活,這是他非常喜愛的。

一個鮮為人知的事實是,蘇格拉底也是一名士兵。他在伯羅奔尼撒戰爭的三次戰役中勇敢地戰鬥,在那裡他表現出了出色的勇氣和無私,以及他在戰鬥中和戰鬥後所經歷的艱辛中所表現的非凡的忍耐力。在研討會上,柏拉圖的一個哲學文本,一個名叫阿爾西比亞德的年輕人稱讚蘇格拉底的勇氣和他無視寒冷和恐懼的力量。Alcibiades說蘇格拉底在戰鬥中挽救了他的生命,然後拒絕為此感到榮幸。在道歉中,這是柏拉圖關於蘇格拉底在自己辯護中所作演講的報告,蘇格拉底比較了從哲學中撤退的行為,以及士兵在戰鬥中被殺的可能性。

雅典有一個法律案例,以說明蘇格拉底的道德品質而聞名。在一場海戰之後,當猛烈的海浪和天氣使它幾乎不可能回頭時,勝利的將軍們放棄了他們的死者,也放棄了在沉船中倖存的水手。相反,將軍追捕逃離的斯巴達海軍。蘇格拉底是法布爾的成員,雅典公民委員會。決心堅持原則而不是受到民意的影響,面對被逐出教會或死亡的威脅,他獨自反對他認為違憲的審判。他阻止了投票,直到他作為議會成員輪到他們結束,之後那些沒有逃離的將軍被判處死刑。

在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和民主解體後,雅典由三十個暴君統治。蘇格拉底是他們最嚴厲的反對者之一,經常與他們發生衝突,特別是與他的朋友和前學生Alopece的Crito。暴君通過沒收財產並譴責叛逆的公民致死,對他們認為對他們的暴政構成威脅的人做出回應。蘇格拉底經常反對暴君,並拒絕接受他們的權威,這一立場在他被判處死刑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蘇格拉底是世界上最神秘但最受尊敬的人之一。就像耶穌一樣,這位偉大的哲學家並沒有留下任何一個文字。通過那個時代的其他偉人 - 亞里斯多德,色諾芬,當然還有柏拉圖,我們所知道的關於他的哲學任務和教義的全部來自他,他們被認為是最可信和最準確的。

在年輕的柏拉圖作為思想家和哲學家自己發展的過程中,蘇格拉底的死亡震驚了雅典社會,並促使他記錄了他偉大的老師的生活和教義。他的一部作品是,道歉,這是柏拉圖對蘇格拉底懷念的一種形式,反對雅典當局對他的指責。幾乎所有關於蘇格拉底哲學的知識來自他忠誠的學生,他也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根據柏拉圖的說法,蘇格拉底思想的起點和終點是他的座右銘「我知道我什麼都不知道」。

蘇格拉底是一位深思熟慮的人,也是一位懷疑主義者。他的思想和問題主要集中在人類生活的日常問題上。這是蘇格拉底思想與前蘇格拉底哲學家的主要方式之一,其特殊領域是自然哲學。前蘇格拉底哲學家包括著名的思想家,如芝諾和畢達哥拉斯。這種哲學拒絕了據說解釋世界的神話,並試圖找到對自然現象的理性和數學解釋,並試圖用邏輯和理性回答關於自然的問題。

蘇格拉底愛人民。他喜歡與他們保持聯繫,傾聽他們的聲音,並傾聽他們的問題和思維方式。他的教誨和演講常常圍繞著道德,勇敢,善良,對公平法律和對一個國家的忠誠的價值。他指出了這些美德的對立面的負面影響。他教年輕人,特別是富人的後代,不是過分珍惜物質的東西而不是關心獲得更多的財富,而是要在道德上行事並養活精神。他相信人們可以用邏輯作為唯一的工具來解決問題並揭露真相。

蘇格拉底最有名的可能是他的教學方法,稱為「蘇格拉底方法」。在這些審議中,蘇格拉底假裝完全無知,完全沒有意識到正在討論的問題。但通過質疑問題,他努力從他的會話夥伴那裡得到真相,最終,在回答了所有問題後,他們被帶到了「真相」,蘇格拉底稱這些對話的結論。在希臘,該方法被稱為μαιευτικ μθοδο -的「產婆式」的方法,它指的是概念,說穿了就是腦子裡面和-就像一個助產士(他母親的職業)帶來了世界進入了一個新的嬰兒-所以蘇格拉底從他的辯手中揭示了真相。

儘管他的偉大和受歡迎的聲譽,蘇格拉底也有敵人,這是他對人民的強大說服力和他對當時任意當局的有影響力的反對的結果。不幸的是,這種反對導致了他的死亡。蘇格拉底的著名審判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容易被誤判的案件之一,導致對「西方思想之父」判處死刑。在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被指控「未能承認城市所承認的眾神」和「腐蝕雅典青年」。許多歷史學家認為,這些指控是通過歪曲蘇格拉底根據他的蘇格拉底方法教學時提出的問題而捏造的。罰款決定他應該自願飲用由鐵杉製成的有毒啤酒。儘管蘇格拉底本可以通過逃離監獄來挽救他的生命,但他更願意像他一樣生活 - 以尊嚴和勇氣去世,尊重他一生中所教導的信仰和價值觀。

相關焦點

  • 哲學:帶你了解蘇格拉底的智慧
    蘇格拉底一生述而不作,後人關於他的思想言行,主要是通過他的兩個學生——克塞諾芬尼和柏拉圖的記載而得知。前者側重記錄蘇格拉底的生平事跡,後者則更多地轉述了蘇格拉底的思想。認識你自己是蘇格拉底的著名思想,蘇格拉底的一位朋友凱勒曾問過神,有誰比蘇格拉底更有智慧,神說沒有。蘇格拉底感到非常困惑,因為他認為自己並沒有智慧,於是他訪遍了許多著名的政治家、哲學家、詩人和工匠,試圖發現他們比自己更有智慧,然而結果卻是令人失望,這些人不僅沒有真正的智慧,還自作聰明,對自己的無知一無所知。
  • 早期的蘇格拉底式對話構成了西方哲學思想的基石
    蘇格拉底是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沒有留下任何書面作品。他的思想中存在的是對他的教導和對話的二手描述 - 包括最著名的是他的朋友,學生和哲學繼承者柏拉圖組成的他的審判和執行的描述。在Euthyphro,蘇格拉底審視了虔誠的概念,並展示了他質疑雅典當局的傾向。
  • 西方哲學奠基人蘇格拉底,學習他的20句至理名言,領會智慧人生
    提到西方哲學,就不得不聯想到古希臘,因為在古希臘,存在三位哲學史上三位重量級的人物——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這三位並稱「古希臘三賢」,被後人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今天,要一起來了解「古希臘三賢」中輩分最高的蘇格拉底,用他20句至理名言,感受西方哲學的魅力。在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三人中,為什麼說前者輩分最高呢?一方面從出生來說,蘇格拉底年齡最大,另一方面,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師傅,柏拉圖是亞里斯多德的師傅,這三位奠定西方哲學的偉人,一脈相傳。
  • 西方第一哲學家: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在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哲學家」這個稱號,被無可質疑地授予了蘇格拉底。這位哲人的地位之高,以至於在他之前的哲學家,都要被稱為「前蘇格拉底哲學家」,仿佛直到他的出現,哲學才真正得以成為哲學。是柏拉圖將他的事跡和思想寫了下來,人們才得知了這位大哲學家的許多事情,若不是有這麼一個極賦寫作天份和熱情的學生,我想,蘇格拉底可能就會被歷史埋沒了。不過,歷史最終並沒有把他埋沒,與之相反,命運之神還將他推上了哲學的神壇。這自然是有原因的。
  • 西方哲學的奠基者蘇格拉底,提倡美德即知識,譽為古希臘三賢之一
    這句話是西方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名言,也代表著他對這個世界的態度。蘇格拉底是古希臘哲學的創始人之一,在西方哲學的發展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令人意外的是,他在西方歷史上是一個頗為神秘的人物,他本人沒有任何作品流傳於世,他的思想主張都是通過學生和其他學者的研究所得出。
  • 西方哲學:蘇格拉底到柏拉圖,古希臘時期對「普遍法則」的尋求
    蘇格拉底也在這一時期誕生且名聲大造。他尋求事物的普遍定義,特別著重反對相對主義。在他的觀念中,事物的真理只有一個,但是不是絕對的一個,而是能夠隨著事物發展的時間地點為轉移變化的具有多種的見解。而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蘇格拉底、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被後人稱為「古希臘三賢」是後世的人們廣泛認同的西方哲學的奠基者。
  • 蘇格拉底|古希臘哲學
    後來雅典人幡然悔悟,為之平反昭雪,並因其對哲學的重大貢獻,獲得了後世「聖人「的讚譽。1 認識你自己蘇格拉底將「認識你自己」作為其哲學原則的宣言。1.1 哲學的對象從自然轉向人自身在上一篇《智者學派|古希臘哲學》中已經提到,智者學派的積極意義之一在於將哲學研究的對象和範圍從宇宙自然逐漸轉向人和社會。而在蘇格拉底這裡,真正完成了這個過渡,他明確提出:自然萬物真正的主宰和原因並不是物質性的本原,而是它的內在目的,亦即「善」。
  • 蘇格拉底為何被稱為西方哲學的鼻祖?看看他說的這46句話就知道了
    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老師,柏拉圖又是亞里斯多德的老師,按照輩分走的話,蘇格拉底可以算得上是亞里斯多德的師爺了。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在西方哲學中的地位超級牛,幾乎無人撼動,而蘇格拉底竟然是這兩位無人撼動級別人物的老師,你說他牛嗎?對於西方哲學給予蘇格拉底哲學鼻祖的稱號,也就講得通了,因為這老傢伙就如同中國的老子一樣,太厲害了,也是神一樣的人。
  • 海德格爾:西方存在主義哲學之父
    海德格爾(1889—1976年)海德格爾(1889—1976年),全名馬丁·海德格爾,20世紀德國最有創見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存在主義哲學之父。20歲進入德國弗萊堡大學學習,開始主修神學,後來專攻哲學,24歲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海德格爾應徵入伍,兩個月後因身體原因退伍,在弗萊堡從事了兩年的軍郵工作。期間堅持白天上班,晚上到弗萊堡大學繼續深造,師從德國著名哲學家胡塞爾。1917年完婚後再次應徵入伍,參與西線戰場。次年退伍返鄉後成為胡塞爾的助教,33歲時成為德國馬爾堡大學最年輕的哲學教授。
  • 蘇格拉底:在西方人眼裡,他是一位謎一樣的「聖人」
    蘇格拉底是西方人尊敬和崇拜的一位文化聖人。蘇格拉底出身寒微,他的父親是一位雕刻師,母親是助產士。蘇格拉底年輕時曾做過雕刻,後來投身於哲學。這位偉大的思想家,性情溫和,富有智慧,他的妻子性格暴躁,常對蘇格拉底發脾氣。夫婦二人共生養三個孩子。蘇格拉底在法庭辯護時,長子剛剛成年,其他兩子尚處幼年。
  • 哲學筆記:人啊,你該怎麼活——蘇格拉底哲學思想
    北京大學吳飛教授大體按照「哲學出現之前的希臘」、「米利都學派——西方哲學的誕生」、「哲學的發明」、「哲學的衝擊」、「蘇格拉底其人」、「蘇格拉底與《雲》」、「蘇格拉底與柏拉圖」、「蘇格拉底的申辨」、「蘇格拉底的宗教」、「蘇格拉底的理性與政治的衝突」……「蘇格拉底之死」的思路緩緩展開,進而讓企業家同學對蘇格拉底擁有一個既全面又深刻的認識——全面的了解、片面的深入,
  • 西方古典理性主義美學與「西方的孔子」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是希臘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被稱作是「西方的孔子」,他不僅是哲學史上極其重要的人物,而且是具有世界史意義的人物。蘇格拉底留給後世許多名言並流傳世界。他提出「美德就是知識」的著名命題。蘇格拉底認為,美是相對的,沒有永恆絕對的美。美就是適用,每一件東西對於它的目的服務得很好,就是善的和美的。蘇格拉底從善或者說是目的論的角度來看待人的美。在這裡,美不是指一種正義的思想,而是指正義的行為,而這個正義的意思就是適合的、發揮其自己功用的意思。
  • 中外歷史:古希臘哲學與「三聖」,「智者學派」,蘇格拉底學派
    百家原創作者:簡童聊歷史古希臘藝術被稱為西方藝術的源頭,由此可知古希臘藝術對西方各類藝術的影響之大是不可估量的。和宗教文化一樣,西方古代思想文化主要是指古希臘和古羅馬思想文化。古希臘人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最高成就,是其哲學和史學;古羅馬人雖無哲學可言,但他們的法律思想和教育思想卻對後世西方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那麼古希臘哲學有三大哲學家,大家知道他們是誰嗎古希臘哲學,是指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城邦時期的哲學,簡單地劃分,可以分成兩個時期:前期可稱為「自然哲學時期」,後期可稱為「人文哲學時期」。
  • 孔子和蘇格拉底(哲學閒思)
    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柏拉圖的老師。孔子和蘇格拉底時空遙隔,儘管從時間的角度看,有思想傳播的潛在可能,但從歷史的實際情況看絕無可能。正因為如此,筆者產生了興趣,孔子和蘇格拉底在思想上居然存在諸多的相似點。一、上承天(神)命。
  • 一本書讀懂50部哲學經典 | 柏拉圖 《蘇格拉底的申辯》
    《一本書讀懂50部哲學經典》是日本哲學學者平原卓的哲學普及作品,以幫助讀者從系統吸收哲學知識,重新思考自己、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為出發點,從古代、中世紀、近代到現代中篩選出50部西方哲學經典著作,包括《蘇格拉底的申辯》《理想國》《君主論》《懺悔錄》《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社會契約論》《致死的疾病
  • 蘇格拉底哲學學習小結
    蘇格拉底哲學學習小結導讀線索:1哲學的目的是認識萬物本性,即善——2人的本性就是德性,知識彰顯德性——3知識是什麼,對萬物本質的認識——4認識的方法,即辯證法(精神助產術 ):幫助人們獲得知識,認識潛在德性。
  • 西方哲學之父泰勒斯,是如何得出這個結論的?
    泰勒斯被譽為是「西方哲學之父」,也被稱為「西方科學的始祖」。說到哲學,前面我們介紹亞里斯多德的時候,介紹了西方的「哲學」這個詞的來歷。哲學這個詞在古希臘是「愛智慧」的意思,一切的知識都可以稱之為「哲學」,後來亞里斯多德的一本書叫《物理學之後》,也叫《第一哲學》,他把我們現在所理解的「哲學」和其他自然科學區分看來,所以是「第一哲學」。
  • 西方哲學的智慧學說與佛教的般若智慧之比較
    古希臘時期偉大思想家蘇格拉底是西方理性主義甚至基督教文化的先祖,他提出的「哲學就是愛智」的命題,奠定了整個西方文化發展脈絡的基調。古印度時期喬達摩悉達多王子通過親身踐行證悟的般若智慧,則成為人類文明中佛教思想文化的源頭活水。兩種不同的智慧觀歷經千年,仍在當今中西文化的對抗與碰撞中主宰著人類的思維和命運。於是,對比這兩種智慧觀念,也許能夠為當代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融與文化批判提供寶貴的思想啟迪。
  • 羅素:西方分析哲學之父
    羅素(1872—1970年)羅素(1872—1970年),全名伯特蘭·阿瑟·威廉·羅素,20世紀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文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分析哲學之父,世界和平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學史》、《哲學問題》、《自由之路》、《心的分析》、《物的分析》、《數學原理》、《政治理想》、《中國問題》、《婚姻與道德》、《自由與組織》、《宗教與科學》、《邏輯與知識》等。其不僅在哲學、邏輯、數學、文學上成就顯著,而且在教育學、歷史學、社會學和政治學等許多領域都頗有建樹。他建立了邏輯原子論和新實在論,成為現代分析哲學的創始人和奠基者。
  • 體現蘇格拉底哲學觀念
    其他兩部,一部是演說詞,也就是《蘇格拉底的申辯》,還有一部是13封書信。此外,柏拉圖全集還包括八部偽作,就是後人假託柏拉圖名字來寫的著作。  怎樣給這些作品分類呢?不同時代的西方古人都曾嘗試過,例如,柏拉圖的學生在柏拉圖去世之後,就嘗試過為他們老師的著作進行分類和編訂,但是,現在比較公認的分類方法是以羅馬帝國早期一位叫作特拉敘魯斯的學者的分類方式為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