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梅說讀書對山區女生100%重要,讀書是她們唯一的出路

2020-12-17 教師的枕邊書

提到麗江,多數人只知道麗江古城。媒體的報導讓麗江華坪縣的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引起人們的關注,華坪女高主要招收的是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後因為家庭經濟問題無法繼續上學的山區女生。

12年前,張桂梅校長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迄今幫助1800多名貧困女孩圓夢大學,創造了大山裡的「教育奇蹟」。

這所學校的校訓是: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於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

採訪中,63歲的張桂梅校長身體雖然孱弱,面色蠟黃,但是精神很好。面對鏡頭她說:「我只是不想讓孩子因貧困輟學。」

生在城市的我們,可能想像不到山區孩子們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家庭裡條件一般的,即使是義務教育,也不願意讓孩子上完,他們還指望孩子早點賺錢。家裡條件稍好點的,也只會供男孩上學,女孩反正是要嫁人的。

我曾經見過一個小女孩,家裡有姐姐和弟弟。姐姐早已輟學,她在讀小學。即便是個小學生,她早上起來要燒火給全家做飯,還要給弟弟穿衣服、餵飯。做完這些,她才去上學。因為爸媽、姐姐都要去做農活,家裡的活就全靠她了。

我們身邊的小學生過的是什麼日子?早上起床得讓爸爸媽媽叫好幾次,吃飯都是大人做好端到嘴邊。

對比之下,不由得感嘆,投胎是要技術的。生在山區,讀書是唯一的出路。

記得前段時間,有人指責張桂梅校長,說她填鴨式教學,逼迫女生學習。很多網友紛紛表示,「如果我是學校的女生,我願意被逼迫。寧可成為考試的機器,也要出人頭地。」

不讀書的女生以後會面對什麼樣的生活?

早上睜開眼睛,就開始一天的忙碌。做飯、洗碗、洗衣服、做家務、幹農活、照顧一家老小,一輩子都走不出山區。

詩和遠方是什麼?她不會知道。抬頭是觸不可及的天,低頭是一地的雞毛蒜皮。生活的溫飽都亟待解決,何談精神世界?

讀書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那麼重要。但是,對於山區的女生來說,100%重要,只有這樣,才可能走出山區。

希望陽光播撒在每個女生的臉上,也希望多一些社會機構去幫助她們。

相關焦點

  • 張桂梅說讀書對山區女生100%重要,讀書真的是一個人唯一的出路嗎?
    在華坪女高,老師、學生早已對這樣的高強度學習習以為常:每天5點30分起床晨讀,到晚上12點20分自習結束睡覺,除了中午有40分鐘午休時間外,其他時間都要用來上課、自習,連吃飯時間都被張桂梅嚴格限定在15分鐘以內。 談起「女高奇蹟」,張桂梅說:「這是老師學生拼搏出來的。
  • 張桂梅說讀書對山區女生100%重要 12年間幫1804個女孩圓夢大學
    2020年,因為媒體的報導,  這座中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  和它的創辦者張桂梅校長  2002年,作為一名普通的山區教師,  孑然一身、無兒無女的她  立下了這樣的誓言:  「我想建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  讓這些山裡的女孩們讀書,  讓她們走出大山
  • 校長張桂梅,讓1645名女生走出山區,網友:「先生」二字當之無愧
    一開始,她在中甸林業局辦公室工作,由於對知識的渴望,不久之後,考入了麗江市教育學院讀書。三年緊張而快樂的學習生活,不僅為張桂梅日後的教學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且還讓她邂逅了自己日後的丈夫——一個白族小夥子。
  • 張桂梅女校長:女子讀書可以改變三代人,窮人翻身,唯有讀書最快
    #張桂梅女校長最近在一部短視頻裡說:「讀書對有些人重不重要,可能也不一定,但是對我們這群孩子是100%重要。她只能讀書才走得出去,女孩子受教育,她可以改變三代人。我現在不是說做什麼好事,而是追求教育公平。」張桂梅女校長自從上次讓當全職太太的女生滾出去上了熱搜,引起人們的關注,而為人們所熟知。她是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高校長,12年間,共幫助1804名女生圓了大學夢,她被稱為「時代楷模」。
  • 你們覺得讀書是唯一的出路麼?還是說讀書是最好的一條出路?
    不是你的唯一出路,但會助你一臂之力 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不讀書一定沒有出路。學上的越好不一定工作越好。但是不上學一定沒有好工作。他不是你的唯一出路,但他會助你一臂之力。
  • 山村女校159人高考150人考上本科,校長張桂梅:讀書全免費
    華坪女高坐落在雲南省的一個小縣城裡,目前學校招收的都是來自雲南山區家境貧困的女學生。在這裡,很多當地女生到了十七八歲的年齡就要回歸家庭,給家裡幹農活,隨後便是嫁人、生孩子,從此便一直生活在大山裡,而自己的孩子也將繼續著這種命運。
  • 被質疑填鴨式教育,華坪女高張桂梅:這樣才能走出去
    「大山裡的姑娘」這個稱呼,來自於校長張桂梅,因為她不願意這些來自「大山裡的姑娘」被看輕,或者自我看輕。華坪女高創辦於2008年,辦校之初,華坪女高還是一所生源流失嚴重的學校。因為來這裡上學的女生,都是山區裡的貧困女生,她們以及她們的家人都不願意讓她們讀書,認為女孩子不應該讀書。因為教師資源流失和生源流失,華坪女高還曾一度面臨解散的危機。
  • 別不信,讀書雖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讀書一定是最好的出路
    有一位女生做出的回答,我覺得很實在很靠譜。她說「文化可以用四句話來概括:根植於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根植於內心的修養,是指由來已久,深入骨髓的一個人的高尚品行。
  • 被質疑填鴨式教育,華坪女高張桂梅:我的目標是讓姑娘們走出大山
    因為來這裡上學的女生,都是山區裡的貧困女生,她們以及她們的家人都不願意讓她們讀書,認為女孩子不應該讀書。因為教師資源流失和生源流失,華坪女高還曾一度面臨解散的危機。但是就是在那種危機下,張桂梅卻沒有輕言放棄,而是整合學校唯一留下來的8名老師,一直堅強地把華坪女高創辦了下來,並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認可。
  • 讀書真的是唯一的出路嗎
    意思是說無論你從事的是什麼行業,只要你肯努力、肯鑽研,你都是可以在這個行業做出成績來的。其實這話是不錯的,行業只有分工的不同,但是卻沒有高下之別。雖然有些行業看起來微小,但是卻不可缺少。缺少了那些行業,我們的生活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不應看輕任何一個行業。
  • 張桂梅:天下沒笨孩子,只有不努力的孩子,不讀書豈能改變窮人命
    沒錯,張桂梅校長的這所學校就是門檻非常低,家裡窮的、中考沒考好的、不願意上學卻被逼著上學的,那麼為什麼張桂梅校長能夠讓她們成功考取心中的大學呢?第一在心靈上給予慰藉,人人平等的觀念生根發芽。來到華坪女高上學的幾乎都是有問題的女生,同時也是象徵著她們的好學,好進的品質。
  • 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也是最好的出路
    從小的時候就一直聽父母說你要好好讀書,認真學習,將來考個好大學,就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不然就要養牛耕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歸,辛辛苦苦一輩子如今想起父母說的話,已經為時已晚,悔恨當初沒能好好讀書。現在的希望只能寄托在兒女的身上,希望兒女能考上大學,有一個好的工作和歸屬。
  • 孩子,讀書並不是唯一的出路
    一位讀者在我的一篇文章評論區裡留言:讀書是唯一的出路嗎?我回答:讀書是在該讀書的年紀應該做的事。等過了這個年紀,以後再想讀書,卻已沒了學生時代那樣的條件。人到中年的父母們最有體會的一點是:時不我待,不知不覺已是半生。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努力讀書汲取養分,不負青春韶華。雖然,讀書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學生時代的你主要在做的一件事就是讀書。你付出了你最寶貴的東西——時間。
  • 在這兩個教育資源匱乏的山區,為什麼學生學習反而更好?
    村裡人都是非常認可讀書才有出路這個道理的。這是一所全是女子的特別高校,也是全國第一所全額免費的公辦高中,該高中所招收的學生都是在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後無法繼續求學的山區女生。建校12年中,已經幫助1645名山區女孩走出大山,進入大學學府,在2019年的高考中,華坪女高培養出了40.67%名一本大學生,本科上線率82.37%,累計畢業人數118人,排名麗江市第一。
  • 63歲張桂梅,用愛託起孩子們的夢想,帶領她們走進理想的學習殿堂
    她們命運的改變,是63歲的張桂梅「老媽」(孩子們的愛稱)的愛,支撐起孩子們通往夢想的橋梁。她2007年,張桂梅在北京參加黨代會的時候,因為她的褲子有一個洞,當時並沒有太在意,可是《新華每日電訊》的一位女記者注意到了她。說她的褲子有一個大洞,她說當時北京那麼擁擠,也沒有辦法回去換。而縣裡發給她買衣服的7000塊錢,張桂梅給山裡的孩子們買電腦了。經過與記者的聊天與報導,張桂梅的故事被更多人知道。
  • 張桂梅: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命運
    中新社昆明12月12日電題:張桂梅: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命運 作者 韓帥南 「要讓山裡的女孩受教育,讓她們改變命運!」懷著這樣一個夢想,張桂梅十餘年來把1800餘個大山裡的女孩送進大學,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命運,用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 讀書不是唯一出路。
    如果努力讀書,就得看能否讀好學校。如果讀不到好學校,畢業後可能不如初中高中畢業出來創業的。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寒門很難再出貴子。階層很難再被打破。大學畢業早就不再包分配。每年大學畢業生就業都很慘澹。尤其一些奇怪坑人的專業。找一些小公司,拿個三四千塊,沒有晉升渠道,和初中高中畢業創業相比,也許還不如他們。
  • 農村家庭的孩子,讀書是唯一的出路嗎?
    提要:農村的孩子想要出人頭地只能讀書嗎?想要出人頭地不僅要有較高的智商,更重要的是要有在社會上立足的情商。農村孩子如何才能在智商和情商上面更勝一籌。讀書必然是最佳的捷徑。讀書讀得好,就是高智商的基本體現。
  • 159人高考150人上本科,有情懷有大愛的張桂梅校長
    張桂梅是雲南花坪女子中學的校長,也是雲嶺的榜樣。她的愛人年輕時死於胃癌, 沒有孩子的張校長已經成為雲南山區無數女孩的精神世界的母親,這位母親帶領她們走出山區,並取得了成功。校長張桂梅為了圓山區女孩讀書夢,並四處奔波。 今年,華坪女子高中的159人參加了高考,其中17人的得分在600分以上,其中70分在一本線以上。 最高分在科學方面為651分,在文理方面為619分。 「有九個人獲得了大專學歷,其餘的150人都是本科生。」
  • 讀書不是農村孩子的唯一出路,但是一條好的出路!
    提要:讀書對農村的孩子意味著什麼?在老家每逢回家,老家人也都會議論起我來,在我們村能夠讀到博士的,我不敢說是唯一,但也是少數中的少數。不過形成對比的還有村中的另外一類人:年紀輕輕初中輟學,打工最後積累起了一票財富,當然村中也著實不乏這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