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裡農婦靠做野生橡子豆腐就能月入上萬,還有大批城裡人搶著買!

2020-12-25 村官小焦
橡子豆腐

今天,給家住在城市裡的小夥伴介紹一種山村綠色無公害超級營養的美食----純野生、無添加、用橡子做成的豆腐。

張其珍上山採摘橡子

陝西鎮坪縣的大山中,山上盛產橡子。山下一個美如仙境的小山村裡,有一位叫做張其珍的農婦,一到橡子成熟的季節,她每天都要翻過屋後的那座山,走過羊腸小道,到深山裡採橡子,每次都能採20多公斤。

張其珍採摘的野生橡子

回到家,她將從山裡採來的橡子泡在清澈的山泉水裡,經泉水衝泡半個月後,橡子的苦澀味道就被去掉了。

張其珍在清洗橡子

婆婆給她幫忙,一個個地將橡子殼剝掉,再用石磨將橡子磨成漿,把橡子渣過濾掉。再用大火將過濾好的橡子漿水在鐵鍋裡熬很久,一邊熬一邊攪動,直到成為粘稠的橡子澱粉糊糊。

張其珍在磨橡子漿

和用黃豆做豆腐要點石膏或滷水不同,做橡子豆腐根本不用添加任何東西。只需要將熬好、出鍋後,呈咖啡色的橡子糊糊自然冷卻就做成橡子豆腐了。

張其珍在熬製橡子豆腐

這樣做成的橡子豆腐,可涼拌,也可做成熱菜,既美味,又營養。她做出美味的橡子豆腐,深受遊客歡迎,不管是農村人還是城裡人都很喜歡吃。

張其珍在熬製橡子豆腐
張其珍做好的橡子豆腐
張其珍做好的橡子豆腐

農婦張其珍每年從10月份就開始做橡子豆腐,一直到春節。她每天都去鎮上賣一次橡子豆腐,售價8元/公斤,來買的人絡繹不絕,她每次趕集就能賣出去30來公斤橡子豆腐,淨賺近300元,一個月能賺一萬元左右。

網絡配圖

慢慢地,她的名氣也就出來了,有很多城裡人也慕名前來,她家的門檻都快被踏斷了,生意也是越來越好。

網絡配圖

科普:野生橡子作為糧食,比水稻、小麥「資格」還要老,人們食用橡子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多年。它含有豐富的澱粉。在歷史上的饑荒年代,橡子是貧苦群眾的主要糧食。而且,橡子有獨特的生物功能因子,能有效抵抗、緩解和預防鉛等重金屬物質對人體的危害,對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兒童的智力發育功效明顯。

來源:西部網、安康日報(部分有刪改)

相關焦點

  • 純野生的橡子豆腐,你吃過嗎?
    前幾日,姐姐家拿了點山裡好貨,為啥說是好貨?因為是純野生的,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去山裡找這些東西了。這個過程跟做紅薯澱粉差不多,這麼多道工序下來所以更顯得彌足珍貴。橡子粉在老家這邊基本都是用來做橡子豆腐的,每到夏日做上一份橡子豆腐,冰箱冷藏一下,清涼爽口,絕對是夏日裡的美味。今天就分享一下橡子豆腐的製作過程。
  • 農村深山裡的橡子果,撿回家就能做出美味的橡子豆腐,你吃過嗎?
    比如:「橡子豆腐」 山上的野生堅果---橡子,通過脫殼,碾磨。沉澱等多道工序製作而成的豆腐。在過去,橡子是人們果腹充飢的一種食物,隨著時代的變化,這道美食或許早已淹沒在高樓大廈之間,或許,它正在走向消亡,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橡子,櫟樹的果實。
  • 難得一見的陝南橡子豆腐 口感爽滑細膩
    陝南秦巴山產橡子,用野生橡子做出的豆腐現在已很難見到,前不久在陝南鎮坪一農家見到了主婦做橡子豆腐的全過程。咖啡色的橡子豆腐看著高端大氣,吃起來爽滑細膩。人們食用橡子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多年。
  • 盤點農村野生橡子的三大吃法
    橡子,即橡樹的果實!在我們老家野生的橡樹遍地都是,每到橡子成熟的季節,便有許多人攀親結友,一起上山撿橡子。因為橡子富含澱粉,果實百分之六十的成分都是澱粉,可以製成橡子粉,由橡子粉做成橡子豆腐,橡子幹,橡子皮等!
  • 被遺忘的珍饈美味——橡子豆腐
    這種小型矮小的橡樹,一般長在山崗上、半山腰山岰中,每年秋後成熟,就可以採摘這種堅果顆粒子,採果的時候,背婁是必備的,另一個就是吊在眼前的布袋;當背婁裝的有點份量時,就不便隨時背在身上,這樣不便於行動,可把它放到一個醒目的山崗上,或做上記號。
  • 這種野果與板慄長相相似,城裡人沒見過,農村小孩卻拿它當玩具
    這種野果與板慄長相相似,城裡人沒見過,農村小孩卻拿它當玩具。這一次就來分享一種野果,它生長於農村,長相與板慄幾位相似,城裡人沒見過,在農村裡農村小孩子卻將它當做玩具,那它究竟是什麼呢?它叫做橡子,別名蒙古櫟,它是殼鬥科櫟屬植物,橡子作用是很大的,橡子能直接用作食用項子面、橡子澱粉外還可作豆腐及用於釀製等等。
  • 純天然野味,橡子豆腐,應該沒多少人認識和吃過的
    櫟樹的果實橡子說起橡子,可能有很多人都認識且見過,但我想應該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原來橡子可以做成豆腐。橡子具有生物因子,可以抵抗、緩解、預防鉛等重金屬對人體的危害,保護人體的身心健康、提高免疫力等效果。橡子可以入藥,可治瀉痢,促進生長發育,骨骼生長,增強生理功能,防止貧血。對提高人們生活質量,降低血壓,減少人體膽固醇,美容皮膚有顯著功效,而且實踐證明用橡子加工成的食品對糖尿病有明顯作用,是近幾年國際上流行的綠色保健食品。
  • 只有農村有的「土燕窩」,城裡人見不到,如今200一斤都搶著買
    只有農村有的「土燕窩」,城裡人見不到,如今200一斤都搶著買大家好,小編很久沒和大家來聊農村土特產了,在城市生活得越久,就越羨慕農村的生活,能吃到平常咱們吃不到的,玩平常沒見過的,很多東西如今已經不常見了,甚至很多城裡孩子長這麼大都沒見過東西農村多了去了
  • 橡子豆腐:舊時三冬糧,如今素野味,夏天涼拌一盤,美味又健康
    想起早先在老家做橡子豆腐的情形,於是撿拾了這些寶貝,尋人求方,查閱資料,開始了橡子這個新鮮食材的冒險之旅。為什麼說是冒險呢?因為橡子如果處理不好口感就會發澀,無法食用。在製作過程中,我也體驗了橡子豆腐逐漸「脫澀」的過程。下面,就請與我一起去發現橡子這個新奇的美食吧。
  • 農民靠它月入過萬
    農民靠它月入過萬。很多女孩子都特別喜歡吃酸酸甜甜的乾果。葡萄乾兒,楊梅幹,還有烏梅。休息在家沒事的時候,買一些果乾回來當做小零食,一邊吃果乾一邊看電視,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說起果乾,現在市面上有這樣一種果乾,味道好,營養價值高,酸酸甜甜的非常好吃。這果乾叫做黑棗,超市裡面就有賣的,十塊錢一斤,價格還算比較貴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這種果乾呢?
  • 農村娃常吃的4種野生水果,拐棗上榜,城裡人估計也就吃過圖3!
    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們肯定都知道,在農村的大山深處有非常多各種各樣的純天然野生的水果,一到時候他說到季節就會很多人放學了之後約上幾個小夥伴往山裡跑步的,就是能吃上這些野生的水果,野生的水果也是非常有營養,而且也不怕,因為在這些水果上面的農藥或者是做一些手腳,那麼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分享農村娃常吃的
  • 用處很多,又能做木炭又能做豆腐的橡子,你知道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麼一種記憶,因為小時候家中的條件有限,實在沒有什麼玩具可以玩,不少玩具就只能自己去做,以前有一種樹的果實特別的像陀螺,引起不少的小朋友一起去摘,然後大家再一起在地上轉著玩,是一種小時候非常受歡迎的玩具,但是不少的人可能會忘記這種樹木的名字,而如今大家該是知道了青岡。
  • 如何靠兼職寫文章月入上萬?
    如何靠兼職寫文章月入上萬?大家好,我是攝影師YEDI,已經失業一年的我,依然沒有找工作的興趣,因為不上班並不代表我沒有收入。前幾天我分享了很多關於斜槓青年的文章,其中一項就是寫文章,那到底怎麼樣寫文章才可以掙到呢?
  • 還有這些奇葩職業,他們月入上萬
    遛娃師:月入近萬元  據錢江晚報報導,最近有個叫「遛娃師」的職業應運而生。  「遛娃師」其實就是親子活動的帶隊導師,主要任務就是專門組織孩子們玩耍,仿照當下流行的綜藝節目,設計適合孩子們的遊戲橋段,通過帶領、鼓勵、陪伴孩子們完成遊戲任務,鍛鍊其團結協作、與人溝通等能力。
  • 在抖音,靠英語翻譯做副業,在家月入3-4萬,你也可以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靠英語翻譯做副業,是非常明智的選擇。門檻低:既不需要證書,也不需要太專業。收入高:工資按小時計算,體面高薪。開闊眼界:能認識不同圈子的人。比如文靜,一個非常普通全職寶媽,3個月靠英語翻譯賺了5萬+。
  • 4種無法人工養殖的魚,都是純野生,外行人瞧不上,內行人搶著買
    因為不管你花多少錢,也無法買到自己想要的新鮮海鮮,只會遇到幾種情況,比如說皮皮蝦有殼沒肉,帶魚屬於人工養殖,而並非野生等等,這些都是最常見的問題。但是,今天我們可以介紹一些在海鮮市場裡面,沒有人工養殖都是純野生的,也這樣的話就能夠讓你們避免出現這種被坑被騙的情況。
  • 人稱「豆腐樹」,葉子很臭,做豆腐卻是一絕,4月把它摘來做豆腐
    農村的人對於野生都不陌生,隨便在家門口就可以見到到,對於農民來說野生早已見以為常,東西多了反而不會讓人覺得珍貴,不過有些野生農民卻很稀罕,好比春天的薺菜,清明菜,馬齒莧之類的野菜,這些野菜如今也遠近聞名,還成了城市人熱愛的菜餚,它們不僅口感味道好營養也高,所以農民備受珍惜,而農村還有一種植物也是農民喜愛的
  • 山村豆腐「闖」市場 「豆腐村」迎來電商機遇
    自從G40滬陝高速公路陝西段通車之後,距離西安只有一個小時車程的灞源鎮,成為西安市民休閒旅遊目的地之一,大批城裡人的湧入,一下子將鎮上的豆腐一掃而光,價格即使一漲再漲銷售依舊看好。  今年11月份開始,西安市將加快推進農村電子商務,每年安排3000萬元打造農村電子商務示範鄉、鎮、村。
  • 文章頻道 - 農婦自媒體月入百萬,為什麼你不行?
    作者:飛機,首發:廣告線人前兩天被一條上了熱搜的新聞給吸引住了,大致在講一位90後年輕人帶領了一群農婦組建的自媒體團隊,月收入破百萬,運營得風生水起。可以通過下方的視頻了解下這位年輕人和他的自媒體: 自媒體,農村人也能做,可能比城市人做得更好這些農婦平均初中文化水平,很多人連電腦也不會使用。不過,經過創業人李傳帥的自媒體工作輔導,兩個月便可出師寫文章。每個人運營3個公眾號,每天都會出好幾篇爆文,涉及的內容主要有追熱劇的娛樂新聞、農村的所見所聞以及商業軟文這三類。
  • 鄉愁中國飲食篇: 木蓮豆腐•柞子豆腐•觀音豆腐
    「賣柞子(橡子)豆腐哦!賣柞子豆腐哦!」小時候,每到炎夏,村裡時常響起這樣的吆喝聲。對我們孩子來說,這是天使般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