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水千山,不如一個風陵渡

2020-12-15 思密不噠

題:三晉的山河最有詩意的都出自金庸小說,一個是喬峰和阿珠相約到雁門關外放羊,一個是郭襄和楊過在風陵渡口一見誤終生。 三晉的山很多,多到無法一一叫上名字。山的排列也比較複雜,橫七豎八的。東西兩座最著名,即太行和呂梁。這兩座,是山的輪廓,也可以稱為外山,頂多加一個中條。 所謂內山,是兩山之間比較獨立的,如太嶽山(霍山),五臺山,恆山等,它們是更世俗的山。

它們實際上是相連又相異的。在高度和地貌上可以模糊區別,比如太行山的縱向高聳(線狀),南北一線,很容易識別,而內山則溝壑縱橫,綿密不平(片狀)。

正是內山分割構成了幾個大盆地,如大同,太原,忻定,臨汾,運城(河東),長治(上黨)和陽泉,整個三晉,基本就幾個盆。

北方的山,若無樹木襯託,坐飛機上看下去,就像一坨坨屎粑粑。

韓石山說,他每次坐飛機進入山西,望下去就能感受到窮山惡水(和南方的山水湖泊相對比)。可當你在大興安嶺上空看到雪原或森林時,感覺一定是精神和溫暖的。

當然,如果你在汾河邊看西山,或路過太行山,也會覺得充滿風韻,山西的山也有壯美的,但不多。

這些盆地如同葉子連接,關鍵處便是關卡,如雁門關,石嶺關,平型關,娘子關,等等。皆為軍事要塞,打仗時是無法被忽略的。

以太原盆地為例,北有雲中和繫舟,兩者中間為石嶺關,南北兩側為忻定盆地和太原盆地,兩者東部為繫舟山(忻州的南山),所謂繫舟,傳說因大禹治水在此拴船休息而得名,我覺得理解為它系住兩個盆地(太原和忻定),類似於拴住兩條船更貼切。它在太原的位置,類似於密雲相對於北京。

「問世間情為何物」的作者元好問就是忻州人,讀書的地方就在繫舟山。這首詞叫《雁丘詞》,當年元好問路過太原,看見一個老翁射雁,射下來一隻,另一隻也撞在地上,元好問買下來兩隻大雁,埋了它們,寫下《雁丘詞》,供人思念: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當然,我覺得視覺上,太原西山更壯觀,這是因為它和太行一樣,是外山,線性縱行。

有些山名字很好聽,如臨汾的射姑山,大同的採涼山,太原的崛圍山(傅山出生地),天龍山,懸甕山,這些都屬於內山。

傅山是個傳奇人物,在并州多有足跡。生前聯絡各方義士,圖謀反清復明,也是梁羽生《七劍下天山》中的主角。他和顧炎武的交往堪稱交友典範,而據說流亡北方的崑山人顧炎武善於理財,他在山西的經商模式啟發了後來的晉商票號。

我對於太行山最好的想像,在於李白的「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還有《東郭先生和狼》裡晉大夫趙簡子在樹林裡追狼,狼祈求東郭先生讓它到口袋裡避難,完了又恩將仇報,最後被農民用計打死。我覺得趙簡子在密林追狼的場景很有畫面感。

唐朝時,晉陽被尊為北京,李白也形容它「天王三京,北都其一,雄藩巨鎮,非賢莫居」。

當然,山多的壞處就是,一旦人長時間活在山中,容易把血液用在身體下方(走路),三晉缺乏休憩之地,沒有大水大湖,歷史上打仗極多,凡此地方容易氣氛緊張,如果有大湖平原就好了(比如最近很有口碑的貝加爾湖)。所說河,讓人想得起來的只有一個風陵渡了(並不是壺口瀑布)。

金庸小說裡,有郭襄「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的故事。

郭襄少女情懷,遇見傳說中的大英雄,一生心心念念。從此,她生命的主題就是等候和尋找。

激流桃花風陵渡,

一葉浮萍兩處愁。

已見雖憐今生誤,

何須廝守到白頭。

天其柔,

地其厚,

東西南北風中客,

一日風停花落處,

是非有無皆兩可。

換句話說,遇見你,我知足了,無論結果怎樣,都無所謂。

小說家鍾情雁門關和風陵渡,不光港臺如此,《楊家將》故事也是圍繞雁門關展開的。在雁門關和風陵渡,你可以不必是山西人,有朝一日,我們去雁門關外放羊的許諾,和風陵渡一生一次的相遇,都讓人感受到愛和永恆之美。

相關焦點

  • 山西風陵渡,一個充滿俠骨柔情的古老小鎮
    風陵渡是古代黃河上最大的渡口,位於黃河在山西東轉處,是山西、陝西、河南三省的交界點(今山西省芮城縣風陵渡鎮)。距離東北方的芮城縣約30公裡。其名字是因附近的風后陵而取。相傳黃帝六相之一的風後,與蚩尤作戰被殺,埋葬於此,後建有風后陵。
  • 金庸筆下的「風陵渡」是怎樣的?
    其實,金庸先生《神鵰俠侶》中讓女俠郭襄「初相遇」,乃至「誤終身」的風陵渡並非虛構之地。這是一個位居山西省芮城縣西南角的古老渡口,地方不大,卻守著山西、陝西、河南三個省的大門。不同於武俠世界的浪漫,金人趙子貞的《題風陵渡》更加明了:「一水分南北,中原氣自全。雲山連晉壤,煙樹入秦川」。
  • 風陵渡經濟技術開發區
    二、自然環境風陵渡北依中條山,南臨黃河。風陵渡位於秦嶺、中條山兩個古斷塊之間,地處黃河地塹北側,中條山斷塊南部,屬祁呂賀蘭「山」字型、新華夏和秦嶺緯向構造體系複合部位。軟環境:管委會以「一個窗口對外,一條龍服務」的方式為投資者提供全方位服務。凡入區項目均實行限時跟蹤服務制度,入區企業均實行封閉式管理。
  • 「風陵渡」,這是我們相識的地方
    在河南、山西、陝西三省交界處,有一個古渡口,名叫風陵渡。風陵渡自古以來就是黃河上最大的渡口。從黃土高原奔騰而下的黃河,在這裡來了個急轉彎。過了風陵渡,再衝破三門峽,浩浩黃河水便一瀉千裡、汪洋恣肆地馳騁在中原大地,氣吞萬裡,奔流入海。金人趙子貞在《題風陵渡》就有一句:「一水分南北,中原氣自全。雲山連晉壤,煙樹入秦川。」
  • 風陵渡遊記,訴說發生在這裡的英雄故事
    風陵渡,又稱風陵關、風陵津,位於黃河由南而北的大拐彎處,地處陝西、陝西、河南三省交匯,素有「雞鳴一聲聞三省」之說。在金庸的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是楊過與郭襄初會的地方,正所謂:「「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從風陵渡大橋上遠眺黃河,左邊是陝西,右邊是山西。
  • 金庸筆下「風陵渡」,如何改變中國?_鳳凰網
    「神鵰俠侶」中讓女俠郭襄「初相遇」「誤終身」的風陵渡並非虛構之地。這是一個位居山西省芮城縣西南角的老渡口。地方不大,卻守著山西、陝西、河南三個省的大門。風陵渡也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最特別的那個:因為她對應的是黃河最大的支流渭河。支流與黃河交匯,造就了黃河中遊特有的一種地貌「磧」,指水畔堆積的沙石淺灘。著名的磧口古鎮就設在一個較大的「磧」上。
  • 風陵渡,浪漫而滄桑的渡口,見證了中華文明的千年歷史
    而在縣城西南30公裡處的風陵渡,以它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吸引著人們慕名而來。風陵就是風后的陵墓,後世人也因此將渡口,命名「風陵渡」。直至風陵渡拐角處轉向東流,進入晉豫峽谷流入華北平原。如此,一條黃河成為晉、陝、豫三省分界,而風陵渡則是連接三省的關鍵所在。風陵渡不僅承擔著交通樞紐的功能,更具有重要的軍事意義,北控山西大門,南望中原,西鎖秦川。從黃帝與蚩尤之戰,到秦晉「泛舟之役」,再到三國時曹操與馬超之戰,最後到抗戰時期的中條山保衛戰,風陵渡見證著歷史的一幕幕慘烈戰爭。
  • 當年多情風陵渡,如今風華有誰識
    那個河水東向的拐角處,就是念念不忘的風陵渡。風陵渡口初相遇初識風陵渡,是在金庸先生的《神鵰俠侶》——「風陵夜話」: 時值三月殘春,黃河北岸的風陵渡渡頭擾攘一片,驢鳴馬嘶,夾著人聲車聲,這幾日天候乍暖乍寒,黃河先曾解了凍,但這日北風一刮,天時驟寒,忽然下雪,河水重又凝冰。
  • 芮城縣風陵渡派出所輔警李世保 踐行責任與擔當
    前不久,相繼有外地人給芮城縣風陵渡派出所送來兩面錦旗,表達對該所輔警李世保的感謝。這還得從李世保的日常工作談起。今年9月的一天,李世保下鄉來到風陵渡鎮東小侯村,偶然間從一村民口中得知,本村有人收留了一名40歲左右的外地人。
  • 中華傳統文化研學基地落戶運城風陵渡
    2月1日,山西大學來華留學生中華傳統文化研學基地、山西大學商務學院中華傳統文化研學基地揭牌儀式,在國家AAA級景區印象風陵渡黃河風情小鎮舉行。兩所高校及運城市、芮城縣有關領導以及五大洲留學生代表,就如何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加強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進行了熱烈研討。
  • 黃河上最具江湖氣息的渡口:風陵渡,傳說因女媧而得名!
    萬裡黃河一路東行走到山西風陵渡的時候,正處於東轉的拐角,陝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的要塞,風陵渡還是黃河上最大的渡口,跨越華北、西北、華中三大地區。起初聽到風陵渡這個名字,腦海裡呈現的是古代的武俠江湖,這個名字有太多武俠、江湖的味道。
  • 血戰風陵渡:兩個營鏖戰1500精銳日軍長達半個月,日軍被打得寸步難行
    ——雨果 1938年8月,侵華日軍川岸師團(第20師團)一個步兵聯隊,配屬著炮、騎兵、戰車,集中在山西虞鄉縣城郊,企圖突破中國守軍在永濟縣的國防陣地,搶佔風陵渡,威脅隴海鐵路。 風陵渡地處芮城縣南端,黃河拐角,是山西、陝西、河南三省交界之地,與茅津渡、大禹渡並稱黃河三大渡口,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
  • 風陵渡經濟開發區舉辦全會精神宣講會
    為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推動學習活動深入紮實開展,近日,風陵渡經濟開發區舉辦了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會。芮城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姚振華受邀授課,風陵渡經濟開發區內設機構全體黨員、條管單位支部班子成員、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支部書記、退休老幹部、群團組織負責人代表、青年幹部班全體學員等100餘人聆聽宣講。
  • 山西省運城市風陵渡經開區黨政領導幹部來渭南經開區考察交流
    6月12日,山西省運城市風陵渡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趙自成等黨政領導幹部一行20餘人來渭南經開區考察交流。渭南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閆曉宇、管委會副主任郭青山與區級相關部門負責人共同參與交流。在介紹完風陵渡經開區基本情況後,他指出,希望兩地進一步加深交流,深化友誼,相互學習,實現協同發展。閆曉宇對風陵渡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趙自成黨政領導幹部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在介紹了渭南經開區的園區建設情況和區域發展優勢後,他強調,渭南經開區與風陵渡經開區同屬「黃河金三角區域」組成部分,一衣帶水,是發展夥伴,應加強區域互動,多開展幹部交流學習。
  • 丁小強在風陵渡經濟開發區調研時強調:著力打造山西南部「窗口型...
    1月13日,市委書記丁小強深入風陵渡經濟開發區,就疫情防控、項目建設、工業企業運行和安全生產等工作進行調研。他強調,要紮緊扎牢疫情防控防線,抓緊抓實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集中精力發展主導產業,著力打造山西南部「窗口型」開發區。市領導喬登州、崔元斌參加調研。
  • 武俠小說中經典場地:楊過小龍女在雁蕩山訣別,風陵渡已滿目荒涼
    這三個人的小說風格有很大的不同,金庸筆下的大俠都是胸懷大義,為國為民的,代表人物就是郭靖;古龍比較叛逆,他的男主角都是江湖浪子,無牽無掛,沒有顧及,代表人物就是陸小鳳;梁羽生是一個儒生,他的男主角是君子,像是張丹楓那樣的。雖然三位大師的分隔不同,但是小說的情節一樣盪氣迴腸,引人入勝,而且最重要的一點,裡面的場景描寫都十分美麗。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小說中的經典情節的背景地點。
  • 「十六年前風陵渡,一見楊過終生誤。」和女友徜徉在蕩口古鎮
    風吹鈴響,令人的心都柔軟起來,好一個風鈴渡! 十六年前風陵渡,一見楊過終生誤。此渡口非彼渡口,在蕩口的掛滿風鈴的渡口,自然不可能遇到楊過和小龍女了。所謂的終生誤是指,人們付出更多的浪漫,得到的卻是傷痛,所以人這一輩子,相見不如懷念。 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 懷舊金曲: 萬水千山總是情
    萬水千山總是情 (Live) - 汪明荃 詞:鄧偉雄 曲:顧嘉輝 萬水千山總是情 聚散也有天註定 不怨天不怨命 但求有山水共作證
  • 「牽手」風陵渡、左家灣!文旅·山投集團康養產業進入裂變期
    此次籤約的左家灣康養小鎮項目,既是垣曲縣旅遊產業發展的一個龍頭項目,也是關係「康養山西、夏養山西」在運城落地生根的一個重大項目,對垣曲縣「全景垣曲、全城旅送」的建設進程以及山西康養產業快速發展都起著極為重要的助力作用。
  • 萬水千山「粽」是情,慧華直播端午專場!
    萬水千山「粽」是情,慧華直播端午專場! 歡迎關注東城區婦聯官方帳號萬水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