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每天一大早、天剛蒙蒙亮就起來啃英語單詞的苦逼歲月麼?
還記得老師為了鍛鍊我們的口語表達,軟硬兼施、威逼利誘我們去英語角練習口語的尷尬時光麼?
還記得每次英語考試聽力板塊直接放棄,瀟灑地選最長的那個選項做答案時的場景麼?
還記得,無論你怎麼花時間、費心思地去學英語,每次考及格都像買彩票一樣麼?
還記得……你還記得幾句英文?除了「hello! how are you? nice to meet you! What is your name? 」等幾句小學生都會的之外。
有一項針對在校大學生的調查,具體如下:
1、你學過英語麼?答是的100%,答否的0
2、你的英語水平如何?答好的佔32%,答否的68%
3、除了英語學習之外,你用英語和人交流過麼?4%的人選擇是,96%的人選擇否
4、你是否喜愛英語?28%的人選擇是,72%的人選擇否
5、如果沒有人強制,你會自願學習英語?選擇會的人佔12%,88%的人選則不會
6、你理想的職業需要用英語和人交流麼?選擇用的佔16%,84%的人選擇不用
7、你認為全民學英語有必要麼?選擇有的佔2%,選擇沒有的佔98%
8、你認為全民學英語對國家發展作用大麼?22%的人認為大,78%的人 認為不大
9、你認為全民學英語是否浪費資源?68%的人認為是,32%的認為否
10、你的英語學習成績比漢語好麼?64%的人英語成績比漢語好,36%的 人漢語成績比英語好
調查結果和你的真實感受是不是一樣一樣的?這就是事實,每個人都花費了大把的時間去學習英語,從小學開始,有的甚至從幼兒園就開始學,不是因為我們喜歡,也不是因為生活必需,學了又幾乎用不上。既然絕大部分人學了又用不上的一門語言為什麼要強制大家學呢?為什麼大部分人連母語都沒學好,卻要被強制學另外一門語言呢?
有人說,這是為了學習西方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促進我們國家的發展。學習人家的先進技術,和全民強制學英語有邏輯關係麼?全民學英語就能變成發達國家?不全民學英語,就只能窮到死?我們身邊的工業化強國---日本,人家有強制全民學英語麼?人家耽誤向西方學習了麼?斐濟、加納、甘比亞、印度、吉里巴斯、賴索托、肯亞、納米比亞、奈及利亞、馬爾他、馬紹爾群島、巴基斯坦、菲律賓、索羅門群島、史瓦帝尼、坦尚尼亞、尚比亞和辛巴威等,這些地方全民學英語比中國更甚(英語作為官方語言),他們的科技很發達嗎?國家很強大嗎?所以以「全民強制學英語是為了更好地學習西方,是為了促進中國發展」就根本不成立。
有人說,英語是全球通用語言,全民學英語是為了跟國際接軌。這就更荒誕了,為了接軌就強迫全國人民一起來學?大家都說英語了,要翻譯幹什麼啊?再說了,現在的同聲傳譯已經解決了語言交流障礙了。真正的接軌,不是舔著臉去主動往上蹭,而是要讓他們自願自發地來學習我們的母語,畢竟使用漢語的人數才是最多的啊。
我們國家為了強制全民學英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算是煞費苦心。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強制大家學英語,中學裡學六年,英語是三大主科之一,和我們的母語並列,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學不好英語,你甭想上個理想的大學;好不容易考上大學,英語仍然是必修課,並且只有通過英語四級考試才能畢業,相反母語你不用學。大學畢業了,想考研究生,英語也是必考科目,即使你的專業與英語風馬牛不相及,那也得考。比如中國古代文學的研究生入學考試,即使你專業課成績優異,如果英語成績不達標,那也不能錄取你。等到你步入社會了,英語還是陰魂不散地跟著你,因為評職稱、晉升職位都需要考英語。英語簡直成了許多人的一場噩夢!諷刺的是,這麼高強度的措施,這麼經年累月地學,也沒幾個學得好的。中國在44個母語為非英語國家及地區中,英語熟練度僅排在29位,在亞洲區域排名倒數第二,僅高於泰國。
全民強制學英語,危害太多、太大!
全民學英語,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中國人每年要花費300多億元用於英語培訓上,養活了一個巨大的英語培訓產業鏈。浪費學生寶貴的時間,因為沒有語言環境,就象閉門造車一樣,每一個單詞,每種和平時語言背道的語法都要去死記硬背,所以我們的大部分學習時間和課外時間都在背誦英語單詞。這些美好時光本該可以用來學習漢語、傳統文化,或者自己喜愛的科目、才藝上,卻無可奈何地要去背英文單詞。高中生每天要花費近三分之一的學習時間在英語上;大學裡的天之驕子,很大一部分時間和精力也都花在英語上,為應付四六級考試專業課都馬馬虎虎地糊弄過去了。
全民學英語,不僅耗費學生們的時間和精力,還扼殺了學生們的思考力和創造力。說到底,英語和其它的語言一樣,只是一門工具。為了學門工具,全國人民都來學,不值當。讓感興趣的、又語言天賦去學習就行了,他們學好可以去翻譯國外的著作、文獻。把大多數不適合、不喜歡學習英語的解放出來,讓他們去研究他們感興趣的領域,做些創造性的工作。
學習英語會讓人變傻。英語相比漢語要低級許多,英語太僵化、機械、死板。統計顯示英語單詞總量已達100多萬,最長的單詞已達45個字母,已經複雜到讓人類無法學習。在英語國家,通常一個人如果不掌握20000個以上的單詞就很難讀懂報紙,更不要說一些專業性的文章。而一個人只要掌握2000個左右的常用漢字,就能滿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哪怕是讀一些專業性很強的文章,也能大概會意。漢語是「音、形、意」三者的結合,而英語只是簡單的密碼語言,兩種語言的基礎架構決定了,漢語在表達事物上不僅比英語更具感情,而且更加準確,方式也更加靈活、多樣。如漢語的「好」就有「美、佳、善、棒、妙、優、良」等十幾種表達方式,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用法。
全民強制學英語,本質上是一種文化殖民教育,這和臺灣在日本人佔領時期,被強制學日語是一回事。文化是一個民族的底層作業系統,如果把一個民族比喻成一臺電腦的話,文化就是這臺電腦的軟體系統,沒有軟體,硬體配置再好,電腦也無法運行。同理,一個民族人口再多,人民再聰明,疆域再遼闊,沒有自身的文化,就無法長期存續下去,更無法一代一代繁衍下去。而語言又是這個底層作業系統的底層,他是文化的基石。希特勒有句名言:「消滅一個民族,首先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消滅承載它的語言;要消滅這種語言,首先先從他們的學校裡下手。」
全民強制學英語,並不是掌握一門技能這麼簡單。人,只是一個空殼子,就像剛買回來的電腦那樣,裝了什麼作業系統,它就是什麼電腦。全民學英語,尤其是幼兒園的雙語教育,等於是把英語設置成了我們民族的默認文化系統。久而久之,裝了什麼系統,人就會認為,這便是我自己。
全民學英語百害無一利,到了非要取消不可的地步了,也到了取消的時機了。
習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提出「四個自信」。最底層、最根本的就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怎麼體現?從取消全民強制學英語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