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有孝心?父母這5種教育孩子的方式,讓孩子越來越有孝心

2020-10-10 小徐育兒講堂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但是現在有一些孩子卻不珍惜父母的愛,無視父母的付出;烏鴉反哺,羊羔跪乳,但是一些孩子卻對待自己的父母只知道無盡的索取,沒有孝心。

前段時間身邊發生了這樣一個真實的事情,鄰居家的趙奶奶一共有三個孩子,小兒子在外地居住,大兒子和二女兒在身邊,因為是大哥的原因自從趙奶奶的老伴兒去世後贍養趙奶奶的責任就落在了大兒子身上,但是二女兒和小兒子對趙奶奶也是關懷備至,尤其是在身邊的二女兒,經常給自己的媽媽買衣服,買營養品,生病照顧也都是二女兒一人。而就在去年趙奶奶的大兒子因疾病意外去世,家裡就只剩下了趙奶奶的兒媳而12歲的孫子。


趙奶奶已經70歲了,腿腳都已經不利索了,而就在前段時間突然感到不舒服進了醫院,住院期間趙奶奶的兒媳並沒有來看她,全是趙奶奶的二女兒一人照顧,兒媳就連電話也沒有給老人打,這個舉動不僅使老人寒心,更是讓找奶奶的二女兒意識到不能再讓媽媽在那裡住了。當趙奶奶的女兒和自己的嫂子說想把媽媽接到自己家住時,找趙奶奶的兒媳卻不高興了,認為趙奶奶的女兒是想拿走本該在她手裡的養老錢。兩家人因為這件事情平時維持的「表面和諧」終於破裂。趙奶奶的女兒更是十分生氣,哥哥去世了,嫂子還不照顧自己的媽媽,想要把老人接出來別人還認為自己是惦記錢。趙奶奶感嘆:年紀大了,才知道誰對自己好,以前兒子就總吼自己,現在兒媳不管自己;兒子兒子真是一點孝心都沒有。



在一些調解節目中,我們也常常看到,兒女不善待老人,拋棄老人,連基本的「孝」都做不到。中國有句古話講:百善孝為先。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每一個孩子都不可缺少的品質。而孩子孝順品質需要父母在小時候的教育,父母對孩子的愛的方式就是讓孩子學會「孝」的方法。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有孝心

1、父母樹立好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父母對於孩子起著至關重要的榜樣作用。父母懂得尊老愛幼,孝敬長輩孩子就會耳濡目染地學習孝敬家裡的老人,良好的品德是會一代代相傳的。在平時的生活中,父母要經常看望家裡的老人,陪他們說說話,喝喝茶,「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關心老人不僅是每一個子女的責任與義務,更是為下一代樹立的最好榜樣。



2、父母不要無限制的付出

有的父母認為愛孩子就要滿足孩子,對孩子付出是父母應做的。但是有些父母卻掌握不好付出的尺度,總是傾盡所有地為孩子付出,而這種付出換來的卻是孩子的冷漠與不孝。其實父母的付出不應該是沒有限制的、默默無聞的,應該讓孩子知道父母的付出,讓孩子認識到父母的愛有多麼偉大,讓孩子意識到自己也要為父母付出而不是不斷地索取。


3、讓孩子有表達孝心的機會

孩子的孝心不應該只是嘴上說說而已,更應該付諸於實踐。父母應該創造讓孩子表達孝心的機會,讓孩子認識到自己「孝」的行為是多麼重要,在平時的生活中,父母可以讓孩子幫忙打洗腳水,幫父母做家務,陪著爺爺奶奶一起散步……為孩子創造孝敬長輩的機會,做一個「孝順」的人。


4、鼓勵孩子「孝」的行為

當孩子在表達孝的時候,父母也要對孩子孝順的行為提出鼓勵;通過鼓勵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也正是因為有了父母的鼓勵才能更激勵孩子表達對長輩的「孝敬。


5、讓孩子學會感恩

培養孩子的孝心最基本的就是有一顆感恩的心,父母要教導孩子學會感恩親人,感恩朋友,感恩幫助過自己的每一個人,通過學習感恩讓孩子學會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尤其是自己的父母。


相關焦點

  • 濟南大千教育:培養孩子的孝心,必須從小抓起
    家長要讓孩子從小知道,孝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沒有孝心的孩子不是好孩子。還要讓孩子知道怎樣做才算是有孝心。讓孩子知道媽媽十月懷胎的艱辛,知道父母的養育之恩。有孝心的孩子,懂禮貌,責己嚴,為父母分憂解難。為了明理,多給孩子講些古今故事,通過形象去理解。
  • 如何養就孩子人性光輝的孝心(三)
    淨貞老師言:父母以他的慈愛養就孩子的孝心,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的仁德,孩子心裡也能夠養育出他的仁德之心來。老師說,「養就孩子的過程中,耐心和細心是非常重要的」,愛心每個父母都不缺,但都把孩子的參與看成是搗亂,在抱怨指責中,把孩子積極參與家庭建設的意願完全扼殺了。這是一個問題,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怕煩怕難,最好任何事情都不要來打擾我。這樣的人生態度是教育不好孩子的,包括自己慢慢地也會趨向什麼事情也做不了,只是空架在一個道上。
  • 一定要培養孩子的孝心,不然後悔的是父母自己
    但是社會上卻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啃老族」,當父母辛苦一輩子反過來需要孩子照顧時,他卻「斷手斷腳」不懂得感恩,甚至心安理得享受著父母為他做的一切,令父母心寒。這跟家長對孩子的感恩教育分不開,太多家長只重視孩子的學習能力,卻忽略了孩子的品德教育,而這對孩子的人生、未來卻有重要的意義。
  • 691分考入清華暑假搬磚:有孝心的孩子,這3點比別人更有出息
    原來,來自農村的他,覺得父母年紀也不小了,不忍心為了自己增添父母的負擔。他去工地做點勤雜工,一天賺150元,覺得這是自己自力更生的方式。網友們紛紛給他的行為點讚,認為他有孝心。不但是外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也是心繫父母的有擔當男人。有這份孝心,讓他不在意世俗對工作的貴賤之分,能體恤父母不易的孩子,這3點會比別人更有出息。
  • 想要孩子有孝心,長大不是「白眼狼」,家長需要注意三個方面
    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懂事、有孝心,但是往往事與願違。十多年來辛辛苦苦把孩子養育大,最後收穫的居然是一個「白眼狼」。一旦出現這個問題,家長更多的是對孩子的指責和辱罵,甚至有的家長始終沒有弄明白,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怎麼會是這樣呢?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聽話、懂禮貌、有孝心呢?難道是自己家孩子的天生就是這樣的嗎?其實,孩子在哪方面出現了問題,就說明家長在哪方面的教育存在問題。
  • 如何養就孩子人性光輝的孝心(二)
    孩子也會上行下效。有一天,媽媽去逛街給爺爺奶奶各選了一套衣服,回到離家不遠一個擺地攤的小街上,向攤主要了些標價的吊牌,換上她買的衣服上的吊牌,把本來不便宜的衣服,換成很便宜的標價。這些家長不理解了,就問她為什麼要這樣做?她說老人拿到衣服通常是先看價,如果又便宜、又好看、又好穿,就捨得穿,也喜歡讓我買。
  • 孝心是教出來的
    中國有一句話:「百善孝為先。」這句話有兩層意 思,第一是孝為百善之首;第二是孝為先導,百善皆隨之。《孝經》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道德的根本,教育一定要從孝開始教,人的孝心是教出來的。 當孩子有孝心時,行為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弟子規》說「父母呼,應勿緩」,有孝心的孩子聽到父母的呼喚,就會很恭敬地應答。
  • 中秋節如何表孝心?網購別墅送父母的「別人家孩子」贏了!
    中秋送禮如何送到父母心坎裡?有一種無法超越,叫做「別人家的孩子」。購買寶家鄉墅的伍先生,是長沙某知名汽車品牌4S店店長,父母長期居住在湖南湘潭老家,有20多年歷史的老宅,布局設計不合理,裝修和電路嚴重老化,尤其是下雨天,家中返潮嚴重,讓老兩口的風溼經常發作。伍先生多次接父母到長沙居住,然而,老年人住不慣城市,而自己每年回家時間有限,伍先生的孩子也不習慣農村生活。   老宅居住條件差,父母長期居住不安全、不便捷,孩子度假也不開心。
  • 5歲兒子一片孝心給爸爸搓澡,寶爸卻殘忍拒絕,這「孝心」有點毒
    當天這位寶媽的老公正在洗澡,兩人5歲的兒子突然「孝心」大發,要進去浴室給爸爸搓澡,還沒等寶媽說什麼,小傢伙就拿著什麼東西闖了進去。這兒子好不容易盡一下「孝心」,怎麼就被吼了出來,孩他爸這是什麼情況,可當寶媽看見兒子手裡的鋼絲球,突然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兒子不會是用鋼絲球幫他爸爸擦背了吧!
  • 內心充滿陽光和正能量又具有孝心潛意識的孩子是怎麼培養起來的
    ;現在是什麼年代,21世紀,物質極其豐富的時代,幸福指數爆棚的年代,在此還會聽到有如此純真充滿孝心舉動的答案,實在是一件讓人興奮的好事。,父母這個重要角色在孩子們的教育溝通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甚至感覺有些矛盾。
  • 如何養就孩子人性光輝的孝心(一)
    現如今的孩子,在父母只需要他把學習搞好就行的觀念下成長,他與生活脫離開了,活在虛擬的書本裡,活在虛擬的網絡裡。這樣什麼都不用做,只負責把學習成績搞好的孩子,他的學習成績能好嗎?學習能力和生活能力是一貫的,什麼事情都不用孩子管,已經給孩子不理想的學習成績埋下了一個不好的伏筆。
  • 都說「百善孝為先」,那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
    都說&34;,在中國文化中,特別提倡孝道,各類關於孝心的公益廣告也常常能看到。說到這裡,大家一定記得一則廣告吧:晚上,一位媽媽一邊給婆婆洗腳,一邊跟婆婆說話。所以,如果要讓孩子學會孝順老人,父母的榜樣和引導是必不可少的。父母要以正確的行為和教導,讓孩子從小就將孝順深植心中。1. 從小抓起,教會孩子明理讓孩子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著手塑造和培養。如:平時教育孩子要關心父母的健康,要幫助父母做家務。當孩子不會做的時候,父母要耐心地教,孩子做錯事時,不要指責,當孩子做的好時,要多表揚鼓勵他們。
  • 老人過壽,盡孝心的傳統不能丟
    一個人最成功的並不是自己腰纏萬貫或者大權在握,而是能夠培養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孩子。如果子女教育不成功,無論自己現在有多麼大的貢獻,到頭來都會被子孫後代敗光。所謂富不過三代,就是警示人們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
  • 老人過壽,盡孝心的傳統不能丟
    一個人最成功的並不是自己腰纏萬貫或者大權在握,而是能夠培養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孩子。如果子女教育不成功,無論自己現在有多麼大的貢獻,到頭來都會被子孫後代敗光。所謂富不過三代,就是警示人們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家風家教很重要。
  • 帶著父母去旅遊,是表達孝心最好的方式之一
    現如今,很多人在結婚生子後,都習慣於在假期帶著妻子和孩子出去旅遊,而他們年紀越來越大的父母呢,卻總是被遺忘在家裡。《帶著父母去旅行:「感恩號」在路上》一書中這樣說:「父母需要陪伴,旅行是最美好的陪伴。」這句話說得很好,小編對此深有感悟。
  • 2018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怎麼寫 最美孝心少年感受範文心得體會
    現在的人把孝行看成是一個笑話,別說去做連說都不想說,難道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在我們這一代就沒有了嗎?  不,我們不能再要這樣的思想萌生,應該好好的教育下一代,讓我們中華民族的有五千年歷史的傳統「孝」繼續發揚光大。
  • 父母在不遠遊,是父母對子女的期待,是兒女對父母盡的最基本孝心
    ,是馬未都在節目中說過的,其實聽到這裡估計很多人都很憤怒,甚至開噴了,這兩個兒子也太沒有孝心了!你們的媽媽都已經摔在地上,起不來了還不趕快過來看看但這是情有可原的,兩個孩子,一個在外地,另外一個在美國,即使他們連夜往回趕,也需要第二天,甚至過幾天才能夠回到家裡兩個兒子也沒有任何別的方法,只能是口頭上教給爸爸媽媽該怎麼做。
  • 帶著重病的媽媽上大學,兼職5份工作,她用孝心和堅韌撐起一個家
    這個兼職5份工作,帶重病媽媽上大學的女生,用自己的愛心和孝心撐起一個家,也許就是被上天選中的擔大任的人!她大學帶著生病的媽媽,還兼職5份分工作,這份孝心讓人感動上大學都要帶些什麼?如今這個時代,像王美玲這樣能心甘情願且全心全力孝順父母、堅韌不怕吃苦的孩子並不多,現在的孩子似乎吃苦的能力越來越弱了,吃苦都不能,更不用說練成堅韌的品質,這是為什麼呢?為啥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不能吃苦?原因主要有2點!
  • 外婆不會用微信,女孩手繪「說明書」,網友:這份孝心自愧不如
    大家應該都記得,曾經有個廣告,年輕媽媽正在給老人洗腳,兒子看見了媽媽的行為,也端著水給年輕媽媽洗腳,這就是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如果你對自己的父母都沒有孝心,將來也很難感受到自己孩子的孝心。當這份責任心被種下之後,孩子自然而然地就懂得孝順了。
  • 鍾秀學校「愛國愛家」「做個有孝心的孩子」大型朗誦比賽圓滿舉行
    紅網懷化站 懷化新聞網訊 (通訊員  李丹丹)10月10日上午,鍾秀學校舉行了以「愛國愛家」「做個有孝心的孩子」為主題的大型朗誦比賽。比賽時,朗誦聲灑滿整個操場,場下傳來陣陣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