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梅說讀書對山區女生100%重要,讀書真的是一個人唯一的出路嗎?

2020-12-11 騰訊網

全國第一所公辦免費女子高中,12年累計讓1800多名大山女孩考入大學,學校本科上線率、一本上線率穩居雲南省麗江市前茅……63歲的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創造了這個大山裡的教育奇蹟。

在華坪女高,老師、學生早已對這樣的高強度學習習以為常:每天5點30分起床晨讀,到晚上12點20分自習結束睡覺,除了中午有40分鐘午休時間外,其他時間都要用來上課、自習,連吃飯時間都被張桂梅嚴格限定在15分鐘以內。

談起「女高奇蹟」,張桂梅說:「這是老師學生拼搏出來的。我們不拿出這樣拼的架勢,孩子們怎麼和外麵條件好、基礎好的孩子比?」

而在對張桂梅採訪時,她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讀書對山區女生100%重要。」

讀書不僅僅對於山區的女生100%重要,對於我們每一個人都是100%重要,讀書,是這個世界上最公平的路,也是給自己最好的一筆投資,讀書是我們每一個人改變命運的捷徑。

但對於讀書,現在網絡上一直盛傳著「讀書無用論」,去年美團研究院發布的《城市新青年:2018外賣騎手就業報告》顯示,700萬外賣小哥裡,碩士生佔比為1%,達到7萬人。

同樣是碩士畢業生,有人奮戰在科研實驗室,有人出入高檔寫字樓。也有的人,大中午頂著烈日,騎著電動車穿梭在大街小巷。

你看,連碩士生都去送外賣、連博士生都只能去街道辦和大媽搶飯碗——讀書,還有什麼用?

他們成功地掀起了又一場狂歡,「讀書無用論」的大旗被他們驕傲地插在每一片社交網絡的山崗。

他們,覺得自己又贏了一次。

讀書真的是無用的嗎?

據統計,中國歷史上共產生700多名狀元,約11萬名進士。除了極個別外,這些狀元進士都在其崗位上做出了很好的業績。

也就是說,這些人的成功有其必然性。

反觀歷史上的落地秀才呢?數不勝數。

其中能出現流芳千古的人,不足為奇,關鍵是,比例是多少呢?

可能是0.1%,抑或0.01%。可以說這些被歷史銘記的落地秀才,純屬小概率事件。

所以,別再拿這些倖存者作比喻了,那些沒讀書卻獲得成就的人,只會是少數。

現代社會更是如此,前幾年網上有一張圖片流傳很火,中國網際網路大佬們的聚會。

可以說,目前中國最能賺錢的大佬們,大多都是讀過大學的,甚至都是非常好的大學畢業的。

你還相信讀書無用嗎?

曾經看過一個這樣的視頻,一位看起來極其普通平凡的村民,一臉驕傲地指著掛在牆上的全家福說:

「我大兒子在北京理工大學讀書,小兒子在廈門大學讀書,後來保送研究生,現在去美國讀博了。」

更令人稱讚的是,在這個簡陋的小山村,一共走出了12位博士和28位碩士。

在這個小山村裡,所有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認知,那就是讀書才有出路。

不然,窮極一生,都走不出這個小山村。

而祖祖輩輩也都是這麼教導孩子,孩子們當天的作業一定要做完才休息,就算生病了也要堅持完成功課。

讀書是改變命運最有效的方式,它不計較天賦和家庭出身,只回饋努力和付出。

希望你能懂得自己眼前擁有的學習機會多麼寶貴。

但更希望,你能明白:學習,不僅是未來多了選擇的路,也讓自己有了自由追求夢想的底氣。

相關焦點

  • 張桂梅說讀書對山區女生100%重要,讀書是她們唯一的出路
    媒體的報導讓麗江華坪縣的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引起人們的關注,華坪女高主要招收的是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後因為家庭經濟問題無法繼續上學的山區女生。12年前,張桂梅校長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迄今幫助1800多名貧困女孩圓夢大學,創造了大山裡的「教育奇蹟」。
  • 讀書真的是唯一的出路嗎
    意思是說無論你從事的是什麼行業,只要你肯努力、肯鑽研,你都是可以在這個行業做出成績來的。其實這話是不錯的,行業只有分工的不同,但是卻沒有高下之別。雖然有些行業看起來微小,但是卻不可缺少。缺少了那些行業,我們的生活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不應看輕任何一個行業。
  • 張桂梅說讀書對山區女生100%重要 12年間幫1804個女孩圓夢大學
    2020年,因為媒體的報導,  這座中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  和它的創辦者張桂梅校長  2002年,作為一名普通的山區教師,  孑然一身、無兒無女的她  立下了這樣的誓言:  「我想建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  讓這些山裡的女孩們讀書,  讓她們走出大山
  • 張桂梅女校長:女子讀書可以改變三代人,窮人翻身,唯有讀書最快
    #張桂梅女校長最近在一部短視頻裡說:「讀書對有些人重不重要,可能也不一定,但是對我們這群孩子是100%重要。她只能讀書才走得出去,女孩子受教育,她可以改變三代人。我現在不是說做什麼好事,而是追求教育公平。」張桂梅女校長自從上次讓當全職太太的女生滾出去上了熱搜,引起人們的關注,而為人們所熟知。她是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高校長,12年間,共幫助1804名女生圓了大學夢,她被稱為「時代楷模」。
  • 你們覺得讀書是唯一的出路麼?還是說讀書是最好的一條出路?
    不是你的唯一出路,但會助你一臂之力 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不讀書一定沒有出路。學上的越好不一定工作越好。但是不上學一定沒有好工作。他不是你的唯一出路,但他會助你一臂之力。
  • 別不信,讀書雖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讀書一定是最好的出路
    有一位女生做出的回答,我覺得很實在很靠譜。她說「文化可以用四句話來概括:根植於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根植於內心的修養,是指由來已久,深入骨髓的一個人的高尚品行。
  • 農村家庭的孩子,讀書是唯一的出路嗎?
    提要:農村的孩子想要出人頭地只能讀書嗎?想要出人頭地不僅要有較高的智商,更重要的是要有在社會上立足的情商。農村孩子如何才能在智商和情商上面更勝一籌。讀書必然是最佳的捷徑。讀書讀得好,就是高智商的基本體現。
  • 校長張桂梅,讓1645名女生走出山區,網友:「先生」二字當之無愧
    一開始,她在中甸林業局辦公室工作,由於對知識的渴望,不久之後,考入了麗江市教育學院讀書。三年緊張而快樂的學習生活,不僅為張桂梅日後的教學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且還讓她邂逅了自己日後的丈夫——一個白族小夥子。
  • 孩子,讀書並不是唯一的出路
    一位讀者在我的一篇文章評論區裡留言:讀書是唯一的出路嗎?我回答:讀書是在該讀書的年紀應該做的事。等過了這個年紀,以後再想讀書,卻已沒了學生時代那樣的條件。人到中年的父母們最有體會的一點是:時不我待,不知不覺已是半生。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努力讀書汲取養分,不負青春韶華。雖然,讀書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學生時代的你主要在做的一件事就是讀書。你付出了你最寶貴的東西——時間。
  • 山村女校159人高考150人考上本科,校長張桂梅:讀書全免費
    華坪女高坐落在雲南省的一個小縣城裡,目前學校招收的都是來自雲南山區家境貧困的女學生。在這裡,很多當地女生到了十七八歲的年齡就要回歸家庭,給家裡幹農活,隨後便是嫁人、生孩子,從此便一直生活在大山裡,而自己的孩子也將繼續著這種命運。
  • 讀書不是農村孩子的唯一出路,但是一條好的出路!
    提要:讀書對農村的孩子意味著什麼?在老家每逢回家,老家人也都會議論起我來,在我們村能夠讀到博士的,我不敢說是唯一,但也是少數中的少數。不過形成對比的還有村中的另外一類人:年紀輕輕初中輟學,打工最後積累起了一票財富,當然村中也著實不乏這樣的人才。
  • 讀書真的很重要嗎?
    「我特別佩服學習好的人,更佩服那些從小地方考到北京985院校的人,我真的特別佩服他們,他們可能教育資源比我差很多,但他們最後付出的的努力比我多多少倍,我想不到,能有這麼好的結果,我特別佩服這種人,現在我是發自心底的佩服,可能上高中的時候,我爸說,你看誰家的孩子誰家孩子我說那怎麼了,不就學習好嘛有什麼,但是我現在知道了
  • 「不讀書,一樣嫁得好」,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女孩們醒醒吧
    很多人覺得女孩不需要學習好,嫁的好才是最重要的,嫁得好才能夠改變命運,但是時代已經發展到了今天,「不讀書,一樣嫁得好」,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女孩們醒醒吧。 張桂梅校長怒斥全職太太 近期一則新聞在網上引起關注,引來網友圍觀,作為女高校長張桂梅,她創辦女高,是希望更多的女孩通過知識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做到人格和經濟獨立。她的學生作為全職主婦回學校捐款,她並沒有歧視全職主婦的意思,但是她覺得女孩應該有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依託於丈夫。
  • 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也是最好的出路
    從小的時候就一直聽父母說你要好好讀書,認真學習,將來考個好大學,就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不然就要養牛耕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歸,辛辛苦苦一輩子如今想起父母說的話,已經為時已晚,悔恨當初沒能好好讀書。現在的希望只能寄托在兒女的身上,希望兒女能考上大學,有一個好的工作和歸屬。
  • 這個社會,讀書真的無用了嗎?
    它是一種否定知識與學習的社會思潮,是社會上一種對讀書所帶來的收益持否定態度的不滿情緒。它的產生,與社會、家庭、學校等多方面的因素是離不開的。然而,讀書真的無用嗎?我看未必,恰恰相反,讀書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
  • 張桂梅:天下沒笨孩子,只有不努力的孩子,不讀書豈能改變窮人命
    華坪女高的創辦人就是張桂梅,您別看創辦人這麼高大上的詞,其實在張桂梅校長這裡,根本沒你想像的那麼簡單,不信你往下看。張桂梅相信最近的許多小夥伴都有所了解,瘦小的身材、瘦弱的臉龐,她真的是華坪女高的校長麼?這樣的形象是否會說明什麼呢?
  • 在這兩個教育資源匱乏的山區,為什麼學生學習反而更好?
    村裡人都是非常認可讀書才有出路這個道理的。這是一所全是女子的特別高校,也是全國第一所全額免費的公辦高中,該高中所招收的學生都是在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後無法繼續求學的山區女生。建校12年中,已經幫助1645名山區女孩走出大山,進入大學學府,在2019年的高考中,華坪女高培養出了40.67%名一本大學生,本科上線率82.37%,累計畢業人數118人,排名麗江市第一。
  • 讀書不是唯一出路。
    如果努力讀書,就得看能否讀好學校。如果讀不到好學校,畢業後可能不如初中高中畢業出來創業的。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寒門很難再出貴子。階層很難再被打破。大學畢業早就不再包分配。每年大學畢業生就業都很慘澹。尤其一些奇怪坑人的專業。找一些小公司,拿個三四千塊,沒有晉升渠道,和初中高中畢業創業相比,也許還不如他們。
  • 被質疑填鴨式教育,華坪女高張桂梅:這樣才能走出去
    「大山裡的姑娘」這個稱呼,來自於校長張桂梅,因為她不願意這些來自「大山裡的姑娘」被看輕,或者自我看輕。華坪女高創辦於2008年,辦校之初,華坪女高還是一所生源流失嚴重的學校。因為來這裡上學的女生,都是山區裡的貧困女生,她們以及她們的家人都不願意讓她們讀書,認為女孩子不應該讀書。因為教師資源流失和生源流失,華坪女高還曾一度面臨解散的危機。
  • 曾經「讀書是唯一的出路」,為什麼現在變成了一條死路?
    #大連理工研究生在實驗室身亡# 我們民族是吃盡了苦頭的民族,因此我們非常信奉一句話:讀書是唯一的出路。 我們從出生後過不了幾年就要被送進幼兒園,這還沒什麼,小孩子交交朋友,學學扭扭歪歪的畫畫,唱唱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