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凱魯亞克《在路上》,在熱鬧、頹廢的奔走中體味悲哀之心

2020-12-13 澎湃新聞

重讀凱魯亞克《在路上》,在熱鬧、頹廢的奔走中體味悲哀之心

2020-05-12 08: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興安 文學報

傑克·凱魯亞克的小說《在路上》出版六十多年了,主人公迪安幾人浪跡天涯,像是一群無憂無慮而又興致勃勃的流浪漢。他們流浪式的奔走與其說是有目的的追尋,不如說是一種毫無方向、毫無意義的癲狂般的刺激與發洩,如書中所說的「我們是『神聖的傻瓜』」。事實上,又有多少人真正讀完這本書?

《在路上》無疑是美國文學的經典,但人們對它的爭議直到今天還沒有停止。作家興安多年後重讀《在路上》,在小說熱鬧的頹廢的奔走的虛無的行為和情緒中體會到作者的悲哀之心。

神聖的傻瓜,善良的凱魯亞克

興安 | 文

傑克·凱魯亞克的小說《在路上》出版六十多年了,它的漢語譯本在中國經過十幾次印刷,銷售超過30萬冊,可我嚴重懷疑有多少人真正讀完這本書。我最早看到的這本書是從作家徐星手裡借的「內部發行」版,1985年我大學畢業分在《北京文學》雜誌社,他是正當紅的青年作家,發表了小說《無主題變奏》。有人說他的小說受了《在路上》和塞林格《麥田裡的守望者》的影響,他否認了,說自己是在寫了《無主題變奏》之後才看的《在路上》,他更喜歡英國工人作家西利託的《長跑者的孤獨》,我相信他的話。

凱魯亞克《在路上》,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

我初讀《在路上》,其實沒留下特別的印象,也可能是徐星借給我的時間太短,我看得也匆忙。其中只記住了——薩爾、迪安和瑪麗盧3人裸著身子開車,引得對面開來的司機分神,差點拐進路溝,留下兩條偏離的車轍——幾個好玩的細節。後來又看了灕江出版社的版本,那時我正拼命寫類似風格的小說,所以很亢奮,而最近讀了上海譯文出版社的新譯本,也許是年齡大了,感覺就平和了許多。我開始在小說熱鬧的頹廢的奔走的虛無的行為和情緒中體會到作者的悲哀之心。當時我看他們浪跡天涯,感覺他們就像是一群無憂無慮而又興致勃勃的流浪漢,這其實是我年輕時神往的生活,但是今天看他們,他們在我心中引發的卻是悲傷和無奈。我甚至開始同情他們的這種無望之旅。

「在方向盤前面那個瘋狂的埃哈伯(美國小說《白鯨》中的船長)操縱下,這條道路正在眼前颼颼地飛快展開,以難以想像的速度穿過這片呻吟的大陸。當我閉上眼睛時,我看到的只是展開的道路進入我的身體。」(此段文字沒有採用新版《在路上》的譯文,我以為上面的翻譯才能更恰當地體現原文的含義。)這段被評論家稱為帶有《白鯨》作者梅爾維爾風格的文字,體現了宗教意義上的謙卑和包容,也是 「垮掉派」詩人艾倫·金斯伯格在談到《在路上》時所說的「受難是他作品中最基本的特點和主題。第二個特點就是人生無常」。所以,這種境界決然不是年輕時的我能夠理解的,而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內出現了大量疑似《在路上》和《麥田裡的守望者》的小說,也引起了關於「偽現代派」的討論。其中一個重要的說法就是,我們的年輕人並不具備《在路上》中人物的真實處境和天性,我們的小說都是不自覺的模仿,是所謂的西方哲學強加或滲透給我們天性的一種間接的情感。

梅爾維爾《白鯨》&塞林格《麥田裡的守望者》

《在路上》的產生當然有其特定的背景和緣由,這便是我們眾所周知的「美國夢」,所以有人將這部小說與《白鯨》和馬克·吐溫的《哈克貝利·芬恩歷險記》相提並論。如果說《白鯨》預示著「美國夢」的破滅,那麼《哈克貝利·芬恩歷險記》和《在路上》則是對「美國夢」的逃離。馬克·吐溫將密西西比河變成了一條逃亡之河,它將黑奴從奴隸制中拯救出來,也把主人公哈克從父親的專橫和小鎮「文明」的生活中擺脫出來,而《在路上》則更像是純粹的精神層面的逃避。美國評論家莫裡斯·迪克斯坦在《劍橋美國文學史》中談到「汽車」和「道路」的繁榮與通暢對大蕭條後美國社會的影響。他說「汽車」 和「道路」所引發的人口的流動和遷徙,使「美國人民正在成為一個無根的民族」。兩者既是美國文明的新標誌,同時也提供和造就了人們焦躁不安和逃離它的新方法。「《在路上》一書的天才之處就在於它把這種新的躁動不安和關於道路的美國經典神話聯繫起來,並且用這種躁動不安來表達一系列具有顛覆性的價值觀,……『路』代表了戰後那種情感開朗奔放,行動無拘無束的美國精神。」小說主人公迪安等人的流浪式的奔走與其說是有目的的追尋,不如說是純粹的對於運動的夢想,一種毫無方向、毫無意義的癲狂般的刺激與發洩,正如書中所說,「我們是『神聖的傻瓜』」。這些或許才是那個時代美國青年人精神生活的真實寫照。

《在路上》無疑是美國文學的經典,但人們對它的爭議直到今天還沒有停止。寫過《冷血》的新新聞主義作家杜魯門·卡波蒂就曾挖苦說:「凱魯亞克的風格不是寫作風格,而是打字風格。」 凱魯亞克的小說列印在一張12英尺長的捲紙上,幾乎沒有標點符號。所以他的好友,也是「垮掉派」作家的霍爾姆斯在讀他手稿時說感覺像在讀中國的竹簡。而小說出版的當年,《紐約時報》甚至諷刺凱魯亞克壓根不會寫作,他把這本書奉獻給公眾是一種恥辱。客觀地說,從閱讀的角度看,小說中確實有很多精彩的段落和細節描寫,正如美國評論家米爾斯坦所說,「有的片段美得令人窒息」。但這些段落和句子都點綴或隱藏在他平凡即興的口語化的敘述中,沒有耐心或者不喜歡他的讀者很難體驗到。這就是我上文說我懷疑有多少中國讀者真正讀完了這本書的原因。讀他的書你不要期望傳統小說所要求的那種故事,你必須懷著謙虛的態度,去尋找、去發現甚至要猜測(中文翻譯肯定喪失了書中不少的精彩之處)文中令人感動和叫絕的部分。

如果追根溯原,《在路上》以及它所代表的「垮掉派」寫作顯然受了上世紀四十年代美國波普爵士樂運動和抽象派及表現主義繪畫的影響。波普爵士樂的即興發揮,主張清新、自然的演奏風格,表現主義提倡的繪畫則是一個動作、一個事件、一種閱歷,而不是一件經過加工而完成的物品的極端理論,這些具有行動意義的創作思想無疑對凱魯亞克的寫作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乃至轉變,因為他之前出版的小說《小鎮與城市》基本還是傳統形式的寫作。他戲稱自己是「奔跑的普魯斯特」,他用語言實踐著爵士音樂不絕如縷的演奏,用放浪形骸體驗著「行動繪畫」的自由和激情,這種融合了兩種藝術形式的寫作方法也恰好匯入了當時正在興起的反對傳統,拒絕和嘲弄中產價值觀的「青年反文化」的潮流之中。

除了《在路上》之外,凱魯亞克還寫了《達摩流浪者》《荒涼天使》《孤獨旅者》《地下人》以及他唯一的劇本《垮掉的一代》等8部作品。這些書都是作者於 《在路上》屢遭退稿期間寫的,風格也與前者近似。在我看來,《荒涼天使》是他最悲哀孤憤的作品,而 《孤獨旅者》應該是他的短篇集,有些篇章更像是詩或散文,尤其是《正在消失的美國流浪漢》。我比較偏愛《紐約場景》,它是紐約醉生夢死生活狀態的絕妙拼貼,也有專家 (比如著有《當代美國文學1945—1972》的美國評論家伊哈布·哈桑)稱《達摩流浪者》和《地下人》才是凱魯亞克最出色的作品。

凱魯亞克部分作品

成名後的凱魯亞克並沒有獲得人們的真正理解,男人都恨他,甚至揚言要揍他,而女人只想和他交往,他也開始厭惡一夜之間成為名人的自己,他最悲哀的是對他個人的關注遠遠超過對他小說的。他說「作家應當如同影子,像影子一樣僅僅是人行道的一部分」,1969年他死於酒精中毒。在最後的幾年裡,凱魯亞克幾乎和塞林格一樣過起了隱居生活。寫過《兔子,跑吧》的厄普代克應該是最不喜歡凱魯亞克的美國作家之一,因為在寫作上他簡直是一個精雕細刻的工匠,而凱魯亞克的文字常被人嘲諷像印刷機的圈筒一樣流暢。他在接受採訪時這樣評價凱魯亞克:「在他的作品中有一種善良的東西,一種感情上十分善良的東西。」這個遲到的發現也許並不被死去的凱魯亞克買帳,但我以為它應該抓住了一個視寫作為生命的人的最本質的東西。

新媒體編輯 何晶 圖自攝圖網

文學照亮生活

公號:iwenxuebao

網站:wxb.whb.cn

郵發:3-22

長按左邊二維碼進微店

原標題:《重讀凱魯亞克《在路上》,在熱鬧、頹廢的奔走中體味作者的悲哀之心》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凱魯亞克《在路上》新添多個中文譯本
    本報訊 2020年是凱魯亞克作品在中國進入公版期的第一年。3月12日,是「垮掉的一代」代表作家傑克·凱魯亞克誕辰九十八年周年紀念日。作為「垮掉派」的靈魂人物,傑克·凱魯亞克在中國影響深遠,其作品也廣受出版商和讀者青睞。隨著出版行業陸續復工,近期市場上出現了《在路上》的多個版本。
  • 偶像之痛:在路上之後的凱魯亞克
    不過,凱魯亞克本人對「66號公路」這一標誌並不喜歡。在美國電影《66號公路》中,幾個喜劇演員扮演了《在路上》一書中三人行的角色,他們扮相滑稽,看似講述著在路上的劇本,實際上卻充斥著嘲諷的意味。一切就像這本書剛完成的時候一樣。《66號公路》(第一季)劇照《在路上》起初的出版並不順利。
  • 再見凱魯亞克:「垮掉的一代」終將老去,《在路上》的人永遠年輕
    ----傑克·凱魯亞克凱魯亞克的結局,很難說是毀滅還是輝煌,或許兩者皆有。他的作品廣受追捧,影響了幾代人;他的身體卻無法負荷病痛的折磨,47歲便離開了塵世。《在路上》是凱魯亞克最廣為人知的作品,他把自己和朋友們的七年狂野之旅匯集在一本書中,寫得酣暢淋漓,讓人看得驚嘆連連。
  • 凱魯亞克《在路上》:每個不羈的靈魂,都深藏著一顆渴望自由的心
    ——《在路上》曾經有一封教師的辭職信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辭職信內容是:「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生活在鋼筋混泥土的城市裡的你我是否內心也深藏著一顆渴望自由的心,我們在忙碌的工作,平淡如水的生活中,被抹去了對生活的那份激情。
  • 凱魯亞克誕辰98周年,一波新版本《在路上》扎堆面世
    今年是凱魯亞克作品在中國進入公版期的第一年。凱魯亞克於1969年去世,而根據我國的著作權法規定,作家去世50年後,其作品即進入公共版權領域。 作為「垮掉派」的靈魂人物,傑克·凱魯亞克在中國影響深遠,其作品也廣受出版商和讀者青睞。
  • 專訪|《在路上》譯者陶躍慶:凱魯亞克及其燃燒的時代
    出版於1957年的凱魯亞克的自傳性小說《在路上》從誕生之時就充滿了傳奇性,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這部小說是凱魯亞卡伴隨爵士樂、烈酒、藥物,在一卷30米長的打字機紙上一口氣寫完的,這一片沒有斷句的密密麻麻的文字是凱魯亞克燃燒的激情,當時三十多歲的凱魯亞克或許沒有想到,在第一部分第九章偶然出現的「垮掉的一代」這個詞語後來經評論家們的提煉被用以概括一個時代的青年人的精神氣質
  • 凱魯亞克的《在路上》:他們的青春在路上
    但是不得不說,《在路上》是一部閱讀體驗並不佳,而且很難一次看懂的作品。凱魯亞克作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對當時美國社會的種種現實和傳統是持有反叛態度的。同時,他也是一個很有抱負的作家,想要通過自己的文學實驗創造出一種全新的文體,擺脫閱讀經驗所帶來的影響和桎梏。
  • 在路上,我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凱魯亞克語錄
    ——傑克·凱魯亞克 《在路上》我只喜歡一類人,他們生活狂放不羈,說起話來熱情洋溢,對生活十分苛刻,希望擁有一切,他們對平凡的事不屑一顧,但他們渴望燃燒,像神話中巨型的黃色羅馬蠟燭那樣燃燒,渴望爆炸,像行星抨擊那樣在爆炸聲中發出藍色的光,令人驚嘆不已。
  • 啟發凱魯亞克寫出《在路上》的那封信終於找到了
    然而最近,這封啟發凱魯亞克寫出經典之作《在路上》的重要信件,又找到了!2006年1月18日,美國舊金山大圖書館展出了小說家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小說《在路上》的長為36英尺的手稿捲軸。
  • 凱魯亞克作品才進入公版,一堆《在路上》就冒出來了
    2020年1月才過去幾天,澎湃新聞記者發現凱魯亞克的代表作《在路上》已在豆瓣上呈現「五花八門」的面貌,且它們都將於今年1、2月出版。1957年的《在路上》問世後,他成為「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躋身二十世紀最有爭議的著名作家行列。1969年,凱魯亞克在佛羅裡達聖彼得堡去世,終年四十七歲。此前,凱魯亞克系列作品的簡體中文版版權長期屬於上海譯文出版社。
  • 凱魯亞克《在路上》:一場尋找靈魂救贖與寄寓的激情之旅
    ——瓦爾特·惠特曼傑克·凱魯亞克的《在路上》1957年問世後,傑克·凱魯亞克成為「垮掉的一代」代言人,成為二十世紀最有爭議的著名作家。《在路上》中呈現的行為和思想,在當時遭到主流文化的批判。凱魯亞克在1951年就寫出了這本書,但是沒有出版社敢於出版。
  • 傑克·凱魯亞克《在路上》:這部用3個月寫成的小說為何成了經典?
    而大概是人氣加持,哪怕距離《在路上》首次在國內出版已過了將近17年,有「垮掉的一代的靈魂人物」之稱的傑克·凱魯亞克,依舊足以掀起一波閱讀的熱潮。不管你看懂沒看懂這本書,凱魯亞克都用這條漫長又沒有終點的「尋找之路」表達了自我。而鮑勃·迪倫也評價這本書說「它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
  • 再見我的凱魯亞克,不要讓疑問停留在心間……(再見傑克--痛仰樂隊)
    '',在西藏雲南旅行,他們常去大理,大理古城的人民路上有個客棧叫鳥吧,同時鳥吧老闆是他們的好朋友,在大理時候都會住在鳥吧,店裡養了條狗叫傑克,後來誤食鼠藥之類被毒死了,傑剋死了,也許因為這條狗叫傑克的緣故,所以聯想到了美國跨掉的一代作家傑出克.凱魯亞克。
  • 《在路上》:Hope you never grow old
    傑克·凱魯亞克的《在路上》創作於二戰後的美國,一經面世,立刻封神,繼而掀起一股狂熱的潮流。熱愛它的人,將它形容為人生的「聖經」;憎惡它的人,將它描述為美國社會的「墮落之源」。但無論是讚美、抑或是批評,沒人可以否認,它深刻地影響了此後的美國文化。
  • 垮掉派與後垮掉派是頹廢派,還是疲脫派?
    當他們把『在其出生前後的人』吸引到自己的圈子裡時,同時代的其他作家很難與之對抗。」垮掉派文學在中國的譯介垮掉派這一名滿天下的美國文學流派誕生後很快地流傳到中國來了。自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金斯堡、凱魯亞克等一批美國垮掉派作家開始走紅不久,中國翻譯界就開始譯介他們的作品。
  • 萌貓伸懶腰頹廢之心小鎮可愛動物
    3D動作闖關領袖《頹廢之心》不僅擁有嶄新刺激的動作打擊感,在你闖關的過程中,還會有不少動漫風的可愛小動物出現,貓貓狗狗齊來賣萌,讓你在緊張的戰鬥之餘體驗另一種休閒的味道。《頹廢之心》迎內測9大活動全開啟,點此查看>>>(http://rh.xunlei.com/zt/nonet/) 《頹廢之心》領袖內測客戶端已開放,點此下載>>>(http://rh.xunlei.com/download.shtml) 萌萌
  • 肥皂劇上演 探班《頹廢之心》神秘小劇場
    廠商特供稿,以下內容並不代表網易言論3D動作闖關領袖《頹廢之心》不限號不刪檔內測現已火熱開啟中,玩家免激活即可輕鬆登陸遊戲!中世紀暴戾吸血鬼接踵來襲,巴洛克冒險劇情正輪番上演。
  • 萌貓伸懶腰 搜尋《頹廢之心》小鎮可愛動物
    》不僅擁有嶄新刺激的動作打擊感,在你闖關的過程中,還會有不少動漫風的可愛小動物出現,貓貓狗狗齊來賣萌,讓你在緊張的戰鬥之餘體驗另一種休閒的味道。《頹廢之心》小動物湯姆貓可愛金毛犬 熟睡玩休閒當你通過了前面的關卡考驗,就會開放全新的噴泉中心區域。這裡你會遇上《頹廢之心》裡第二隻小動物——金毛犬。
  • 重磅獵食者 《頹廢之心》玩轉BOSS主題餐廳
    尊貴的聖教畫像、奢靡金黃殿堂、柔和透光的玻璃窗花,各種奢華的擺設和場景,《頹廢之心》3D純自由戰鬥視角隨你調配,只為成全你的一次任性!《頹廢之心》奢華餐廳場景空前絕後 倒胃口食人獸玩家首次進入《頹廢之心》餐廳2副本時,首戰對決的是波洛米特勒BOSS,它其實就是一個類似胖祖的奇怪生物,但是他的外表比胖祖更噁心
  • 《在路上》版本戰
    據說,還有更多《在路上》的譯本仍然「在路上」。重要推動力近年來進入公版領域的作家不少,在公版之年便有多家出版社搶著出版其作品新譯本的情況也並不鮮見,但《在路上》僅在今年第一季度就冒出如此多的新譯本,確實難得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