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獨立人格?

2020-09-05 陸夭夭

文/陸夭夭

前陣子讀到了一首詩,紀伯倫的《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裡面有這麼一段話:

&34;

作為父母,我們對孩子總是有著莫大的期許,希望他們可以出人頭地,所以從孩童時期就打著贏在起跑線的口號,對他們嚴加要求。

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學了很多才藝,小小年紀什麼都會,於是也讓自己孩子去學,不過問孩子意願,只是一味強調學了好,也不知是出於對孩子的期待還是滿足自己的虛榮。

幾年前,我剛把女兒從鄉下接到身邊,她們性格敏感又膽小怕事,不願開口說話。聽同事說她女兒以前也是這樣,學完拉丁舞以後熱情開朗了許多。

我當時也沒有去想別的因素,直接就把兩個人送進了拉丁舞培訓學校。學習兩年的過程裡,她們不止一次告訴我不喜歡跳舞,只想學畫畫,哪怕到現在,依然如此,平時不練習,上課時候興致也不高,在家裡塗塗畫畫卻能坐上幾個小時。

對此,我看在眼裡,糾結在心裡。

我深知她們喜歡的事物,卻總是顧及太多,如果此時放棄學舞蹈,前兩年的心血就白費了,去學畫畫,昂貴的學費又讓我望而卻步。

其實這一切的源頭,都是因為父母從來不把自己的孩子當成獨立的人來看待。因為不把他們當作獨立的人來看待,所以他們的愛好、期待、個性、天賦都是無關緊要的東西。

只要孩子們稍顯反抗,就會覺得他們不懂自己的苦心和付出,認為自己做了那麼多,他們為什麼不領情,教育孩子為什麼這麼難?

可是,我們有沒有思考過,到底怎麼樣去教育孩子?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否真的是為他們考慮呢?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下,其實沒有那麼難。回憶當初的我們,是不是渴望被大人理解?想要過屬於自己的人生?

要怎麼樣培養獨立人格?

最好的辦法就是:鋪平他眼前的路,架好他眼前的橋,讓他拿下眼罩,睜開眼看看這個廣袤的世界。引導而不是控制,再多些信任和耐心,這樣他們的內心才會溫柔而不扭曲。

打算開學以後,報孩子喜歡的繪畫班,做一個願意傾聽的家長,而不是一味的讓她們跟著我的思想走,也讓孩子成為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


相關焦點

  • 兒童時期需要注意獨立人格的培養,讓孩子擁有健康的人格特徵
    沒有金錢上的獨立,就沒有自信;沒有思考上的獨立,就沒有自主;沒有人格上的獨立,就沒有自信;獨立的人格對每一個人的人生都很重要,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呢?獨立人格的體現加拿大學者伯恩人格結構理論闡述,把個體的人格結構分為PAC三態,即父母態(P)、成人態 A、兒童態C。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人格,成為有主見的人?
    如何不讓孩子成為不迎合他人的人?換句話說就是孩子是自己有主見的人。你願意讓你的孩子在未來的工作中,人際交往中,盡一切努力滿足別人的請求,遷就身邊的人,更甚者喪失自我麼?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兒童的獨立人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倡導民主的父母,培養的孩子多是具有自信、合作、樂觀的孩子。
  • 孩子獨立人格培養,從自己動手收納開始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獨立人格培養,是親子教育的重要的一環,而收納習慣又是培養孩子獨立人格的重要方式。我們都知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購買很多玩具。過了五分鐘新鮮度,這些玩具就會被扔到家裡的每個角落。如何引導孩子進行獨立收納呢
  • 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美國家長是這樣做的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獨立人格的培養是很多媽媽們最容易忽視的,據中國兒童中心相關研究表明,孩子獨立人格的形成與父母的先天遺傳,以及後天的成長教育密不可分對於孩子獨立人格的培養,美國家長的做法往往能帶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啟發。比如,同一個問題,中西兩方的家長可能有截然不同的回答。當孩子問及「爸爸,我們家有錢嗎?」之類的問題時,一位美國的爸爸是這樣回答的:「我有錢,但是你沒有。因為我付出了勞動,我通過自己的奮鬥積累了財富」。
  • 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
    說完孩子就蹦蹦跳跳地跑出去。 出門還不到半分鐘,又摟著胳膊,瑟瑟發抖地進屋了。媽媽笑著問他:「外面感覺如何?」 看著孩子無辜後悔的小表情,媽媽知道,孩子已經吸取了教訓---大冬天,不能穿著短褲往外跑。故事二的學生今年已經初三。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培養孩子做人要獨立、有責任心著名教育家卡爾威特說:「重視獨立能力的培養,才是對孩子的真愛;而溺愛和嬌寵則是形成獨立人格的最大障礙然而,孩子的獨立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培養起來的。但是,在父母「包辦」式的教育和過度呵護下,很多孩子變得獨立性差、沒有責任心,依賴性強。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意識,增強孩子獨立能力?
    導語:幼年時期是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在這段黃金期,最先應該培養就是孩子的獨立能力。幫孩子樹立獨立的意識,將會對孩子的生活、學習質量以及成長過程中的一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只有孩子有了獨立意識,才能進一步培養他們的獨立、自立能力。
  • 勤快家長拖累孩子成長,這三招教會「懶」父母,培養孩子獨立人格
    所以說,勤快父母培養不出優秀娃,要正確教育孩子,家長知道如何&34;才是關鍵,這三招教父母如何變&培養優秀的孩子,家長應該如何&34;1、 孩子能夠自己做的事就放手首先家長要對孩子在什麼階段能夠做什麼事情有所了解,比如三歲的孩子還要餵吃飯顯然是不合理的。然後在孩子能力範圍內的事,一定要放手由孩子獨立來完成。
  • 培養孩子獨立人格,把決定權交給孩子,這三個簡單的妙招分享給你
    作為父母,我們可能真的是為孩子好,想要幫助孩子做出更加優質的選擇。但當我們總是替孩子做選擇,對孩子自己的選擇指手畫腳時,孩子也會越來越缺乏自信和責任感,缺乏正確的判斷力和自主選擇的能力,繼而形成對大人的依賴或者叛逆,難以形成獨立的人格。
  • 孩子12歲之前一定要重視獨立人格的培養,錯過一生成就平平
    很多人因早期教育沒有做好,沒有形成好的人格,導致即使他讀到博士博士後40歲以後也是發展平平。」其實每個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有自己的獨立人格,而且孩子內心很單純,他們往往比成年人更具有無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這種狀態中生活,孩子根本就沒有基本的生活權利,更不用說人格,況且大多數家長都沒有這種人格意識,覺得自己對孩子管教是理所當然的,而且不管是打還是罵不都是為了孩子好嗎?「我做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要不我管他幹嘛!」這是大多數家長的口頭禪,包括涵哥自己曾經也犯過這樣的錯誤。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其實就是這幾步起了關鍵作用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1. 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萌發,家長應儘早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如果孩子自己穿衣吃飯時遇到了困難,不要直接包辦代替,而應用語言去指導孩子自己解決問題。有些時候,甚至要"忍下心"來,讓孩子自己戰勝困難,養成能經受磨練的毅力以及面對困難的勇氣。鼓勵孩子把力所能及的事做好,如果孩子做錯了也不要灰心,允許孩子下次再嘗試一次。當孩子成功做成一次後,後面自然會越做越好。
  • 父母想培養孩子的健康人格,懂得利用做家務,讓孩子的人格更優秀
    現在,一個家庭通常只有一個孩子,孩子從小就被全家人照顧得很好。有些孩子甚至不得不等待父母幫他們收拾書包、繫鞋帶等瑣碎的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養成了過分依賴父母的壞習慣,這不利於孩子獨立和健康人格的發展。所以,父母必須學會適當地放手,讓孩子獨立地完成一些事情,有時,我們也可以為孩子安排一些簡單的家務,有意地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
    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小孩學習的關鍵。家長應引導小孩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子現場】 一個小孩子正在寫數學作業,看見最後一道數學題自己不會做,急忙喊:「媽媽,快來幫我的忙,這道題我不會做了!」孩子的媽媽聽見後,走到女兒面前,拿起題看了一下,然後告訴女兒應該如何答題。孩子按照媽媽所說的寫完了作業,高興地與夥伴玩耍去了。 這樣的事情幾乎天天發生,孩子遇到不會的問題就找媽媽幫助也成了習慣。後來孩子的媽媽發現昨天才給女兒講的類似的題目,今天她又問應該如何解答。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吃飯的能力?
    那麼,家長們有沒有反思過為什麼別人家孩子用餐時聽話乖巧,自家娃兒一到吃飯時就「雞飛狗跳」呢?這其中的原因,很可能是你沒有從小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而兒童的餐桌禮儀就是從讓他學會獨立吃飯開始的。孩子獨立吃飯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獨立吃飯的能力呢?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和自信?5大要點get起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培養他們的獨立人格和建立自信,是親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父母可以參考以下6個方面的建議:>1、承認孩子的獨立人格父母在生活當中,應該與孩子建立平等尊重的關係,讓孩子有一個可以充分表達自己情感和情緒的空間,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擁有完整的獨立人格,而不是父母的依附品。
  • 孩子的教育人格培養也很重要
    人格培養的精髓在於孩子將來如何對待他人,即如何反饋社會,而不在於那些表面的行為;而他如何對待他人的認知養成,來源於對你如何對待他的模仿學習的日積月累。去理解他人,為他人著想,安排、設計事情時從他人的角度出發,我們才能為社會培養出更優秀的人,我們的社會人與人的相處才能更舒適。
  • 不想孩子做跟屁蟲,試試以下3個方法,培養他成為獨立人格的人
    我想這也是家長不願意看到的,那麼到底怎麼教育孩子,才能讓孩子既不做跟屁蟲,又不變成小霸王,在學校裡面做一個獨立的人,不依附,不攀比。這其實就是擁有獨立人格的人,這樣的人在學校,社會上才最受歡迎。二、什麼是獨立人格就是指人具有獨立性、自主性、創造性。能做到不依賴、不依附,也不會隨著外部的環境和評價變化而變化。擁有獨立人格的孩子不會像小霸王一樣霸道,也不會像跟屁蟲一樣順從,這樣的人日後在學校,生活中更能贏得老師、同學、同事的青睞。
  • 大膽說「不」的孩子,更有主見|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不僅僅是因為這意味著孩子的成長,同時,如果處理不善,忽略了這一時期孩子的生長變化,而只抓住孩子的錯誤不放,很可能會導致孩子,成為一個不敢拒絕他人,沒有自我主見的「被忽視的個體」。正是她,大力推薦《西奧和不先生》這部繪本,旨在讓孩子學會拒絕,告別懦弱和膽小,進而培養獨立自主的人格特質。
  • 孩子不服管教怎麼辦?美國家長常用正面管教,培養孩子獨立人格
    崇尚「武力法」的家長,通過打孩子讓孩子不再調皮,或許是會有效果,但是也在孩子心理產生了負面影響,在「棍棒」下教育出來的孩子會缺乏安全感,性格軟弱,做事情畏手畏腳,不敢真正表達自己。崇尚「說理法」家長的做法,雖然採用的是一種更為平和的教育方式,效果其實並不明顯,而且不斷地說理會讓孩子感到厭煩、產生叛逆心理,會讓孩子逐漸疏遠家長,不願意和家長有過多的溝通。
  • 如何培養一個有孝心,懂感恩,有獨立人格,對社會有用的人材?
    最近看了兩篇文章,一篇是討論為什麼孩子大了和母親關係不親密了,第二篇是世界冠軍孫楊被禁賽8年事件,有評論說孫楊之所以有今天,因為他就是個媽寶兒男。讓我們思考到底該如何成功地教育撫育孩子?而且隨著母親節即將到來之際,相信作為一個母親,都期盼著孩子對我們的節日問候,期盼著孩子送給我們節日的禮物。可是不知何由,隨著子女年齡的不斷長大,他們的心似乎與我們越來越遠,甚至是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