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學積極運用新媒體新技術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2020-12-1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北京科技大學積極運用新媒體新技術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7-08-30 來源:北京科技大學

  廣布渠道,構建全媒體「神經網絡」。以學生成長服務為導向,重點建設「5470」(我是青年)、課程網等網絡工作平臺,涵蓋主題教育、社會實踐、志願服務、第二課堂成績單等八大網絡系統,將網絡觸角植入學生成長服務全過程。按照「學生在哪裡媒體就在哪裡」的原則,建立網絡報紙、微博、微信、QQ、手機報、新聞客戶端、讀書會等「七位一體」的新媒體神經網絡,累計覆蓋6.4萬人次,形成聚合引領效應。

  深挖內容,打造校園主流輿論場。緊跟青年學生關注熱點策劃話題,形成正面輿論場,佔領思想制高點。切實轉變交流語言體系,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手段,製作富有文化內涵和思想深度的網絡文化產品,精心打造小博士談「兩學一做」等動畫片和動漫作品,形成互動微視頻《青聲系語》、全景VR技術製作產品「北科中軸韻」「社會實踐微直播」等品牌項目。

  配齊隊伍,建設網絡工作隊伍。邀請思政課名師開通社交網絡平臺與學生交流思想,推動思政課教師使用新媒體思想交流日常化、信息化、便捷化。將「鍵對鍵」與「面對面」進行有機結合,建設「星辰大海」等輔導員網絡思政工作室,培養「網紅」輔導員隊伍。遴選學生理論骨幹進行重點培養,定期發布《青年思想正流行》,形成正面輿論場。

(責任編輯:忠建豐)

相關焦點

  • 李衛紅:利用網絡新媒體為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服務
    教育部日前在京召開網絡新媒體條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討會。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李衛紅在會議講話中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關注網絡新媒體的影響,主動研究、積極利用網絡新媒體為思想政治教育和學校穩定工作服務,不斷豐富工作的新手段,開拓育人的新空間。
  •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際網路+的探索與實踐
    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輿論支持。四川職業技術學院新聞傳媒中心積極開展思政工作創新,以新媒體的形式,創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 2015年度大學生思想政治及其教育狀況調查分析
    調查表明,積極正向、多樣活躍是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總體態勢,大學生普遍擁有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追求、高度的文化自信心;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狀況及其成效得到充分肯定,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引領大學生成長與發展的教育成效不斷彰顯。
  • 北京聯合大學舉辦殘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聯合論壇
    中國網4月27日訊 今日,「殘健大學生思想教育輔導員聯合論壇」在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召開。來自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天津理工大學聾人工學院、濱州醫學院特殊教育學院四個學校的特教工作者匯聚一堂,共同探討殘疾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路徑。
  • 北京科技大學「三項行動」構建思想政治理論課育人新模式
    北京科技大學高度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將其作為立德樹人基礎工程,納入學校事業發展總體規劃,充分發揮思政課主渠道作用,創新實施教學實踐、教輔融合、網絡思政三項行動,構建一二課堂協同、線上線下融合的立體式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實施教學實踐行動。
  •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現代媒體的影響與提升方法
    一、現代媒體對於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現代媒體指的是網際網路下的一切新媒體技術手段,它藉助於網際網路能夠實現信息的快速傳播,這對於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既有積極的方面,同時也伴隨著消極的影響。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網際網路現代媒體手段,它的最大功能是為了實現信息的有效傳遞,但是在高校思政教育視域下,如何篩選客觀的信息成為引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正確利用現代媒體的載體技術功能和資源內容價值,引導大學生在現代媒體下獲得科學的、積極的思政教育內容,從而實現自身的發展。
  • 南京工業大學積極開展線上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南京工業大學團委立足網絡,結合學生特點,於1月下旬起組織開展「風雨同舟、用愛陪伴」寒假社會實踐線上主題活動。  在「愛上閱讀」版塊,重點向學生推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等13部閱讀書目,同時鼓勵學生通過「學習強國」APP、中青在線學堂、「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等渠道開展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習社的丁旭同學假期裡不僅閱讀了部分推薦書目,還自行閱讀了《大道之行》《馬克思為什麼是對的》等書籍。
  • 集體經濟村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臺——基於高校大學生赴南街...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視野下的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日漸成為關注熱點。高校大學生赴南街村社會實踐說明,集體經濟村莊應該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臺。    [關鍵詞]高校 南街村 社會實踐 集體經濟 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組織走進南街村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指出:「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對於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幹、奉獻社會
  • 北京科技大學多項舉措在外來務工人員中積極開展黨的建設
    北京科技大學多項舉措在外來務工人員中積極開展黨的建設 2008-06-19   近年來,北京科技大學黨委在抓好教職工、大學生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重視在外來務工人員中開展黨的建設工作
  • 重慶交通大學八條舉措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重慶交通大學八條舉措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2009-04-20   重慶交通大學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注重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積極探索創新在新形勢下以黨建為核心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
  • 鐵路系統運用網際網路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起來
    當今世界,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全面融入社會生產生活,深刻改變著人類的思維、生產、生活、學習方式,引領了社會生產新變革,創造了人類社會新空間,拓展了國家治理新領域。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了一系列新機遇新挑戰,也對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許多新的機遇和挑戰。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育人探究
    新時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將網絡嵌入高校育人實踐,是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一重大政治判斷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2019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全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並強調,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
  • 一名輔導員關於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總結與感悟
    1.上級要求——相關的文件規定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主動佔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積極開展生動活潑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要密切關注網上動態,了解大學生思想狀況,加強同大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及時回答和解決大學生提出的問題……加強校園網的管理,嚴防各種有害信息在網上傳播……牢牢把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動權。」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積極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積極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2009-06-02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在大學生的就業工作中,積極發揮職業生涯規劃的作用,通過「全程化」就業指導和開設就業指導課等形式
  • 00後大學生社會主義心價值觀教育應當重視與新媒體的融合
    00後作為當代大學生的「主力」群體,是推動未來中國繼續向前發展的重要「生力軍」,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與接受,關係著國家的社會穩定和政治安全。00後作為網際網路時代的「原住民」,他們的成長伴隨著信息技術蓬勃發展,其心理與行為深受新媒體的影響,這使得當前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面臨著全新的環境,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 點亮成長路上的精神燈塔 人民大學全面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側記
    中國人民大學是中國共產黨親手創辦的新中國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學校歷來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作用,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厚重人才成長支持計劃相輔相成的「大思政」格局。
  • 新時代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動指南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見的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是指導高校做好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動指南。
  • 發揮抗擊疫情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堅強領導科學布局、廣大醫護人員和基層黨員幹部積極防控、人民群眾積極響應自我隔離配合之下,疫情形勢迅速得到控制。這是人類疫情防控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對中國人民的一場大考。
  • [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家談]以德立教
    編者按    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要求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意見》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兩個文件相繼出臺,提出了對未成年人和大學生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基本要求和主要途徑。兩個《意見》明確提出,教育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
  • 新媒體語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軟傳播探析
    一、新媒體語境下帶給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新困難 (一)新媒體的主客體平等性弱化了傳統教育主體的主導地位 新媒體技術的主客體平等性,使得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大學生在新媒體語境下呈現出明顯的認知、實踐、評價和決策等四個方面的主體性,進而使傳統教育中的主客體關係轉化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處於對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