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說:"人雖然貧窮,卻不去巴結奉承.雖然富有,卻不傲慢自大.怎麼樣?"子貢的心得很了不起.但孔子並沒有打高分,只是說:
"還可以,比不上貧窮的人樂於道德的自我完善.富有卻有崇尚禮節的了".通過這番問答,可見孔子的高明.也正是通過這番問答,給我們學人當頭棒喝.
有的人常說:"你有錢,我不羨慕.你有地位,我不巴結.我比你強也不瞧不起你".說這話的人似乎很清高.實際上很可能不是這麼回事.
不如人時做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其實滿肚子不滿與想不開.當自己有錢有地位時,覺得我要以禮待人,其他人不如我,用不著與他們計較.有一種優越感,高高在上的感覺.
心裡其實並沒有真正的恭敬心.也就是孔子說的"巧言令色".前者是自卑的體現,後者是傲慢的表露.無論自卑還是傲慢都是錯誤的.因為有一個比較的心在作怪.處處分別比較,
做不到直心真心.不能做一個平凡真實的人.子貢聽了大有收穫.於是有匯報說:"<<詩經>>上說:君子的自我修養就象加工骨器,切了還要磋,琢了還得磨.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孔子說:"賜啊,現在可以與你談<<詩>>了.因為告訴你這一點,你就有所領悟而知道另一點".這次的打分很高,為什麼呢?子貢第一次心得是把道德修養的所得說了出來.
他已經住到了"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上如果不是孔子一語點破,子貢以後不會再有進步的.子貢第一次是境界有所得.第二次境界是無所得.只是老實做而已.
那兩句詩正是深深的契合了孔子教導弟子的目的與方法.切磋琢蘑之時,正是"學而時習之''之時.做人的學問在於時時刻刻警惕,在在處處小心.不要得少為足.應該勇敢前進,無有止息.
要時時處處認清自己,告誡自己-作學問是不能知足的,正所謂-學無止境.
關注佳誠集團微信號,旗下:七夕時尚賓館(站前店,凱瑪店)、好樂匯自助烤肉餐廳、家儉誠廚酒店各店消費享受8折優惠。
關注佳城集團微信號:jiachengjitua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