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當局「插管」,沒那麼簡單

2021-01-10 華夏經緯網

卡管案 臺「教育部」終於放手

臺大校長遴選大事紀。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12月24日,臺「教育部」下午2時緊急通知要在3時召開「臺大校長遴選進度說明記者會」,正式開始時,葉俊榮花了40分鐘痛批臺大遴選委員會怯於處理遴選過程的瑕疵問題,不過之後卻急轉而下,表示對於臺大遴委會開會「已不再期待」,但為避免陷於程序瑕疵的爭執,他勉予同意聘任管中閔為臺大校長,但臺大必須在3個月內檢討遴選過程的瑕疵並對外說明,同時向「教育部」提交完整報告。至於管中閔何時上任,由臺大自行決定。

    去年6月21日楊泮池離開臺大校長職務後,臺大到昨天已有551天沒校長,可說創下世界紀錄。民進黨在11月24日的「九合一」慘敗後,決定放手讓管中閔成為臺大校長。 >>詳細

    上任臺大校長 管中閔臉書遭洗版「恭喜贏了」

    卡管案峰迴路轉 臺大自主聯盟PO文黎明升起

    「做了勇敢決定」 葉俊榮「不卡管」口氣如壯士

    「勇敢」的葉俊榮慘遭臺當局切割

    蔡英文切割——

    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林鶴明12月25日表示,當日上午8點左右,蔡英文有請臺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到官邸,針對「教育部」宣布臺大校長遴選案一事交換意見。蔡英文認為,此案社會高度關注,這樣的處理,讓大家措手不及,尤其讓執政黨團的「立委」被動獲知訊息,顯然需要檢討。 >>詳細

    「行政院」究責——

    葉俊榮勉予同意管中閔就任臺大校長,引發政治風暴,「行政院」秘書長卓榮泰昨在臉書貼文,說「平安夜宛如來了一場暴風雨!」他並說,葉俊榮不顧賴清德「審慎思考」的要求,執意徑辦、棄行政倫理不顧,令人遺憾;必須查明事實、追究責任!」 >>詳細

    「綠委」崩潰——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李俊俋24日深夜在臉書上要求葉俊榮應該要下臺。而教育委員會的民進黨「立委」吳思瑤第二天受訪說,自己是從國民黨「立委」告知,才知道「教育部」要開記者會,一個執政黨長期在教育文化委員會的「立委」,事前不知,事後至今還沒有得到「教育部」完整的說明,「我認為這樣的執政,真的比在野還不如」。 >>詳細

    「獨派」聲討——

    臺灣社、臺灣教師聯盟等「獨派」團體發表聲明指出,如報導中所稱,葉俊榮以簡訊通知賴清德時,賴清德僅回復應「審慎思考」,之後「教育部」即作成此一重大瑕疵決策,顯示賴清德無權置喙,「如此擅專越權的首長,怎可續留?怎有資格續任攸關下一代行為人格準則教育的大家長一天?」強調「完全無法接受」,要求葉俊榮立即下臺。 >>詳細

    勁爆!葉俊榮放行管中閔 卓榮泰揚言究責

    臺大自主聯盟:不認同葉俊榮曲解遴選爭議

    勉予同意管中閔接臺大校長! 藍:輸了風度

臺大校長「卡」走了3位「教育部長」

管中閔葉俊榮。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葉俊榮「承擔政治責任」請辭

    臺「教育部長」葉俊榮24日宣布「勉予同意聘任管中閔為臺大校長」,引來「府」、「院」及民進黨的不滿,他昨天以「承擔所有政治責任」、「十字架我來扛」,請辭獲準,任期163天,是第三個因為臺大校長遴選案下臺的「教育部長」。臺大則已回文「教育部」,管中閔明年1月8日上任。  >>詳細

    葉俊榮「勇敢」的代價很值得

    葉俊榮請辭「部長」,也可以說是他為自己的「勇敢」付出代價,這個代價其實十分「值得」。首先,以他處理管案之瞻前顧後,本已蒙上怯懦之名,如今他以「勇敢的決定」,為自己平反。其次,民進黨「九合一」慘敗之後,「行政院」總辭已是必然的結局,葉俊榮只是早一步脫離苦海而已。這個臺當局,已不值得他留戀。

    拜民進黨內猛烈炮火之賜,葉俊榮成了代罪羔羊,反而顯得有點「悲劇英雄」的形象。摘掉烏紗帽,固然是仕途上的悲劇;但民進黨鬧劇式的作為,反而烘託葉俊榮擇善固執及義無反顧。這頂「英雄」的帽子,可謂民進黨親手為葉俊榮加冕。 【全文】

    卡管、拔管、聘管的都下臺了

    卡管案折損了潘文忠(左)及吳茂昆(中)2位「教育部長」,現任「教育部長」葉俊榮如今也面臨「獨派」逼宮;右圖為葉俊榮昨宣布聘任管中閔擔任臺大校長,在回答完問題後,快速離開會場。(本報資料照片、鄧博仁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葉俊榮結束163天的任期,也成為繼潘文忠、吳茂昆之後,第3位因為臺大校長遴選爭議而下臺的「教育部長」。這下子「教育部長」又要換人了,光是一樁臺大校長聘任案,已折損3位「教育部長」,不管是卡管、拔管還是聘管,都難逃下臺命運。 >>詳細

    卡管案 卡走了3位「教育部長」

    卡管案解套葉俊榮下臺 孫大千:燃燒自己解救民進黨

放行管中閔 臺當局上演「羅生門」?

    臺「教育部長」葉俊榮(左圖)宣布讓管中閔就任臺大校長,昨火速請辭獲準,黨政人士認為,管案不是葉俊榮一個人所能決定的,要說蔡英文及賴清德(右圖)不知情,很難說得過去。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教育部」「勉予同意」聘管中閔為臺灣大學校長,原以為爭議已久的管案已落幕,但蔡當局竟然自行加戲,爆出「府」「院」事前均不知「教育部長」葉俊榮聘管的決定。「府」「院」與部門之間對重大決策竟無溝通評估、執政斷線,顯示蔡當局行政體系荒唐到讓人難以置信,又或者這都是切割葉俊榮的謊言?以防失去深綠基本盤。

    ——是真?

    如果這就是事實,那也只能說,本案再次顯示了蔡當局執政的荒腔走板,蔡當局在重大施政決策的事前評估全面斷線,如此荒唐難怪2018選舉會慘敗。 【全文】

    「行政院」否認清理戰場

    對於外界認為這是民進黨在「清理戰場」,「行政院」發言人Kolas向媒體表示,與清理戰場無關,如果真的要清理,選前就會清理掉了,這是「教育部」內部討論、評估、收集資料後作出的決定。 >>詳細

    ——是演?

    仔細深思,聘不聘管乃重大政治事件,雖然葉俊榮主掌「教育部」,是此案的主管機關,但實在難以想像,葉俊榮能夠瞞天過海獨自做出聘任決策,事先從未徵求過臺當局的意見。

    臺灣內部也有聲音懷疑,蔡當局與葉俊榮等執政者是在唱雙簧玩兩面手法,表面上是葉俊榮獨自做決定,以防深綠反彈時,炮火不要燒到蔡英文與賴清德,假如批評聲量過大,大不了壯士斷腕撤換葉俊榮,甚至賴也早已宣示「行政院」要總辭,都是可當作停損點的選擇。 【全文】

    臺當局默許葉俊榮「拆彈」

    臺大校長案是民進黨1年來「恐怖」的不定時炸彈之一,民進黨在選前一直抱在身上,終究成為「九合一」選舉敗選因素之一。黨政人士認為,管案這麼大的事,不是葉俊榮一個人所能決定的,「若沒有上面的人點頭」,葉不會這麼做,而葉跟蔡、賴誰的關係好,當然是蔡,所以蔡英文若事先不知情,很難說得過去。 >>詳細

    放行管案 遊盈隆:蔡愛將葉俊榮替罪羔羊?

    停止拔管 「綠委」陳賴素美:清理戰場浴火重生

    定調管中閔接任是「意外事件」 綠嘆:選後求穩定

    曾說「管中閔讓他做就好了」? 蔡英文深夜3項說明

「插管」提前引爆蔡、賴競逐大位

蔡英文與賴清德2020的競爭已經登場。(圖片取自蔡英文辦公室網站)

    葉俊榮勉予同意管中閔擔任臺灣大學校長,但這件事情發展至今,卻是重傷蔡英文,民進黨幾乎從上至下都口徑一致說蔡英文與賴清德都在前一個小時接獲電話告知。但民眾對於這個說法幾乎不相信,甚至矛頭指向蔡說謊、唱雙簧。此事件發展,目前看起來對蔡最傷,此事恐怕會讓民進黨2020初選,蔡賴之爭提前引爆。 【全文】

    蔡英文設停損點劍指2020?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表示,臺大校長案整件事件的政治操作相當細膩,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透過本事件清理戰場,再次展現競選連任的企圖心以設定停損,甚至為其加分。賴士葆認為,葉俊榮現在辭職跟過幾天跟著「行政院長」賴清德總辭才走有何不同?只是讓葉俊榮上任以來一直被學術界吐口水的窘境,挽回一點學術尊嚴。賴清德可以藉此事件再次凝聚「獨派」的向心力,準備「行政院」總辭後,進一步向蔡英文挑戰2020大位。 【全文】

    接下來處理兩岸關係?

    蔡英文眼前最大的死結,恐怕還是兩岸關係的僵局,綠營重鎮高雄市都選出挺兩岸交流的韓國瑜市長,民意改變是鐵一般的事實,兩岸若能突破,蔡才能真正煥然一新,兩岸這塊蔡英文到底會如何處理,相當值得觀察。 【全文】

卡管啟示錄 濫用權力必遭反噬

臺大自主聯盟曾赴「教育部」抗議,要求還臺大校長。(中評社 資料照)

    在卡與不卡之間遊蕩的鬼魂,說穿了,就是民進黨自己的心魔。如果不是民意在這次選舉中集體發威給了民進黨當頭一棒,鄭文燦不會喊「清理戰場」,葉俊榮也不會轉念宣布要發出聘書。事實上,在吳音寧遭北農迅速解職後,應該即已預告了管中閔應該就任的訊息,這才是合理發展。問題在,綠營沒有能力收拾殘局,卻要把自告奮勇拆解引信的人打成叛徒,這可謂是「醜陋無下限」了。對比謝長廷「駐日」失職卻仍在那裡硬拗,「行政院」卻視若無睹;而葉俊榮解了卡管難題,卓榮泰卻高喊追究責任,這果然是親疏有別、是非不分的政黨。

  歹戲拖棚的卡管案,如果說能有什麼啟示,那就是:權力的利牙會反噬,蔡當局濫權卡管,最後卻卡到自己,使臺當局的形象和正當性一同塗炭。令人遺憾的是,民進黨內應仍存在理性的聲音,但他們卻始終保持沉默,眼睜睜看著偏頗的力量張狂。 【全文】

    失信於民的民進黨當局還能幹什麼?

 

【策劃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急診插管大多數情況會比麻醉插管容易?
    插管容不容易,最有話語權的是麻醉醫生。如果你把插管只當成一項醫療操作,麻醉醫生幾乎每天都要進行插管,論熟練度,麻醉醫生是當之無愧的插管冠軍。但插管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在麻醉醫生眼裡,氣管插管是生命通道,更是一次了解生命狀態的過程。通過建立人工氣道,麻醉醫生可以了解到病人此時的生命狀態。
  • 一次驚心動魄的急診科插管
    因為病人條件特別符合徒手插管的條件,按照計劃,我打算給這個年輕醫生演示一下如何徒手插管。目前,儘管各種插管工具已經應用於臨床,不同條件的病人都有相應的插管解決方案和工作。然而,最基礎的手法、手感和對解剖的熟知會在關鍵時刻發揮出作用。因此,在我們團隊中,不僅要會使用現代化儀器設備,最基礎的東西也是常抓不懈。
  • 氣管插管有後遺症?
    氣管插管也有後遺症?北醫三院耳鼻喉科副主任王麗介紹,氣管插管造成喉氣管狹窄的原因比較複雜,大致有四類。  器械因素 選用的插管太粗、管芯太長,插管外套囊充氣過多,插管的質量不好,浸泡的消毒液或塗抹於其表面的潤滑劑直接刺激喉氣管黏膜等,都容易造成喉內創傷。  技術因素 技術不熟練,操作粗暴,麻醉不充分是造成喉插管創傷的常見原因。
  • 術中不需插管呼吸 摘除氣管腫瘤
    南都訊 記者侯玉曉 通訊員遊玉華 手術中病人不需要呼吸,不需要氣管插管通氣,竟能生命平穩!近日市中醫院在ECMO輔助下,成功救治一例氣管腫瘤幾乎完全堵塞管腔的病例。這是近年來國內罕見、省內首例由ECMO輔助下完成的氣道腫瘤切除手術。
  • 離危險最近的人:「插管敢死隊」為患者搏一線生機
    ■在武漢多家醫院,為插管組成的醫生團隊被稱為「插管敢死隊」。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他們的工作,那就是為患者「搏一線生機」。但為了這一線生機,他們往往成為離危險最近的人。可在這些醫生眼中,和病人的性命相比,「自己有可能被感染」這件事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我這根管插進去,他可能就挺過來了,這麼算,為病人搏一搏還是『值』」。
  • 極限狀態下,氣管插管會有難度嗎?
    拋出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最近發現很多年輕醫生在全麻誘導插管的時候對麻醉的安全性完全把關不足。為了達到最大的肌松效果,他們往往在給入各種藥物很長時間才進行氣管插管。殊不知,給入誘導藥物後的每一秒鐘都是最危險的時刻。從安全角度,我們應當儘量縮短這個時間。因此,才有人把這個階段形象比喻為飛機的起飛階段。
  • 賽博朋克2077插管密碼門怎麼開?插管任務箱子打開方法一覽[多圖]
    賽博朋克2077插管任務中的箱子怎麼打開?賽博朋克2077插管任務箱子密碼是多少?這個橙色的箱子好多玩家想了很多辦法都打不開,其實打開這個遊戲還需要玩家做接下的劇情任務,到時候自然而然的就有打開的令牌了。
  • 插管小分隊裡的「女戰士」
    來源:央視網在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治療當中,關口前移,及時進行氣管插管可以減少病人因缺氧造成的死亡。在武漢的重症醫院裡就有這樣的一支支插管小分隊,冒著風險與死神賽跑,一次次為患者爭取生的希望。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其中的一位麻醉醫生。
  • 「每例插管,都是從鬼門關搶生命」
    原標題:「每例插管,都是從鬼門關搶生命」   新華社武漢3月7日電(記者黎昌政、廖君)「要插管了!」裹著隔離服、戴著護目鏡,氣管插管小分隊隊員、麻醉醫生王晶晶,示意其他人退到病房另一邊。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光谷院區ICU病房裡,躺著一位有多種基礎疾病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
  • 蔡當局強推「一例一休修法」引不滿 勞團:跟你沒完
    勞團指出,倘若蔡當局執意推動「修法」,「我們一定跟民進黨當局沒完沒了!」據臺灣親綠媒體消息,勞團批評,蔡當局對於勞工聲音始終未有正面回應。「勞基法」修正草案最快將在2018年1月9日再行討論,勞團指出,倘若蔡當局執意推動「修法」,「我們一定跟民進黨當局沒完沒了!」
  • 金奕:蔡當局「制中王牌」是張廢牌
    蔡當局對此表示「由衷感謝」,聲稱美國提供臺灣武器,可以「嚇阻臺灣的軍事威脅,讓臺灣在捍衛臺海和平與區域穩定上更具能力與信心」。但是,近兩年來,蔡當局的所作所為沒有一個是為了臺海和平與區域穩定。相反,為掩飾執政無能,為贏得2020年島內領導人選舉,蔡當局將島內矛盾轉嫁給大陸,無所不用其極地煽動「反中」「抗中」情緒。還陸續制定了「國安五法」,嚴刑處罰從事兩岸交流的島內人士和團體。
  • 臺灣付美國的保護費愈來愈高,蔡當局這次真的踢到鐵板了
    政治議題還可以用意識形態動員處理,食安議題民眾沒那麼容易妥協。  臺灣源源不斷向美國買軍火頂多是錢打水漂,蔡當局在壓力下被迫開放美豬美牛入關,瘦肉精吃多了會賠上健康,兩者無法相提並論。《美麗島電子報》日前搶先在政論節目《2020聚焦關鍵》公布一份「若蔡當局開放含瘦肉精的美豬進口,臺美就可籤自由貿易協定」民調,有高達73.7%的人反對開放,僅有17.9%的人贊成開放。
  • 臺灣「少子化」引發公共安全危機 冷漠的蔡當局何時釋放善意?
    然而,蔡當局是這麼做的嗎?對此,蔡當局的解決辦法不是向大陸釋放善意,而是玩兒起了「聲東擊西」之舉,將手伸向了東南亞,企圖以「新南向政策」強行「堵窟窿」,結果不僅赴臺人數未見增長,消費力也是大打折扣,可謂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記得去年,臺灣頻繁應對缺電、空汙等難題,鬧得島內民不聊生、百姓怨聲載道,然而蔡當局卻依舊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想騙選票……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在臺當局「行政院」同意下,臺電已於5日向
  • 輸卵管造影術 其實沒那麼可怕
    要是輸卵管不通暢甚至堵塞,就算夫妻倆努力造人,精子也沒辦法找到卵子。搜資料去做造影手術之前,上網搜了很多資料,聽到各種說法,有說痛到全身痙攣的,有說術後流血不止的,心裡還是有點害怕的。我知道害怕緊張的心態只能弄巧成拙,所以在做時我不斷做深呼吸且引開自己的注意力。插管,沒啥感覺首先是打了一針,可能是麻藥吧。
  • 臺媒:「卡管」是蔡當局的算計死角
    「卡管」是蔡當局的算計死角,是「內參民調」還沒來得及呈到蔡英文桌前就暴衝的「行政」失能。評論摘編如下:隨著2018年主要選將大致底定,新北侯友宜大勝周錫瑋篤定獲得國民黨提名,臺北柯文哲民調被民進黨越打越旺,其實都在向蔡當局傳達一個強烈意念:請回到中間路線來,否則選民會終結蔡英文政權,如果選民集結大反撲是發生在2020年,那麼蔡英文也就只做1任臺灣地區領導人。
  • 「患者70歲,男性,呼吸困難,血氧飽和度 80%,準備插管」!
    「患者70歲,男性,呼吸困難,血氧飽和度 80%,準備插管」!醫院抗疫情到攻堅時期,西院接收大量危重病人需要插管搶救治療,要求麻醉科安排10人小分隊到西院支援。時間緊急,大家自願報名」。這是2月12日上午陳向東在工作群裡發出的醫院緊急通知。病毒猛烈的傳播力,開放氣道插管,每位麻醉醫生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陳向東更是心如明鏡。本以為報名會有一定的響應時間,但令他意外的是不到20分鐘,10人小分隊就迅速集結完畢,協和西院「插管突擊隊」宣告成立。
  • 插管後氣管狹窄的危險因素及其處理
    良性氣管狹窄常見的原因是氣管插管後、氣管切開、氣管結核及肺移植術後等,國外氣管狹窄的主要原因是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及肺移植術後,而國內氣管狹窄主要的原因是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術後和氣管結核,氣管插管是良性氣管狹窄最主要的原因,約佔所有病因的 1/3。
  • 微軟HoloLens開啟「腦後插管」時代 黑客帝國即將變為現實?
    同樣的,「腦後插管」這個乍看之下無釐頭的設定,其實也是有著深刻的技術需求的,那就是這麼多年來沒能有過實質性進展的人機互動方式上的需求。AR與VR接管了視覺聽覺,頭部跟蹤、位置跟蹤、語音與手勢識別使HoloLens可以對用戶的行動作出反饋,可以說HoloLens是現在最接近「腦後插管」的產品。
  • 一線抗疫群英譜:插管小分隊裡的「女戰士」
    在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治療中,關口前移,及時進行氣管插管,可以減少病人因缺氧造成的死亡。在武漢的重症醫院裡就有這樣的一支支插管小分隊,冒著風險與死神賽跑,一次次為患者爭取生的希望。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其中一位麻醉醫生。
  • 陳一新:蔡當局民調直直落 不是「假新聞」
    陳一新:蔡當局民調直直落 不是「假新聞」 2018年06月21日 15:5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由此可見,只有蔡當局或蔡當局機構才最可能成為假新聞製造與散播中心。  蔡當局製造與散播假新聞,目的是推卸責任。香蕉、菠蘿、稻米價賤傷農,與蔡當局拒絕與對岸改善關係不無關係,因此蔡英文辦公室只有將責任一股腦推給國民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