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升高就需要急診嗎?醫生提醒:超過37.3,建議去就診

2020-12-23 快速問醫生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人們的心中不禁一陣緊張,許多人家裡沒口糧了都不敢出門,生怕染上病毒。為了自己的安全,家人的安全,人們紛紛買口罩。

由於這種疾病的症狀是發熱,因此很多人感覺自己稍發熱就非常緊張,生怕有什麼問題。其實,大家沒必要如此緊張,有一點輕微的發熱並不可怕。

下面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體溫究竟超過多少度才有必要緊張。

正常人的體溫是36攝氏度之間,相對穩定,不會太高,也不會太低,它會在一個恆定的溫度內。但難免有一些特殊情況,有時如果我們穿得多,體溫也有可能偏高。

有時,情緒激動,體溫有可能偏高。

有時,生氣了,體溫有可能偏高。

有時,家裡溫度高,人的體溫也有可能偏高。

這時,我們沒必要緊張,只要自己身體舒服就無大礙,不會有事的,放心吃喝,該幹啥幹啥,不會有事的。

但如果體溫超過37.3攝氏度,我們就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去正規的醫院檢查,如果有問題及時治療,配合醫生的治療,每天按時吃藥,儘量讓自己早日康復,儘快出院。沒問題也可以讓自己心情放鬆,心情不再緊張,可以有一個良好的狀態投入到學習工作中。

在疫情還未完全成為過去式之時,我們有點警惕還是好的,以免讓自己得到感染,影響健康。出門要戴口罩,讓自己生活相對安全,舒適,也為了家人的安全。家裡要每天消毒(用酒精或84消毒液),出門不要到人多雜亂的地方去,以防萬一。

一般情況下,只要我們做好防護措施,是不會得到傳染的,沒必要每天生活在恐懼當中,讓自己焦慮,無心正常的工作、學習、甚至影響休息。

為此,我們要多了解一些醫學常識,自己做一些判斷,不要稍有不適就就擔心自己是新型肺炎,沒那麼嚴重,請大家不要驚慌,安心呆在家裡,靜待佳音,那時候我們都高高興興來到大街上,沒有憂愁,煩惱。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那是你會發現世界如此美好,沒有那麼多不快。

相關焦點

  • 體溫超過37.3攝氏度,建議去發熱門診就診
    家裡有人發熱,到底要不要去醫院? 2月15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說,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出現發熱應該就近及時到發熱門診進行篩查,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 體溫升高真可以殺滅病毒? 為何我的體溫達不到37.3℃
    生活最前沿最近,你每天進出小區,是不是都要測量體溫;進入公司或廠區大門,是不是也要「中上一槍」?每次測體溫,大多數人結果都是36℃多,而一旦超過37.3℃,你往往會被拒之門外。這就奇怪了,一直都說,人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但為什麼現實中大部分人的體溫達不到37℃呢?雖說天天量體溫,但我們真的了解「體溫」嗎?人類的正常體溫到底該是多少?體溫高低,和人體免疫力有啥關係?病毒能被高體溫「熱死」嗎?為啥有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沒有出現體溫升高?……近日,記者就此請教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副主任馮萍。
  • 成年人正常體溫是多少度?體溫37度算發燒嗎?看醫生怎麼說
    在多數人看來,37攝氏度是正常的體溫,超過37度就是發燒了,但真的是這樣嗎?成年人的正常體溫到底是多少度?下面醫生給大家詳細說清楚,可能很多人一直以來所認為的並不是很正確的。成年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度?37度是大家一直以來認為的正常體溫,一般來說,這是正確的。不過醫生也提醒大家,人的體溫不是固定一個數值不變的,每個人的體溫不完全一樣,測量不同的部位得到的體溫也是不一樣的。通常情況下,測量腋溫是常見的方式,腋溫在36-37.2之間是正常的範圍。
  • 權威答疑:每天「雙測溫雙報告」體溫超過37.3℃,應該怎麼辦?
    按照濟南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緊急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個人報告和發熱患者就診管理的通告》,要求每天「雙測溫雙報告」,市民個人居家、工作或外出必須每日自測兩次體溫,體溫超過 37.3℃的必須如實報告;各單位必須在入口處和單位內部組織專人每日兩次測量體溫,對體溫超過 37.3℃的人員必須如實報告。
  • 冬季患兒急劇增加 成都多家醫院發布兒科門急診就診攻略
    通過增加夜門診醫生、醫生助理、增開診室、志願者服務等緩解患兒就診需求。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急診科承擔著全市及周邊地區兒科、產科危重病人的接診和轉運任務,急診主要解決急診病人的診治。、妊娠期少量陰道流血、產後發熱(37.5-38.5℃)、陰道異物、經期腹痛、外陰陰道腫物伴疼痛、術後傷口癒合不良、胎膜早破、妊娠期腹痛(疼痛評分4-6分)妊娠期血壓升高(140/90mmHg)就診區域:急診區候診時間:30分鐘4級色標:綠色
  • 只要體溫超過了37℃以上就屬於發熱?提醒:切忌盲目服用退燒藥
    很多人都錯誤地認為,只要體溫超過了37℃以上就屬於發熱,但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正確!人在測量體溫時,可通過口腔、腋下、直腸等三處進行判斷。通常情況下,口腔溫度的正常數值在36.3~37.2℃左右,而腋下溫度在36~37℃,直腸溫度則是36.6~37.6℃。
  • 寶寶體溫37.3或37.4.或37.5算低燒嗎?
    「醫生,醫生,我家寶寶是不是發燒了?」護士一量,「沒啊,正常的」,「37.5度了,不是低燒嗎?」「真的不是,就是正常體溫……」 這樣的對話,小南每天都要聽到N次,聽得多了後,得,犧牲一下休息時間,給大家說說寶寶多少體溫正常、多少體溫算發燒吧。
  • 寶貝如何正確測體溫?啥時候應該去醫院就診?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第6版)》指出● 腋下體溫(將體溫表置於腋窩處夾緊5分鐘以上)的正常範圍為36℃~37℃● 肛門體溫(將肛表插入肛門3釐米~4釐米,測2分鐘,或體溫表上信號燈提示測量完成)正常範圍是<37.5℃● 口腔體溫(將口表置於舌下3分鐘)正常範圍是<37.5℃
  • 為何我的體溫達不到37.3℃
    每次測體溫,大多數人結果都是36℃多,而一旦超過37.3℃,你往往會被拒之門外。這就奇怪了,一直都說,人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但為什麼現實中大部分人的體溫達不到37℃呢?雖說天天量體溫,但我們真的了解「體溫」嗎?人類的正常體溫到底該是多少?體溫高低,和人體免疫力有啥關係?病毒能被高體溫「熱死」嗎?為啥有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沒有出現體溫升高?
  • 深衛健委提醒:體溫超37.3℃且有相關症狀需注意,武漢回來市民可...
    記者從深圳市衛生健康委了解到,目前深圳全市共有49家發熱門診,如市民體溫超過37.3℃,並且有咳嗽、鼻塞、頭痛、咽喉痛、打噴嚏、乏力和全身肌肉酸痛等感冒症狀,就應該佩戴口罩去就近的發熱門診就診。
  • 一個半月的嬰兒體溫37度正常嗎 一個月嬰兒體溫多少正常
    三歲小孩正常體溫是多少度嬰兒發燒是最讓寶媽們擔心的,因為在嬰幼兒時期的寶寶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階段,如果出現發燒的情況,很容易引起腦炎等症狀,給寶寶的生長發育帶來很大的影響。那麼,3周歲小孩37.9度算發燒嗎?
  • 月經期間體溫升高0.3
    月經期間,細心的女人,你會發現,除了會有腹部墜脹的現象外,經期體溫會升高,這讓很多女孩子不解,問過醫生才明白。  月經期間體溫會升高因為啥  因為卵巢除排卵外,還分泌激素,主要為雌激素和孕激素。排卵前主要為卵泡的生長、成熟,此時以分泌雌激素為主。
  • 發熱對孩子一定都是壞處嗎?不一定!醫生說出這個好處!有效幹預
    發熱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一個症狀,對於兒童發熱的很多問題,許多家長還不是很清楚,經常是孩子剛發熱不到1小時,就半夜帶來看急診。而且只要孩子體溫不退,一天能來3次醫院,各個班的大夫都看一遍。真的有必要這麼著急、這麼頻繁來醫院嗎?
  • 讓急救真正「救急」 「急診分級」診療制度知多少
    為了使急診資源更大地發揮作用,更好地為民眾提供服務,更及時地使危重症患者在第一時間得到救治,急診分級診療制度出臺了。「急診分級診療制度正式實施之後,患者在去急診科看病時會有哪些變化呢?李俊紅介紹,「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患者就診的順序將不再絕對按照之前的掛號順序,而是依據病情的輕重緩急程度就診。
  • 嬰兒體溫37度正常嗎 嬰兒體溫37.1頭有點燙怎麼辦
    一個多月的嬰兒體溫37度正常嗎我們常常會發現我們的體溫會比其他人要高,感覺到冷,用體溫計測量的時候,只有三十七度,那麼腋下體溫37度算發燒嗎,發燒怎麼退燒比較好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量體溫3重點&送急診評估4指標
    該怎麼為小嬰兒正確量體溫?什麼時候要立刻就醫?由兒科醫生分享正確的觀念,讓爸媽不必再驚慌失措!嬰兒的抵抗力較差,一出現發燒的狀況,新手爸媽無不手忙腳亂、緊張萬分,往往想趕快抱著寶寶去急診。1.排除外在因素,注意測量時機嬰兒的體溫調節中樞還未發育成熟,因此體溫很容易受到外在環境所影響,像是當寶寶穿太多衣服,就容易使寶寶的體溫升高。建議爸媽要留意測量時機,像避免在替寶寶洗完熱水澡、喝奶後,或剛哭鬧完、大幅度活動後量體溫,先等寶寶平靜下來再來測量體溫,準確性較高,較容易觀察出寶寶是否發燒。
  • 孩子體溫超過37度是發熱?如何正確判斷?哪種體溫計好?
    到了醫院,一測體溫,37度3,可沒想到醫生說,沒事,這正常的,並不是發熱。欣欣不解了,體溫超過37度,不就是發熱了嗎?為何醫生說,孩子是健康正常的呢?其實,和欣欣一樣有這方面疑惑的家長有不少。一般選擇早上7點左右,或者是下午2點左右如果寶寶發熱,當超過37.5攝氏度時,最好是在早上7點、上午10點,下午2點,睡前6個小時,測量4次體溫當寶寶體溫超過39攝氏度,那麼需要每4個小時需要測量一次體溫。
  • 如果出現發熱等症狀,該就診的還是要就診 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對周圍...
    現在到醫院就診,第一件事就是要測量體溫。不過,最近有個別市民去醫院就診時,測量體溫超過37.3℃,讓他們去發熱門診進一步就診時,卻遭到了拒絕,還一溜煙跑了。為什麼有些市民發現體溫高卻不願意去發熱門診?這段時間,杭州各大醫院的發熱門診情況如何?記者採訪了幾家醫院的發熱門診。
  • 人體正常體溫是多少度?37度就算發燒嗎?
    ,但是很多人對於體溫的正常範圍並不太了解,有些人以為只要超過37度就算是發燒了。測量體溫一般常用3個部位,即口腔、腋窩及肛門:兒童正常體溫在肛門處為36.5℃~37.5℃之間;兒童在口腔處為36.2℃~37.3℃之間;兒童在腋窩處為35.9℃~37.2℃之間。通過測量後,兒童凡超過正常範圍0.5℃以上時,稱為發熱。不超過38℃稱為低熱,超過39℃者為高熱。
  • 7月1日起,兒童醫院所有專科及專家號全部需要預約(急診除外)
    據了解,除普通內科、普通外科、發熱和腸道門診預留極少量號用於當日預約外,所有專科及專家號均提前放至預約渠道(急診除外),若預約號源已滿,現場亦無號源。因此,帶娃看病的家長們需合理安排就診時間。一、預約方式同一患者一天所有預約渠道最多預約3個不同科別的號,每個科別只能預約1名同級別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