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子貢這個人,很有本事,賺了很多錢,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富人。
有一天,子貢就去問孔子。我窮的時候不諂媚,富的時候也沒有驕傲,這樣就很好了吧,我這樣做人,就到位了吧?子貢這樣說自己,大概是想得到老師的表揚,其實有點得意的。子貢作為一個商人,白手起家,一路從窮走到富,故而有這一問。
接著孔夫子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子曰:「可也」。首先是肯定了子貢,說你這樣可以了,算你及格了,如果你要我給你個優秀,我也是可以給你的。但是呢「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貧窮要樂?樂什麼呢?當然是樂道。也就是窮的時候,沒有必要動歪腦筋去諂媚逢迎,而是要樂於尊重道,尊重規律,踏踏實實把自己的小事情做好。只要把自己的小事情做好了,自然就會有人發現你,有人為你的買單,你自然而然就會富起來。
這就是走正道的富。走這種正道的富,是最心安理得的致富,也是最踏實穩妥的致富。歪門邪道、終究會失敗,一夜暴富,終不長久。而「富而好禮「的意思是,如果富裕了僅僅做到不驕傲,是不行的,還要能熱衷於待人的禮數,學會去尊重人,學會平易近人,這樣才能給你繼續加分。
我貧窮的時候,好像是諂媚過富人,現在回想起來真是非常的噁心。諂媚富人的時候,不僅失去了自己的人格,而且也並不能賺到錢,反而還讓人家瞧不起。
人不能失去自己的人格,要有志氣,這樣才會賺到更多的錢。一旦失去自己的人格,為了錢去諂媚去逢迎,這樣的內心就會矮人半截,更要命的是會不斷消磨自己的志氣,自然就很難靠自己安身立命。
人一旦開始諂媚別人,就沒有了行動力,總是想一些歪門邪道,慢慢的就把自己的本事給弄丟了。
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一個人沒了志氣,基本就廢了。所以,一個窮人想變成富人,必須要有靠自己安身立命的意識,要有自己的志氣,而不是去諂媚逢迎富人,想做大企業家大政治家,首先要先做一個錚錚鐵骨的人。
當我們富了的時候,就不要驕傲自滿。有一種剛取得點成就的人就很得意就忘形,認為自己比普通人富有,往往會很有優越感,想著自己可以年賺百萬,年賺千萬,可以住豪宅,開豪車,覺得非常有成就感。這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容易得罪人,說話會變得狂妄,還會延伸出來一種看不起別人的心理,同時還會變得自高自大自滿、不思進取,百害而無一益。
當一個人開始自得的時候,往往就是自己會給自己挖坑的時候。一個自得的人在別人心裡會變得越來越難以靠近,慢慢的會得不到別人的支持,失敗就會離他越來越近了。所以,謙虛並謹慎,是一個富貴者時時刻刻都要保持的心態。
李嘉誠就是這樣一個人,雖然富可敵國,但他不僅僅不驕傲,反而不管是對窮人還是富人,都保持非常好的禮數,很會尊重人,每一個跟他接觸過的人都會感到很舒服,國內國外的人都很願意跟他做生意,也有非常多厲害的人願意死心塌地的幫他做事。生意能做好,首先是做人到位了。
人窮的時候像一塊石頭,我們要把石頭切開才能找到玉,然後還要不斷的打磨,最終才能變成玉石;人富的時候就像一塊玉石,然後仍需要不斷的精工細雕,最終才能變成玉器。
做學問也好,做人也好,一定要精益求精。永遠不要認為自己有多了不起,其實我們還有打磨自己的餘地,做學問做人,是永無止境的,只要你不斷的追求,總能達到更高的境界。當你站在山腳下時,不要去羨慕站在山頂的人,只要你肯一步一步往上爬,終究有一天你也能站到山頂上,當你站在山頂的時候,別忘了頭上還有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