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在網上查了一個數據,2018上半年網上訂外賣用戶規模為3.6387億人。這是什麼概念?以中國14億人口計算,平均每10個人即就有差不多3個人點過外賣。
圖據網絡
關於外賣的一些問題,媒體屢屢曝光,但成效微乎其微。大街小巷穿梭著的外賣小哥,又怎麼知道,他們送去的溫暖,卻暗藏著怎樣的傷害和罪惡?
外賣行業的監管並非無章可循。除了食品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規,還有專門針對外賣行業的《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等等。但這些不良商家為何仍能我行我素,逍遙法外?
關鍵還在監管和處罰!
法律法規和行業制度裡的監管,在實踐中有多少被執行了的?《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裡的法律責任多是警告、5000-3萬元罰款之類的處罰,猶如隔靴搔癢;食品安全法和刑法對食品類違法犯罪的處罰標準也不高,根本無法起到威懾作用。
民以食為天!滿足人們生存需要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食品安全,違法成本低到讓不良商家明目張胆地「鋌而走險」,這不得不讓我們反思。
當務之急,監管和職能部門性切實負起責任,從源頭上治理外賣行業的問題,暢通監督舉報渠道,建立聯合懲戒工作機制,增加違法成本,最大程度上壓縮食品違法者生存空間,讓老百姓吃個安全、放心的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