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文娛導讀:
火鍋,是中國眾多食物中最沒有爭議的存在,無論是鍾愛何種菜系,何種飲食習慣的人都可以在火鍋中找到自己最愛的那個食材以及適合自己的那個味道。人們圍爐鍋前,既是享受最多元、包容、純粹的吃食,更是抱團取暖,見證平凡生活的哀愁喜樂、百態人生。《生活如沸》在記錄火鍋這一國民美食的同時,另闢蹊徑,向觀眾展現火鍋背後的熱辣人生,關於美食又不止於美食,美食之後,真情至上。
《生活如沸》是由bilibili出品,大聲傳媒聯合出品的一檔以火鍋為切入視角,洞察國人生活百態的美食人文紀錄片,通過行走全國東西南北,記錄每一次火鍋沸騰時的味覺盛宴以及其背後的生活百味,讓人間真情在火鍋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圍爐鍋前,食物沸騰,酸麻入口,是火鍋的滋味
火鍋,這個在中國已經存在千年的食物,自誕生以來便有著令人慾罷不能的魅力,無論是在寒冬臘月還是熱浪滾滾的盛夏,總有食客相邀,一句「走吧,吃火鍋」就能將天南海北的人聚集在一起。
《生活如沸》的導演李薌曾說 「在拍這部紀錄片前,我做了近十年的美食節目和紀錄片,直到這次,當我們首次把視角聚焦在火鍋之上,才明白沒有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背後的終極奧義。」火鍋的背後,是國人對人生積極向上的態度,是對過往生活的回饋,是繼續向前的勇氣,是對未來美好人生的期許。用食物慰藉完心靈,最終還是要繼續生活,繼續前行。
《生活如沸》拍攝了中國22個地方的火鍋,從最南端的高雄到最北端的丹東,有各種不同的珍稀食材,也散發著最樸素的家常口味。食材千差萬別,味道大相逕庭,不變的是火鍋在國人心中無法取代的地位。
如果說大鍋燉菜、過橋米線、螺螄粉承載的是獨屬於一個地域人群的共同的鄉愁,那麼火鍋則是能夠同時慰藉那些思鄉之人的最好的良藥。火鍋的口味極為跳躍,從麻辣到清淡、從牛油到菌鍋,火鍋在最大程度上滿足了所有人的口味偏好。鴛鴦鍋的發明更是對這一點最好的註解,一桌口味不同的人不會因此而產生隔閡,反而會歡歡喜喜的在同一口鍋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款。熱氣沸騰之間,人與人的距離在不知不覺間被拉近,平日裡那些隱藏在內心最深處的真情,都借著這熱氣,傾瀉而出。
《生活如沸》,沸騰的不只是食物,還有凸顯中國人個性和文化的專屬信息。「火鍋包羅萬象,是群體性與全天候兼容的美食符號。」這是導演李薌對火鍋的印象,而這一點與傳統國人的個性不謀而合。食物的群體性特點恰好契合了國人熱情好客的性格特點,三五好友圍爐而坐,熱氣升騰間酒肉入喉,往昔的恩怨情仇都化作爐上青煙,風輕雲淡,只剩下江湖義氣,親密無間。
變與不變,傳承開拓,與時俱進,是食物的魅力
火鍋,之所以有著吸引眾生的滋味,關鍵在於其包容與創新。火鍋包容不同的食材,從葷到素,從清淡到油膩,從簡單到繁複,不同的食物,不同的搭配,不同的味道都可以在同一口熱鍋中得到最恰到好處的融合,最終匯集成一場不容錯過的饕鬄盛宴。包容促使火鍋呈現出和諧的滋味,而創新則使得火鍋煥發出與時俱進的生機與活力。火鍋在不同的地區不斷創新,展現出新的姿態,煥發出新的魅力。
源於內地的酸菜白肉鍋在臺灣加入了飽含當地特色的魚丸,東北地區的風味和海島的獨特合二為一,成為無可指摘的最佳搭檔;在重慶廣受歡迎的鯽魚火鍋,則是由店主文姐從傳統菜品中得到靈感改進而成的火鍋品種;根據友人的口味偏好米高哥將傳統盆菜裡的幹鮑換成鮮鮑,細微變化的背後是對友人的牽掛和心意。
盛產各類野生菌菇的雲南武定,在菌子火鍋出現之前,當地人是不捨得把菌子用水煮的,他們認為水煮後的菌子會失去其營養和價值,只有大火煸炒的菌子才是最正宗的。和順園老闆趙有富則反其道而行之,20多年前一次去四川親眼見證萬物皆能涮的經歷,為趙有富的菌子生意打來了一扇新的大門——菌子火鍋。獨屬於菌子火鍋的「鮮」一下子擊中了深諳菌菇美味的當地人的味蕾,成為當地著名的一道美食。
當火鍋跳出原有食材、口味的局限,看似不經意的變化卻在味道上碰撞出了不一樣的火花,因地制宜地變化與創新帶來的不僅僅是食材上的更加豐富多樣,還有意想不到的奇妙美味,而火鍋也在這其中不斷發展、變化,推陳出新。
日升月落,鬥轉星移,人情冷暖,是生活的調劑
《生活如沸》不是一部傳統的美食紀錄片,製作方給他的定位為美食人文紀錄片,可見「人文」才是關鍵。正如紀錄片中所言「每一次尋常的煮沸,都是人生百味。」當人物和生活從幕後走到臺前,又將和美食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紀錄片《生活如沸》的導演表示希望這部紀錄片能夠讓渡出一部分的空間和時間來給火鍋背後的人吐露心事的機會。「這裡有家國情懷,有濃情蜜愛,有親情流淌,更有失敗再來。每一個鮮活真實的故事擺在我們面前的時候,特別是這些人與事都跟火鍋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時候,你會發現火鍋的魅力外延真的變得很大很大,這才理應是《生活如沸》區別於以往紀錄片更大的使命。」火鍋的魅力從沸騰的鍋中食材擴展到了圍坐桌邊的人群,寶貴的不只是人間美味,還有那火鍋沸騰後的真情流露。
人世間最有溫度的是親情,餐桌上最有暖意的是火鍋。家人圍爐,熱氣升騰的那一刻消解了太多的疲憊與辛苦。在以超高淘汰率著稱的廣州體育西橫街上,龔記牛莊在此經營十幾年的秘訣除了食材的新鮮更重要的則是一家人的團結與互助。龔家三兄弟分工明確,大哥負責採購食材,二哥負責飯店大堂的經營,三弟負責在後廚加工食材。每個人都在竭力發揮自己的最大優勢並在完成自身任務的同時給予對方充分的協助。兄弟三人的各司其職,讓食材發揮自身最好的風味的同時,也讓龔記牛莊在廣州站穩了腳跟。一家人之間的互幫互助早已成為龔家的家風,世代相傳。火鍋使三兄弟聚集到廣州這個陌生的城市,也讓他們在團結經營的同時領略到了親情的寶貴。
雲南通海,村子裡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大宴席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50斤重的銅鍋所承載的美食——炊鍋也隆重登場,全族的盛宴就此拉開帷幕,火鍋在此刻承載的不僅僅是食物更是傳統中國人世代相傳的宗族之情。蔡家山人用一口銅鍋,獲得了頑強的生命力,他們的故事還將繼續在銅鍋中延續,對於先輩的追思與尊重也將一代又一代地傳遞下去。
《生活如沸》將火鍋的魅力不斷擴展,在展現火鍋本味的同時,盡力展示火鍋背後的人情冷暖。店家與食客的真情互動、一代代經營者的全力守護、割捨不斷的兄弟之情……人世間的種種溫情都在火鍋沸騰的同時向觀眾一一展示,讓那火鍋上的蒸騰熱氣,不僅僅慰飢腸,更暖人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