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一個有孝心,懂感恩,有獨立人格,對社會有用的人材?

2020-09-05 一個愛折騰的人

最近看了兩篇文章,一篇是討論為什麼孩子大了和母親關係不親密了,第二篇是世界冠軍孫楊被禁賽8年事件,有評論說孫楊之所以有今天,因為他就是個媽寶兒男。讓我們思考到底該如何成功地教育撫育孩子?

而且隨著母親節即將到來之際,相信作為一個母親,都期盼著孩子對我們的節日問候,期盼著孩子送給我們節日的禮物。可是不知何由,隨著子女年齡的不斷長大,他們的心似乎與我們越來越遠,甚至是無話可說。比如疫情期間 ,同處一室的子女和父母矛盾重重,甚至偶發不快的事情也時而有之。那麼如何能培養有愛心,懂感恩,善良誠實,孝敬父母的孩子呢?

在此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母慈子孝》趙良女士母子對談錄。


一個偉大的母親,一位博學的教授。每個人都在演藝著自己的人生。鍾茂森教授從一個普通的淘氣小孩子一步一步走到人生的頂峰,獲得澳洲排名第一的昆士蘭大學商學院終身教授職位,依然辭去,又走上了學習的徵途。到澳洲淨宗學院和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淨空老法師身邊學習,講授儒釋道三家的經典。

她對兒子教育之所以成功,她的教育方法是是多方面的,教育的理念也是平凡傳統的,最為主要的是執手理念能貫穿孩子成長的始終。

一是重視孝的教育。她說,我要告訴大家一個心得,用什麼可以開啟人性的寶藏呢?用「孝」,孝養父母擴大之,就是孝養一切眾生。什麼是孝?善事父母是孝,就是子女善待父母長輩的倫理道德行為的通稱。

茂森青少年時代的家庭教育,得力於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三家經典有關孝道的教育:特別是儒家的《孝經》,佛家的《父母恩重難報經》,道家的《文昌帝君元旦勸孝文》,《呂祖勸孝文》。

《孝經》是儒家的經典著作,在《開宗明義章第一》,孔子就明確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生也。」這裡孔子為我們揭示了孝行是人之根本,教「孝」乃是教育的源頭。

當今社會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往往只是滿足他們的物質需求,他們不缺吃穿,生活富裕,忽略了精神和人生價值的引領,使得他們變得自私自利,從不考慮為他們付出所有的爸爸媽媽的內心感受,更別提為其他人著想。更有甚者培養出一些啃老族,一些巨嬰。不得不值得反思呀。說到底當代青少年缺少的就是孝的教育,而仁孝之心的培養是要從小時候植入,從小事上培養的。

第二。時刻與孩子保持心靈溝通,與孩子的溝通順暢,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這也正是我們當今父母所欠缺的,孩子在學校表現如何,交友如何,心裡想法如何,作為父母一概不知不曉,怎麼能指導引領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呢?



趙良女士在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都給予合理的建議和正向的引導。在孩子不斷成長的任何階段都能和孩子保持精神上的一致,而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我覺得這才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他們母子之間有太多的書信往來 ,情感的溝通。孩子每年過生日,她都會自己製作生日卡,附上兒時與父母及其老人的照片並寫下囑咐祝福的語言。我們摘抄一,二:茂森兒,在你26歲生日之際和博士畢業前夕,看看我們母子26年來的合影,從你的童年,小學,中學,大學,到留美攻讀碩士,博士,這些時光像夢一樣過去了。是歡喜,是感嘆?再看看你的外祖父的青年時代和他去世前的照片,你知道這是人生嗎?你悟出了什麼?


而每當茂森生日的時候,他都會給母親磕頭後,讀一遍《父母恩重難報經》,或者寫一些感恩的話:我時常在想,我幸虧有個好媽媽,我的一切成績,都貫穿著媽媽慈愛的幫助,我的一切目標,都包涵著媽媽諄諄的啟迪,在您的愛和智慧中生活,我成長得多麼幸福,多麼充實!

現如今社會上,那麼多的子女與父母關係緊張,親情冷漠。那些遇到困難挫折不能承受的年輕人,自殘自虐,報復社會。在傷害同學、同事的諸多事件中,那些犯罪的人往往都是不善言辭,不願和父母以及他人溝通的人。所以就人的成長教育而言溝通很重要,它就像一座橋梁,聯繫著彼此。家長要主動積極地走進孩子的心田,這樣也利於引導他們,把握其成長的方向。

第三,營造良好的社會大的教育氛圍

環境對人的影響是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都知道孟母三遷,是居家附近的環境不好,我們可以搬家,可是如果整個社會風氣不好,我們該如何呢?全社會都應該行動起來,共同努力,才能培養更多更好的高素質的合格人材,更好地建立和諧社會。

母慈子孝,不是母親一味兒的關愛,溺愛,沒有原則.。前面提到的世界冠軍孫楊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反面教材,都稱孫揚是個媽寶兒男,母親對孩子管理顯然是過了,一味兒的包辦,管制,而且獨斷專行,最終是要失敗的。是要隨時給予精神方面的指導,引導孩子走上利於他成長發展的道路才對。而且孩子需要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有自己的思想,不能一輩子依附於家長的臂膀之下。教育不是單一的,一定是家庭教育為龍頭 ,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聖哲教育兼收並蓄才行,而家庭教育中,母親又是第一責任人。讓我們都來做一位合格的家長吧!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人格,成為有主見的人?
    如何不讓孩子成為不迎合他人的人?換句話說就是孩子是自己有主見的人。你願意讓你的孩子在未來的工作中,人際交往中,盡一切努力滿足別人的請求,遷就身邊的人,更甚者喪失自我麼?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兒童的獨立人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倡導民主的父母,培養的孩子多是具有自信、合作、樂觀的孩子。
  • 家長的根本責任,是培養出有感恩心的孩子
    他們和別的同學比吃比穿,不管父母經濟狀況如何,也不管父母掙錢有多難,只要自己的願望得不到滿足,就會報怨,甚至會做出特別出格的事來。曾經看過這樣一條消息:一位殘疾媽媽,在商場裡給自己15歲的女兒下跪,原因竟是她買不起iphone7",哪怕跪下了,女兒也還是不滿足,在媽媽面前指手畫腳。這樣的畫面得讓人憤怒,讓人震驚,更讓人心生悲涼。
  • 教會孩子感恩有多重要?溺愛可能會讓孩子失去孝敬觀念
    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將來長大之後能夠有孝心,但結果常常事與願違,家長付出一切換來的是孩子的不理解,甚至認為父母是在限制自己。不領情的結果就是令父母心寒不已。忽略孝心教育,孩子會形成冷漠的性格,對他心理的健康成長危害是很大的。這是家教的一大失誤,也是孩子沒有孝心的根源。所以家長要培養孩子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
  • 孩子沒有孝心?父母這5種教育孩子的方式,讓孩子越來越有孝心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但是現在有一些孩子卻不珍惜父母的愛,無視父母的付出;烏鴉反哺,羊羔跪乳,但是一些孩子卻對待自己的父母只知道無盡的索取,沒有孝心。前段時間身邊發生了這樣一個真實的事情,鄰居家的趙奶奶一共有三個孩子,小兒子在外地居住
  • 知感恩懂感恩孩子高品格培養,有這一部《鹿精靈》動畫就夠了
    今天是西方的傳統節日感恩節,雖說感恩節起源於西方,但我國的學校、商場等也會組織感恩節活動,旨在從小培養孩子感恩的意識,讓孩子懂得感恩的意義,因而知感恩懂感恩也成為孩子必備的行為品格。但在孩子的行為養成中,說教式的「強輸出」只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這時需要孩子成長的小夥伴動畫來幫忙,一部寓教於樂的陪伴型動畫會成為父母的好幫手,而《鹿精靈》系列動畫不啻為一個優秀的選擇。
  • 兒童時期需要注意獨立人格的培養,讓孩子擁有健康的人格特徵
    沒有金錢上的獨立,就沒有自信;沒有思考上的獨立,就沒有自主;沒有人格上的獨立,就沒有自信;獨立的人格對每一個人的人生都很重要,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呢?獨立人格的體現加拿大學者伯恩人格結構理論闡述,把個體的人格結構分為PAC三態,即父母態(P)、成人態 A、兒童態C。
  • 102歲雙胞胎「千裡探母」:只要有孝心,親情就不會疏遠
    遼寧撫順,有一對102歲的雙胞胎兄弟,儘管兩人年齡已經非常大了,可他們的身體還是非常好,精氣神也非常足。不過他們兄弟二人並不是太開心,原因就是母親生病了。可能很多人驚訝,這兩人都這麼大了,他們的母親得多大年齡?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人格?
    文/陸夭夭前陣子讀到了一首詩,紀伯倫的《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裡面有這麼一段話:&34;作為父母,我們對孩子總是有著莫大的期許,希望他們可以出人頭地,所以從孩童時期就打著贏在起跑線的口號,對他們嚴加要求。
  • 懂感恩的孩子未來更幸福,培養孩子的「感恩心」,從小事做起
    這幾個留學生給人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在留言中全是讚美之詞,很多網友表示,像這樣的留學生回國,我們肯定是歡迎的,我們不歡迎的是那些不懂感恩,回來要求特殊待遇的人。所以懂感恩的孩子更受歡迎,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有人願意伸出援助之手。正可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懂感恩的孩子更有前途。
  • 感恩有你,一路同行!
    「感恩」意識具有重要的心理意義和社會意義。缺乏感恩意識的孩子,不懂得分享,人際交往存在困難,在學校、工作、家庭等生活中,很少會有知心朋友,不利於長遠發展。習慣分享、說謝謝以及將愛掛在嘴邊的小孩,相比之下也更懂得心存感激,不會把他人的給予視作理所當然,培養小孩具備感恩意識就顯得極其重要!二、家長要如何培養小孩的「感恩意識」1.
  • 女人有三寶:獨立的思想、獨立的人格和獨立的經濟
    都說一個女人不管你多漂亮,多有氣質,一定要有別人拿不走的東西:獨立的思想、獨立的人格、獨立的經濟。有了這三件法寶你就能掌握好自己的人生。獨立的女人一定努力,獨立是女人立足社會和家庭的底氣,都說事業是女人華麗的背景。
  • 不是要養出有出息的孩子,而是要有出息的孩子懂感恩
    錢鍾書曾用一句話形容楊絳:「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這對文壇伉儷的愛情,不僅有碧桃花下、新月如鉤的浪漫,也融合了心有靈犀的默契與堅守。夫妻二人對女兒錢瑗的培養,更是被稱為人文教育的典範。
  • 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美國家長是這樣做的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獨立人格的培養是很多媽媽們最容易忽視的,據中國兒童中心相關研究表明,孩子獨立人格的形成與父母的先天遺傳,以及後天的成長教育密不可分對於孩子獨立人格的培養,美國家長的做法往往能帶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啟發。比如,同一個問題,中西兩方的家長可能有截然不同的回答。當孩子問及「爸爸,我們家有錢嗎?」之類的問題時,一位美國的爸爸是這樣回答的:「我有錢,但是你沒有。因為我付出了勞動,我通過自己的奮鬥積累了財富」。
  • 如何培養感恩的孩子
    他小時候身子弱,我萬事都慣著他,沒想到,他長大了不僅不感恩,還經常惹了一身債讓我和他爸爸還,我就是有金山銀山也不夠他敗啊!」看著阿姨快要哭出來的樣子,我不禁喃喃自語:都是小時候沒教育好孩子感恩,長大了自然是來「討債」的。為什麼別人家孩子都是來感恩的,阿姨的二兒子卻是來「討債」的呢?那麼,如何培養孩子懂得感恩呢?
  • 想要孩子有孝心,長大不是「白眼狼」,家長需要注意三個方面
    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懂事、有孝心,但是往往事與願違。十多年來辛辛苦苦把孩子養育大,最後收穫的居然是一個「白眼狼」。一旦出現這個問題,家長更多的是對孩子的指責和辱罵,甚至有的家長始終沒有弄明白,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怎麼會是這樣呢?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聽話、懂禮貌、有孝心呢?難道是自己家孩子的天生就是這樣的嗎?其實,孩子在哪方面出現了問題,就說明家長在哪方面的教育存在問題。
  • 你有「獨立人格」嗎?(創2:18英語)
    獨立人格是指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目標,有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有自己行事為人的原則,這樣的人情緒和言行舉止不會輕易受到他人的影響,不會人云亦云,不會隨波逐流,不會同流合汙。那麼,具體說,什麼樣的人是真正有「獨立人格」的人呢?
  • 勤快家長拖累孩子成長,這三招教會「懶」父母,培養孩子獨立人格
    家長捨不得孩子受傷無論學習什麼東西,都有受傷的可能,就算是孩子學走路也會有摔倒的時候。但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成長之路上,見不得孩子受半點委屈,將孩子保護在溫室之中,孩子的一句哭聲能夠換來慈谿太后般的待遇,無疑是剝奪了孩子試錯的機會,最終成為一個什麼事都不會做的&34;。
  • 怎樣培養感恩的孩子,如何教育孩子學會感恩,懂得愛,收穫幸福
    有一種愛叫做感恩感恩是發自內心的感激之情,是一種思想品格,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她飽含了對他人、對生活無盡的愛和善。飲水思源,烏鴉有反哺之恩,羊羔有跪乳之德,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感恩無數先烈用生命換來的幸福生活,感恩父母的辛勞養育,感恩老師的諄諄教導,感恩他人的無私幫助……感恩教育就是愛的教育。
  • 691分考入清華暑假搬磚:有孝心的孩子,這3點比別人更有出息
    網友們紛紛給他的行為點讚,認為他有孝心。不但是外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也是心繫父母的有擔當男人。有這份孝心,讓他不在意世俗對工作的貴賤之分,能體恤父母不易的孩子,這3點會比別人更有出息。如果不是被「頂替」,或社會給她一個公道,她早已過上另一種人生。
  • 一定要培養孩子的孝心,不然後悔的是父母自己
    但是社會上卻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啃老族」,當父母辛苦一輩子反過來需要孩子照顧時,他卻「斷手斷腳」不懂得感恩,甚至心安理得享受著父母為他做的一切,令父母心寒。這跟家長對孩子的感恩教育分不開,太多家長只重視孩子的學習能力,卻忽略了孩子的品德教育,而這對孩子的人生、未來卻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