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抖音為案例,講清楚「用戶增長實驗」在做什麼

2020-12-15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你是否知道什麼是用戶增長實驗?你又了解用戶增長實驗究竟是在做什麼?它如何產生作用的呢?針對這些疑惑,筆者將以抖音為案例,聊聊用戶增長實驗在做什麼。

摘要:之前簡單介紹過用戶增長(UG)核心工作流:分析數據→形成假設→實驗驗證,大致描述了每一步在做些什麼。現在用一個大家可能注意到過的案例,來嘗試逆推和重現相關的工作場景,爭取講清楚UG實驗在做什麼。

案例簡介:在刷抖音時部分用戶可能會留意到,完成2次播放後分享按鈕變成了自己的好友頭像,而部分用戶依然是常規的分享圖標。

對了,這就是一個簡單的UG實驗。實驗涉及到的環節是類似的,我們不妨拿這個例子來做代表,主要講:

  1. 為什麼要做這個實驗;
  2. 實驗的設計和下發;
  3. 實驗分析;
  4. 實驗價值提煉。

案例重點講每一步應該做什麼,具體數值是杜撰的且並不重要,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圖1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用戶界面

1 為什麼要做這個實驗

這個案例我只是借用,下面的表述主要從旁觀角度去做逆推和重現。

1.1 首先關注策略目標

抖音為什麼要下發這個策略?不難看出,直接目的是提升用戶點擊分享按鈕的比例(分享率)。用最常分享的「好友頭像」替換「分享按鈕」是否能提升分享率,需要實驗來驗證。

1.2 提升分享率的目的是什麼

曾經了解過一些經驗:用戶群的互動率(轉評贊的用戶佔比)與其留存率很好的正相關

從產品邏輯上很好理解:用戶有互動,就會收到反饋,持續互動會產生粘性。假想你的微信好友很少,沒有收到信息,你還會經常打開嗎?假設你每次發朋友圈,沒人點讚評論,勢必會大大削弱發圈的積極性。

所以,抖音這麼做,更進一步的目標應該是提升用戶留存,而留存和用戶規模又高度相關,策略的最終目標應該還是提升DAU、時長、收入這些規模數據

這些都是前期分析數據的關鍵產出,而「提升分享率能夠提升DAU和時長」是一個假設,需要實驗驗證。

小結

這個實驗雖小,但是它背後關聯到最核心的增長目標。實驗效果的評估,我們也需要關注到這些「結果指標」,而不僅僅是分享按鈕的點擊率、分享完成率、分享的回流率等等「過程指標」

2 實驗的設計和下發

2.1 實驗的設計

我們通常會使用隨機對照實驗,市面上大家基本上用AB實驗來代指隨機對照實驗。通過對比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指標差異,來驗證下發不同策略的兩組間,是否產生了顯著差異。隨機對照實驗最核心的兩個要點是「隨機分組」和「單一變量」:隨機分組,目的是保證實驗組和對照組用戶組成、特點一致,可以進行對比,確保差異來自策略差異而非用戶群差異;單一變量,目的是方便將實驗結果的差異準確地歸因到某個策略差異上。

2.2 實驗的下發

如何實現隨機分組呢?

通常將用戶ID(通常是在用戶首次使用app時自動生成的一個字符串)經過一些隨機算法(常用hash算法)的處理,理論上保證用戶的特徵與隨機算法處理後的用戶ID不存在依賴關係,最後依據處理後ID進行分組。即便如此,分組的充分隨機,依然是一個行業難題,所以會通過實驗前的空跑期或叫AA實驗來確認不同組間在實驗前是否無偏差。

這個案例只關心到隨機分組,假設我們隨機從大盤活躍用戶中取了一部分人群,再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就可以開始實驗了。

表1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流量分配

實際工作中,往往會碰到流量少,而同時需要做的實驗多,這就需要引入正交分層。分層的目的在於形成一系列互不幹擾的「平行宇宙」,便於在流量不足時,同時進行很多實驗。但是,正交分層有適用條件,我們後面單獨開一篇來講正交分層有哪些要點和坑。

這個案例沒這麼複雜,只需要將實驗組下發「分享按鈕替換為朋友圈頭像」的指令,而對照組下發「保持原狀」的指令(注意:這對照組不是「不下發指令」,因為這樣可能會涉及到SRM問題,同樣,容我後面單獨拿一篇來介紹)。實際工作中,還會碰到多個實驗變量,如果需要評估每一個變量的影響,就需要確保存在「僅有一個變量差異」的兩個實驗組。

3 實驗分析

3.1 看哪些指標

回歸到實驗目的,我們直接關注分享率的提升,進一步關注用戶留存率的提升,最後想看到對用戶DAU、時長等是否有提升。那我們需要關注的指標就有:

表2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觀測指標,數值均為杜撰

3.2 實驗結果可信嗎

判斷實驗結果是否可信,涉及到一個「顯著性」的概念,即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指標差異是不是能滿足統計顯著性。統計顯著性,意味著我們看到的提升,並不是因為隨機波動造成,而是策略影響的。評估顯著性,通常用表2中的P-value、統計功效等來說明,完善的實驗平臺,可以直接輸出差異是否顯著的結論。如果對顯著性感興趣,建議大家找一本統計學的書詳細了解。

參照表2中的數據,基本上可以說明該策略能夠顯著提升分享率、次留、DAU和時長。

3.3 選多少樣本量合適

直觀的認識:樣本量足夠大時,即使很小的差異也可能是置信的;而樣本量太小時,即使比較大的差異,也可能是不置信的。只要分組充分的隨機,樣本量大更可能得到置信的結果,但是受限於各方面的成本考量,我們往往需要評估選擇多少樣本量。

這裡就涉及到一個「最小樣本量」的問題:通過對實驗差異的預估,推算出每一組用最少用多少樣本量才能確保實驗結果差異是置信的,而不是隨機的誤差。相關的,還會涉及到一個「實驗時長」的問題,簡單來說,實驗時長=最小樣本量/每日流量。

3.4 想長期觀察這個效果,應該怎麼辦

UI修改帶來的點擊提升,通常可能是新奇效應,所以我們的實驗儘量拉長至兩個以上的用戶活躍周期。比如某些用戶是周末刷短視頻,周中很少刷,使用頻次的一個完整的活躍周期就是一周。新奇效應通常最多持續一個活躍周期,我們選擇觀察兩個活躍周期,大概率能看到用戶回歸常態下的最終提升量。當然,如果有必要,我們也可以保持這兩個實驗組和對照組長期有效,看更長久的影響

4 實驗價值提煉

實驗完成後,我們通常可以收到很多結果,如果不做及時的復盤,這些數據的價值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這一部分,我跳出本篇的抖音案例來說。

4.1 及時復盤

及時復盤幫助我們儘早的知道策略是否有效,甚至儘早反推實驗是不是設計合理。

假設實驗差異置信,這個策略的整體效果對總體業務有價值嗎?

通常用戶量足夠大時,很小的指標提升也是置信的,但實際上可能對增長目標幫助不大。我們需要橫向來對比不同策略,對同一指標的提升效果,決定哪一個更好

假設實驗差異不置信,增長策略從下發到生效是一個「鏈條」,在哪個節點斷掉了?為什麼?及時復盤能夠儘快明確是策略沒成功下發,還是策略無效果。

4.2 下鑽分析

很多時候我們初看數據會得到實驗差異不顯著,效果提升不明顯的結果。但是這不妨礙我們去做進一步的挖掘:哪些人群更有效、哪些人群沒有效果,可通過實驗下鑽得到初步答案,再針對有效人群設計新的實驗去重複驗證,針對無效人群做進一步的分析,進一步調整策略。

實驗下鑽依賴於我們對用戶屬性有初步的標籤,在實驗分析時能夠用戶進行下鑽,或者說篩選。需要強調:下鑽後用戶量少,不能保證置信度;另一方面這種「後驗」的方式會存在分組不均的潛在風險,需要我們針對下鑽結果重複去做實驗,才能得到可靠的結論。

4.3 可以做哪些新的策略迭代

通過漏鬥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策略的斷點,策略是在哪一步開始失效的。通過產品優化(頁面加載、按鈕樣式、引導樣式、文案等等)、運營優化(調整策略下發時機、頻次;調整參數如金額、展現時長等等)。

這一部分是產品經理最為擅長的,UG無非是強調基於準確結論來判斷問題的關鍵,去高優先級推進最關鍵的迭代。

4.4 有沒有哪些通用的價值提煉

一個實驗結束,我們能夠得到的應該遠超過實驗指標提升。上升到對用戶價值提升的視角,這些策略之所以有用,是在哪些地方提升了用戶價值,是新體驗遠超過了舊體驗,還是極大降低了用戶成本?這些認知是否有可能推廣到相關領域、推廣到類似場景?

這些我認為是UG更大的課題,也需要產品經理們更多的思考、總結和新的嘗試,這同時也是數據驅動的價值和樂趣~

總結

這個案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需要關注的要點,最後再做一下梳理。

  1. 策略的目標是什麼,需要看到哪些指標,如何評判
  2. 實驗設計時需要關注哪些地方,隨機分組、最小樣本量、單一變量這幾個最為基礎;正交分層、SRM問題等我們後續單獨介紹
  3. 實驗結果怎麼分析,如何挖掘價值,產生進一步的假設或迭代

文中不免錯漏,辛苦指出!

後續會跟進「實驗分析三部曲」一點點介紹各種主觀/客觀造成的分析難點:

  1. 增長實驗中的增量分析方法
  2. 準確量化不容易-基礎篇
  3. 準確量化不容易-進階篇

 

作者:jinlei886;5年+用戶增長的一手經驗,前騰訊、滴滴出行用戶增長產品經理,專注增長策略挖掘、增長工具搭建、實驗設計分析。本碩博均就讀於浙江大學高分子系。微信公眾號:用戶增長實戰筆記

本文由 @jinlei886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以抖音為案例,講清楚「用戶增長實驗」在做什麼?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你是否知道什麼是用戶增長實驗?你又了解用戶增長實驗究竟是在做什麼?它如何產生作用的呢?針對這些疑惑,筆者將以抖音為案例,聊聊用戶增長實驗在做什麼?摘要:之前簡單介紹過用戶增長(UG)核心工作流:分析數據→形成假設→實驗驗證,大致描述了每一步在做些什麼。
  • 抖音賺錢案例,抖音做得比較好的劇情號,抖音電商案例
    這兩天,我驟然發現不少同事都在鑽研抖音上老照片修復的玩法。其中,@老照片修復(板慄)的一個依稀老照片修復視頻達成了93W贊,3W的評說;更有@八色數碼,做了20多個矩陣號專門來做老照片修復。該署帳號的中心論理就是,經過一個展示前後比照的老照片解決動機視頻,引流到微信,最初利用傢伙修圖拍板,利潤簡直為0,客單價50~300不等,淨賺的副業!
  • 抖音迷路的小灰灰是什麼梗和意思 相信還有很多用戶還不是很清楚
    抖音迷路的小灰灰是什麼梗和意思 相信還有很多用戶還不是很清楚時間:2019-09-06 15:26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迷路的小灰灰是什麼梗和意思 相信還有很多用戶還不是很清楚 迷路的小灰灰是什麼梗?抖音上很多抖友把名字改成迷路的小灰灰,具體這是什麼情況?
  • 月增長用戶超千萬的抖音,該如何避免曇花一現的命運?
    整個7月,抖音全平臺的用戶增長超過了1200萬。它的快速躥紅和進擊,也讓快手產生了一絲警惕。若叫板快手,月增長用戶超千萬的抖音真能做到嗎?北快手南抖音,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這樣的口號在網絡上流傳開來。事實上無論是體量還是日活,快手的數據都是抖音的近30倍。
  • 5個案例告訴你,用戶需求洞察該怎樣做?
    那就需要描述清楚「觀察到的人們的想法、人們的目的、人們的行為方式和人們的真實需求」,這四者缺一不可。接下來,我們將通過幾個案例,來詳細看看:這一工具如何能讓我們洞察到用戶的真實需求?案例 2現象:今日頭條在其發布的《短視頻美好生活內容生態報告》中指出:近一年以來,短視頻類產品的日活躍用戶增長迅速,用戶使用習慣快速成型。且經武漢大學心理系的研究顯示,觀看短視頻和拍攝短視頻與幸福感(「快樂」)存在正相關,觀看抖音短視頻能促進個體幸福感(「快樂」)的提升。
  • 抖音熱門軟文案例分析 抖音熱門軟文案例是怎麼寫的
    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的抖音小夥伴為找不到抖音熱門文案而頭疼呢!抖音熱門軟文案例分析?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抖音熱門軟文案例是怎麼寫的吧。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的抖音小夥伴為找不到抖音熱門文案而頭疼呢!抖音熱門軟文案例分析?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抖音熱門軟文案例是怎麼寫的吧。
  • 案例分析:國外運動社交平臺 Strava 爆紅,這是它們的設計增長實驗
    本文作者 Paolo Ertreo(Strava 產品設計師)將結合實際案例,跟大家分享 Strava 是如何通過增長實驗,在運動達人圈中逐漸擴大影響力的。在Strava,增長團隊的目標是擴大這個世界上最活躍的運動員社群。
  • 如何用增長黑客的方式解決用戶流失問題?
    怎樣應用增長黑客的三個階段?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建立增長根基; 第二,找到增長機會; 第三,打造增長引擎。 建立增長根基,我把它總結為: 找到「做什麼」,比「怎麼做」更重要。 做增長的人很容易面臨這麼一種焦慮,我感覺有100件事情同時可以做,我應該怎麼辦? 你需要花時間去把這個問題想清楚,決定做什麼,找到這100件事裡哪件事情最重要,其實比你一上來就很著急地去做50件事情要有效地多。 我很信奉一個原理,所有的事情裡面有20%的事情,可以產生80%的效果。所以花時間找到20%,比做很多事情更重要。
  • 抖音賺錢36計第三計:淘寶店鋪如何通過抖音引流做推廣!
    隨著直播、短視頻平臺的崛起,淘寶等電商的流量已經逐漸出現衰退的跡象,眾多商家也正是因為看到了這個風口,也紛紛轉戰直播、短視頻平臺,諸如抖音是當下最為火爆的短視頻平臺,一些賣家也通過抖音引流,成功的完成了逆襲。最近也有很多做淘寶的朋友諮詢會長,如何通過抖音去宣傳自己的店鋪,實現店鋪銷量十倍增長!
  • 如何用數據分析驅動用戶增長?
    編輯導讀:用數據來洞察用戶,了解用戶是做增長的基礎。毫無疑問,增長的過程也是數據挖掘和分析的過程,那麼如何用數據分析來做增長呢?針對這個問題,本文作者從五個方面展開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一、數據分析如何應用於用戶增長,增長模型如何建立產品的永恆主題一定是增長,而增長的背後一定要有數據的支撐,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數據分析。我把市面上所有的增長方向分為3大流派,分別是市場營銷派、實驗增長派和技術派,下面詳細講一下數據分析在這三種增長方向的作用。
  • 做用戶增長時,如何做好新增用戶的留存(附完整版PPT)
    新增用戶的留存,是用戶增長裡非常重要的一環,卻很容易被忽視。本文會講新用戶留存的重要性,以及執行框架思路。 一、什麼是用戶增長 完成這個目標,就需要有足夠基數的活躍用戶,以及商業變現的能力,兩者缺一不可。 足夠基數的活躍用戶,假設就是DAU。這就是從整體收入目標,到DAU和商業化變現的一層拆解。 接下來繼續拆,DAU又可拆解為新增活躍用戶+老用戶的留存。所以,新增活躍用戶,就是本文講的這部分。 捋一下就是: 本文講的就是,如何提升「新增用戶的留存率」。
  • 增長黑客|全民K歌的用戶增長之路
    產品運營從0到1的成長之路為:冷啟動-拉新-留存-活躍-變現。縱觀全民K歌整個版本迭代及更新來看,增長黑客的影子無處不在。解釋下,增長黑客不再單單是指定的用戶式裂變式增長,而是在於用戶留存及活躍的增長。
  • 威馬汽車王鑫:做以用戶為中心的「養成式」增長|Morketing Summit...
    她認為在營銷變化、消費者變化下,品牌要以用戶為中心,同時與消費者共同成長,並提出新概念「養成式」增長。以下為演講實錄(經Morketing編輯整理):大家好!舉個例子,最近很多品牌都在做年輕化,比如,傳統的百年品牌,六神、李寧等。但現在消費者對年輕化的理解和體驗,不是說你做品牌廣告,找幾個非常年輕、很潮的人去講嘻哈,或者啟用非常年輕的代言人,以及在產品瓶身上貼一個易烊千璽的頭像。
  • 復盤:如何通過產品迭代做用戶增長,留存率提高20%+
    A:通過黑客增長手段,快速迭代與試錯,在實驗中找到增長策略,實現用戶增長。R:改版前APP留存率略低於同行業同規模APP的留存率;改版上線後 5 個月都維持在一個不錯的水平APP次周留存率比同行業同規模APP高 20%左右。註:因商業原因,文中數據已進行脫敏處理,僅供分析落地參考。
  • 7個關鍵數字告訴你,抖音上的爆款藍V都在做些什麼?
    抖音上的爆款藍V都有哪些?他們是怎麼做內容的?新藍V們還有流量紅利嗎?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對7月16日發布的《抖音企業藍V白皮書》進行了梳理,想嘗試用7個數字帶你看懂品牌官抖都在做些什麼,價值在哪兒。一、一年時間,帳號數量增長44.6倍,這些企業為什麼要做抖音?截至2019年7月,抖音日活已超過3.2億。隨著用戶數量的增長和人群興趣的多元,抖音上的內容也從顏值、搞笑、舞蹈、美妝等內容,向更垂直的內容領域發展。
  • 世界第一的在線外語教育App,靠什麼增長到3億用戶?
    本文作者深入研究一下這款APP,主要搞清楚兩個問題:一是「知識免費」靠什麼商業模式賺錢;二是實現從0到3億的增長,其核心策略是什麼。enjoy~如果只是這樣也就一般神奇,更神奇的是:這家公司的口號是學語言永遠免費,不收用戶一分錢!於是,我決定深入研究一下這款APP,搞清楚兩個問題:「知識免費」靠什麼商業模式賺錢?實現從0到3億的增長,其核心策略是什麼?1.
  • Chamath:從4500萬用戶增長到7億Facebook只做了三件事
    作為Facebook主管移動和增長的副總裁,Chamath Palihapitiya加入Facebook時,Facebook只有4500萬用戶,他說,從4500萬到7億用戶的增長,其實他們只做了三件事。
  • 用戶增長案例分析:老帶新不可忽視的3個重點
    本文作者從具體案例出發,對這個問題展開了分析討論,與大家分享。最近在研究轉介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帶新。通過刺激已經使用產品 / 服務的老用戶邀請身邊的新用戶加入,達到用戶增長的目的。一方面是老用戶用起來喜歡,滿足需求,得到了老用戶的認可,人們才會更加真心地做推薦。另一方面是對新用戶做推廣時,產品/服務是什麼好講明白,特色收穫是什麼好get到,能解決什麼問題、滿足什麼需求一清二楚。總結來講,就是把理解門檻降低,也就降低了推廣的難度。
  • 深挖考研類抖音20強,我發現了教育機構做抖音的3個套路
    畢竟,在傳統的線下和線上渠道流量越來越貴的今天,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的崛起及其帶來的驚人流量,是每家教育機構都無法忽視的。據新榜學院數據:抖音的教育廣告主數量月均增長達325%,信息流廣告消耗月均增長762%。
  • 案例拆解:4600字拆解洋蔥學院(原洋蔥數學)用戶成長體系
    每節課平均5-8分鐘精講一個知識點或思維點,幫助學生深度理解。在課中、課後還配有豐富的交互練習,以達到知識鞏固。洋蔥學院當前的核心功能是課程學習、題目練習、成長體系三大模塊(本文以初中階段為例)(1)課程學習分為在線直播課、教材同步動畫視頻課(知識點講解為主)、知識點應用題動畫視頻課(會員)、多知識點綜合題(會員)、思維方法及總結類(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