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30 來源:北京科技大學
廣布渠道,構建全媒體「神經網絡」。以學生成長服務為導向,重點建設「5470」(我是青年)、課程網等網絡工作平臺,涵蓋主題教育、社會實踐、志願服務、第二課堂成績單等八大網絡系統,將網絡觸角植入學生成長服務全過程。按照「學生在哪裡媒體就在哪裡」的原則,建立網絡報紙、微博、微信、QQ、手機報、新聞客戶端、讀書會等「七位一體」的新媒體神經網絡,累計覆蓋6.4萬人次,形成聚合引領效應。
深挖內容,打造校園主流輿論場。緊跟青年學生關注熱點策劃話題,形成正面輿論場,佔領思想制高點。切實轉變交流語言體系,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手段,製作富有文化內涵和思想深度的網絡文化產品,精心打造小博士談「兩學一做」等動畫片和動漫作品,形成互動微視頻《青聲系語》、全景VR技術製作產品「北科中軸韻」「社會實踐微直播」等品牌項目。
配齊隊伍,建設網絡工作隊伍。邀請思政課名師開通社交網絡平臺與學生交流思想,推動思政課教師使用新媒體思想交流日常化、信息化、便捷化。將「鍵對鍵」與「面對面」進行有機結合,建設「星辰大海」等輔導員網絡思政工作室,培養「網紅」輔導員隊伍。遴選學生理論骨幹進行重點培養,定期發布《青年思想正流行》,形成正面輿論場。
(責任編輯:忠建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