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9日電(記者 孫萌萌)在全國政協共青團、青聯組的小組討論中,全國政協委員宋華英說了這樣一段話:「昨天馮藝東委員講的子貢贖人的故事,我特意回去查了一下,覺得很有意思。但是,我也想對這個故事說一點自己的看法。我理解孔子對子貢的批評的核心,是不提倡超出自己能力的範圍,將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做的好事作為一種道德標準進行普遍化的推廣與要求。子貢用自己的錢去贖人而沒有要報酬,受到了孔子的批評。那麼試想如果子貢是用自己的錢為一個飢餓的魯國人買了一個饅頭,孔子還會批評他嗎?我認為不會。孔子所倡導的,是仁者都要熱愛普通民眾,必定不會批評普通民眾之間的舉手之勞。所以我們現在倡導每天都是雷鋒日,就是倡導'人人可為、人人能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團結、友愛、互助的志願精神。」
網絡圖
原來,在前一天的討論中,委員們就雷鋒精神展開了討論。我們的社會需要什麼樣的價值觀?飛速發展的新時代,到底還需要不需要雷鋒精神?來自山東的全國政協委員馮藝東用《呂氏春秋》中「子貢贖人」的故事,闡述了自己對雷鋒精神的看法。而這個故事該如何理解,也引發了委員們的思考。今天,宋華英就特意又提到了這個故事,用她自己的話說,「補補課」。
面對這個不同意見,馮藝東坐不住了,在宋華英發言結束前,就早早把話筒扒拉到自己面前。待宋華英話音一落,便忙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道:「宋委員,我要解釋一下啊,我可不是反對雷鋒精神!這個帽子扣的有點大!」
這話一出,在場的委員們紛紛笑了起來。
馮藝東接著說:「我說這個故事,就是想說明我們現在的宣傳不能搞道德綁架。一旦你設立一個沒有人能企及的標杆,那麼人們就會放棄嘗試了。」
馮藝東表示,這種道德綁架現象,在網上十分常見,在地方工作中有時也會出現。例如不少地方會大力宣傳勞動者「五加二」、「白加黑」。在他看來,這些宣傳都有不當之處:「一個人能夠做好本職的工作,就已經很好了。不能強求別人超負荷地工作。」
「不搞道德綁架,這一點兩位委員是一致的嘛。」看著形勢有點「僵」,全國政協委員鄭建邦趕忙出來打圓場。「學雷鋒、倡導雷鋒精神,咱們界別的委員都很關注。總的來說,我們還是倡導、鼓勵青少年,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學習雷鋒精神,互幫互助,建設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