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教授」錢鍾書:國文、英語俱佳,曾評價魯迅只適合短篇小說

2020-12-11 教育思享

1929年清華來了一位19歲的怪才,他英語滿分,國文也位居第一,但是他的數學成績卻不高。時任清華大學校長的羅家倫以「國文特優,英文滿分」的評價將他破例招進了清華。他就是「狂人」錢鍾書。

「二十不狂沒志氣」,錢鍾書初入大學便狂氣沖天。

初入大學的錢鍾書憑一句「橫掃清華大學圖書館!」的豪言被同學們廣為熟知。如果只是一句「狂言」那不值一提,大學時光裡錢鍾書果真將圖書館裡的文學書籍給看了一遍。古有江南四大才子,今有清華三大才子,錢鍾書便是清華三大才子之首。文學上造詣頗高的他年輕時眼高於頂,很少有人能讓他由衷傾佩。他的毒舌也是出名,他甚至還說過葉公超、沈從文等人的弊端,甚至他老師吳宓未曾倖免。

水晶在《侍錢「拋書」雜記——兩晤錢鍾書先生》中記述了1979年錢鍾書訪問美國時,他向錢鍾書提問對於魯迅的觀感。錢鍾書回答:「魯迅的短篇小說寫得非常好,但是他只適宜寫「短氣」(Short-winded)的篇章,不適宜寫「長氣」(Long-winded)的,像是阿Q便顯得太長了,應當加以修剪(Curtailed)才好。」

1933年錢鍾書清華畢業之後,有人希望他能夠進入清華研究院研究外國文學,而錢鍾書卻一口否決,他認為在那裡已經學不到對他有用的東西了。

狂妄是刻在錢鍾書骨子裡的,不止是在大學期間如此狂妄,錢鍾書小的時候便心直口快,口無遮攔。他的父親錢基博為此還曾特地為他改名「默存」,寓意黔默無言、存念於心,但貌似直到遊學海外都沒有讓他收斂。

「三十猶狂是愚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錢鍾書從海外歸來時,逐漸褪去一身張狂,改為內斂。

清華畢業之後,錢鍾書順利考取了英國牛津大學留學的名額,後來又轉到法國巴黎大學從事研究工作。時間會磨去一身稜角,在海外遊歷期間,錢鍾書眼界大開,真正明白了天外有天的道理,不知不覺中他為人處世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回國後的錢鍾書和以前的自己完全不同,他不再鋒芒畢露,回憶起以前做過的事情他甚是懊惱,他開始主動向以前貶低過的人賠禮,甚至後來他的賠禮趣事也被人們當作了一段段佳話。這也讓中國的文壇熱鬧了一段時間,現在看起來,不得不佩服當時錢老的胸襟,能夠這樣豁達,卻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1949年錢鍾書海外歸來,應母校清華大學邀請,擔任外文系教授並負責外文研究所的相關事宜。自此,錢鍾書開始不再鋒芒畢露,他一心撲到文學創作整理之中。他用整整兩年的時間完成了對中國古代文學史的研究起到建設性作用的《宋詩選注》,1982年《管錐編增訂》正式出版,從1972年3月開始創作《管錐編》到正式出版,一共花費了近十年的時間。

讀過錢鍾書的作品的人,都能看得出來,錢鍾書後半生所創作的巨著,在科學地「揚棄」篩選中國傳統文化,他的作品在借鑑西方優秀外來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可以說,大大地促進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傳播和融合。

可惜的是,1998年12月19日錢鍾書先生因病於北京逝世,享年88歲,只留下了一樣德高望重的先生楊絳。

2016年,楊絳先生也離我們而去,值得高興的是,他們再一次團聚了。

錢鍾書與楊絳先生雖然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他們的作品卻在世間不斷流傳,他們的故事也會一直被人們所牢記。

相關焦點

  • 錢鍾書:魯迅只能寫寫短篇小說,《阿Q正傳》我覺得太長,需要刪減
    可惜數學成績十分不理想,十五分的成績創下清華大學的歷史,對數學毫不感興趣的錢鍾書,曾被楊絳調侃為「痴兒」,在人才輩出的清華大學站穩腳跟,錢鍾書只能憑藉自己的文學與英語。一個偏科嚴重的「神童」用實力展示「術業有專攻」。
  • 一代鴻儒錢鍾書:「人謂我狂,不知我之實狷」
    錢鍾書年輕時曾對楊絳說,「我志氣不大,但願竭畢生精力做做學問。」錢鍾書當即回說「我和他一樣」,楊絳也答「我也一樣」。  錢鍾書曾用一句話概括他與楊絳的愛情:「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兩人一輩子興趣相投,感情一直很好。  如果有完美的愛情和婚姻,那麼應該就像他和楊絳這樣。
  • 錢鍾書:二十不狂沒志氣,三十猶狂是愚妄
    他入學時數學只考了15分,但總分在正式錄取的174名男生中,位列57。時任清華校長羅家倫以「國文特優,英文滿分」將其破格錄取。這位怪才就是錢鍾書。初到清華的錢鍾書,便因放言「橫掃清華圖書館」而被同學們廣為熟知。
  • 年輕時狂狷的錢鍾書:對同時名家大都瞧不上
    對同時名家大都瞧不上1933年夏,錢鍾書清華即將畢業,外文系的教授都希望他進研究院繼續研究英國文學,為新成立的西洋文學研究所增加光彩,可是他一口拒絕了,他對人家說:「整個清華沒有一個教授夠資格當錢某人的導師。」1938年錢鍾書從歐洲返國,西南聯大正式延聘他為外文系正教授,這在當時是破格聘用,因為他只有28歲。如此禮遇可謂厚矣。
  • 作家出版社推出陸穎墨短篇小說集《小島》,曾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
    近日,作家出版社推出了陸穎墨短篇小說集《小島》,該小說集曾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小說集中的二十幾篇短篇小說代表陸穎墨文學創作的最高水平。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為《小島》的頒獎評語稱:一面「鏡子」、一條狗、一扇艙門、一艘老舊的軍艦,連接成一條記憶的河流,蒼涼而不失壯美,深沉中閃射著理想的光芒。海軍往事照耀著波濤洶湧的海面,深情地注視著我們今天的遠航。
  • 錢鍾書私人信件將亮相拍場 信中評魯迅暗表不滿
    >>亮點    亮點1    唯一一次在信中評魯迅    錢鍾書一直潔身自好,從不在公眾場合和報刊中對別人做評價,但是在私人往來的書信中,卻有些許對於魯迅的評論。    1985年4月26日寫給李國強的信中,錢鍾書提到:「三年前魯迅紀念時出版之傳記,即出敝所人撰著,中間隻字不道其原配夫人,國內外皆有私議而無聲言者。」    魯迅的原配夫人朱安,是魯迅母親選的兒媳婦,在魯迅與許廣平結婚後,朱安一直與魯迅的母親住在一起。
  • ...的傳奇愛情 魯迅胡適錢鍾書沈從文都走了 他們的子女如今在哪裡
    與許廣平相識之前,魯迅曾由家庭包辦同山陰朱安女士結婚,但由於出國和動蕩的生活,魯迅實際上過著獨身生活,從未享受到真正的愛情。魯迅認為,愛情是婚姻的基礎,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可能有幸福的。但是在他自己來說,他準備犧牲自己。然而與許廣平的交往,讓魯迅的生活出現了變化,無愛的婚姻,受到了衝擊,原本打算犧牲自己的念頭也開始動搖了。
  • 評論家夏志清安詳離世 曾錯寫錢鍾書悼文
    夏志清的代表作《中國現代小說史》在上世紀60年代最早向英語世界介紹中國文學,並發掘推崇張愛玲、錢鍾書、沈從文、張天翼等重要作家。本報第一時間採訪了相關文學評論家和文學理論家,請他們介紹夏志清的文學研究貢獻。
  • 錢鍾書一生只在追求兩件事——學術和婚姻,與楊絳相伴64年
    民國第一才子,在文學領域大放光彩1929年,19歲的錢鍾書進入清華大學外文系,而在入學考試中他的數學只考了15分,國學、和英語成績將近滿分。1935年,錢鍾書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英國公費留學生,而這也是史上最高成績,之後他進入牛津大學學習。在結束外國的學習後,錢鍾書回國然後在西南聯大進行教書,而他也是學校最年輕的教授,但是在一年後他就離開了。
  • 錢鍾書考清華大學,數學只得了15分,校長羅家倫看後:錄取
    書香世家,底蘊深厚錢鍾書是1910年出生的,他出生於江蘇無錫的一個書香世家,父親、伯父,叔叔都是文學大家,在當時的社會中有很高的地位。錢鍾書出生後,因為伯父家沒有繼承人所以被過繼給伯父了。由於伯父沒有對他進行系統的練習,導致錢鍾書的國文非常糟糕。錢基博是國文教師,很不喜歡錢鍾書對國文的應付態度,每天都沒有笑臉,錢鍾書為了得到父親的認可,開始勤勤懇懇學習國文。
  • 英語國家魯迅研究漸熱 魯迅的價值被西方重新發現
    研究這一現象,挖掘「魯迅精神」和「民族魂」的內涵,不僅具有學術和學科意義,也是認識中國文化的一個潛力無限的窗口早在1927年,美國學者巴特勒特(Bartlett)就在美國《當代歷史》上發表《中國革命的思想界領袖們》一文,積極評價魯迅的《阿Q正傳》《風波》和《狂人日記》等短篇小說,開創了西方魯迅研究的先河
  • 避而不「見」:錢鍾書為何不願意提及魯迅?
    許多研究中國現代文學史的人注意到一個現象,就是錢鍾書在他一生的文字中,極少提到魯迅,應當說,這個判斷大體是可以成立的。魯迅和錢鍾書不是一代人,但因為魯迅在中國現代文化史上的地位太重要,一切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中國知識分子,很少有不和他發生關係的。
  • 瀘州人陳煒謨,曾被魯迅讚揚過的現代作家
    魯迅曾說沉鍾社是中國最堅韌、最誠實、掙扎得最久的團體,並且讚揚他們將「真和美唱給寂寞的人們」。沉鍾社成立前後,當時陳既為《淺草》主編之一,又是兩刊的主要作者。先後發表短篇小說、論文、譯作和長詩30餘篇,出版短篇小說集《信號》、《爐邊》。
  • 錢鍾書:最狂的才子,最深情的丈夫,最有趣的父親
    他曾以國文和外語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清華大學,雖然數學只考了15分。他從清華畢業後,外文系的教授都希望他進研究院繼續研究英國文學,可是他一口拒絕了,理由是:「整個清華沒有一個教授夠資格當錢某人的導師。」 他從歐洲返國,年僅28歲就當上了西南聯大的教授,可他因種種原因在聯大僅待了一年就離開了,相傳他曾評價說:「西南聯大外文系根本不行,葉公超太懶,吳宓太笨,陳福田太俗。」
  • 【人文素養】 錢鍾書《圍城》賞析
    錢鍾書,江蘇無錫人,字默存,號槐聚。父親是漢學家錢基博,從小受家庭的薰陶,才華出眾。
  • 怎樣寫短篇小說?——論魯迅的小說創造
    這個短篇小說的界說很扼要,但還有需要補充說明的地方。從「描寫事實中最精彩的一段」一語看來,好像短篇小說和歷史著作、報紙記載一樣,也是記錄事實的;不過不記錄全部,只描寫其中最精彩的一段罷了。如果這樣想,就錯了。
  • 錢鍾書曾是湖南這所學校的英文系主任
    更令人驚訝的是,錢鍾書小說《圍城》中三閭大學的原型,就是當年的國立師範學院。不過,《圍城》中的人物原型,與真實的歷史人物是否一樣?在這裡教過書的錢鍾書發生了什麼樣的趣聞?讓我們一起挖挖吧! 這樣,就有了當時「教育部」撥付35萬元於1938年10月在湖南創辦的國立師範學院,有了陰差陽錯來此任教的錢鍾書,也有了《圍城》這本中國現代名著。但小說中的三閭大學,以及圈子裡的高松年校長、李梅亭教授等,都是虛構的人物,而山溝溝裡一群來自上海、江蘇等地名重一時的教授和抗戰期間辦成著名大學的業績,卻是歷史的真實。
  • 魯迅先生對林黛玉的評價:她雖然美,但我不喜歡
    林黛玉給我們的印象是美若天仙、詩文俱佳、幽默高雅,這種不食人間煙火的高貴形象,不知道感動了多少痴男怨女,甚至有相當一部分的男士希望能找到這樣的才女為伴,才不枉自己對文學藝術的一片痴心和嚮往。然而當我看到魯迅先生對林黛玉的評價之後,才明白魯迅所說的,《紅樓夢》的價值要點在敢於寫實的真正含義,同時也看到了魯迅一生求真的為人態度,魯迅毫不掩飾地說,「我不喜歡林黛玉」。周作人在《魯迅的笑》一文裡,提到魯迅給同學講《紅樓夢》時,對林黛玉的性格和心理做了透徹的評價。當時他問同學們,「大家愛不愛林黛玉呀,大多數人都回答,愛!
  • 西南聯大的國文課本裡,竟藏著「最」好的教育
    而「大一國文課本」正是推動他走上文學道路的一本啟蒙書。他曾評價到:這本教材不僅是訓練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這種重個性,輕利祿,瀟灑自如的人生態度,對於聯大學生的思想素質的形成,有很大的關係。很多讀者可能對這本國文課本不太熟悉,可它背後的故事卻不容小覷。
  • 他語文近滿分,英語滿分,數學卻只考15分,清華校長:破格錄取
    而事實上,不僅普通人會偏科,就連一些歷史名人也存在嚴重偏科行為,比如錢鍾書。說起錢鍾書,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了,他是我國非常有名的作家和翻譯家,也是清華大學的教授。他的很多作品都非常有名,比如《圍城》,便是國內一部耳熟能詳的小說。錢鍾書的才華是無人能夠質疑的,當初他在考清華大學時,國文和英文都考出了令同學拜服的成績,尤其是英文更是考了滿分,因而最終被清華大學外文系錄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