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dot做中國內衣界的宜家

2020-12-27 全球紡織網

Didot做中國內衣界的宜家

2012-06-25 14:26:55 來源:網上輕紡城

品牌的經營,再沒有什麼比揣測消費者心之所想更重要的事情了。既要能滿足消費者的功能訴求,又同時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對於貼心又貼身的內衣行業來說,做一個懂消費者的內衣品牌談何容易?但Didot(迪渡)做到了。一直以來Didot(迪渡)致力於成為中國服裝界的宜家(IKEA),同時,與宜家(IKEA)「更美好的日常生活」經營理念相得益彰的是,Didot(迪渡)從改善人體生活環境開始,讓人體從第一層環境——內衣就能體會到生活的美好與幸福。

口碑營銷不靠嘴

品質襯託尊貴

品牌的定位不在於你怎麼樣說,而在於你怎樣做。無論一個品牌如何標榜自己,只有讓消費者能夠切身感受到才是真正的尊貴。

在多數的情況下,品牌通常用精美的設計來標榜高貴奢華的身份象徵,從一開始就把自己定位為貴族,強調精美的工藝與裝飾性,提高附加值,為能夠買得起它們的少數人傳遞出優越感。可是,我們需要思考一個時間的概念:17世紀、18世紀的貴族時代已經過去300多年了,而今天所謂的貴族式的尊貴感也無非是讓消費者產生一種懷舊情結,而非真正的尊貴。

那麼「尊貴」一詞就無法體現了麼?當然不是。Didot(迪渡)認為真正的尊貴感是品牌的經營理念與消費者需求的「身心合一」,讓消費者充分地體會到使用品牌之後的獨享受益感。這樣的受益感每位消費者都會有不同的體會,獨享且隨意的感受才是Didot(迪渡)尊貴的體現。這種體現是以人為本的,首先是優秀品質,實現穿著的舒適性與實用性的結合。其次是設計的生活情感化的滲透,讓穿著者時刻感受到「家庭」、「愛情」、「親情」與「民族文化」等的情感維繫。所以,從一開始Didot(迪渡)走的就是一條不同的道路。Didot(迪渡)堅持用品質說話,用品牌打造尊貴。

Didot(迪渡)在產品系列上種類繁多,從男士內衣到女士內衣、從襪品到情侶系列,在Didot(迪渡)內衣的海洋中,消費者可以在找到自己最中意的那件產品,並進行形式多樣的自由搭配。

品牌營銷靠創意

文化植入生活

「北京——巴黎 11739.17 Km,Didot——你 0 Km」,品牌與消費者零距離是 Didot(迪渡)的不懈追求。Didot(迪渡)是一個時尚、健康而又富有情感性的品牌,那麼如何將品牌理念傳遞給消費者呢?通過強有力的品牌文化植入生活是再合適不過的了。談到創意,Didot(迪渡)不僅僅是以產品的功能設計為主,更是將產品的文化創意也提升為工作重點。法國高級時裝的公會主席戈巴赫曾表示,法國的時尚創意來源於高級時裝產業的發展以及時尚設計大師們的推動,而中國的服裝發展則依靠強大的國內消費市場以及現代生產工業體系的發展。Didot(迪渡)就是結合了中國、法國兩國時尚工業的傳統優勢而誕生出具有高情商素質的「混血兒」。2012年,Didot(迪渡)在其官網首推的《骨灰級愛情》設計主題系列內衣、家居服套裝就充分演繹了「情感」融入產品後所產生的溫暖感。

值得一提的是,Didot(迪渡)在品牌營銷方面與宜家有著相似的策略。宜家(IKEA)把自己的產品稱之為「民主設計」——簡潔、美觀且價格合理。因為使用高成本來設計一件華麗的家具,對於設計師來說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宜家的設計師卻用有限的資源完成一件具有同樣功效和美觀的產品。工業設計並非設計師美學品位的炫示,而是對功能、美感以及成本的通盤考慮。Didot(迪渡)正是從這點出發來設計產品並對自己的品牌進行塑造的。

「資本和技術主宰一切的時代已經過去,創意的時代已經來臨。」這是今天美國從矽谷到華爾街的流行語,也是全球創意產業發展的集體口號。在商品同質化的今天,去爭奪產品的品質感與功能性已經不再是提升品牌認知度的王牌秘籍,做品牌一定要做具有創意性文化的新概念,與其對消費者培養物質上的依賴感,不如培養消費者對品牌精神的需求性,這也是品牌得以發展的重要戰略意義。

價值營銷不靠價

親民才是王道

對於消費者來說,除了關注品牌的質量與設計文化之外,價格也是考慮消費的重要因素。在如今,各個品牌紛紛打著提高品牌附加值、漫天漲價之時,Didot(迪渡)非常清楚的意識到,讓大眾接受除了品質優、創意好之外,走「親民路線」才是品牌發展的硬道理。所以,價格戰略成為了對Didot(迪渡)效率與成本效益間的一種挑戰。Didot(迪渡)在不斷追求將每一件產品做得更好,而它背後的思想則是生產出「高價值、實惠價格」的產品,將種類齊全、美觀實用的內衣為人人所穿。

從公司經營上說,有兩個原則:一個是「有形的手」,即優質產品、實惠價格;另一個是「無形的手」,即精神的慰藉、創意的更新。Didot(迪渡)通過「有形的手」吸引人們關注品牌;而用「無形的手」融入消費者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滲透到每一個人的心靈中。在Didot(迪渡)的精神字典中,「情感」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字眼,它代表著一種神聖的職責。「體會關愛、傳遞溫暖」這就是Didot(迪渡)品牌的設計精髓。

可以說,Didot(迪渡)一直在用心感知消費者對內衣的需求和細分差異,並通過獨特的情感娛樂為賣點,以時尚風格帶動顧客購買意識,並始終堅持中端市場的實惠價位。Didot(迪渡),一個中國內衣界的「宜家IKEA」品牌正在迅速成長。(作者系Didot迪渡品牌創始人之一)

相關焦點

  • 「美食界宜家」Eataly在中國行得通嗎?
    來自義大利的「美食界的宜家」Eataly現在有多受歡迎?但我覺得落腳在「大型賣場」上還不夠,Eataly實際上是美食界的宜家,是一個場景式消費的場所。所謂場景式消費,是設置了一個場景,讓場景裡的一切都可以作為消費的對象。好比說,你住了一個酒店,覺得睡的床褥舒服,或者是洗浴用品很合你意,而床褥、洗浴用品,你都可以直接在酒店裡買到。
  • 宜家腦洞、網易雲音樂跨界,不會「玩」的商家做不大!
    宜家又雙叒叕開腦洞了……作為一家家具知名品牌店,在618之前可是出盡了風頭,一下子把其他家居品牌搞得措手不及。如果說,很多商家促銷還處在推新、低價的階段,那麼此次宜家的營銷確實比同行更用心。這也鬧怪很多人開始主動為宜家免費刷屏了。宜家為什麼會四兩撥千斤,刷屏成功呢?歸根結底就是:會玩!宜家復刻影視劇客廳的背後,其實與它一直以來的體驗式營銷一脈相連。
  • 宜家的中國苦惱:降價還是做品牌?
    宜家似乎真的在做戰略戰術上的調整,以適應和把握中國市場,但讓人詫異的是,這個在全世界33個國家和地區擁有216家商場的超級家居連鎖商,從1998年進入中國,一直到2005年上半年,卻只有北京和上海兩家店,擴張速度遠遠落後於國內同行。這難免讓人覺得宜家行動的遲緩,甚至是過於緩慢,曾有一度甚至被人認為是水土不服。
  • 廣美學生設計的這款檯燈,斬獲設計界奧斯卡大獎,讓宜家汗顏!
    在家居用品界中,宜家是神一般存在的品牌。英格瓦·坎普拉德白手起家從1951年起,它用了60年的時間,發展到全球擁有180家連鎖店,7萬名僱員。宜家為什麼會這麼成功? 以高價造優質產品,或者以低價找劣質產品。
  • 打造內衣界的「優衣庫」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ZionMarketResearch的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內衣市場價值約為389億美元,預計這個數字將在2024年攀升至595億美元。在這個被稱為「服裝界最後一塊蛋糕」的市場中,湧入賽道的新品牌想要與老牌內衣巨頭共同競爭,瓜分市場份額。幽尚雲服飾創始人金瑩致力於打造適合中國女性的內衣品牌。
  • 宜家在中國5個城市做了廚房調查 到底發現了啥?
    圖片來源:網絡  宜家自然想要更好地適應這些變化著的需求,以尋求更多的市場機會,於是它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發現和理解這些需求本身。2015年4月,宜家發布了2016年度的全球家居生活報告。這份報告就以「食物」為主題,圍繞廚房和餐廳這兩個家居空間,針對紐約、倫敦、孟買、上海、斯德哥爾摩、巴黎、柏林、莫斯科等全球8個城市做了調查。
  • 中國第一個宜家綜合體下月開業;瑞幸也出凍幹咖啡
    宜家在中國的第一個綜合體項目「福州宜家」將在12月開業11月12日,福州第一個宜家家居商場已經掛出了「宜家家居」的招牌,預計將於12月正式開業,這是中國第一個宜家綜合體項目。該項目總建築面積逾11萬㎡,分為地下兩層和地上三層,地下兩層停車場可提供1100多個停車位。
  • 從家居零售商轉做購物中心,宜家在中國市場似乎不大順利
    作為宜家家居的兄弟公司,宜家購物中心公司同屬於宜家集團,在全球 15 個國家/地區開設了 41 家購物中心,其中有三家名為「薈聚」 (LIVAT) 的購物中心位於中國的無錫、北京和武漢。計劃中,中國市場的擴張比現在來得要快。其中就包括原定 2017 年在上海開業的一家,但目前這家購物中心的下一步計劃尚未公布。「土地資源越來越寶貴,政府規劃定位也越來越謹慎。」
  • 第22家宜家商場今日江蘇南通開業 宜家在中國大陸20年做了啥?
    (贏商網報導)2017年5月18日,宜家南通商場正式開業,這是瑞典宜家家居(需求面積:35000-50000平方米)在中國大陸的第22家商場,也是蘇中蘇北地區的首個宜家商場。 宜家商場在中國
  • 是什麼讓宜家在中國越來越火?
    在宜家內部,這種小商品被稱為讓消費者「打開錢包」。那些「讓人眼前一亮」的產品總是會讓人上鉤。早前,宜家經常用夜燈這樣的小東西來吸引顧客。當年搭電梯進入賣場時,人們通常會看到裝滿夜燈的12個箱子。箱子裡只能放那些會讓顧客主動掏錢購買的商品。一般來說,就是價格便宜到會讓顧客想都不用想的那些東西。宜家在歐洲靠著低價做大做強,它的價格不僅僅是比別家的低,而且還要比別人低很多。
  • 「日版宜家」NITORI入局中國 時機已過
    中國消費者或許聽過似鳥這個品牌,了解過它「虐哭宜家、打殘MUJI」的故事,卻很少有機會在國內看到它的門店。這種情況即將改變,NITORI(即似鳥)開啟激進的擴張計劃,在中國大規模圈地。NITORI集團近日在上海表示,集團將聚焦全球擴張,將中國打造成最大的海外市場。
  • 宜家美國再次召回馬爾姆櫃,中國宜家回應了這件事
    美國官網上在售的馬爾姆抽屜櫃2016 年 7 月份,宜家美國發布召回公告一個月後,迫於國內輿論壓力,宜家中國也發起了對馬爾姆抽屜櫃的召回,針對 1999 年至 2016 年期間銷售的馬爾姆系列抽屜櫃。隨著宜家美國重新發布聲明,引發了中國網友的討論,和上一次一樣,消費者關心的問題是,「為什麼宜家區別對待中國市場?」。
  • 思考|宜家為什麼沒有中國版?
    確實,逛過中國本土很多家居賣場的龍貓君發現,宜家可以說是最早將現在最新潮的新零售概念實踐到底的企業。宜家的餐廳的美食據說是吸引很多人去逛宜家的一個秘密殺器。如果說在很多人視野裡新零售就是餐飲+某個空間業態,宜家是最早用餐廳來做營收的公司,宜家的餐飲據說單獨拆分出來也是能在中國餐飲圈排名前列的連鎖餐飲。
  • 宜家「殺人柜子」中國仍在售
    瑞典知名家具和家居零售商宜家正因旗下熱門簡約家具「馬爾姆MALM」系列受到質疑——該系列床頭櫃及櫥櫃已壓倒並致死6名兒童。該系列家具在針對美國和加拿大市場召回約3500萬個相關產品的同時,中國宜家賣場卻仍在銷售。
  • 張書樂:想在中國開149家店,宜家的肉丸生意快做不下去了
    在宜家盈利和流量增長的故事裡,有一組數據其實並沒有很顯著的與之形成關聯——2012年開始至2016年,宜家在中國市場的布局速度是每年3家。在2012年之前,宜家在中國的門店數量為9家。宜家於1998年在上海開了第一家店以來,一直有一個小目標,即「要去中國149個城市開店」。可直到2015年,也只是18年開了18家店,距離目標相去甚遠。
  • 宜家,在中國趟過大江大河?
    2018年,一向重視「線下」的宜家全面啟動電商,而最近的「未來+」戰略發布會上,中國區總裁Anna Pawlak-Kuliga 女士暗示,2020 年宜家會出現更豐富的業務形式,意料之外的精裝修房和長租公寓,或許會被引入其中。在中國市場,深諳規則的玩家才能活得更久。宜家在中國的二十年,邁出的每一小步,都是中國零售激流勇進二十年的縮影。
  • 宜家出租家具 中國市場買帳嗎
    看好國內住房租房市場的北歐家居零售巨人宜家,準備押寶家具租賃。宜家近日宣布試點家具租賃業務的30個市場中就包括中國。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宜家轉型業務源於業績增長乏力,但家具租賃模式能否給宜家的業績帶來改變,有待市場檢驗。
  • 山東首座宜家商場開業 宜家中國每年新開3-5家商場
    (贏商網報導)2017年7月6日,中國最北的宜家商場-宜家哈爾濱商場開業。相隔僅1個多月(8月21日),試業2天(8月18-19日)的宜家濟南商場迎來正式開業,標誌著山東第一座宜家、中國第24家宜家商場正式落成。   據宜家方面統計,8月18日試業當天,宜家濟南商場進場客流高達3萬人次。
  • 宜家為何把「第一次」給了中國,給了天貓?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孫冰 | 北京報導全球領先的家具及家居用品零售商宜家(IKEA)日前宣布正式入駐天貓,這也是宜家在全球範圍內首次在第三方平臺上開設線上官方旗艦店。77歲的宜家把「第一次」給了中國,給了天貓,這無疑意味著宜家正在加快腳步,全面布局中國的線上市場。
  • 內外內衣:留美金融女辭職做內衣
    雖然家裡人反對劉小璐辭職去做內衣,但其實,劉小璐正是來自於一個「內衣世家」。劉小璐的母親和外婆,曾是上海最早的一批內衣紡織行業的管理者。  劉小璐也認為,服裝行業的供應鏈有一定的門檻,如果沒有相關的經驗和資源,創業會很艱難。「家人早期反對我創業,是因為他們覺得創業太辛苦,後來看到了我的決心,還是給了我很大的支持。」劉小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