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詩書畫為媒,為新時代畫像,為進一步踐行「兩山」理論,謳歌祖國大地生態美景和建設成就,11月19日-22日,「詩畫中國行我的幸福曬出來」大型主題採風活動分別走進山嶼海親心谷和山嶼海幸福城,開展了為期四天的文化藝術盛宴。
此次活動由美術報社主辦,宣州區委宣傳部和安吉縣委宣傳部聯合擔任指導單位,山嶼海集團協辦。中央文史館書畫院對此重點關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委和浙江省安吉縣委對此高度重視。人民網、光明網、中國青年報、大眾日報、詩歌月刊、揚子晚報、浙江新聞、浙江在線、天目新聞、小時新聞、美術報等媒體相繼報導。
人物、山水、花鳥,「大家」合力共作八尺畫;畫家、作家、詩人,齊齊奏響「山嶼海」樂章。此次採風活動,吸引了在京著名畫家馬新林、彭華競、姚鳴京和中青年畫家李漢平、馬良書、周蘇英等數十位著名畫家、詩人及新聞媒體朋友蒞臨親心谷和幸福城,共賞山水,運筆著墨,一幅幅畫作相繼誕生,鋪就出濃厚的藝術盛景。
「祖國河山壯觀美麗,藝術摹繪青山綠水。宣城是有名的『文房四寶』之鄉,安吉則是『兩山』理念的發源地。這樣的活動,值得推廣。」採風團成員、中央文史館書畫院執行院長馬新林表示。
在這次採風活動中,馬新林、彭華競、姚鳴京三位大師各畫所擅,合作共創了兩幅「八尺」巨幅畫作,一幅為《高士圖》,兩位居士正坐在樹下喝著茶、聊著天,旁邊流水淙淙,好不愜意;一幅為《雪域春風》,畫面上有藏族姑娘、犛牛和邊陲胡楊,反映的是西藏的民族風情。這兩幅圖,一古一今,三人合作竟然不著痕跡地非常和諧。
▲侯總與書畫大家共舉現場畫作合影留念
「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我們的/ 所缺在哪?/ 我們:缺少沉思,缺少/ 高負氧離子的空氣,我們/ 在無謂的節奏中,缺少慢,/ 比溪水更透明的無欲無求/ 而在親心谷的低處,在/竹林仙境,可以獲得」這首名為《在親心谷說「慢」》的小詩,由採風團成員、《揚子晚報》副刊主編龔學明創作,被大家廣為稱讚。「這兩天在山嶼海基地,久違的慢生活節奏讓我感觸頗深哪。」龔學明說。
在兩處基地採風之餘,採風團還走訪了基地周邊著名景點水東古鎮和鄣吳古鎮。在鄣吳鎮參觀近現代著名畫家吳昌碩故居時,採風團成員、北京林業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李漢平深有感觸:「吳昌碩集詩、書、畫、印於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與同時代藝術大家相比,他是承前啟後的一位巨匠。在我們眼裡,這位西泠印社首任社長令人敬仰。」有感於吳昌碩故居典型江南民居的景致,採風團成員李漢平與馬良書兩位畫家還就地取材,進行了實景寫生。
採風活動結束後,採風團還在幸福城參觀了山嶼海黨建企業文化展示館,與幸福城「住戶」座談閒聊。「這裡水質好,空氣也好。我們在這裡吃的是山嶼海農場自產的有機蔬菜,享受的是『家人』般的貼心服務,還可以參加每個月接連不斷的活動。」山嶼海會員、62歲的朱惠娟說,「在這裡,我們過的是有品質的退休生活!所以大家都愛來。」
作為康養服務全產業鏈創新型企業,山嶼海目前在國內外擁有基地七十餘處,大多依山傍水、風景優美、周邊人文氣息濃厚。此次親心谷和幸福城兩處基地被選為「詩畫中國行」採風之站,既是基於親心谷是安徽省省級休閒旅遊示範點、幸福城是浙江省首批森林康養基地的自身優質資源,也是山嶼海圍繞生態主題,積極探索新時代樂齡人幸福體驗的影響力體現。