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孩子在寄宿嗎?調查發現40%寄宿生存在6大心理困擾
去年,某個省教育體制改革課題組對部分農村地區寄宿生的心理進行了調查發現,四成寄宿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主要有六大方面,如何對寄宿生的心理問題及成因進行探討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如何尋求有效的心理調節方法已經變得相當必要。
-
平江縣思源實驗學校:做一名幸福的寄宿生
新生隊伍裡,有一群孩子顯得很特別,他們背著書包,帶著行李,將在學校開啟寄宿生活。該校主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王志林介紹,今年秋季,學校近1500名初中生中,有將近800名寄宿生,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成長在不同的家庭,如何教育、引導好這群孩子,讓他們在思源實驗學校健康、快樂地成長?從開學第一天,學校就下足了工夫。
-
孩子的獨立教育,你做對了嗎?
對於自己的孩子,不少家長都會倍加寵愛呵護,給孩子最好的,每天都圍著孩子轉,不管大事小事都給孩子安排好,這些情況在獨生子女家庭尤為顯著。殊不知孩子在這樣的照顧生活中形成了對父母的依賴,父母一旦不在身邊,孩子的基本生活都沒法自理,父母不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將孩子當做是自己生活的附屬品,最終也是害了孩子。關於孩子獨立能力的培養,今天ubub給各位寶爸寶媽帶來一些建議,趕緊一起來看看。
-
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美國家長是這樣做的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獨立人格的培養是很多媽媽們最容易忽視的,據中國兒童中心相關研究表明,孩子獨立人格的形成與父母的先天遺傳,以及後天的成長教育密不可分對於孩子獨立人格的培養,美國家長的做法往往能帶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啟發。比如,同一個問題,中西兩方的家長可能有截然不同的回答。當孩子問及「爸爸,我們家有錢嗎?」之類的問題時,一位美國的爸爸是這樣回答的:「我有錢,但是你沒有。因為我付出了勞動,我通過自己的奮鬥積累了財富」。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意識,增強孩子獨立能力?
導語:幼年時期是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在這段黃金期,最先應該培養就是孩子的獨立能力。幫孩子樹立獨立的意識,將會對孩子的生活、學習質量以及成長過程中的一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只有孩子有了獨立意識,才能進一步培養他們的獨立、自立能力。
-
培養孩子獨立,從做家務開始
從小就鍛鍊幹家務的孩子,社會和環境適應能力強,往往比不會幹家務活的孩子更懂得照顧自己和別人,這種人更受別人喜愛和歡迎。家務能讓培養孩子良好的協調能力,靈敏度、集中力,能讓孩子富有責任感和義務,能培養孩子獨立處事能力……;這些對孩子以後的人生是很重要的。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培養孩子做人要獨立、有責任心著名教育家卡爾威特說:「重視獨立能力的培養,才是對孩子的真愛;而溺愛和嬌寵則是形成獨立人格的最大障礙然而,孩子的獨立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培養起來的。但是,在父母「包辦」式的教育和過度呵護下,很多孩子變得獨立性差、沒有責任心,依賴性強。
-
獨立的孩子走得更遠,怎樣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晚上能不能自己睡覺?敢不敢自己去上學、出遠門?培養孩子獨立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實踐中獲得成就感、積累經驗。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和教育家魯道夫·德雷克斯認為,「永遠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能做的事情
-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培養獨立的能力?
家長都希望孩子可以儘早具備獨立的能力,有人甚至提出要在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就把他送到寄宿制的學校,並且認為,這樣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然而,事情真的是這樣的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獨立的定義。
-
培養孩子的獨立,而不是依賴成性
孩子呱呱下地,父母就一把手一把尿撫養成長,在撫養的過程,父母付出了多少精力與汗水,當父母真的是很辛苦,特別是孩子沒有學會獨立,有依賴性的孩子,這類型的父母更辛苦。從小就應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依靠別人。孩子自己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對孩子是一種負責,有負責心的孩子是最棒的,父母也是很省心的。 父母應怎麼做才讓孩子沒有依賴性呢?平時就應教會孩子自己的事情,要獨立一人完成。例如生活中很多細節,是父母可以讓孩子自己去做的,別心疼孩子的付出,孩子學會付出,對孩子的成長健康是有好處的。
-
不要跟孩子的惰性妥協,培養孩子的獨立,你做到了嗎?
他講的「永遠不要跟孩子的惰性妥協」的觀點讓我記憶特別深刻。只要孩子能走路,就絕不去抱他們;孩子自己的東西自己整理,把衣服扔在地上,就必須親自把衣服撿起來;吃飯必須自己吃,絕不給孩子喂,上下汽車必須自己上去,絕不能由爸媽扶住。總之,孩子能獨立完成的事情。李陽夫妻堅決讓孩子獨立完成。他們家裡有一個幾平方的黑房,那是專門給孩子關禁閉的地方。
-
早分床真能讓孩子獨立嗎?孩子長大了之後,我卻後悔了
,孩子一直都在強忍著學習壓力, 最近一段時間我幾乎每天都能聽到她在房間裡默默的哭泣。都說女兒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難道我的孩子真的是因為不想讓我擔心,才不肯跟我說出自己心中的真實感受的嗎?看到自己孩子故作堅強的樣子,哪個當媽的都會感覺到心疼。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人格?
文/陸夭夭前陣子讀到了一首詩,紀伯倫的《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裡面有這麼一段話:&34;作為父母,我們對孩子總是有著莫大的期許,希望他們可以出人頭地,所以從孩童時期就打著贏在起跑線的口號,對他們嚴加要求。
-
你敢保證,培養孩子情商,你真的做對了嗎?
齊家治國,高情商者得天下讀到這兒,也許你已經想起了拿破崙說過一句話:能管理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作為媽媽,我心裡難免住著一個「別人家的孩子」——TA高情商、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高度自律和善於合作。事實上,這樣的孩子不僅你我喜歡,很多父母也喜歡,更重要的是孩子也喜歡這樣的自己。
-
教育孩子獨立,勝過當第一,培養孩子獨立的十點建議
讓孩子獨立去處理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懂得為他們的行為後果負責。有關孩子的事情,讓孩子自己決定。3、培養孩子獨立意識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做起。讓孩子多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孩子的事情儘量讓孩子自己去做。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讓孩子單獨吃飯、睡覺、洗自己的小手帕,幫助父母擺碗筷,收拾家務。
-
中小學校寄宿生生活補助
第四條 寄宿生生活補助費標準:小學生每生每天補助生活費2元,全年補助額500元:初中生每生每天補助費生活費3元,全年補助750元。學生每年在校天數按250天計算。 第二章申請和撥付 第五條 資金申請。寄宿生生活補助費按學年向財政局和教育局申請。
-
培養孩子獨立能力,注意這5點,孩子早獨立,爸媽早開心
菁菁媽接著說:「我們總是談孩子早獨立,其實現在中有些做法都在無意阻礙孩子成長,比如替孩子背書包,很多時候是因為媽媽覺得重,奶奶覺得重,孩子其實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如果書包真的很重,也不是幫孩子背,而是讓孩子自己去整理書包,減輕書包重量。給自己的當天學習做個計劃,用什麼,就帶什麼,父母不要什麼都去包辦代替。」
-
如何培養一個獨立思考的孩子?
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從哪裡做起?1、一個發人深省的笑話在一所國際學校裡,老師給各國的學生出了一道題:「有誰思考過世界上其他國家糧食緊缺的問題嗎?」學生都說「不知道」。然後是一片掌聲,一片驚嘆……這是一個典型獨立思考的事例,女孩在沒有任何人提示或幫助的情況下,憑藉自己的判斷和思考,對主持人的提問作出從容的作答。這種獨立思考的能力正是許多中國孩子所欠缺的。人的思考能力是自己唯一能完全控制的東西,沒有正確的思考,就不會有正確的行動。那些成大事者都養成了勤於思考的習慣,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讓問題成為人生的難題。
-
孩子太黏人?試試這些培養獨立的方法
她感覺一點自己的時間空間都沒有了,也擔心孩子這樣黏人長大了可怎麼辦,以後要怎麼獨立生活,她是不是要多出門不在家把孩子給老人帶,可能孩子就會變得獨立些不會這麼黏人?你也曾有過那位媽媽的煩惱嗎?相信部分家長或多或少都有過這方面的煩惱,一些家長甚至會因為想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而去把孩子往外推,減少與孩子的接觸,怕孩子太過黏人,怕他以後不能自己吃飯自己睡覺自己玩耍,不能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實際上這存在一個誤區,怕孩子黏人而著急把他往外推,就會讓孩子無法確定媽媽是否愛自己,就會更加粘人,尋求更多關注,從而找到媽媽愛他的證明。
-
獨立思考,培養孩子獨立性,助力孩子實現人生的夢想
父母要把握好度,孩子能自己幹的事情,就儘量讓孩子自己去做。不僅鍛鍊孩子的動手、動腦的能力,還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的能力。而孩子形成的這種獨立思考的能力,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非常重要,父母應重視。當孩子獨立完成了自己的小目標,父母應及時鼓勵,必要的時候可以加以獎勵,用來強化,效果會更好。父母再愛孩子,也不可能照顧孩子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