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獨立,而不是依賴成性

2020-08-28 小暖懷

現代社會,父母把孩子棒在手上,含在嘴裡怕化了,棒在手上怕碎了的這現象,其實父母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有利的。

孩子呱呱下地,父母就一把手一把尿撫養成長,在撫養的過程,父母付出了多少精力與汗水,當父母真的是很辛苦,特別是孩子沒有學會獨立,有依賴性的孩子,這類型的父母更辛苦。從小就應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依靠別人。孩子自己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對孩子是一種負責,有負責心的孩子是最棒的,父母也是很省心的。

父母應怎麼做才讓孩子沒有依賴性呢?平時就應教會孩子自己的事情,要獨立一人完成。例如生活中很多細節,是父母可以讓孩子自己去做的,別心疼孩子的付出,孩子學會付出,對孩子的成長健康是有好處的。孩子在獨立完成事情中,也會動腦動手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對孩子的思維發展是很有益處的。

我們愛孩子,就應捨得使用孩子,使用孩子,是鍛鍊孩子,鍛鍊孩子的意志,鍛鍊孩子的堅強,培養孩子的吃苦耐勞的一種精神。孩子學會吃苦耐勞,長大後就容易為家庭承擔起一份責任。孩子懂得承擔起一份責任,做為父母來說,少為孩子操了一份心。孩子需要長大,父母就應放手,不要把孩子控制得緊緊的,孩子就無法有屬於自己的空間,孩子沒有屬於自己思考的空間,對孩子思維來說,是阻礙了孩子的身心成長。

父母把孩子一切事務都包辦了,孩子就沒有負擔,沒有負擔的孩子,就容易無所事事,時間長了,這種無所事事就容易變成一種依賴的習慣。習慣依賴性的孩子,當父母不在身邊時,父母平時沒有教會孩子獨立,那不就是害了孩子嗎?

有依賴性的孩子,什麼事情都不想去操作,不想去動腦想想。所以父母應從小教育孩子,要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不要有依賴性,有依賴性的孩子,似乎是永遠長不大的。所以從小就應放手,鍛鍊孩子的能力,為孩子的成長奠定基礎。

相關焦點

  • 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先糾正孩子的依賴心理,家長做好這些很重要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對父母產生依賴情有可原,但隨著孩子的年齡逐漸增長,就應該學會去照顧自己,如果事事都依賴父母,那麼這種強烈的依賴心理會對孩子的未來產生很大的障礙,相信很多父母也希望孩子能夠在社會中獨立,也不希望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只知道求助,而不知道自我題解決,培養孩子學會依靠自己的力量,並不是一件多麼難的事情。
  • 孩子喜歡依賴父母,與家庭教育有關,可用四招培養他的獨立能力
    因此,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明白「求人不如求己」的道理,讓孩子糾正依賴父母的習慣,變得獨立起來。四種方法讓孩子變獨立如果孩子在生活中,習慣了依賴父母;在工作中習慣依賴同事和領導,那麼,即使他在某個方面比較突出,那麼,他也很難獲得成功的,因為他沒有獨當一面的魄力。
  • 教育孩子獨立,勝過當第一,培養孩子獨立的十點建議
    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有著極其重大的影響,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直接影響到孩子日後的成長。日常生活中,父母會習慣性地給女孩買洋娃娃,給男孩買飛機模型,這種無意識的行為恰恰反映出男孩和女孩需要不同的教養方式。關於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紅家長有十點建議。1、培養孩子獨立意識需要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讓孩子充分感受到愛。
  • 培養孩子獨立意識,正確姿勢在這裡
    有些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還小,還不急於培養他們的獨立意識,但殊不知,獨立意識的培養越早越好,下面就來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1.循循漸進進行培養孩子獨立性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口吃不成胖子,如果急於求成,反而會讓孩子覺得獨立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會讓他子排斥獨立,變的更加依賴父母。2.
  • 依賴讓孩子難以長大,培養自主獨立性,家長要放手,適度是最好的
    依賴不能讓孩子真正地長大,比如孩子總是不敢自己在家呆著,在學習或者是學校生活中遇到難題,第一時間想到的永遠是向父母求助,而不是自己嘗試解決問題。依賴性強的孩子對問題沒有自己的看法,往往都是大人說什麼,孩子就做什麼,小的時候家長還會覺得這樣聽話的孩子讓父母省心,但等到他們年紀漸長之後,如果做什麼事孩子還是沒有主見的話,就會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了。
  • 孩子對父母依賴成習慣,處理好「適度依賴」,讓孩子走向獨立自主
    連學校老師都說,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已經成習慣了。如果你家孩子也跟老李家的孩子有同樣的情況,作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處理孩子對父母的&39;&39;適度依賴&39;,只要處理好這點,孩子走向獨立自主不是夢。這種適度依賴可以讓孩子有主見,有想法,但在某個特定的時候,如果他們需要父母的幫助,也會向父母求助。處於適度依賴這一中間地帶的孩子,他們會比其他處於過度依賴和疏離依賴的孩子更加獨立自信。所以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允許孩子適度依賴,因為這有利於孩子以後形成健全的人格。
  • 被父母促成的障礙性疏離與過度依賴,影響孩子一生,可這樣應對
    這類人就是過度依賴者。兩類人要說好壞,難以定論,畢竟人本來就是完全不同的個體,正是因為這種多樣性,才有了多姿多彩的世界。但對於孩子來說,過分獨立與過分依賴的形成,大多對應兩種極端。後來大家才知道,根本不是累不累的問題,而是不得已活成了這個樣子。她的爸爸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酗酒,倒不是家暴她們母女,而是把自己關在房間裡,誰也不管,誰也別想管他。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意識,增強孩子獨立能力?
    導語:幼年時期是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在這段黃金期,最先應該培養就是孩子的獨立能力。幫孩子樹立獨立的意識,將會對孩子的生活、學習質量以及成長過程中的一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只有孩子有了獨立意識,才能進一步培養他們的獨立、自立能力。
  • 孩子過於依賴會產生「戀母情結」,掌握4個方法消除依賴走向獨立
    孩子總是離不開媽媽,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需要媽媽來陪,恨不得一天24小時,都粘著媽媽、形影不離,這讓很多媽媽感到困惑,孩子對自己的過度依賴,使得自己無法正常開展工作與生活。而且孩子過度依賴媽媽,強烈的依賴心理會讓孩子產生「戀母情結」。
  • 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依賴父母?黏人≠不獨立
    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依賴大人?怎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呢?你有沒有經常因為這些問題困惑呢?也有家長擔心孩子缺乏獨立性,長大以後在社會上吃不開!還有家長擔心如果是男孩子這麼黏人,以後是媽寶男怎麼辦?誰都想看到孩子大大方方的玩,開開心心的樂,又獨立又自強,讓父母放心,儼然別人家的孩子!但是當事與願違的時候,作為家長,被孩子消磨了耐性之外,你有正確看待孩子依賴自己的問題嗎?孩子依賴家長,與培養獨立性有怎樣的聯繫?
  • 依賴共生-依賴無能-獨立-相互依存 的關係
    胎兒期創傷、分娩創傷和發展階段所經歷的聯結創傷是成人依賴共生行為產生的主要原因。所有這些早期階段的發育創傷都與親子關係中斷有關,而這些創傷標定了依賴、需求和低自尊的模式。最終,這些創傷延遲了孩子的正常發展,幹擾了孩子成為獨立、個性的個體的嘗試。因此,我們稱其為「發展性創傷」。
  • 培養獨立從寶寶抓起,諸事包辦的「保姆型」父母,卻成最大攔路虎
    小唐說,她真的不太贊同妹妹的這種過度依賴,更不認同小姨這種助長依賴型的無限寵愛。獨立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造就的。曾經看到一位媽媽的分享,她的寶寶已經4歲了,但十分「粘人」,每天只有等晚上孩子睡著以後媽媽才會有自己的個人時間。
  • 孩子獨立性差,過度依賴父母,父母要學會「放手」,培養孩子獨立
    父母對孩子的期待,不過是希望孩子學習好,能獨立,聰明一些,小時候父母還可以時刻陪著孩子,到孩子長大到一定的年齡時,都會希望孩子能夠儘快獨立起來,不用家長再擔憂孩子。閨蜜性格很柔軟,對於孩子這些小事上,都不希望孩子吃苦,一切都會幫孩子去做,最後也造成了孩子太過於依賴父母。
  • 兒童時期需要注意獨立人格的培養,讓孩子擁有健康的人格特徵
    沒有金錢上的獨立,就沒有自信;沒有思考上的獨立,就沒有自主;沒有人格上的獨立,就沒有自信;獨立的人格對每一個人的人生都很重要,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呢?獨立人格的體現加拿大學者伯恩人格結構理論闡述,把個體的人格結構分為PAC三態,即父母態(P)、成人態 A、兒童態C。
  •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培養獨立的能力?
    家長都希望孩子可以儘早具備獨立的能力,有人甚至提出要在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就把他送到寄宿制的學校,並且認為,這樣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然而,事情真的是這樣的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獨立的定義。
  • 培養孩子獨立,一愛二思三做,給孩子足夠的愛和支持!
    過早逼迫孩子獨立,不注重孩子的心理情感需求,缺乏愛和支持的教育方式,根本不是在培養獨立性,而是在把孩子往深淵裡推。這種教育,根本就是偽獨立教育。真正的獨立教育是在有愛的基礎上,獨立思考,憑藉自己的力量處理與年齡相符的事。而不是不能依戀父母,不能求助父母。
  • 適度依賴孩子才能健康成長!依賴與獨立的平衡,需要父母掌握
    在我們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是這兩類人中的其中一類,他們不是過分獨立,就是過分依賴父母的保護,其實這對孩子的成長都是不利的。如果無法把握其中的度,孩子的人生之路必然會充滿著荊棘和坎坷。1、區分過度依賴和適度依賴過度依賴是指孩子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上,都非常依賴父母,他們的衣服需要父母穿,吃飯需要父母喂,作業需要父母不斷的督促,總之任何一件事情都離不開父母的幫助。適度依賴則是指孩子自己穿衣自己吃飯,當然父母可以幫他們燒飯,幫他們洗衣服。
  • 獨立的孩子走得更遠,怎樣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這其實反映了孩子安全感不夠,這時候越是逼孩子獨立,他就會越依賴父母。媽媽們經歷過的孩子黏人的現象我都遇到過,當時我也很擔心醜醜以後會太過依賴我,但是還是跟隨自己的感覺走,在他需要的時候陪伴在身邊。培養孩子獨立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實踐中獲得成就感、積累經驗。
  • 中國式親子關係的依賴與獨立
    我很想獨立,但是我覺得自己沒有這個能力,所以很多時候,還是會聽從父母的安排。」(S控制,R依賴)這些是不是聽著很熟悉?是的,這些就是發生在我們身上的「訓練」。我們從小被訓練,就像華生說的,只要環境由他掌控,這些孩子就可以被我打造成我希望的樣子。
  • 孩子太依賴,長大很糟糕,家長這樣做,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能力
    在寶寶小時候,父母總想著讓孩子時時刻刻都陪在自己身邊,替寶寶做任何事情。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不斷增長,家長意識到這是一種錯誤的育兒方法,因為寶寶對自己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嚴重,甚至到了離開家長寸步難行的地步。意識到後果的家長極為懊悔。那麼,該如何培養寶寶的獨立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