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三魁雙桂書院落成

2021-01-10 瀟湘晨報

近日,經歷了兩年多的精心修繕,位於泰順三魁劉宅村的雙桂書院終於落成,並迎來了三魁首屆鄉村文化論壇。

據了解,劉宅村是南宋武狀元蔡起辛生活過的地方,村內留有狀元舊居、狀元墓、演武場、狀元井等遺址。

三魁鎮黨委書記劉言素介紹,舉辦雙桂書院落成儀式和鄉村耕讀文化論壇,對於三魁武狀元文化的發展傳承和文旅產業的融合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三魁鎮將以此為新起點,以「武狀元文化園」為重點,著力做好產業融合文章,打造鄉村振興三魁樣板。泰順民間畫家季積慶還精心創作了一幅劉宅橋的油畫贈予「雙桂書院」,以此表達他對雙桂書院的美好祝願。

當天,鄉村文化論壇的發起人、泰順庫村書院負責人包登峰邀請在場嘉賓結合自身行業特點,從文化交流平臺打造、文化旅遊產業融合、鄉村文化挖掘創新、文化產業如何衍生文化產品及如何以文化驅動經濟發展等多角度各抒己見,對三魁鎮積極建言獻策。三魁鎮鎮長何雪漫表示,三魁鎮近年來依託鎮域豐富的生態資源和人文資源優勢,持續做深「旅遊+」文章,不斷加快浙南紅色實踐體驗基地、年味江南百家宴精品示範基地、仙虹狀元谷景區等重點項目建設,著重打造百家宴文化主題、紅色旅遊示範、武狀元文化特色和旅遊配套標準等四個「高地」。尤其是高度重視武狀元文化的弘揚發展,深入開展武狀元文化園建設,積極推動廊橋古道、村落民俗、景區開發等歷史文化遺產、自然資源開發和武狀元文化遺蹟為一體的旅遊開發,通過打造「泰順武狀元」歷史人文標誌,助力三魁旅遊主業化發展及鄉村振興。下一步,三魁鎮將積極探索規範雙桂書院管理和運營,創新發開國學講堂、狀元史、村情村史等特色課程,並進一步推進武狀元文化園建設,加快武狀元文化舊址開發和武狀元文化保護交流平臺搭建,全面做好文旅產業融合文章,打造鄉村振興三魁樣板。

編輯:高洋

【來源:快點溫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泰順三魁打造「百家福宴、紅色印象」鄉村振興示範帶
    日前,泰順縣三魁鎮的天天百家宴體驗園正式開園,泰順的「一天百家宴」,正式升級為「天天百家宴」,同時,三魁鎮的主題餐廳、財神客棧、非遺全息體驗園、宋朝集市文創街等建設項目也將逐步啟動。現在,遊客在三魁鎮可隨時品嘗有「天下第一福宴」之稱的百家宴。
  • 建設「百福康旅 活力三魁」 泰順三魁譜寫經濟發展新篇章
    依託豐富的自然、文化、歷史資源,三魁鎮全力補齊短板,積極建設「百福康旅 活力三魁」,勇當泰順綠色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2月19日,「吉祥泰順 喜得三魁 百家福宴」直播活動將走進泰順三魁鎮,見證三魁城鎮蝶變、民生提質的巨大變化。
  • 泰順國立英士大學紀念館落成並免費對外開放
    在展陳館裡,收集著百餘件村民提供的珍貴老物件和照片,比如獲救美國飛行員奎英迪的飛機殘片,被村民揀去做成的筷子籠;刻在門板上的學校宿舍牌等等。70年前,深處群山峻岭中的泰順曾經是抗戰時期整個浙江乃至東南沿海的大學教育中心。
  • 浙江「泰順廊橋」在臺灣南投落成開放
    23日,來自浙江溫州的「泰順廊橋」在臺灣南投舉行「圓橋」暨項目交接儀式,吸引數百名兩岸各界嘉賓與當地民眾到場,共同見證這座溫臺文化交流「新地標」落成。這種獨一無二的傳統木結構橋梁首次走出溫州,在寶島臺灣「安家落戶」。
  • 泰順「燕地」兩村,一村居然以「城」取名,一村以書院聞名
    泰順「燕地」兩村,一村居然以「城」取名,一村以書院聞名陳能雄/文泰順東溪鄉東北部有普城、橋頭兩個村,兩村緊密相連,大體上以溪橋為界(部分地方是插花地),西南面為普城,東北面為橋頭。兩村很多地名風俗都有故事,都有獨特的風情。
  • 浙江泰順外僑辦攜手文禮書院推進國際華文教育
    浙江泰順外僑辦攜手文禮書院推進國際華文教育
  • 泰順3000年|清朝第一狀元之孫曾任泰順知縣
    他秉公執法,有條不紊地處理各種疑難案件,訟獄之事逐漸平息,泰順的社會治安得到很大改善。 ▲傅永綍為泰順人題寫的匾額(潘先俊 供圖)   作為出生於書香門第,又擔任過教諭一職的文人,傅永綍崇文重教,他有感於泰順自景泰置縣以來科名寥落,覺得有責任有義務為泰順文化教育事業出力。他親自整頓書院,勤於考核士子的學業,閒時與他們談經說道。
  • 泰順3000年|現代建築所欠缺的,泰順廊橋也許能給現在的建築師們...
    在地理偏僻、交通閉塞的山區縣,泰順先民們總是能將廊橋的橋梁功能和自然環境、風俗人情等很好地結合起來,構成一幅獨特的「廊橋·古道·人家」優美畫卷,其間所透露出的建築美學和意境讓人逡巡、忘返。 ▲泰順廊橋古道風情 廊橋總是與古道連接著  泰順現存的廊橋,無不連接著古道。
  • 泰順池源:世外小桃源
    今年以來,隨著改造升級之後的文福公路泰順段開通,原來彎曲的盤山公路變成坦途,池源至泗溪廊橋文化園景區車程縮至十五分鐘以內。  該村風景怡人,青山綠水環繞,境內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池源橋。2016年,該村引進浙江奧善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經過4年多的發展,藏在深山裡的奧善農業如今已經形成休閒、觀光、住宿為一體的農旅產業綜合體。
  •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溫州名小吃:泰順泥鰍湯
    他說泥鰍湯裡的不是田螺,應該是螺肉,我說不信你試試;他說想當初三魁沒幾家像樣的店,這幾道菜讓他想起在這的青蔥歲月;她說這這雅集門口,就是她少時常跳皮筋的地,那揮之不去的鄉愁湧上心頭;她看著這嫩薑,歡喜不已;他見這溪魚乾有感覺,還想著買一些的,我問了薛帥購買方式,這曾經風靡已是的《泰順小吃之歌》的演唱者,被告知,曬乾的都賣完了,還有一些是剛釣上來的。
  • 「燕子棉餈品物嘉」,清明時節泰順這道綠色美食的風土人情
    「燕子棉餈品物嘉」,清明時節泰順這道綠色美食的風土人情陳能雄/文正如中秋節做月餅、重陽節蒸九層糕一樣,棉曲餈是泰順清明節裡一道節日小吃。起初,棉曲餈是用來清明祭祀,後來逐漸發展成一道泰順綠色美食。它原先有一個春天氣息的名字——「燕子餈」,且來看下它與清明節習俗有什麼聯繫。
  • 梁平雙桂田園·桂香人家紫薇園即將盛大開園,約!
    雙桂田園·桂香人家紫薇園內盛開的紫薇花。 雙桂田園·桂香人家紫薇園,小朋友輕嗅紫薇花。 雙桂田園·桂香人家紫薇園內,紫薇花開得正好。
  • 梅山書院在湖南安化滔溪落成 國慶節前將對外開放
    安化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林英到梅山書院考察調研6月4日,大梅山首家梅山文化研學機構——梅山書院,在湖南省安化縣滔溪鎮長樂社區落成。▲(清)兩江總督陶澍題寫的「梅山書院」▲(清)兩江總督陶澍題寫的「梅山書院」梅山書院在安化縣梅山文化研究會及社會各界支持下
  • 廊橋建造者曾家快:臺灣「泰順廊橋」 至少可「活」兩百年
    2019-02-26 07:29 | 溫州晚報「浙江泰順廊橋」成為南投縣新的文化地標2月23日, 「浙江泰順廊橋」在臺灣南投縣集集鎮舉行了「圓橋」暨項目交接儀式。這是臺灣地區目前唯一的木拱廊橋,也是溫州在泰順以外建設的第一座木拱廊橋。
  • 你知道民國時期泰順首個植樹節活動在何時何地舉行嗎?典禮很隆重
    泰順山林古時泰順人阻止濫伐林木泰順山高林茂,森林資源豐富。直到明代景泰建縣後,泰順仍是重要的木材輸出地,特別是清代康熙年間溫州一帶海寇猖獗,朝廷派修海船,向泰順徵集木材造船,森林由此遭受嚴重破壞,百姓更是苦不堪言。當時的泰順知縣梅庚憐憫蒼生,作詩道:「巨樟大十圍,裁可充梁頭。比年砍伐盡,挾匠窮遠搜。」梅庚想方設法請求上級免除攤派給泰順百姓歲修海船的勞役,這既是為了減輕百姓負擔,也是出於保護環境考慮。
  • 泰順古道有多美|盧坑嶺古道篇
    1935年5月,劉英、慄裕率領紅軍挺進師進入泰順境內,首先在棗坪村落足,當年紅軍居住的舊址及灶臺等仍在,且有些保存較好。從盧坑嶺頭下行,路面較寬,兩側古樹參天,大多為楓樹,還有松樹、榆樹等古樹名木100多株,植被中小竹白箬居多,多數路段已成綠色通道,春夏一片綠海,秋冬一片丹紅,十分美麗。古道南側,伴有小澗,澗水不大。
  • 溫州泰順縣,浙江省泰順中學,泰順的驕傲
    如果說文成縣最好的高中是文成中學的話,那麼,泰順縣的最強高中,應該是浙江省泰順中學了。泰順中學泰順中學,全稱為浙江省泰順中學。泰順中學的原名為泰順縣第一中學,在2009年的時候改名為浙江泰順中學。但是泰順學子們,還是親切的稱呼她為「泰一中」。泰順中學的建校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學校始建於1929年,距離如今的2020年已經過去了91個年頭。這91年間,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泰順學子,從這裡,走向各地,也是從這裡,邁入更高的學府。
  • 文禮書院《王財貴65文集》 | 講師培訓營(首期)招生公告
    2012年發起創設文禮書院,2015年書院定址浙江泰順竹裡。現有讀經界群賢延續季謙先生宣導讀經之願,先生就安住書院,潛心授學,以期造就時代大才。 1994年就職於中國鐵建中鐵二十局;2011年1月19日接觸讀經教育;2013年8月21日進入北京王財貴讀經教育推廣中心;2015年8月27日隨文禮書院從北京遷至溫州泰順竹裡至今。2019年起先後擔任文禮書院餐飲部部長、教育培訓部部長等職務。
  • 竹裡畲鄉客盈門 雲嵐牧場遊人滿 泰順鄉村旅遊發展迅猛
    「我們還專門為溫州市區、杭州、上海等地的遊客配備了『管家』,帶著他們到周邊的竹裡館、文禮書院、百竹園遊山玩水。」陳海波介紹說。  畲鄉竹裡僅是泰順鄉村旅遊發展的一個縮影。連日來的秋雨陣陣,絲毫沒有消減各地遊客到泰順旅遊的興致。在泰順縣柳峰鄉雲嵐牧場,臨海遊客張曉燕拿著單反盡情拍照,將美麗牧場瞬間定格。
  • 全新升級:文禮書院第五期《王財貴65文集》精修營招生公告
    2012年發起創設文禮書院,2015年書院定址浙江泰順竹裡。現有讀經界群賢延續季謙先生宣導讀經之願,先生就安住書院,潛心授學,以期造就時代大才。 1994年就職於中國鐵建中鐵二十局;2011年1月19日接觸讀經教育;2013年8月21日進入北京王財貴讀經教育推廣中心;2015年8月27日隨文禮書院從北京遷至溫州泰順竹裡至今。2019年起先後擔任文禮書院餐飲部部長、教育培訓部部長等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